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7466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docx

妈妈作文之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

好妈妈典型事迹材料

【篇一:

好母亲先进事迹材料】

十一团中学“好母亲”

——王志琼先进事迹简介

王志琼,1970年出生,现为十一中学的一名中学教师。

作为新时

代的女性,肩负着家庭和工作两副重担。

她以满腔热情对待工作,用自已的爱来营造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

在家她不愧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敬老爱幼;在学校她无愧于人民

教师的光荣称号,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她的教育事业;热爱工作,乐于奉献,走上教育工作岗位16年来,她始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已的座右铭,凭着“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的人生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着。

工作中,时时处处以人民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已,勉励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得到领导

和同事的肯定。

在儿女眼中,王志琼老师是一名优秀母亲。

她在处理亲朋戚友关

系方面,一向以来孝敬老人、团结妯娌、邻里之间总能和睦相处,并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教育孩子成才。

她的两个孩子成绩优秀,兴趣广泛。

特别是她12岁的女儿能歌善舞,并且经常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歌咏比赛、跳舞表演等,荣获多个奖项。

如“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荣获兵团三等奖等;并且业余钢琴专业考级已过七级。

在一向视孩子为花朵的王志琼眼里,儿女的成绩也就是她本人的成绩。

显然,儿女所取得的成绩倾注了王志琼老师的最大心血。

因为她的丈夫是一位民警经常不在家,家

庭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但她下决心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十几年如一日,既要完成好教育工作,又要抚养和教育好两个孩子,可喜的是,她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她的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其它方面也特别出色。

王志琼就是这样一个不为困难所屈服,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地奉献着,无愧为一个好老师、好母亲。

作为一名母亲,她温柔体贴,关爱入微,她给予的儿女应该是世间上最无私、最伟大的慈爱,她作为好母亲实在是当之无愧的。

十一团中学“好母亲”

——王志琼先进事迹材料

王志琼,1970出生,现为十一团中学的一名中学教师。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她热爱自己的祖国,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她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她的教育事业,身为一位母亲,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的一对儿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杰出母亲”的光荣赞歌。

王志琼老师。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肩负着家庭和工作两副重担。

她以满腔热情对待工作,用自已的爱来营造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

在家她不愧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敬老爱幼;在学校她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王志琼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邓小平教育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积极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言行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平时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几乎不请假。

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教学、教研工作上,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教师,她始终认为:

学习、研究、奉献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老教师,王志琼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年轻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不断进步。

她注意研究和把握课程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语文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他不断总结收集语文教学经验。

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

同时语文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

跟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这一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引导指南

作为一名教师,王志琼老师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花力气、肯投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环境,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志琼老师对学生的关心还表现在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引导上。

王志琼老师透过分数看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十倍的爱心百倍的耐心去打开学困生的心灵之结,去搀扶学困生走出人生的误区,引导学困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高尚、先进理念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仁慈博大的母爱情怀,去呵护关爱学困生。

王志琼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交流思想,共同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构建家校共同监督的平台。

三、好母亲

她是那样的用心教育孩子。

孩子出生后,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重视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孩子在上小学前,已具备了独立阅读能力。

为了让孩子学得更好,她每天晚上,她与孩子一起学习,教导孩子胸怀天下,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

人。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一个勤学苦练的学习榜样。

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不但聪明机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乐于助人。

在她的教育下,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分析能力,下功夫提升子女对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观察力、洞察力,以使子女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王志琼老师的多方面引导、启发和教育下,女儿和儿子的爱好广泛,特别是她的女儿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她就利用业余时间让女儿到阿拉尔学钢琴,如今她女儿钢琴考级已过七级,她女儿还偏爱舞蹈、唱歌、绘画,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钢琴家,平常除了参加文化课学习以外,她每天还坚持1个多小时的钢琴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王志琼与子女无话不谈,力图以良好的道德标准和文明的语言举止去影响子女,使子女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她注重引导子女从善积德,培养的素质和品德。

