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7312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docx

注册造价师冲刺班第24讲工程地质

第一章工程地质

考试大纲

1、熟悉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2、了解地质岩性和地质构造。

3、掌握岩体特征,地下水特征及对建筑物的影响。

2009,2010年考试分值8分。

6个单选,一个多选。

属于较重点章节。

第一节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一、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选址的影响

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选址的影响,主要是各种地质缺陷对工程安全和工程技术经济的影响。

1、一般中小型建设工程的选址

工程建设一定影响范围内的影响和威胁。

2、大型建设工程的选址

还要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形成的整体滑坡,地下水的性质、状态和活动对地基的危害。

3、特殊重要的工业、能源、国防、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新建项目的工程选址

要高度重视地区的地震烈度,尽量避免在高烈度地区建设。

4、地下工程的选址

工程地质的影响要考虑区域稳定性的问题。

5、道路选线

尽量避开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的顺向坡,尤其是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顺向坡;

【2010】1.道路选线难以避开地质缺陷,但尽可能使路线()

A.处于顺向坡上方                           

B.处于顺向坡下方

C.与岩层走向接近正交                   

D.与岩层走向接近平行

解析:

A\B显然是不对的。

只剩下CD,二选一,正交影响范围小,平行影响范围大。

二、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地质缺陷和地下水造成的问题,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1)对建筑结构选型和建筑材料选择的影响。

选用砖混---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筒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2)对基础选型和结构尺寸的影响。

采用片筏基础甚至箱形基础,加大基础的结构尺寸等。

(3)对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的影响。

有时要加大承载和传力结构的尺寸,提高钢筋混凝土的配筋率。

(4)地震烈度对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影响。

构造柱,圈梁等抗震结构的布置密度、断面尺寸和配筋率要增大。

2009考题1.在地基为松散软弱土层,建筑物基础不宜采用()。

A.条形基础

B.箱形基础

C.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D.片筏基础

答案:

A.

分析:

由于地基土层松散软弱或岩层破碎等工程地质原因,不能采用条形基础,而要采用片筏基础甚至箱形基础。

对较深松散地层有的要采用桩基础加固。

有的要根据地质缺陷的不同程度,加大基础的结构尺寸。

三、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略)

2009考题2.应避免因工程地质勘察不详而引起工程造价增加的情况是(D)。

A.地质对结构选型的影响

B.地质对基础选型的影响

C.设计阶段发现特殊不良地质条件

D.施工阶段发现特殊不良地质条件

四、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

1、松散、软、风化、破碎岩层、断层、泥化软弱夹层、裂隙发育岩层

浅的挖除换土;深的打桩,水泥浆灌浆,作连续墙或沉井等加固;影响边坡稳定的要土钉支护,喷混凝土或挂网喷混凝土罩面,必要时配合注浆和锚杆加固。

2、岩溶与土洞

1、可挖除洞内软弱充填物后回填石料或混凝土。

2、不方便挖填的,可采用长梁式、桁架式基础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顶,也可对岩溶进行裂隙钻孔注浆,对土洞进行顶板打孔充砂、砂砾,或做桩基处理。

3、地下水发育地层。

当地下水发育影响到边坡或围岩稳定时,要及时采用洞、井、沟等措施导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4、滑坡体

1、在滑坡体上方修筑截水设施,在滑坡体下方筑好排水设施。

2、经过论证可以在滑坡体的上部刷方减重,未经论证不要轻易扰动滑坡体。

3、在滑坡体坡脚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等支挡措施。

4、采用固结灌浆等措施改善滑动面和滑坡体的抗滑性能。

例题:

埋藏较深,如断层破碎带,可以用()加固或防渗

A.钢板衬砌

B.挡土墙

C.水泥浆灌浆

D.尽可能清除回填

答案:

.C.

