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676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docx

知识学习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

XX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九单元溶液《溶液的形成》学案

  总

  课时

  设计

  唐刚

  审稿

  唐刚

  行政审查

  李红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

  检查等级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的概念

  

  2、理解溶液的特征

  3、会判断溶质、溶剂,并记住常见的溶剂

  4、了解乳浊液

  重难点突破

  、

  通过实验理解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特征

  2、通过练习、讨论学会判断溶质、溶剂,

  一、课前检测(3——5分钟)

  、溶液是由

  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混合物;溶液由

  和

  组成;

  溶液具有

  性和

  性;

  2、

  

  叫溶质,

  

  叫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

  ,还有

  、

  等。

  3、溶质可以是

  体,也可以是

  或

  ,如果是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叫

  ,量少的叫

  ,如果其中有水,一般把

  作溶剂。

如:

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

食盐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

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

稀盐酸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

  4、小液滴

  

  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具有乳化功能,能使乳浊液稳定存在,不分层。

  5、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大理石

  c糖

  D酒精

  二、合作学习

  活动与探究: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

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

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食盐

  糖

  硫酸铜晶体

  现象

  结论

  实验思考:

1、该实验中溶质都是

  体;溶剂是

  2、所有物质在水中都可以形成溶液吗?

请举例说明?

你认为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溶质要有什么性质?

  3、什么叫做溶液,溶液有什么特征?

你如何理解溶液的特征?

如一杯糖水,上面和下面一样甜吗?

  4、讨论教材27页讨论问题?

(判断溶质和溶剂)

  活动与探究:

药品:

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实验现象填写在教材28页表格中

  2、实验结论: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也

  ;

  (三)活动与探究:

药品:

  乙醇

  红墨水

  、实验现象填写在教材29页表格中

  2、该实验中是一种液体与另一种液体互相溶解,根据量的

  判断溶质和溶剂。

但其中一种是水,水是

  ,另一种是溶质;

  3、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得溶质可以是

  、

  还可以是

  例如:

盐酸溶液中的溶质就是气体

  ,溶剂是

  ;

  活动与探究:

药品:

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

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实验现象填写在教材29页表格中

  2、该实验中得到的混合物是不是溶液?

为什么?

  三、课堂提升(独立完成”课时方案14页基础过关)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

  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纯净物。

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物质混合,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和水——乳浊液

  B.碘和汽油——乳浊液

  c.食盐和汽油——溶液  D.碳酸钙和水——溶液

  3.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其原因是洗涤剂具有

  A.催化作用

  B.乳化作用

  c.吸附作用

   

  D.还原作用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澄清、洁净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B.两种液体混合后充分振荡,一定得到溶液

  c.必须经搅拌后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才完全相同

  D.静置一段时间分层的液体一定不是溶液

  5.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

  ,溶剂是

  。

  (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

  ,溶剂是

  。

  四、小组展示(约10分钟)

  小组

  2

  3

  4

  5

  6

  7

  8

  9

  0

  1

  展示人

  展示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

  思考

  

  六、课后复习

  课题1《溶液的形成》学案

  第二课时

  总

  课时

  编写人

  唐

  刚

  教研组长唐

  刚

  行政审查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第

  组

  号

  检查结果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在溶解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重难点突破

  、通过观察实验理解物质在溶解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一、课前检测(3——5分钟)

  、检查上节课学习内容。

  2、组间交流检查”课时方案”第14页“知识点睛”完成情况

  检测问题:

  二、合作学习,疑难点拨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

一是

  过程,这一过程要

  热;二是

  过程,这一过程要

  热;

  2、从下列混合物中,识别出溶液、乳浊液,并用短线连接。

  

(1)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同学们每天喝的牛奶

  溶液

  

(2)

  农业生产上用来选种的食盐水

  

  乳浊液

  3.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含有溶质和溶剂

  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具有无色及透明性

  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4、演示教材30页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教材上。

  讨论:

溶解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溶液温度升高?

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溶液温度降低?

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溶液温度不变?

