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报告上产线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
《精细化工报告上产线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报告上产线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细化工报告上产线的安全评价报告
精细化工报告上产线的安全评价报告
姓名:
刘*****
学号:
090112*****
班级:
化工1201
指导老师:
赵晓洋
摘要
化工工艺是化工生产的前提,在化工生产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静电,防噪声,防辐射,防化学灼伤,由此看来,对工艺系统进行安全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料大多是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特点,许多反应在苛刻的条件下发生,对工艺参数的要求极为严格,一旦发生偏离,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随着我国化工、石化行业的高速发展,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为此,必须对化工工艺过程进行危险性研究,拿出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达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安全程度。
论文首先介绍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分析目的、分析意义,以及怎样对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选择;其次介绍了中压乙炔生产工艺的工艺流程及设备特点。
在了解分析方法基础上,应用分析方法对其工艺流程进行系统安全分析。
论文还介绍了物料的危险性,对工艺单元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得出工艺过程重点危险部位,并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上提出一些相应措施,最终完成整个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关键词:
安全分析;危险性;火灾;爆炸
第一章系统安全分析概述
1.1系统安全分析说明
系统安全分析就是把生产过程或作业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明各种状况的危险特点及导致灾害性事故的因果关系,从而对系统的安全性做出预测和评价,为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方法和行动消除危险因素创造条件。
1.1.1分析的目的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应该满足被分析的要求。
系统安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辨识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要达到一些具体目的,例如:
①对系统中所有危险源,查明并列出清单;
②掌握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列出潜在事故隐患清单;
③将所有危险源按危险大小排序;
1.1.2分析的意义
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时,某些方法只能用于查明危险因素,而大多数方法都可以列出潜在的事故隐患或确定降低危险性措施,但能提供定量数据的方法并不多。
系统安全分析的作用可概括为:
(1)能将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通过逻辑图做出全面、科学和直观的描述;
(2)可以发现和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安全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止发生危害事故提供依据;
(3)使操作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火控制要点;
(4)可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5)便于进行概率运算和定量评价。
1.1.3分析的范围
本文主要通过对电石法生产乙炔工艺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进行初步的危险源辨识,并对主要的危险源进一步分析,在这里本文选择对乙炔发生器进行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的定性分析、乙炔发生器火灾爆炸这一顶上事件进行事故数的定量分析。
最后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达到分析的目的。
1.1.4分析的内容
