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8005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docx

最新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

 

GMP认证检查项目汇总

第五讲GMP认证检查项目

提纲:

1、检查评定方法;

2、GMP认证检查的项目。

一、检查评定方法

1、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为统一标准,规范认证检查,保证认证工作质量,制定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2、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共225项,其中关键项目(条款号前加“*”)56项,一般项目169项。

3、药品GMP认证检查,须以相应的检查范围和内容。

4、现场检查时,应对所列项目及其涵盖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应逐项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评定。

凡属不完整、不齐全的项目,称为缺陷项目;关键项目如不合格则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如不合格则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项目或检查中发现的其它问题严重影响药品质量则视同为严重缺陷。

检查员对此应调查取证,详细记录。

5、认证标准225项

序号

分类

项目序号

项目数

关键项目

1

机构与人员

0310-0702

13

2

2

厂房与设施

0801-3003

69

29

3

设备

3101-3701

21

3

4

物料

3801-4704

30

8

5

卫生

4801-5603

21

6

验证

5701-6001

6

3

7

文件

6401-6501

4

8

生产管理

6601-7301

34

6

9

质量管理

7401-7602

18

5

10

销售与收回

7701-7902

4

11

不良反应与投诉

8001-8201

4

12

自检

8301-8401

2

6、结果评定

项目

结果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0

<=20%

通过GMP认证

0

20—40%

限期6个月整改后追踪检查

<=3

<=20%

<=3

>20%

不通过GMP认证

>3

二、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

条款

检查内容

*0301

企业是否建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0302

是否配备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0401

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

0402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药学等),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在其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其职责。

0403

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主管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是否具有中药专业知识。

0501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0502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否互相兼任。

0601

从事药品生产操作的人员是否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

0602

从事原料药生产的人员是否接受原料药生产特定操作的有关知识培训。

0603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人员是否经相关知识的培训,具有识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技能。

0604

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人员是否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

0701

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是否按本规范要求培训和考核。

0702

从事生物制品制造的全体人员(包括清洁人员、维修人员)是否根据其生产的制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卫生学、微生物学等)和安全防护培训。

0801

企业药品生产环境是否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是否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是否合理;互相妨碍。

0901

厂房是否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进行合理布局。

0902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是否相互妨碍。

1001

厂房是否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设施。

1101

洁净室(区)的内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耐受清洗和消毒。

1102

洁净室(区)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是否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

1103

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其存放地点是否对产品造成污染,并限定使用区域。

1104

中药生产的非洁净厂房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是否平整,易于清洁,不易脱落,无霉迹,是否对加工生产造成污染。

1105

净选药材的厂房是否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是否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1201

生产区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

1202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提取、浓缩、蒸、炒、炙、煅等厂房是否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

1203

原料药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与生产环境有交叉影响时,其检验场所是否设置在该生产区域内。

1204

储存区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

1205

储存区物料、中间产品、特验品的存放是否有能够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1206

原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和储存的厂房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301

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等公用设施是否易于清洁。

1401

洁净室(区)的照度与生产要求是否相适应,厂房是否有应急照明设施。

*1501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是否按规定净化。

1502

洁净室(区)的空是否按规定监测,空气监测结果是否记录存档。

1503

洁净室(区)的净化空气如可循环使用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1504

空气净化系统是否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作记录。

*1601

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理、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是否密封。

1602

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是否有指示压差的装置,静压差是否符合规定。

1603

非创伤面外用中药制剂及其特殊制剂的生产厂房门窗是否能密闭,必要时有良好的除湿、排风、除尘、降温等设施。

1604

用于直接入药的净药材和干膏的配料、粉碎、混合、过敏等厂房门窗是否能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尘等设施。

1701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否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1801

洁净室(区)的水池、地漏是否对药品产生污染,100级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地漏。

1901

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和物料出入,是否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1902

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是否穿越较低级别区域。

*1903

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是否设置缓冲设施。

洁净室(区)人流、物流走向是否合理。

*2001

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臻敏性药品是否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其分装室是否保持相对负压,分装室排至室外的废气是否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分装室排风口是否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2002

生产8内酰胺结构类药品与其它类药品生产区域是否严格分开,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2101

性激素类避孕药品生产厂房与其它药品生产厂房是否分开,是否装有独立的专用空气净化系统,气体排放是否经净化处理。

*2102

生产激素类、搞肿瘤类化学药品是否与其它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不可避免时,是否采用有效的防措施和必要的验证。

*2201

生产用菌素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加工或灌装是否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

*2202

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贮存是否严格分开。

*2203

不同种类的活疫苗的处理、灌装是否彼此分开。

*2204

强毒微生物操作区是否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是否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的空气是否循环使用。

