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8295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docx

海南省琼海市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历史

海南省琼海市2011届高三模拟测试

(一)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2、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3、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

这一机构是()

A、内阁B、议会C、首相D、最高法院

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B、淞沪会战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

5、诗言志,史铸诗。

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

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6、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7、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

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9、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10、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1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克尔刻”。

它()

①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②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③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④引起了近代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1953年毛泽东批示: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

A、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4、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

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观念B、审美情趣C、生活水平D、国际潮流

1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汇C、工业革命的兴起D、世界人口的迁移

 

16、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7、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8、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19、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

文章认为:

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

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B、维新思潮C、马克思主义D、新文化运动

20、“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A、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D、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21、“何谓三民主义呢?

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22、1959年文化部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

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B、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D、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23、伏尔泰赞扬中国“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

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

伏尔泰对中国的赞美反映出的主张是()

A、倡导君主立宪制     B、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

C、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D、反对古典希腊文化

24、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25、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

()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9题~第3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任选其中两题做答。

26、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出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3分)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分)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

(1分)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

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

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

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3分)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

(1分)结果如何?

(2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4分)

 

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

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

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

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

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

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

两次文化融合的结果有何不同?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

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

(4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3分)

该部分为选做题,请考生在第29、30、31三题中任选二题做答,如果多答,则按所做的第一、二题计分。

29.(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

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有何积极作用?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分)

 

30.(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

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离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徒、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

(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有何重要意义?

(4分)

 

31、(8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人,任何国外的主神向我们说道:

“怎么办?

世界已分割完了!

”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

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

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请回答:

(1)皮洛夫发表这篇演说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分)

(2)材料中的“外国人”、“他人”、“任何人”,所指应该是谁?

(2分)

 

(3)该演说反映了德国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

这将带来什么影响?

(4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B

D

D

B

C

C

B

B

D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8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D

A

C

D

C

B

C

B

B

A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26题答案

(1)途径:

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

(1分)

方式:

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2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分)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1分)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1分)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1分)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民主政治模式的多样性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2分,任答两点即可)

27题答案:

(1)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共3分)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

(1分)结果: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分)

(3)异军的作用:

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1分)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1分)

(4)中国工业化进程: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4分)

28题答案:

(1)融合: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佛教与儒家融合。

(2分)结果: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

(2分)

(2)原因:

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

(2分)理由:

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

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2分)

(3)对待:

批判继承。

(1分)处理:

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

(2分,答到两点即可)

29题答案:

(1)措施:

均田制。

(1分)积极作用:

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利于调动农民的产生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

(3分,任答三点)

(2)现象:

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

(2分)影响: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2分)

30题答案:

(1)问题:

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

(1分)原因: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3分)

(2)进步性:

明确提出主权在民。

(2分)意义:

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2分)

31题答案:

(1)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而位居欧洲第一位,为此德国统治集团积极要求取得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皮洛夫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表这篇演说的。

(2分)

(2)主要是指占有广阔殖民地的英国、法国。

(2分)

(3)德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政策。

(2分)影响:

加剧了德国与英国、法国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