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871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docx

精编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冲刺卷

2016-2017学年上海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冲刺卷

 

一、选择题

1.(3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同一小球后,小球均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的关系(  )

A.一定是pA<pBB.一定是pA=pBC.一定是pA>pBD.可能是pA>pB

2.(3分)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

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甲并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

若甲、乙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  )

A.m甲一定小于m乙B.m甲一定等于m乙

C.m甲一定大于m乙D.m甲可能小于m乙

3.(3分)如图,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  )

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大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

4.(3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A.F甲可能等于F乙B.F甲一定大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大于F乙

5.(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小灯L可能出现了故障,闭合电键S,灯L不亮,且两电表指针位置均未改变,现用一个完好的电阻R′替换电阻R,替换后,灯L仍不亮,则(  )

A.灯L一定是断路的B.电阻R一定是断路

C.灯L一定是短路D.电阻R可能是完好的

6.(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小于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切去相同质量

B.一定是切去相同高度

C.切去部分的体积一定是△V甲>△V乙

D.切去部分的体积可能是△V甲=△V乙

7.(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立方体放在水平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

现分别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切割,小明认为:

若将甲、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则切去前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可能等于乙。

小红认为:

若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则切去前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可能等于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小明正确B.只有小红正确

C.小明和小红都是正确的D.小明和小红都是错误的

8.(3分)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物体B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水与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的变化量△p桌的大小关系是(  )

A.△p水一定小于△p桌B.△p水可能大于△p桌

C.△p水一定等于△p桌D.△p水可能等于△p桌

 

二、非选择题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已知故障发生在电阻R、灯L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①若小灯发光,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

②若小灯不发光,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

10.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

要求电键S闭合后:

①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②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电压。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1)L1与L2并联;

(2)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键控制L2。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补上后要求:

闭合电键S后,灯L1和L2都能发光,且电流表只测量通过灯L2的电流。

13.为了研究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物体体积、质量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将甲、乙、丙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同一液体中,并观察指针式压强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物体的质量m甲=m丙>m乙,体积V甲=V乙<V丙。

①分析比较图(a)、(b)和(a)、(c)可以得到:

  。

②分析比较图(a)、(b)和(a)、(d)可以得到:

  。

14.为了对比研究实心球圆柱体和圆锥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某同学选择了同种材料制成的高度相同,底面积不同的若干实心圆柱体和圆锥体,分成三组放置在水平细沙面上,其中每组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底面积相同,沙面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知  。

②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知  。

15.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容器甲高度为0.5米,底面积为1×10﹣2米2,里面盛有0.2米深的水。

正方体乙的质量为16千克,体积为8×10﹣3米3.若将一底面积为5×10﹣3米2的物体A分别轻轻放入容器甲的水中、放在正方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使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的密度ρA范围及对应的体积VA应满足的条件。

16.如图所示,高为0.3米的柱形容器中盛满水,置于水平面上。

现有A、B两物体,如表所示。

若将A、B分别浸没在该容器的水中,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分别为△pA、△pB,求△pA与△pB的比值。

物体

体积

密度

A

3V

2ρ水

B

V

5ρ水

17.如图所示,质量不同、边长分别为l甲和l乙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①若甲的边长为0.1米,对地面的压强为1960帕,求它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密度ρ甲。

②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l,请通过推导得出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与△F乙的大小关系。

18.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和柱形薄壁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S、S.已知正方体甲的质量为2千克,乙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水。

求:

①若甲的体积为1×10﹣3米3,求甲的密度;

②求距乙容器底部0.1米处水的压强;

③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正方体甲上或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使甲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小,求这个最小比值。

物体

密度

体积

A

3ρ水

2V

B

2ρ水

V

19.在探究实心均匀圆锥体对水平面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实心圆锥体竖直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进行了多次实验,利用仪器测量得到圆锥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及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

表一ρ甲=3.6×103千克/米3

表二ρ乙=3.0×103千克/米3

表三ρ丙=2.4×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高度

/厘米

顶角

/度

压强

/帕

实验

序号

高度

/厘米

顶角

/度

压强

/帕

实验

序号

高度

/厘米

顶角

/度

压强

/帕

1

10

40

1176

5

10

50

980

9

10

60

784

2

10

30

1176

6

10

30

980

10

15

30

1176

3

20

30

2352

7

24

30

2352

11

30

30

2352

4

30

30

3528

8

36

30

3528

12

45

30

352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5与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实心均匀圆锥体的密度和高度都相同时,  ,由此可以得出:

实心均匀圆锥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圆锥体的  大小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或1)与6(或5)与9,或4与11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实心均匀圆锥体的高度相同时,  。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实心均匀圆锥体的密度相同时,圆锥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高度成正比。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10)或(3与7与11)或(4与8与1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9和6和(2与10)和(3与7与11)和(4与8与1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

 

2016-2017学年上海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冲刺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同一小球后,小球均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的关系(  )

A.一定是pA<pBB.一定是pA=pBC.一定是pA>pBD.可能是pA>pB

【解答】解:

由图可知,A容器内液体的高度大于B容器内液体的高度,即hA>hB,

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根据p=ρ液gh可知,ρA<ρB,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同一小球后,小球均漂浮在液面上,

两小球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排A>V排B,

由图可知,SA<SB,

所以,A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大于B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

根据p=ρ液gh可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有可能是pA>pB。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

D。

 

2.(3分)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

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甲并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

若甲、乙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  )

A.m甲一定小于m乙B.m甲一定等于m乙

C.m甲一定大于m乙D.m甲可能小于m乙

【解答】解:

由图可知,S甲<S乙,h甲>h乙,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

根据p=

=

=

可得:

=

所以,m甲总S乙=m乙总S甲,

因S甲<S乙,

所以,m甲总<m乙总,

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

=

=

=ρgh,

因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且轻质圆柱形容器的质量不考虑,

所以,ρ甲gh甲=ρ乙gh乙,

因h甲<h乙,

所以,ρ甲>ρ乙,

因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m=ρV可得,m剩甲>m剩乙,

因m甲总<m乙总,m剩甲>m剩乙,

所以,m甲一定小于m乙。

故选:

A。

 

3.(3分)如图,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  )

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大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

【解答】解:

由题知,p甲=p乙,由图知,S甲>S乙,

根据F=pS可知,原来的压力关系为:

F甲>F乙,

因为甲为均匀圆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