如与子女一起探望老人、慰问困难家庭、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等。

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她坚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严格自己的言行,像喝酒、玩牌、打麻将等活动,坚决不让在家中出现。

王志琼的严格教育,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知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说,从而认识应该怎样处事做人。

同儿女相处多了,王志琼老师总是挂在嘴边:

“我要与儿女做朋友,母亲应该是孩子的心理医生。

”事实上,多年以来,王志琼没有以母亲的威严来面对待女儿,而是主动了解女儿的心事,倾听女儿的心声。

当发现儿女与同学、朋友有矛盾时,她从来都是让儿女主动说对不起,然后与对方和好;当学习遇到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她不会无理地责怪儿女,而是与儿女了解情况、分析问题,鼓

【篇二:

“好妈妈”李代英先进事迹】

无怨无悔真爱永恒

——“好妈妈”李代英先进事迹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在这个处处充满着物质文明的大环境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不可或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勤俭持家、热爱生活、孝敬公婆,关心孩子,她与邻里和谐相处,大家都夸她是丈夫的好妻子、公婆的好媳妇、孩子的好妈妈。

作为一名妻子,丈夫10几年前因上山砍柴不幸摔断了腿,落下终身残疾。

这意味着家里的顶梁柱倒了。

家中还有年近六旬的多病的公婆和2、3岁的女儿。

但她无怨无悔,独自默默承担,照顾着公婆、丈夫的起居,拉扯着孩子长大读书。

因无法离开家去打工挣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维持一家生计。

为了这个家,繁重的农活,手上留下了无个数不清的老茧和伤痕;残酷的烈日,把她的脸庞灼烧得黑里透红;无情的岁月风霜,早早得将她的头发染成了银白色。

凭着吃苦耐劳乐观精神、大山苗族儿女广阔的胸襟,“家”褪去了阴霾,迎来灿烂的阳光,破旧的瓦房也变成了的小青瓦平房。

作为孩子的母亲,她经常提醒自己:

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礼仪表率。

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爸爸、奶奶等家人共同自觉塑造文明礼貌的家庭,身体力行的教育孩子从小懂理解、讲礼貌,遵守文明的行为规范。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为懂规矩之人,她们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订立一些规矩,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孩子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她们不打骂孩子,不给孩子施加压力,用爱心塑造孩子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为了让孩子使用礼貌用语,礼貌待人,除了要求孩子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外,平日里,她会经常向孩子灌输,有礼貌的孩子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并适时教孩子尊重长辈,敬重老师,见面主动问好。

经过反反复复的磨合之后,孩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就养成了。

带孩子外出玩耍时,总是备几个塑料袋,将孩子吃剩的东西及瓜果皮等暂时盛放起来,再找机会扔到垃圾桶。

孩子耳濡目染,从小便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还经常及时阻止别人乱扔垃圾。

引导孩子体会学习的乐趣。

不管是什么样的书,只要孩子喜欢,总是鼓励孩子去接触。

孩子的荣誉感是很强的,如果在学校里做了什么好事给班里加了分,就会很高兴地说给妈妈听。

每到这时候,她就赶快表扬鼓励。

有时娘俩会互相吹捧一番,夸奖一下对方。

这样做一是因为表露出她们在对方心中的重要位置,二是为了让孩子保持一颗善良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她的抚育培养下,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现就读蓬溪

县大石桥中学初二、四班,学业优异,每期评为“三好学生”。

2014年下期,获遂宁市贫困优秀学子“奖学金”。

【篇三:

好母亲事迹材料】

好母亲事迹材料

走进蓬莱紫荆山街道办事处武霖社区,提起李玉香,许多人都会感叹不已。

现年50岁的她,只是武霖社区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

然而就是她,在丈夫重病不能劳动、母亲年迈瘫痪在床的情况下,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屈服,硬是靠一己之力,靠夏卖菠萝,冬卖地瓜撑起了这个家,并且供双胞胎儿子上了大学。

乡亲们都说:

在她身上,让人真正看到了一个普通母亲的伟大。

善良的母亲:

再穷也不分离

武霖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

李玉香两口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庄稼地,婚后一直靠做小买卖维持生计,日子虽然清苦,倒也其乐融融。

1987年2月2日,对李玉香夫妇来说是个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他们的双胞胎儿子吴超和吴越降生了,这对于初为人母的李玉香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悦:

家更像个家了,也更温馨了。

然而喜悦的背后,李玉香也隐隐有些担忧:

家里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丈夫心脏一直不好,平素里看病吃药,花销本来就不小,现在又凭添了两张嘴,日子过得就更加窘迫了。

周边的邻居、熟悉李玉香处境的人都劝她把双胞胎儿子送出去一个,只留养一个。

李玉香也动心过,毕竟那样确实能减轻负担。

然而母子连心,一想到母子要分开、小哥俩要分开,心地善良的李玉香心中就阵阵酸楚,最终还是没忍心这么做。

小哥俩灿烂天真的笑容也成了李玉香夫妇生活的动力,夫妻俩暗下决心,无论今后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把小哥俩抚养成人。

日子就这样在夫妻俩忙碌的身影中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小哥俩要上小学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学费对于每一个清贫的家庭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数字。

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确保全家人有衣穿、有饭吃,李玉香夫妇就更加忙碌了,每天凌晨三点就爬起床去市场进菜。

别人只赶早市,就卖半上午,而李玉香既赶早市又赶晚市,一卖就是一天,中午还要瞅功夫回家给孩子们准备午饭,晚上还要缝洗衣物、拾掇家务。

李玉香家的灯总是全村亮得最早、关得最晚的,春去冬来,冬去春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如此。

母亲无尽的操劳、慈祥的面容、质朴的背影,也深深砌刻在了小吴超和小吴越的心灵深处。

兄弟俩从小就非常懂事,非常体会母亲的操劳,非常懂得现阶段只有刻苦用功,好好学习,才能回报母亲,回报这个家庭,每个学期都把喜报拿回家。

李玉香也因儿子优异的成绩、懂事的表现而更加自豪,更加辛劳。

全家人都在为他们心目中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着。

伟大的母亲:

再难也不抛弃

然而,命运似乎存心和李玉香过不去。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先是80多岁的老母亲又因脑溢血造成后遗症,瘫痪再床,生活不能自理,同时痪老年痴呆症,开始丈夫还能帮着照顾母亲,可是后来丈夫的心脏病突然加重,不得不经常住院治疗,即使不住院也必须静养,不能劳动,也不能照顾母亲,那可真是段李玉香不堪回首的苦日子。

以前日子虽然苦些,夫妻俩互相扶持,彼此有个照应,倒也苦中有乐,可如今丈夫、母亲双双病倒,全家的负担都重重地压在了她一个女人身上。

那段时间,李玉香心里压力非常大,暗地里没少流眼泪。

可在母亲、丈夫和孩子们面前,她的笑容一点也不比平时少。

她深知她这个时候就是全家人的天,她不能一蹶不振,更不能倒下,母亲要照顾,丈夫的病要治,孩子们的学更要上。

面对苦难,李玉香选择了坚强。

自己一个人无法再贩卖青菜,她就改卖菠萝。

没有卖菠萝的经验,她就偷师学艺,看人家怎么削皮,怎么储藏。

菠萝夏天生意好做,冬天相对冷清,她又开始学卖烤地瓜。

从此,夏卖菠萝,冬卖地瓜就成了李

玉香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从此,无论是酷暑严寒,霜雨雪风,在蓬莱城区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李玉香推着三轮车沿街叫卖的身影,同时还要给母亲喂水喂饭、擦屎端尿。

从此,李玉香就像一架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只要电源未被切断,就一直不知疲惫地工作着。