  三、课堂提升(独立完成”课时方案14页基础过关)

  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浓硫酸

  2、50g稀硫酸中投入5g铁(全部溶解),反应停止后,溶液质量(

  )

  A、55g

  B、大于55g

  c、小于55g

  D、无法确定

  3、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

  硫酸铜溶液:

  ;碘酒:

  ;盐酸:

  ;医用酒精:

  ;

  4.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虽均一稳定,但未必无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

  D.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5、下列四个家庭实验不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

  6.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7.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

  D.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不相等

  8.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

  A.浮在水面

  B.沉在底部

  c.浮在中间

  D.不会析出来

  9.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四、小组展示(约10分钟)

  小组

  2

  3

  4

  5

  6

  7

  8

  9

  0

  1

  展示人

  展示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

  思考

  

  六、课后复习

  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学案

  总

  课时

  编写人

  唐

  刚

  教研组长唐

  刚

  行政审查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第

  组

  号

  检查结果

  学习目标

  、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重难点突破

  利用实验让学生体会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一、

  课前检测(学生自学教材34-35页,并完成下列习题)

  、溶液分为

  和

  两种状态

  2、在

  下,向

  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3、在

  下,向

  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通过

  或

  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而不饱和溶液通过

  或

  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

  二、合作学习,疑难点拨

  活动与探究

(一)

  在常温下,用装有20ml水的烧杯按下列操作进行探究

  操作

  

(1)加入5克kNo3搅拌

  

(2)再加入5克搅拌

  (3)加热升温至50℃搅拌

  (4)冷却至常温,再加10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

  操作1所得到的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kNo3吗?

请用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2、操作2,说明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

  无限制的溶解kNo3.

  3、操作3,说明了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多少和

  有关。

即一定量的溶剂中,当

  改变的时候,饱和溶液

  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如果要把不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你有什么方法?

  4、操作4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溶解的溶质的多少和

  有关,即一定温度下,不同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同种溶质的量

  .

  5、上述实验说明:

(1)要判断某种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必须先确定

  一定,

  一定,且

  继续溶解该溶质。

  

(2)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和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和

  。

  6、在kNo3的饱和溶液中,当温度和溶剂量都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溶解Nacl吗?

  7、阅读教材35页,

  

  叫结晶,溶液结晶的方法有

  

  和

  

  。

  三、课堂提升

  .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溶解。

原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D.无法确定

  2.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没有溶解

  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3.欲将某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加入kNo3晶体  B.加水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水分

  4.下列有关固态物质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将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5.20℃时,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试分析下列四组溶液哪些是饱和溶液?

哪些是不饱和溶液?

  选项

  A

  B

  c

  D

  加入kNo3质量(g)

  5g

  5g

  31.6g

  35g

  所得溶液质量(g)

  05g

  15g

  31.6g

  31.6g

  四、小组展示(约10分钟)

  小组

  2

  3

  4

  5

  6

  7

  8

  9

  0

  1

  展示人

  展示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

  思考

  

  六、课后复习

  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

  总

  课时

  编写人

  唐

  刚

  教研组长唐

  刚

  行政审查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第

  组

  号

  检查结果

  学习目标

  、

  了解什么是溶解度

  2、了解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会分析溶解度曲线)

  2、

  了解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重难点突破:

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理解溶解度曲线

  一、

  课前检测(阅读教材35——38页)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与两种方法:

一种是

  

  ;另一种是

  。

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

  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

  法。

  2、固体的溶解度:

  下,某固态物质在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气体的溶解度是指:

在压强为

  和一定的

  时,气体溶解在

  体积的水里达到

  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3、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是(

  )

  A、溶液:

溶质=4:

1

  B、溶液:

溶质=5:

1

  c、溶质:

溶剂=1:

5

  D、溶液:

溶剂=5:

4

  4、如图所示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

  

(1)当温度

  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当温度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图中P点表示kNo3的

  溶解。

  (4)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二、合作学习

  

(一)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四大要素:

(阅读教材36页)

  ①条件:

  

  ②标准:

  ③状态:

  

  ④常用单位:

  

(二)溶解度曲线(观察教材P37页)图9—12和9—13。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

  和溶解度随温度的

  。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

  ,该溶液必然是

  溶液。

  ③两条曲线交叉的地方表示两种溶质在该温度下有

  的溶解度。

  ④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

  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该溶液是

  溶液。

  2、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表现在曲线的“坡度”较陡,如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表现在曲线的“坡度”较平坦,如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

  (三)气体的溶解度

  、教材P38页的讨论1说明:

气体的溶解度受

  的影响。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

  ;压强减小,溶解度

  。

  2、教材P38页的讨论2说明:

气体的溶解度受

  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

  。

  三、课堂提升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

100:

136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3.下列因素:

①温度

  ②固体物质的种类

  ③水的质量

  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

  ①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②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是

  

  。

  ③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由t3℃降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④a点表示的含义是

  

  。

  ⑤当A、B、c三物质的溶液都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

  四、小组展示(约10分钟)

  小组

  2

  3

  4

  5

  6

  7

  8

  9

  0

  1

  展示人

  展示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

  思考

  

  六、课后复习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学案第一课时

  总

  课时

  编写人

  唐

  刚

  教研组长唐

  刚

  行政审查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第

  组

  号

  检查结果

  学习目标

  、

  理解什么是溶质质量分数

  2、能进行简单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

  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难点突破

  通过看例题和小组讨论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一、课前检测(阅读教材42页)

  、对于有色溶液来说可以根据颜色的

  判断溶液的浓稀。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准确表示溶液的浓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

计算公式为:

  

  。

  3、要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键是找准

  和

  的质量。

没有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

  算作溶质质量。

  4、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

(1)计算

  和

  的质量。

  

(2)用

  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

  量取溶剂的质量。

(3)

  (4)把配置好的溶液装入

  中,并贴上

  。

  5、40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2k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配制100克25%?

的kcl溶液需要多少克kcl和水?

  二、合作学习,重难点突破(阅读教材42——43页例1,讨论完成下题)

  例1、将200g

  kNo3溶液蒸干可得18g

  kNo3,计算原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g,现将50gkNo3放入20℃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在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是指20℃时,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克硝酸钾,那么50gkNo3放入20℃的100g中,充分溶解后溶解了

  克硝酸钾,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

  克。

  例3、将20gNaNo3溶解于水制成10%的溶液,需要多少g水?

  三、课堂提升

  、将20克水中溶解10克氯化钾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现在50克水中加入19克氯化钠充分溶解,求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果将该溶液升温到90℃(此时溶解度为39克),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用1000克水配置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需要kNo3多少克?

  四、小组展示(约10分钟)

  小组

  2

  3

  4

  5

  6

  7

  8

  9

  0

  1

  展示人

  展示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

  思考

  

  六、课后复习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学案第二课时

  总

  课时

  编写人

  唐

  刚

  教研组长唐

  刚

  行政审查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第

  组

  号

  检查结果

  学习目标

  、

  溶液稀释和浓缩后溶质质量分数发生变化的计算。

  一、

  课前检测(阅读教材43页例2,完成下列题目)

  、某农民进行选种需要2千克20%的食盐水,配置该食盐水需食盐和水各多少?

  2、

  将80克40%的硝酸钠溶液稀释成2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二、合作学习,难点突破

  、往180g10%的kNo3溶液中加入20gkNo3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如果蒸发掉2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置20%的硫酸溶液1000克,需80%的浓硫酸溶液和水各多少?

  3、将80克20%的硝酸钠溶液改变成40%的硝酸钠溶液,需加入多少克硝酸钠?

或蒸发掉多少克水?

  4、现将50克20%的硝酸钠溶液和50克40%的硝酸钠溶液混合,形成的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课堂提升

  、将100g10%的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改变为20%,可以蒸发

  g水,或加入

  gkNo3,如果加入60%的kNo3溶液应加

  g

  3、

  现将50g30%的kcl溶液与150g10%的kcl溶液混合,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把100毫升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毫升)稀释成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克/毫升),需要加水多少毫升?

  四、小组展示(约10分钟)

  小组

  2

  3

  4

  5

  6

  7

  8

  9

  0

  1

  展示人

  展示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

  思考

  

  六、课后复习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学案第二课时

  总

  课时

  编写人

  唐

  刚

  教研组长唐

  刚

  行政审查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第

  组

  号

  检查结果

  学习目标

  、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溶液参加反应的计算

  一、

  课前检测

  预习提示: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反应物、生成物的量都是纯量,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溶液,必须用它们的溶质质量进行计算

  

(2)、对于反应后的溶液质量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A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生成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含生成的水和原有的水)

  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沉淀的质量-不反应(且不溶于水)的物质的质量

  、13锌克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多少克氢气和硫酸锌?

  2、足量的锌与9.8%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合作学习,重难点突破

  、200克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反应,生成氢气0.4克,求:

  

(1)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生成物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将生成物溶液蒸发多少克水正好形成80℃时的饱和溶液?

(80℃时生成物的溶解度为71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