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4)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
(5)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
1.2项目概况分析
1.2.1基本工艺流程
乙炔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1。
图1-1电石法制乙炔工艺流程图
1.2.2主要生产设备
(1)乙炔发生器
档板作用:
延长电石在发生器水相中的停留时间,确保大颗粒的电石得到充分的水解。
耙齿作:
输送电石和移去电石表面上水解生成的Ca(OH)2以促使电石表面裸露,能够直接与水接触反应。
(2)喷淋预冷器:
设置于发生器顶部减少乙炔气夹带的电石渣浆;降温预冷、分担冷却塔负荷。
冷却塔:
一般采用喷淋塔或填料塔。
直接喷入冷却水吸收并降低粗乙炔气温度,气体中大部分水蒸汽冷凝;乙炔经冷却降温利于清净塔次氯酸钠溶液对磷、硫杂质的吸收。
(3)乙炔水环泵
水环泵工作原理:
叶轮转动时,各叶片小室体积逐渐改变而吸气排气。
1)输送特点
(1)叶轮与泵壳间隙大,不易碰撞产生火花。
(2)工作液为水,抑制乙炔的爆炸性质。
(3)抽气能力(最高真空度达85%),输送压力(0.1MPa表压),排气量(120~630L/min),
(4)能量转换效率不高。
2)注意:
(1)乙炔在高温时易爆炸,故泵内水温要求不超过40~50℃,在水环泵旁附有冷却装置的水分离器,使水能冷却后闭路循环使用。
(2)乙炔气中夹带有少量电石渣浆,叶轮结垢,影响送气能力,故有些厂家给水环泵加少量废次钠,可以防止叶轮结垢。
1.2.3主要原材料-电石
工业电石的组成见表1-1
表1-1工业电石的组成
成分
含量
CaC2
75~83%
CaO
7~14%
C
0.4~3%
SiO2、Fe-Si、SiC
0.6~3%
Fe2O3
0.2~3%
CaS
0.2~2%
MgO、Ca3N2、Ca3P2、Ca3As2
少量
1.3工艺流程各阶段的简介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的阶段的反应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以方便第二章的辨识危险源。
1.3.1发生岗位
(1)反应释放大量的热
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产生乙炔气和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见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CaC2+2H2O———C2H2+Ca(0H)2+1.273×106J/mol…………①
由于工业电石中含有大量氧化钙,在与水作用时,氧化钙同时发生反应,见化学反应方程式②。
CaO+H2O———C2H2+Ca(OH)2+6.364×104J/mol…………②
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发生器内溶液温度升高,通常控制在70℃左右。
过高的温度将导致
(1)电石渣浆的含固量增加;
(2)溶液局部过热;(3)乙炔气体温度过高。
(通常控制在70-75℃,不得超过90℃)。
(2)缺水时的危害
当水量不足,电石与水反应时,生成乙炔和氧化钙,见反应方程式③。
Ca0+H2O———C2H2+Ca0+6.209×104J/mol…………③
反应中生成的氧化钙构成导热性能差的外壳,这种外壳分布不均匀,会造成局部反应过热,温度过高,引起乙炔的聚合和分解,生成碳、氢、二氧化碳及乙炔的聚合物,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在发生过程中应保证水过量,根据不同的发生器控制水位高度。
(3)电石粉状过多
如果电石粉状过多时,电石与水反应速度较快,温度上升速度加快。
温度升高会进一步促进电石与水反应。
因此加入发生器中的电石粒度应予以控制,以30-200mm为好。
(4)压力过高的危险性
中压发生器若加料过多,加水量太大或管道堵塞,发生器的压力将迅速升高,产生爆炸危险。
通常压力控制在0.09MPa以下。
现场操作时,由于反应初期的空气-乙炔混合气排放在室内,容易形成乙炔空气爆炸性混合物,危险性较大。
操作时应保持通风,工人的防护用品应齐备。
1.3.2净化岗位
(1)磷化氢、硫化氢的危害。
由于工业电石中含有磷化钙、硫化钙等杂质,在电石与水发生反应时,这些杂质与水发生副反应,生成磷化氢、硫化氢,见反应方程式④、⑤。
Ca3P2+3H20———3Ca(OH)2+2PH3……………④
CaS+2H20———3Ca(OH)2+H2S………………⑤
根据电石的质量,磷化氢、硫化氢在乙炔气中的含量为0.03~0.10%左右。
磷硫杂质将产生的主要危害:
1)可使乙炔气的自燃点显著降低,在100℃时就能发生自燃。
2)影响乙炔气瓶填料质量。
磷、硫等杂质会与乙炔瓶内填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沉积物阻塞填料孔隙时,使乙炔无法溶解在填料孔隙中的丙酮中。
3)影响焊接质量。
磷、硫杂质在焊接时可能转移到熔融处的金属焊缝中,使焊缝质量变坏,同时焊接时磷化氢蒸发的气体对人体有害。
因此,对乙炔气体中的磷硫杂质必经去除。
(2)净化过程的控制。
该装置工艺采用硫酸净化法进行,见反应方程式⑥、⑦:
2H2S04+PH3———H3P04+2H20+S02+S……………………⑥
H2S04+H2S———S02+2H20+S………………………………⑦
少量酸雾通过碱罐加以中和,见反应方程式⑧:
H2S04+2NaOH=Na2SO4+2H20…………………………⑧