*2205

芽胞菌制品操作区是否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是否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的空气是否循环使用,芽胞菌制品的操作直到灭活过程完成之否使用专用设备。

*2206

各类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危致病因子的操作,其空气净化系统等设施是否符合特殊要求。

*2207

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特定活生物体阶段的设备是否专用,是否在隔离或封闭系统内进行。

*2208

卡介苗生产厂房和结核菌素生产厂房是否与其它制品生产厂房严格分开,卡介苗生产设备要专用。

*2209

炭疽杆菌、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制品是否在相应专用设施内生产。

2210

设备专用于生产袍子形成体,当加工处理一种制品时是否集中生产,某一设施或一套设施中分期轮换生产芽胞制品时,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只生产一种制品。

*2211

生物制品生产的厂房与设备是否对原材料、中间体和成品存在潮湿在污染。

*2212

聚合酶链反应试剂(PCR)的生产和检定是否在各自独立的建筑物中进行,防止扩增时形成的气溶胶造成交叉污染。

*2213

生产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检测试剂,在使用性样品时,是否有符合相应规定的防护措施和设施。

*2214

生产用种子批和细胞库,是否在规定储存条件下专库存放,是否只允许指定的人员进入。

*2215

以人血、人血浆或动物肝脏器、组织为原料生产的制品是否命名用专用设备,是否与其它生物制品的生产严格分开。

*2216

命名用密闭系统生物发酵罐生产生物制品可以在同一区域同进生产(如单克降抗体和重组DNA制品)。

*2217

各种灭活疫苗(包括重级DNA产品)、类毒素及细胞提取物,在其灭活或消素后可以与其他无菌制品交叉替使用同一灌装间和灌装、冻干设施。

但在一生活种制品分装后,必须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清洁消毒效果是否定期验证。

*2218

操作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是否在专门的区域内进行,是否保持相对负压。

*2219

有菌(毒)操作区与无菌(毒)操作区是否有各自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来自病原体操作区的空气是否循环使用。

*2220

来自危险度为二类以上病原体的空气是是否通过除菌过滤器排放,滤器的性能是否定期检查。

使用二类以上病原体强污染性材料进制品生产时,对其排出污物是否有效的消毒设施。

2221

用于加工处理活生物体的生物制品生产操作区和设备是否便于清洁和去除污染,能耐受熏蒸消毒。

2301

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和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是否与其制剂生产严格分开。

2302

中药材的蒸、炒、炙、煅等厂房是否有良好的通风,除尘、除烟、降温等设施。

2304

中药材的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是否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

2401

非无菌药品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处理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回风。

非无菌药品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操作室是否保持相对负压。

2501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是否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

2601

仓储区是否保持清洁和干燥,是否安装照明和通风设施。

仓储区的温度、温度控制是否符合储存要求,按规定定期监测。

取样时是否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措施。

2701

洁净室(区)的称量室或备料室空气洁净度等级是否与生产要求一致,是否有捕尘设施,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2801

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室是否与生产区分开。

2802

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定是否分室进行。

2901

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是否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

3001

实验动物房是否与其它区域严格分开,实验动物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定。

*3002

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动物室、质量检定动物室是否与制品生产区各自分开。

*3003

生物制品所使用动物的饲养管理要求,是否符合实验动物管理规定。

3101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是否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是否能防止差错相减少污染。

3102

灭菌柜的容量是否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灭菌柜是否具有自动监测及记录装置。

3103

生物制品生产使用的管道系统、阀门和通气过滤器是否便于清洁和灭菌,封闭性容器(如发酵罐)是否用蒸汽灭菌。

3201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是否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

3202

洁净室(区)内设备保温层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有颗粒性物质脱落。

3203

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工具、容器表面是否整洁、易清洗消毒、不易产生脱落物。

3204

与药液接触的设备、容器具、管路、阀门、输送泵等是否采用优质耐座腐蚀材质,管路的安装是否尽量减少连(焊)接处。

3205

过滤器材是否吸附药液组分和释放异物,禁止使用含圾石棉的过滤器材。

3206

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是否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3301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是否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

3401

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是否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

*3402

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是否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储罐和通气口是否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存是否采用80℃以上保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5℃以下存放。

*3403

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是否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是否避免死角、盲管,储罐和管道是否规定清洗、灭菌周期。

*3404

生物制品生产用注射用水是否在制备后6小时内使用;制备后4小时内灭菌72小时内使用。

3405

水处理及其配套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扩是否能确保供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

3501

生产和检验用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适用范转、精密库是否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是否有明显的合格标志,是否定期校验。