分析:

风化、破碎岩层:

1、风化一般在地基表层,可以挖除。

2、破碎岩层有的较浅,可以挖除。

3、有的埋藏较深,如断层破碎带,可以用水泥浆灌浆加固或防渗;

4、风化、破碎处于边坡影响稳定的,可根据情况采用喷混凝土或挂网喷混凝土罩面,必要时配合注浆和锚杆加固。

第二节地质岩性

一、岩石矿物特性

矿物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

1、颜色。

自色是矿物固有的成分、结构所决定的颜色,具有鉴定意义。

他色是由于混入物引起的颜色;

假色则是由于某种物理光学过程所致

2、光泽。

用类比方法常分为四个等级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及玻璃光泽。

3、硬度。

常用一些矿物互相刻划来测定其相对硬度,一般分为10个标准等级

表1.2.1矿物硬度表

硬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矿物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如指甲约为2~2.5度,玻璃约为5.5~6度,钢刀约为6-7度。

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一)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l。

重量

岩石的比重

岩石的比重是岩石固体(不包括孔隙)部分单位体积的重量。

岩石的比重决定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比重及其在岩石中的相对含量。

岩石的重度

也称容重,重度=岩石试件的总重量(包括孔隙中的水重)/总体积(包括孔隙体积)。

干重度:

岩石孔隙中完全没有水存在时的重度

饱和重度:

孔隙全部被水充满时的重度

一般来讲,组成岩石的矿物比重大,或岩石的孔隙性小,则岩石的重度就大。

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种岩石,重度大就说明岩石的结构致密、孔隙性小,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较高。

2.孔隙性

岩石的空隙性用空隙度表示,反映岩石中各种空隙的发育程度。

空隙度(%)=岩石中各种空隙的总体积/岩石的总体积

空隙性对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未受风化和构造作用侵入岩和某些变质岩,其空隙度一般是很小的,而砾岩、砂岩等一些沉积类的岩石,则经常具有较大的空隙度。

3、吸水性

岩石的吸水性一般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岩石的吸水重量/同体积干燥岩石重量

岩石的吸水率与岩石孔隙度的大小、孔隙张开程度有关。

岩石的吸水率大,则水对岩石颗粒间结合物的浸润、软化作用就强,岩石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的影响也就越大。

例题:

关于岩石的吸水性正确的有()

A.吸水率=岩石的吸水重量/同体积干燥岩石重量

B.吸水率=岩石的吸水重量/同体积自然状态岩石重量

C.岩石的吸水率与岩石孔隙张开程度有关。

D.岩石的吸水率与岩石孔隙度的大小有关。

E.岩石的吸水率大,岩石强度受水作用的影响也就越大

答案:

A..C.D.E.

分析:

岩石的吸水性一般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岩石的吸水重量/同体积干燥岩石重量。

岩石的吸水率与岩石孔隙度的大小、孔隙张开程度有关。

岩石的吸水率大,则水对岩石颗粒间结合物的浸润、软化作用就强,岩石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的影响也就越大。

4.软化性

用软化系数作为岩石软化性的指标

软化系数=岩石饱和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风干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

软化系数越小,表示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的影响越大

未受风化作用的岩浆岩和某些变质岩,软化系数大都接近于1。

软化系数小于0.75的岩石,是软化性较强的岩石,工程性质比较差。

5.抗冻性

用岩石在抗冻试验前后抗压强度的降低率表示。

抗压强度降低率小于25%的岩石,认为是抗冻的;大于25%的岩石,认为是非抗冻的。

在高寒冰冻地区,抗冻性是评价岩石工程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岩石主要力学性质

1.岩石的变形

岩石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两个指标表示

弹性模量是应力与应变之比。

即弹性模量越大,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

泊松比是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

泊松比越大,表示岩石受力作用后的横向变形越大。

2.岩石的强度

(1)抗压强度

在数值上等于岩石受压达到破坏时的极限应力。

岩石的抗压强度相差很大。

(2)抗拉强度

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

故当岩层受到挤压形成褶皱时,常在弯曲变形较大的部位受拉破坏,产生张性裂隙。

(3)抗剪强度

在一定压应力下岩石剪断时,剪破面上的最大剪应力,称为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是沿岩石裂隙或软弱面等发生剪切滑动时的指标,其强度远远低于抗剪断强度。

三项强度中,岩石的抗压强度最高,抗剪强度居中,抗拉强度最小。

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是评价岩石(岩体)稳定性的主要指标。

三、岩石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组成地壳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从各类岩石在地壳表面的分布面积看,沉积岩约占陆地面积的75%。

1.岩浆岩

分为:

侵入岩和喷出岩。

(1)侵入岩

侵入岩又分为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5km)和浅成岩(形成深度小于5km)。

①深成岩常形成岩基等大型侵入体,岩性一般较单一,以中、粗粒结构为主,致密坚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强,故其常被选为理想的建筑基础,如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

②浅成岩多以岩床、岩墙、岩脉等状态产出,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岩性不均一,岩石破碎,风化蚀严重,透水性增大,如花岗斑岩、脉岩。