由于硫酸中和气体中的磷硫及少量水分,会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在罐外套中采用冷却水降温。
同时,硫酸、氢氧化钠对设备及人体均有腐蚀作用,因此应定期检查设备,在操作时应戴防酸、碱手套,防护服和自吸过滤防毒面具。
1.3.3压缩与干燥岗位
净化后的乙炔气,通过乙炔压缩机加压至≤2.4mpa的压力,然后通过高压干燥器去除水分,满足充灌的需要。
压缩机的压力过高会导致乙炔充装压力过高,影响储运及使用安全,压力过低(≤0.005mpa)时,从压缩机吸气口可能混入空气发生危险,因此压缩机的进气、排气压力应严格控制,设置下限上限监控装置,并安装安全阀。
为防止乙炔温度过高,在压缩机的进气管、排气管上均安装温度表和冷却水降温,排气温度不得大于90℃。
高压干燥器采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该设备结构简单,干燥剂价格便宜,但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
(1)干燥效果不理想,使用一段时间后,干燥效率下降;
(2)干燥过程中无水氯化钙会逐步被消耗,干燥器上部将形成空间,导致乙炔聚集,安全隐患增加;
(3)更换干燥剂时应用氮气吹扫,并入系统时应先用氮气置换设备中的空气,再用乙炔置换氮气,才能运行。
因此,该装置定期补加或更换干燥剂尤为重要。
1.3.4充装岗位
经压缩干燥后的高压乙炔气,由管道输送到汇流排,排架上预先将乙炔气瓶定位好,将瓶阀与充气卡具对正顶牢,进行充装。
充装岗位的主要危险:
(1)乙炔气温度过高,使溶解速度下降,并可能导致气瓶爆炸,通常要求气瓶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
因此在充装过程中,应根据情况,开启冷却水喷淋降温。
(2)充气压力过高会导致乙炔溶解量增加,静止压力上升,使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3)充装管路泄漏或乙炔气瓶卡位不正导致泄漏,会形成乙炔一空气爆炸性混合物,当乙炔浓度达到一定量时,0.02mJ点火能就可引起燃烧爆炸。
1.3.5乙炔瓶检查及丙酮充装岗位
乙炔气瓶的检查是保证安全充装,运输和使用的前提条件。
若气瓶未经严格检查,可产生以下危险:
(1)乙炔气瓶检定标志不清、瓶帽、防震圈等附件不全,可能使应报废或维修的钢瓶投入使用,导致在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泄漏、爆炸等危险。
(2)丙酮补加量不足,将使乙炔气瓶上部出现气态空间,气瓶压力升高,在运输和使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爆炸危险。
第二章乙炔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下面从固有危险有害因素、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职业健康危险有害因素这三个方面分析该工艺的危险源。
2.1固有危险
2.1.1乙炔
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
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2.1.2电石
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
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
2.1.3丙酮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2.1.4硫酸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
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2.1.5氢氧化钠
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2.1.6磷化氢
轻度中毒,病人有头痛、乏力、恶心、失眠、口渴、鼻咽发干、胸闷、咳嗽和低热等;中度中毒,病人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肌损伤;重度中毒则出现昏迷、抽搐、肺水肿及明显的心肌、肝脏及肾脏损害。
2.1.7硫化氢
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
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
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
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
2.2生产过程危险源
表2-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01
物体打击
011
冒顶片帮
02
车辆伤害
012
透水
03
机械伤害
013
放炮
04
起重伤害
014
火药爆炸
05
触电
015
瓦斯爆炸
06
淹溺
016
锅炉爆炸
07
灼烫
017
容器爆炸
08
火灾
018
其它爆炸
09
高处坠落
019
中毒和窒息
010
坍塌
020
其它伤害
2.2.1物体打击
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打击人体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该项目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因素有:
高处的物体固定不牢掉落;房顶钢铁构件因腐蚀造成断裂掉落,检修时使用工具飞出击打到人体上;高处作业或在高处平台上作业工具、材料使用和放置不当,造成高空落物等;桶装、袋装物料搬运、装卸过程发生跌落等。
2.2.2车辆伤害
部分液体危险化学品(次氯酸钠、液碱、丙酮)运输可能发生交通碰撞、翻车、储罐、阀门破裂,危险货物重大泄漏,造成人员伤亡、环境危害事故。
2.2.3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部件或工具直接与人体接触可能引起夹击、卷入、割刺等危险。
该项目中使用的传动设备,机泵转动设备,如果防护不当或在检修时误启动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
1)检修、检查或操作过程中忽视安全措施,如违章带电检修等。
2)设备缺乏安全防护装置。
3)包括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的绞伤、划伤、碰伤和摔伤等;
2.2.4触电
触电事故的种类有:
人直接与带电体接触、与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接触、与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跨步电压触电。
从安全角度考虑,电气事故主要包括由电流、电磁场和某些电路故障等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以及引起火灾事故等。
该项目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不能按照电气工作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缺乏安全用电常识,以及设备本身故障等原因,均可能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该项目中存在的主要电气危险因素如下:
1)设备故障:
可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2)输电线路故障:
如线路断路、短路等可造成触电事故或设备损坏。
3)带电体裸露:
设备或线路绝缘性能不良造成人员伤害。
4)电气设备或输电线路短路或故障造成的监控失灵或电气火灾。
5)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误操作引发的事故。
非电气人员进行电气作业,电气设备标识不明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或带负荷拉闸引起电弧烧伤,并可能引起二次事故。
2.2.5 灼烫
由于生产过程需采用次氯酸钠、液碱洗涤乙炔气体,当接触人体会发生化学灼、烫伤,当接触电石时,人体汗液与电石发生放热,容易造成意外灼、烫伤事故。
本项目使用的原材料次氯酸钠、氢氧化钠、均为强腐蚀性物质,人体接触可导致化学灼伤。
导致人员化学灼伤的主要途径如下。
①进入设备内检修或拆装管道时,残液造成人员中毒或化学灼伤。
②次氯酸钠、氢氧化钠、以及丙酮专用输送泵、阀门等密封填料或连接件法兰泄漏,逸出腐蚀性物料,接触到人体发生化学灼伤。
③输送泵检修拆开时残液喷出,造成人员化学灼伤。
④泵运行过程中机械件损坏造成泵体损坏,发生泄漏,引起人员化学灼伤。
⑤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物料卸车时泄漏物接触造成人员化学灼伤。
⑥采用移动软管加次氯酸钠、碱液体物料到设备或操作失误,或软管破裂、软管与物料槽灌出口连接脱落造成次氯酸钠、碱液体物料喷出或外溢,导致操作人员化学灼伤。
2.2.6 火灾
该项目乙炔、丙酮属火建规火险分级甲类,遇火源或与禁忌物接触可发生剧烈反应引发火灾或爆炸,与可燃物接触遇点火源可燃烧导致火灾事故。
因此,在生产区和包装场所、储库区应严禁放置禁忌物和可燃物质,禁止烟火和违规用火、动火。
电石遇水可发生燃烧爆炸。
该项目存在的点火源主要包括明火、雷电、静电、电气火花、撞击摩擦火花等。
①明火:
主要是检修动火、吸烟等,项目检修主要有电气焊动火等;另外,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管带火也是点火源之一。
②雷电和静电:
该项目存在雷击危险。
雷击放电、雷击产生高温、产生的感应电是一个主要的点火源,尤其是球状雷,目前尚无有效的防范措施。
该装置原料、产品等在流动时均可能产生静电,人体本身也带有静电,而且静电潜伏性强,不易被人们察觉。
③电气火花:
该装置区使用的电气设备未达到DⅡC2(B4d)防爆等级,由于电机不防爆或安装不合理,电接点接触不良、线路短路等产生电火花。
电气引起的火灾明显增多。
在易燃易爆物存在的场合,点火源越多,火灾危险性越大。
④撞击摩擦热:
主要是操作、检修过程使用的工具产生撞击火花。
2.2.7 高处坠落
该项目设置有厂房平台、罐设备等,配套设置了楼梯、操作平台,这些梯、台设施为作业人员巡检和检修等作业需要提供了方便,成为检查、测量及其他作业时经常通行或滞留的地方。
但是同时因位于高处,也就同时具备了一定势能,因而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高处作业的危险。
这些距工作面3m左右的高处作业的平台、扶梯、走道护梯等处,若损坏、松动、打滑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当作业人员在操作或巡检时不慎、失去平衡、踏空等,均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的危险。
