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7737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

《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科学复习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docx

第十一章人、健康与环境

【考纲导读】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列举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的事例

3.列举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4.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5.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6.知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毒物质和防御措施

7.列举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8.了解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知识精讲】

一、免疫现象、类型

1.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物质的机能,主要指机体对病原生物感染的抵抗能力。

(2)免疫的作用:

免疫反应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中,主要起防卫、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三种作用。

2.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组成:

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

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2)第二道防线:

组成: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3)第三道防线:

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

产生抗体和清除病原体。

2.免疫的种类

(1)以免疫物质的功能可以把免疫分成: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①非特异性免疫——对一切病原体都起作用。

它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通过遗传而来,人人都有。

它的作用是对多数病原体而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

人的第一、二道防线就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②特异性免疫——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

它是在人出生后的生活过程中,受病原体的作用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力,具有特异性。

人的第三道防线就属于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自动免疫包括自然的(患传染病或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和人工的(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等),被动免疫也包括自然的(通过胎盘、不如传给婴儿)和人工的(注射抗毒素、抗菌血清等)。

(2)以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可以把免疫分成:

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

①自然免疫:

通过自然感染在机体里产生抗体,如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了。

②人工免疫:

通过人工接种,用人工方法使机体产生抗体,如打预防针可预防某种疾病。

3.计划免疫

(1)计划免疫的概念: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2)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重要的特异性免疫措施之一,是针对传染病的易患人群的,目的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

方法是接种菌苗、疫苗或血清等生物制剂。

二、遗传病

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2.遗传病的种类

(1)显性:

 常染色体:

软骨发育不全,多指症。

 性染色体:

抗维生素D佝偻症。

(2)隐形:

 常染色体: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黑尿症,先天性聋哑。

 性染色体:

色盲,血友病。

三、传染病

1.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成为病原体。

不同的病原体能引起不同的传染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2.传染病的流行环节

传染病若能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1)传染源是指能散布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和肺

飞沫、空气

流感、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食物

病毒性肝火、细菌性痢疾

血液传染病

淋巴、血液

吸血的节肢动物

丝虫病、出血热

体表传染病

皮肤、体表、黏膜

接触

炭疽、血吸虫病、砂眼

性传染病

性器官

性接触、血液

乙肝、艾滋病、淋病、梅毒

四、健康与环境

1.健康的含义: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

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社会心理压力,不良的行为习惯,其他各种来自社会、家庭的影响以及青春期心理发展。

2.人类生活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些物质称为环境毒物。

3.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中毒和非细菌性中毒两类。

如误食动物甲状腺中毒,属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变质腐败的食物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4.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意外事故如触电时,应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以排除致死因素。

5.当有人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而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致死的方法进行急救。

若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复苏。

6.人工呼吸根据的是呼吸运动的原理,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7.人工呼吸的吹气频率是15~20次/分钟。

8.非传染性疾病:

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

10.照顾好你的身体

中毒:

环境毒物。

特点:

成瘾性;

吸毒危害:

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损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吸烟有害成分:

烟碱、焦油和尼古丁;

危害:

诱发癌症、冠心病等。

【真题讲练】

例1.下列各项中,与人体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A.给病人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做皮试B.对婴儿和儿童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C.根据我国婚姻法,表兄妹之间禁止结婚D.得过天花的人再也不会染上天花

【解析】婚姻法规定表兄妹之间禁止结婚是减少遗传病发生的概率,与免疫功能无关。

【答案】C

例2.(08宜兴)艾滋病的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病”,那么这种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A.细菌B.真菌C.霉菌D.病毒

【解析】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答案】D

例3.(08镇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防线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体三道防线的理解与掌握: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答案】D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①特异性免疫②非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人工免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预防接种能预防传染病的原因是()

A.能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B.接种的疫苗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C.干扰素对病毒有抑制作用D.人体体液的免疫作用

3.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病原体感染时,参与范围广,发挥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和预防疾病的主力军。

在病毒、细菌等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

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

4.发生白化病、先天愚型等疾病的原因是()

A.病原体侵入B.有毒物质影响C.免疫力降低D.遗传物质变化

5.下列与体液免疫无关的是()

A.释放淋巴因子B.产生免疫球蛋白

C.识别在体液中生长的细菌D.对接触过的抗原产生记忆

6.报载2003年5月广东已取得研制抗非典药品的成功:

将非典病人的SARS病毒灭活(杀死)后注入马体内,使马体内产生SARS病毒的抗体。

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SARS病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7.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D.体液免疫C.特异性免疫D.细胞免疫

8.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大量的免疫淋巴细胞死亡。

因此,艾滋病患者往往会患正常人群中极少见的疾病,这表明艾滋病患者基本丧失()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人工免疫功能C.特异性免疫功能D.免疫功能

9.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是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三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清除病原体作用。

这三道防线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第一道B.第二道C.第三道D.第一道、第三道

10.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医生观察到某些患轻微病症的天花病人,只在脸部等部位出现较少的天花痘外,没有其他的症状。

于是他就将这种天花病人康复时所结的痘痂干燥消毒后碾成粉,并将这种粉吹到健康人的鼻内,使其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即所谓的种“人痘”。

这里的痘痂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原,人工免疫

C.抗体,人工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11.约占我国人口死亡数2/3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指()

A.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肝炎B.恶性肿瘤、中风、冠心病

C.霍乱、脑血管意外、冠心病D.伤寒、脑血管意外、肺结核

12.关于吸烟危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促使动脉硬化,增加心肌对氧的需求B.使脂肪在肝脏蓄积,导致脂肪肝

C.诱发心脏病,让吸烟者上瘾D.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

13.禁止青少年吸烟的原因是()

(1)烟内含激素,吸入后影响正常发育

(2)烟内含有害物质,吸人后对呼吸道有害

(3)烟内含致癌物质,吸人后会致癌(4)烟内含抑制大脑活动的物质,使人反应迟钝

A.

(1)(3)B.

(2)(3)C.

(2)(4)D.

(2)(3)(4)

14.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是()

A.快速分裂,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B.不间断地分裂作者李貌版权所有

C.不间断地分裂,局限于原发部位D.不间断地分裂,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15.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原因是()

A.心绞痛B.冠状动脉硬化C.心肌梗塞D.高血压

16.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功能的是()

A.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B.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C.抗体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D.识别、清除体内异常细胞,防止肿瘤形成

17.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皮肤移植是理想的治疗方案,否则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由于烧伤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