我们很难想象自丈夫病重不能劳动以来两年多年的光阴中,李玉香是如何靠自己一个人,靠这一两块钱一斤的菠萝、地瓜生意,硬生生地撑起了这个家,硬生生地维持着丈夫、母亲的医疗费用,硬生生地将两个孩子送进了大学。

这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李玉香自己能够体味。

然而,我们肯定能够强烈感受到,李玉香那份对母亲、丈夫、对儿子真挚浓厚的爱,李玉香心中那坚贞不渝地信念:

再苦再累,也绝不能因为缺钱不照顾母亲,绝不能因为缺钱让丈夫倒下,绝不能因为缺钱孩子们失学。

坚韧的母亲:

再苦也不屈服

为了能多卖一个菠萝,多卖一个地瓜,多挣一分钱,李玉香对自己苛刻到了极点。

中午要是不回家,午餐就是自备的干馒头配冷水。

甚至为了怕上厕所会耽误买卖,就尽量少喝水,挤出时间回家照顾一下母亲。

然而,对于儿子,对于丈夫,对于母亲,她却非常慷慨。

晚上收摊的时候,经常会捎些好吃的回家。

时不常地还会购买些营养补品。

孩子们不忍心母亲过度劳累,常嚷着要来帮忙,可都被李玉香拒绝了。

她怕耽误了孩子们的未来,自己能承受的都承受了,自己能干的都干了。

在村里的照顾下,李玉香还找了份扫街道的工作,这又给这个家庭增加了不少的收入,而这让李玉香非常满足。

因为她觉得,天下母亲都一样,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只要孩子们好了,她就知足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十年寒窗,终成正果,吴超和吴越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考上了潍坊医学院。

其实,小哥俩能够报考更好的学校,之所以报考医学院,孩子们就是为了以后能把父亲的病治好,父亲病好了,母亲也能轻松些。

在大学里,孩子们知道母亲挣钱不容易,生活非常节俭,学习也很刻苦,年年能拿到奖学金。

孩子的聪明懂事,慰籍着李玉香的心灵。

现在,她最担心的就是怕自己的孩子有过多的负担和过多的忧虑。

今年母亲节期间烟台电视台对李玉香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她用挚爱谱就的不平凡的母亲之歌很快传遍了仙境大地,激励着一个又一个的“李玉香”,而一个又一个的“李玉香”完美地诠释了这样一句话“蓬莱仕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周敬娥居住在旬阳县石门乡楼房河村西岱顶脚下,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面对丈夫常年不在身边,坚持扛着多病的身躯,勇挑家庭重担,用爱心奉献年逾八旬的公婆,痴心爱国拥军,含辛茹苦教子戌边。

以巅峰般高大胸襟,似汉水流长的情怀,用情和爱谱写出新时期心系国防,拥军报国的感人篇章。

以德为本,培养教育孩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开端,而母亲就是孩子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者,周敬娥的丈夫是一名乡镇普通干部,因工作繁忙长期在外,常常顾不上家,周敬娥自己默默地支撑家庭的重任,承载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和生活的双重重担。

对孩子的教育重任更是大多由她来承担,自然成了家庭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也决定着孩子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

她在教育孩子时注重的是全面的培养,将其教育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教育方面,周敬娥以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见的各种烦恼,教育孩子知荣辱、辨是非、分美丑。

常常用以前的艰苦经历告诉孩子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勤俭节约,并引导孩子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乐观态度和勇气,锻炼孩子坚忍不拔、正直诚信的秉性;在与别人的交往的过程中,教育孩子要谦让有礼、先人后己的品格;用言行教育孩子要正直老实做人。

周敬娥在家里是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

邻里之间,在村里尽力帮助弱势群体,充分发挥女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为村里妇女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她以独特的女性母爱天性处处为未成年孩子利益着想,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过错,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勉励他们继续读书,立志成才。

送子参军报效国家

周敬娥在还是姑娘的时候她就有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当名女兵保家卫国。

然而,她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村里成立民兵连时,她便第一个报名当上了民兵。

在当民兵时,就苦练军事本领,由于表现突出,被推选担任了村民兵连的副排长。

周敬娥带领女民兵们除了协助村里维护社会治安外,还积极为群众做好事、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受到了乡亲们的赞赏。