此外,为了设备检修作业时的需要,常常须要进行高处作业,有时还须临时搭梯或脚手架,往往因高处作业人员没有遵守相位的安全规定等,而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2.2.8其它爆炸
该项目涉及压力容器和低压工业管道,若没有设置应有的安全装置,如安全泄压装置,安全阀、防爆板等,设备或管道就有可能发生超压而无法及时泄压,或主要工业装置、管道腐蚀,耐压强度降低,均可导致物理爆炸事故发生。
2.2.9 中毒和窒息
该项目可能引起中毒的物质是乙炔、丙酮、特别是溶解乙炔产物中残留杂质硫化氢、磷化氢等剧毒物质尤为更要防范。
中毒途径一般为吸入、皮肤接触大量吸收或误服。
此外,次氯酸钠受高热分解生产有毒腐蚀性烟气吸入,可导致呼吸道化学灼伤和中毒。
2.3职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3.1高温与热辐射
夏季工人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心情烦躁、大量排汗、注意力不易集中、肌肉易疲劳、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降低、反应迟钝,工作能力下降、发生急性中暑。
还可能造成心肌肥大、高血压、消化道疾病、肾功能受损等。
高温危害程度与气温、湿度、气流、辐射热和人体热耐受性有关。
2.3.2噪音危害
生产装置中有乙炔压缩机、泵等转动设备,如出现故障或润滑不好,以及长时间在附近操作,会产生噪音伤害;另外气体灌充及检测、维修时泄放气、装卸钢瓶发生碰撞也产生噪声源。
在噪声较大的岗位,操作工人须带耳套以降低噪声危险。
2.3.3粉尘危害
在乙炔发生器加料过程中吸入大量的CaC2粉尘,可造成肺水肿等职业危害。
为防止发生粉尘危害,操作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应穿长袖衬衫,戴防尘口罩,戴护目镜,重点保护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由前所述,该工艺可能存在的所有危险有害因素见表2-2:
表2-2危险有害因素小结
固有危险
生产过程危险源
职业危险有害因素
1
乙炔
物体打击
高温与热辐射
2
电石
车辆伤害
噪音危害
3
丙酮
机械伤害
粉尘危害
4
硫酸
触电
5
氢氧化钠
灼伤
6
磷化氢
火灾
7
硫化氢
高处坠落
8
其他爆炸
9
中毒和窒息
通过对电石法生产乙炔工艺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初步的危险源辨识,分析出该工艺存在乙炔、电石、丙酮等固有危险,火灾、爆炸、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生产过程危险因素以及高温热辐射、粉尘伤害等职业危险有害因素;其中发生器所包含的危险有害因素较多,需进一步分析,下一章选择对乙炔发生器进行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的定性分析、乙炔发生器火灾爆炸这一顶上事件进行事故树的定量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达到分析的目的。
第三章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在系统寿命不同阶段的危险因素辨识中,应该选择相应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例如,在系统的开发、设计初期,可以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在系统运行阶段,可以应用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或者应用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或因果分析等方法对特定的事故或系统故障进行详细分析。
各种安全分析方法的总结比较见表3-1。
表3-1各种安全分析方法的总结与比较
方法
特点
优点
缺点
适用场合
安全检查表
以提问或现场观查方式确定各检查项目的状况
简单,易掌握
只能获得定性的评价结果
只能对于现役系统和设备
预先危险分析
确定系统的危险性、找出FMEA及故障树分析内的重叠诸因素
必要的第一步
无
系统或设备研制的初期,对于现役的系统或设备也可采用该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
故障类型法
考虑每一部件的所有各种失效模式,以硬件为对象
易于理解,使广泛采用的标准化方法,无争议,不用数学
只能用于考虑非危险失效,花费时间,一般不能考虑各种失效综合效应与人的因素
可以用于系统或设备的设计、运行阶段
危险可操作性研究法
系FMEA方法的引申,集中考虑了工厂主要变量变化时的原因与后果分析
适用于大型化工厂
此方法尚未标准化
适用于设计阶段,又适用于现有的生产装置
事件树分析法
由初因事件出发考察由此引起的不同事件链
可用于找出由于一种失效所引起的总后果或不同的各种后果
只能用成功或失败来描述事件的发展状态
不用于详细分析
故障树分析法
由初因事件开始找出引起此事件的各种失效的组合
是被广泛采用的方法,最适用于找出各种失效事件之间的关系
大型故障树很难绘制,且与系统流程图毫无相似之处,同时在数学上往往非单一解,包含复杂的逻辑关系
适用于系统安全分析与事故分析,系统在设计、维修、运行各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