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77477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docx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

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

C.文化事象D.文化观念

2.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A.“世界高原”B.“世界屋脊”

C.“高原世界”D.“屋脊世界”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

A.第一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

C.第三个寒冷期D.第四个寒冷期

4.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

A.归宿B.过程

C.发展D.资源

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

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

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

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A.郭沫若B.于省吾

C.陈梦家D.徐中舒

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

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

C.八王之乱D.五胡之乱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

A.天象观B.勤农观

C.占验观D.地利观

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

A.蒙古族B.匈奴族

C.汉族D.高车族

1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

A.《素问》B.《灵枢》

C.《难经》D.《伤寒杂病论》

1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A.张衡B.毕昇

C.祖冲之D.蔡伦

12.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

A.夏代B.周代

C.商代D.秦代

1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

A.秦代B.汉代

C.隋唐D.明代

14.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A.太宰B.丞相

C.太尉D.御史大夫

15.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

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D.生产生活文化

16.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孙子》B.《尚书》

C.《春秋》D.《诗经》

1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A.孝B.仁

C.义D.礼

18.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

A.《论语》B.《孟子》

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

1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A.木结构B.左右对称

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

2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

A.《书》B.《乐》

C.《礼》D.《易》

2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

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

2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A.禁忌B.崇拜

C.恐惧D.避讳

23.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

A.两次B.三次

C.四次D.五次

24.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

A.1482年B.1582年

C.1682年D.1782年

2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D.杂家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A.江汉平原B.成都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E.长江三角洲平原

27.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偏向东北一支和偏向东南一支的包括()

A.永济渠B.通济渠

C.广济河D.惠民河

E.金水河

28.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

A.孝廉B.征辟

C.考试D.举人

E.察举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

A.环境标志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

A.艺术B.政治

C.道德D.风俗习惯

E.宗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事象

32.九流十家

33.血缘九族制

34.家天下

35.中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37.简述敬顺吴天的宗教现实功能。

38.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9.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40.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42.试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文化产品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D.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A.羌B.吐蕃

C.鲜卑D.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中原文化B.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D.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A.社会生活B.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D.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七百年B.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D.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政治观念B.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D.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

C.《素问》D.《本草纲目》

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公元2世纪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D.公元12世纪

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宗族B.家庭

C.什伍里甲D.个人

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明代B.宋代

C.汉代D.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A.分封制B.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D.九品中正制

15.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周易》B.《管子》

C.《商君书》D.《韩非子》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荀子B.程颐

C.王阳明D.王夫之

17.董仲舒说: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

”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

A.止于至善B.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D.德育和智育并重

18.“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

A.《礼记·大学》B.《礼记·学记》

C.《荀子·劝学》D.《论语·学而》

19.“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

A.天人合一B.知行合一

C.中庸之道D.抽象思维

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D.民族平等

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

()

A.蒙古族B.维吾尔族

C.藏族D.纳西族

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

A.孔子B.孟子

C.荀子D.老子

23.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

A.阎立本B.李思训

C.吴道子D.王维

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A.15世纪初叶B.15世纪末叶

C.16世纪初叶D.16世纪末叶

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

A.张之洞B.沈寿康

C.孙家鼐D.冯桂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

A.永济渠B.通济渠

C.汴水D.广济河

E.金水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

A.夏、商、周文化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D.汉唐文化

E.明清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

A.质(原料)B.形(样式)

C.饰(佩带的饰物)D.画(图案)

E.色(颜色)

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体现分权B.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D.中书省负责执行

E.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

A.上帝崇拜B.鬼魂崇拜

C.太阳神崇拜D.动物神崇拜

E.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政策

32.“大一统”意识

33.血亲五服制

31.引经注律

35.祖先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40.简述禅宗的传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

A.文化现象B.文化政策

C.文化产品D.文化思潮

2.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1400年—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即寒冷时期。

著名学者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

A.“纪传时期”B.“编年时期”

C.“方志时期”D.“纪事本末时期”

3.中国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

A.相对的B.必然的

C.显性的D.隐性的

4.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

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B.“广湖熟,天下足”之说

C.“天下足,广湖熟”之说D.“熟广湖,天下足”之说

5.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发生在()

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

C.夏代D.商代

6.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

A.两期B.三期

C.四期D.五期

7.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

A.“尚公正”B.“尚公德”

C.“尚公义”D.“尚公益”

8.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栽培小麦B.井渠双灌

C.栽培谷子D.使用水车

9.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

A.栈车B.轿车

C.路D.轩

10.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

A.春秋B.战国

C.秦代D.汉代

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鲁班B.蔡伦

C.毕昇D.伏羲

12.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

A.母系家长制B.父系家长制

C.禅让制D.分封制

13.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

A.吏部B.户部

C.丞相D.皇帝

14.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科举制D.君主专制制度

15.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

A.分封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D.汉《九章律》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