3601

生产设备是否有明显的状态标志。

3602

生产设备是否定期维修、保养。

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是否影响产品的质量。

3603

非无菌药品的干燥设备进风口是否有过滤装置,出风品是否有防止空气倒流装置。

3604

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污染病原体的物品和设备是否与未用过的灭菌物品和设备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3701

生产、检验设备是否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

3801

物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是否制定管理制度。

3802

原料、辅料是否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别存入。

*3901

物料是否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902

原料、辅料是否按批取样检验。

*3903

进口原药、中药材、中药饮片是否有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

4001

中药材是否按质量标准购入,产地是否保持相对稳定购入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是否有详细记录。

4002

中药材、中药饮片每件包装上是否附有明显标记,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来源采收(加工)日期。

4101

物料是否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是否按规定入库。

4201

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是否严格管理。

*4202

不合格的物料是否专区存放,是否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4301

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是否按规定条件储存。

4302

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是否分开储存,挥发性特料是否避免污染其它物料,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是否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净药材是否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440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药材)是否按规定验收、储存、保管。

*4402

菌毒种是否按规定验收、储存、保管、使用、销毁。

4403

生物制品用动物源性的原材料使用时要说细记录,内容至少包括动物来源、动物繁殖和饲养条件、动物的健康情况。

4404

用于疫苗生产的动物是否是清洁级以上的动物。

4405

是否建立生产用菌毒种的原始种批、主代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系统。

4406

种子批系统是否有菌毒种原始来源、菌毒种特征鉴定、传代谱系、菌毒种是否为单一纯微生物、生产和培育特征、最适保存条件等完整资料。

4407

生产用细胞是否建立原始细胞库、主代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系统。

4408

细胞库系统是否包括:

细胞原始来源(核型分析、致瘤性)、群体倍增数、传代谱系、细胞是否为单一纯化细胞系、制备方法、最适保存条件等。

4409

易燃、易爆和其它危险品是否按规定验收、储存、保管。

*4410

毒性药材、贵细药材是否分别设置专库或专柜。

4411

毒性药材、易燃易爆等药材外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规定标志。

4501

物料是否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期满后是否按规定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是否及时复验。

*4601

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

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药品包装物,是否按标签管理。

*4602

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经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

4701

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由专人保管、领用。

4702

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按品种、规格专柜(库)存放,是否赁批包装指令发放,是否按照实际需要量领取。

4703

标签是否记数发放,由领用人核对、签名。

标签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是否与领用数相符。

4704

印有批号的残损标签或剩余标签是否由专人销毁,是否有记数,发放、使用、销毁是否有记录。

4801

企业是否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4901

是否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厂房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

清洁方法、程度、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4902

是否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厂房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

清洁方法、程度、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4903

是否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厂房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

清洁方法、程度、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5001

生产区是否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是否及时处理。

5002

在有霍乱、鼠疫菌、免疫缺陷病素(HIV)、肝病素等高危病原体的生产操作结束后,对可疑的污染物品是否在原位消毒,并单独灭菌后,方可移出工作区。

5101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是否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

5201

工作服的选材是否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相一致并不得混用。

洁净工作服的质地是否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物。

5202

无菌工作服的式样及穿戴方式是否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5203

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使用的工作服是否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工作服是否制定清洗周期。

5204

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是否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是否按要求灭菌。

5301

洁净室(区)是否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人员数量是否严格控制,对临时外来人员是否进行指导和监督。

5302

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是否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5303

在生物制品生产日内,没有经过明确规定的去污染措施,生产人员不提由操作活微生物或动物的区域到操作其他制品或微生物的区域。

5304

与生产过程无关的人员是否进入疫苗类生产控制区,进入时是否穿着无菌防护服。

5305

从事生物制品生产操作的人员是否与动物饲养人员分开。

5401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是否化妆和佩带饰物,是否裸手直接接触药品、100级洁净室(区)内操作人员是否裸手操作,不可避免时手部是否及时消毒。

5501

洁净室(区)是否定期消毒;消毒剂是否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是否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5601

药品生产人员是否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生产人员是否每年到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是否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5602

生物制品生产及维修、检验和动物饲养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是否接种相应疫苗并定期行体检。

5603

患有传染病、皮肤、皮肤有伤口者和对生物制品质量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的人员,是否进入生产区进行操作或进行质量检验。

*5701

企业是否进行药品生产验证,是否根据验证对象建立验证小组,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

*5702

药品生产过程的验证内容是否包括空气净化系统、工艺用水系统、生产工艺及其变更、设备清洗、主要原辅材料变更。

*5703

关键设备及无菌药品的验证内容是否包括灭菌设备、药液滤过及灌装(分装)系统。

5801

生产一定周期后是否进行再验证。

5901

验证工作完成的事是否写出验证报告。

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

6001

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是否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是否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