1981年嫁到楼房河村后,周敬娥秉承了当民兵时养成的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同丈夫热心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户,邻舍百家缺东少西或向周敬娥夫妇借个百儿八十元钱的从不落空,夫妇俩很受乡亲们的尊重。

2009年夏天,儿子储德鹏大学毕业后,周敬娥和丈夫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马上帮助儿子找工作,而是了解儿子毕业后的打算,引导儿子报名参军,到部队的大熔炉里锤打成材。

父母的教诲儿子使其作出了当兵保卫家国的决定。

2009年冬季征兵一开始,储德鹏便带头报名,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其他3名适龄青年也积极报名应征。

因为身体素质好,反应机敏,储德鹏和同村另一名男青年光荣入伍,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当儿子储德鹏身披红花在锣鼓声里奔赴军营的时刻,周敬娥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和自豪,她年轻时的梦想终于在儿子身上实现了。

在依依惜别之时,周敬娥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

“孩子,到了部队上,一定要当个好兵,保好家卫好国,家里等着你立功的消息?

?

励兵育子好母亲

从儿子步入军营的第一天起,她的心就伴随儿子飞到了西北边陲,大漠哨所;中央七台《军事报道》节目便是她与远在千里之外儿子共享欢乐的平台;悠悠母子情浸润着她的爱子心,更流淌着她“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怀、报国情。

面对艰苦的环境,儿子欲打退堂鼓,她总是以慈母柔情疏导儿子;通过千里电波鸿雁传书沟通起母子间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流,教子戍边;鼓励儿子勇于面对人生的艰辛,“好男儿志在四方,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母亲谆谆教诲,一封封书信,像一盏明亮的灯?

?

,在慈母的熏陶、教育下,成了儿子前进路上的一级级台阶。

昔日岳母刺字传佳话,今日周母教子谱新篇。

在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仅靠丈夫每月两千多元的微薄薪水,支撑着一家老小,加之周敬娥本人体弱多病,已是捉襟见肘。

为了帮丈夫分忧,她扛着多病的身躯经常帮人打零工,贴补家计。

秉承勤为本、俭为荣、苦为乐的传统家训和苦乐观,不疲辛劳、操持家务、无怨无悔,面对落下数万元的债务和重重困难,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即便是遇到再苦再难的事,她也从来没有向政府和组织透露过任何困难,独自承担苦与乐。

这爱山高地厚;这情似水流长!

她那“舍小家顾大家”的,宽广胸怀不无感动着该乡所有的军人家属。

追求家庭安康,当好“贤内助”

作为一名国家干部的妻子,为了丈夫能干出成绩,她除了赡养好父母以外,还承担所有的家务,因丈夫工作的繁忙没有节假日,她非常的理解与支持、关心,从不埋怨,妥善处理好家务与丈夫工作的关系,尽量减少他的后顾之忧,从不拖丈夫的后腿。

在给予丈夫工作上无形的大力支持的同时,她对自己的品格也严格要求,时刻告诫自己要当好贤内助、廉内助,经常提醒丈夫也要做到清正廉洁。

在周敬娥的默默支持下,丈夫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周敬娥头上还有年逾八旬、体弱多病的公婆一直跟随着她生活,在公婆面前,周敬娥就是一个孝顺的乖女儿,时刻铭记“百善孝为先”的古训,就算在最忙的时候,她也要抽空与婆婆谝古今、拉家常,时而还陪着婆婆外出散步?

?

悉心照顾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和浆洗穿用,百般让老人们天天开心。

在老人心烦时她总是以微笑的面孔对待,让老人们笑口常开。

周敬娥,她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却也算得上一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邻里之间她更是一位和蔼可亲、尊长爱幼的好邻居、好长辈;在家人面前,她称得上是一位

无微不至的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