(2)喷出岩

产状不规则,厚度变化大,岩性很不均一,比侵入岩强度低,透水性强,抗风能力差,如流纹岩、粗面岩、安山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

【2010】3.大理岩属于()

A.岩浆岩                          

B.变质岩

C.火成岩                          

D.沉积岩

分析:

本考题如果说按常理应该都能推断出来,但是,按教材来说,有点偏。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AC显然是一样的,本题目是单选题,所以两个都不能选了,变质岩可以比较硬,沉积岩一般不是很硬,于是可以猜是变质岩。

2.沉积岩

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经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

结构

沉积岩主要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

构造

常见的构造有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根据沉积岩的组成成分、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可分为碎屑岩(如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如泥岩、页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

结构

主要有:

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

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主要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四、土的工程性质

土是由颗粒(固相)、水溶液(液相)和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体系。

l.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

(1)土的孔隙比

土的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土粒体积,反映天然土层的密实程度,孔隙比小于0.6的是密实的低压缩性土,大于1.0的土是疏松的高压缩性土。

(2)土的含水量

土的饱和度(Sr)=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孔隙总体积。

饱和度Sr越大,表明土孔隙中充水愈多。

Sr<50%是稍湿状态,Sr在50%~80%之间是很湿状态,Sr>80%是饱水状态。

(3)土的分类

碎石土和砂土为无黏性土,紧密状态是判定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

颗粒小于粉砂的是黏性土,

黏性土因含水量变化而表现出的不同物理状态,称为土的稠度。

黏性土区别于无黏性土的特性是在一定的含水量范围.内呈现出可塑性。

随着含水量的变化,黏性土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对应于转变点的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也称为稠度界限,是黏性的重要特性指标,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有缩限、塑限和液限。

塑性指数=(液限-塑限),它表示黏性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塑性指数愈大,可塑性就愈强。

液限指数=(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塑限)/塑性指数。

液限指数愈大,土质愈软。

2.土的力学性质

土的力学性质主要是压缩性和抗剪强度。

(1)土的压缩性

在荷载作用下,透水性大的饱和无黏性土,其压缩过程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结束。

然而,黏性土的透水性低,其压缩稳定所需的时间要比砂土长得多,

(2)土的抗剪强度

土对剪切破坏的极限抗力称为土的抗剪强度。

3.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1)淤泥及淤泥质土

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性、低渗透性、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较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性等特性。

(2)湿陷性黄土。

在天然含水量时一般呈坚硬或硬塑状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的或中等偏低的压缩性,但遇水浸湿后,强度迅速降低,有的即使在其自重作用下也会发生剧烈而大量的沉陷。

自重湿陷性黄土。

易造成沉陷等问题。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性质好于自重湿陷黄土。

(3)红黏土。

通常呈现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不具有湿陷性。

因塑性很高,所以尽管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仍处于坚硬或硬可塑状态,甚至饱水的红黏土也是坚硬状态的。

(4)膨胀土。

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且胀缩变形往复可逆。

在天然条件下一般处于硬塑或坚硬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易被误认为是工程性能较好的土,但一旦遇水或土的原状结构被扰动时,土体会骤然强度降低、压缩性增高。

(5)填土。

一般密实度较差,但若堆积时间较长,也能达到一定密实度。

如:

堆填时间超过10年的黏性土、超过5年的粉土、超过2年的砂土,均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和强度,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①素填土

素填土为由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等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填土,素填土地基具有不均匀性。

②杂填土

杂填土是含有大量杂物的填土,一般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

主要以建筑垃圾或一般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地基。

③冲填土

冲填土是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沉积土,冲填土的含水量大,透水性较弱,排水固结差,一般呈软塑或流塑状态,比同类自然沉积饱和土的强度低、压缩性高。

2009考题4.某竣工验收合格的引水渠工程,初期通水后两岸坡体出现了很长的纵向裂缝,并局部地面下沉,该地区土质可能为(D)。

A.红黏土

B.软岩

C.砂土

D.湿陷性黄土

分析:

湿陷性黄土:

在天然含水量时一般呈坚硬或硬塑状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的或中等偏低的压缩性,但遇水浸湿后,强度迅速降低,有的即使在其自重作用下也会发生剧烈而大量的沉陷。

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在其自重压力下发生湿陷的,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易造成沉陷等问题。

而在其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性质好。

第三节地质构造

一、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般将岩层在空间中的位置定义为岩层产状。

倾斜岩层的产状,是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表达经构造后的空间位置。

(1)岩层走向

是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延伸的方向。

(2)岩层的倾向

是垂直走向顺倾斜面引出的一条直线与水平面投影的方位角,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3)岩层的倾角

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角度的大小。

例题:

倾斜岩层的产状,是用岩层层面的()产状要素表达经构造后的空间位置。

A.走向

B.倾角

C.倾向

D.褶皱

E.曲理

答案:

A.B.C..