A.“上下与天地同流”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18.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

A.周公B.孟子

C.孔子D.朱熹

19.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

A.元始天尊B.灵宝天尊

C.道德天尊D.太上老君

20.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五礼B.六艺

C.五射D.六书

21.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A.在明明德B.在亲民

C.在止于至善D.平天下

22.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

A.假名B.谚文

C.字喃D.汉字

2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

A.老子B.陆机

C.曹丕D.葛洪

24.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

A.东汉魏晋阶段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

25.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

A.欧洲B.泰西

C.远西D.西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包括()

A.农具B.壁画

C.筷子D.煤炭

E.水电

27.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是()

A.土地的过当开垦B.森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C.海水晒盐的布局欠当D.草场天然资源利用超量

E.山石的过分开掘

28.隋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之外,还包括()

A.民部B.刑部

C.乐部D.工部

E.兵部

29.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黄帝发明了()

A.指南车B.渔网

C.乐器D.百鸟衣

E.七巧板

30.唐代的舞蹈可谓盛极一时,以下属唐代健舞的有()

A.《胡腾》B.《胡旋》

C.《柘枝》D.《绿腰》

E.《兰陵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内涵

32.“三皇五帝”

33.勤农观

34.科举制

35.精神文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37.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38.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39.简述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特征。

40.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的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42.论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D.文化观念

2.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A.和睦B.统一

C.和平D.友好

3.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

A.威胁与恐吓B.和亲与共存

C.吞并与兼并D.联合与融会

4.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

A.五六千年之久B.四五千年之久

C.三四千年之久D.二三千年之久

5.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的独特文明形态和()

A.文化体系B.文化内涵

C.文化结构D.文化方向

6.周人极端重视的是()

A.渔业B.农业

C.林业D.手工业

7.中国清一色农耕形态的形成,实际上与几千年来盛行的“重农主义”是()

A.毫无关系B.本末关系

C.交叉关系D.大有关系

8.建国之初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

A.宋B.元

C.明D.清

9.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A.市B.集

C.庙市D.墟

10.《周礼·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下列选项中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径、涂、畛、道、路B.径、畛、涂、路、道

C.径、畛、涂、道、路D.畛、涂、径、路、道

11.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的()

A.运算法则B.几何原理

C.力学原理D.代数理论

12.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B.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13.下列有关“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始皇帝是秦政B.天子自称“朕”

C命令称为“制”或“诏”D.总揽天下大权

14.秦朝的中央“三公”是()

A.太师、太傅、太保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尚书、中书、门下D.太尉、太常、太仆

15.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

A.开皇三年(583)B.开皇十八年(598)

C.大业三年(607)D.大业五年(609)

16.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

A.周文王B.周武王

C.周公D.孔子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上下与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

18.“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

A.夏B.商

C.西周D.汉代

19.从殷墟卜辞来看,殷商时期已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的创造,这种神叫()

A.日神B.月神

C.上帝D.星神

20.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冬祭叫()

A.礿B.禘

C.尝D.烝

21.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的是()

A.周公B.孔子

C.孟子D.董仲舒

22.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A.语族B.语群

C.语支D.语系

23.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

A.假名B.谚文

C.字喃D.汉字

24.认为中国近代社会与思想文化演变的框架问题表现了一种特殊的二律背反运动的学者是()

A.陈寅恪B.钱穆

C.陈独秀D.胡适

25.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的()

A.四五十年代B.五六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关于“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有()

A.“文”的本义是“错画”,即花纹

B.“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

C.“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

D.“文”字还有“演化”和“分化”的含义

E.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还反映在对天文和人文的区分

27.在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中,源于南楚的包括()

A.道家文化B.儒家文化

C.法家文化D.楚辞文学

E.杂家文化

28.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则需要()

A.“治心”B.“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C.“为物不贰”D.“生物不测”

E.“潜心静气”

29.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

B.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

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

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

E.以《道德经》作为断狱依据

30.以下选项属诞生礼俗的有()

A.催生礼B.洗三

C.满月礼D.百日礼

E.抓周礼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狭义文化

32.《阿房宫赋》

33.分封制

34.什伍里甲制度

35.仁爱孝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37.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38.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39.简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

40.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42.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

A.文化内涵B.文化现象

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

2.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思潮的是()

A.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D.清代的考据学

3.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

这个寒暖交错期上起西周,下迄()

A.秦末B.两汉

C.唐末D.明初

4.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

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B.从西到东逐渐移动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

5.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

A.《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

C.《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

6.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

A.农业B.牧业

C.手工业D.商业

7.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

A.夏代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8.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

A.黄帝B.伏羲

C.后稷D.鲁班

9.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