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855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

《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桃子教学设计 2.docx

分桃子教学设计2

 

分桃子教学设计

Peachteachingdesign

分桃子教学设计

前言:

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2—3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深刻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除法意义打下认知基础。

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难度不大,在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出现各种分法,通过比较,让学生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从而初步体验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评析:

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能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

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2、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评析:

教学目标的确定全面、科学,符合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恰如其分。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会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理解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剩余是怎么回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创设“分桃子”、“拼奥运会五环形”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套、智慧星多颗、桃子图片一个、猴子头饰四个。

学具:

圆片、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的片断。

师:

孙悟空大闹蟠桃盛会后,给他的儿孙们带回好多好多的蟠桃,把小猴子们乐坏了。

这么多桃儿,该怎么分呢?

这可愁坏了孙悟空。

让我们来帮帮孙悟空分桃子,好吗?

(师在板书“分”的后面贴桃子图片)

评析:

教学情境的创设很独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操作探究与体验感悟

(一)把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

1、动手分桃子,体会“分”的不同形式

师:

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桃子?

每只小猴可能吃几个桃子呢?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帮它分一分。

同桌合作,一个分,一个做记录。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分法:

1和7、7和1、2和6、6和2、3和5、5和3、4和4、(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相机演示课件)。

2、初步体会平均分。

师在演示课件时有意停在1和7这种情况上,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小猴的表情:

刚才谁认真看了,你发现了什么?

(有一只小猴哭了)为什么它会哭呢?

(引导学生说出它得到的桃子少,很不满意)

师:

同学们想出的这么多办法中,哪一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接受呢?

学生很快会找到:

每只猴子分给4个桃子这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接受。

师:

为什么这种分法两只猴子都接受呢?

(引导学生说同样多、一样的、分平了。

)(师相机板书:

同样多)

师:

同样多、一样的、分平了都是一个意思,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平均分。

这样分很公平,每只小猴都分到了4个桃子。

我们看看小猴会怎样?

(课件显示:

每只小猴子抱着4个桃子,高兴得跳起来。

(二)把18个桃子分给三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同样多。

1、导入:

两只猴把分给自己的4个桃子高高兴兴地领回去了,别的猴子可着急了。

我们接着把剩下的两堆桃子分一分吧!

2、分一分,体会分法的多样化:

师:

18个桃子要分给闻讯赶来的3只猴子(课件出示),怎么分才能让3只小猴都满意,为什么?

(同样多)现在请同学们用小木棒来代替桃子,分一分。

组长扮演孙悟空分桃子,其他3名同学扮演小猴。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师:

哪个组愿意上来分一分?

(四人小组走上讲台,孙悟空扮演者负责分,向同学介绍分的方法。

总结:

平均分的时候有很多方法。

(三)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四只小猴。

1、导入:

猴哥三抱着桃子蹦蹦跳跳地走开了。

又来了四只小猴眼巴巴地瞅着最后一堆桃儿。

2、圈一圈,平分桃子。

师:

刚才大家用小棒代替桃来分。

如果一时找不到小棒或其他实物代替桃,怎么办?

其实,大家还有一个本领--画图。

现在,请每位同学都在本子上画12个小圆圈代表12个桃儿,然后试一试能不能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表示分桃的过程及结果。

(独立思考,并汇报各种画法。

)第一种画法:

把桃子4个圈在一起,,也就是每只猴子都能从圈里分到一个桃子,圈了三次,一共得到3个桃。

第二种画法:

把桃子3个圈在一起,因为有12个桃,我们有4只小猴,想到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每只小猴一次就能分3个桃。

师给予表扬。

评析:

教学方式方法有创造性,灵活多样,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能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实践与运用

(一)拼奥运五环形

(放flash动漫:

福娃盼奥运)出示五环旗。

师:

谁认识这是什么标志?

(奥运会会旗)20xx年北京奥运会刚刚闭幕。

我国奥运健儿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高兴吗?

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师:

我们再来看奥运会会旗,它是由几个圆环组成的?

老师这有一些圆环,让我们把它们拼成奥运五环吧。

出示习题:

可以拼成()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二)分筷子(数学书33页第一题)

师:

我们学会了“平均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找到好多“平均分”的问题。

出示有()双筷子。

师:

这里有几双筷子呢?

要想很快知道有几双筷子,你用什么方法?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三)整理铅笔

(课件显示:

摆放杂乱的14枝铅笔及2个铅笔盒。

)看着这些摆放乱七八糟的铅笔,你有什么想法?

(把它们收起来,放进铅笔盒。

师:

我们平时就应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那么,平均每盒放几枝呢?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独立做,集体反馈。

(四)课件出示33页第5题:

师:

小明家有一个美丽的小花园,一天早晨,花园里飞来了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快来数一数,一共多少只小蜜蜂?

(16只)后来飞走了一半,一半是几只?

还剩几只呢?

(8只)飞走的和剩下的(师生齐)一样多。

评析:

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四、反馈评价,深化感悟

小组合作分智慧星(有的小组是8颗星、有的小组是9颗星)

师:

你们是怎样分的呢?

(8颗星的小组):

8颗智慧星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名同学分2颗。

(9颗星的小组):

9颗智慧星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名同学分2颗,还剩1颗。

师问:

剩下的这颗星还能不能继续平均分了?

(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也有分不完的情况。

(老师把这颗星奖励给发言积极的学生)

评析:

能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寓教于乐,突破“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剩余是怎么回事”这一教学难点。

五、课堂总结

师:

同学们,请你仔细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板书内容:

84

4

186

6

6

123

3

3

3

同样多

教学反思:

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是: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

联系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整堂课,学生在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学习,把新知识的探索融入于游戏当中。

整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练习题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整堂课的亮点是: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在课堂中,不仅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还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有待完善处:

在整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多,比较费时间。

学生思维活跃,易兴奋,课堂纪律不易组织。

课例点评:

本节课开始提出了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后来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了怎样分得同样多,进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学会了对数目少的物体进行平均分。

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生动形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其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画面显示生动、形象,使学生倍受感染,教学效果很好。

2.教师在教学重点的地方,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方式,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自主交流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但分法多样,而且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全班学生心情愉悦,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本节课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教师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密切联系生活的问题,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发散了思维。

今后还要加强课前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调查,以及课后的数学延伸,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好数学。

--------DesignedByJinTaiColle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