分析:

一般将岩层在空间中的位置定义为岩层产状。

倾斜岩层的产状,是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表达经构造后的空间位置。

二、褶皱构造

工程在褶曲的翼部遇到的基本上是单斜构造,一般没有特殊不良的影响,但对于以下两种情况,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

当路线垂直岩层走向或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时,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

不利的情况是路线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平行,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尤其是边坡的倾角大于岩层的倾角最为不利。

(2)对于隧道工程

一般选线从褶曲的翼部通过是比较有利的。

在褶曲构造的轴部,应力作用最集中,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是不利的。

三、断裂构造

根据岩体断裂后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的情况,将其分为裂隙和断层两类。

1.裂隙

裂隙,也称为节理,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一般用裂隙率(岩石中裂隙的面积与岩石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1)构造裂隙。

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张性裂隙主要发育在背斜和向斜的轴部,裂隙张开较宽,断裂面粗糙,一般很少有擦痕,裂隙间距较大且分布不匀,沿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

扭(剪)性裂隙,一般多是平直闭合的裂隙,分布较密、走向稳定,延伸较深、较远,裂隙面光滑,常有擦痕,一般出现在褶曲的翼部和断层附近。

(2)非构造裂隙

具有普遍意义的是风化裂隙,一般很少达到地面下10~15m的深度。

裂隙分布零乱,没有规律性,使岩石多成碎块,沿裂隙面岩石的结构和矿物成分也有明显变化。

岩体中的裂隙,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

当裂隙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走向平行,倾向与边坡一致时,不论岩体的产状如何,路堑边坡都容易发生崩塌等不稳定现象。

在路基施工中,如果岩体存在裂隙,还会影响爆破作业的效果;

2.断层。

记住:

四个断层名称;三个基本类型;理解2个影响即可。

(1)断层要素

①断层面和破碎带。

②断层线。

③断盘(当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上部的称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部的称为下盘)。

④断距(岩层原来相连的两点,沿断层面错开的距离称为总断距,其水平分量称为水平断距,垂直分量称为垂直断距)。

(2)断层基本类型

①正断层。

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②逆断层。

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③平推断层。

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其倾角一般是近于直立的。

(3)断层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①公路工程路线布局,应尽量避开大的断层破碎带。

特别在安排河谷路线时,要注意河谷地貌与断层构造的关系。

当路线与断层走向平行,路基靠近断层破碎带时,开挖路基容易引起边坡发生大规模坍塌,直接影响施工和公路的正常使用。

②在断层发育地带修建隧道,当隧道轴线与断层走向平行时,应尽量避免与断层破碎带接触。

隧道横穿断层时,虽然只是个别段落受断层影响,但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必须预先考虑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特别当岩层破碎带规模很大,或者穿越断层带时,会使施工十分困难,在确定隧道平面布置时间,应尽量设法避开。

四、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1.地震震源

震源是深部岩石破裂产生地壳震动的发源地。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地面上受震动破坏程度相同点的外包线称为等震线。

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介质传播的称为体波。

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周期短、振幅小、传播速度快;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周期长、振幅大、传播速度较慢。

体波经过反射、折射而沿地面附近传播的波称为面波,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

2.地震震级

地震是依据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来划分震级的。

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

中国科学院将地震震级分为五级:

微震、轻震、强震、烈震和大灾震。

3.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

分为三个烈度:

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建筑场地烈度也称小区域烈度,是建筑场地内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对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

一般降低或提高半度至一度;

设计烈度一般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基本烈度。

4.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

但因地质条件的差异,也可能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烈度异常区。

震级(级)

3以下

3

4

5

6

7

8

8以上

震中烈度(度)

I~Ⅱ

III

lV~V

Ⅵ一Ⅶ

Ⅶ一Ⅷ

Ⅸ~X

2009考题61.对于地震,工程建设不可因地质条件和建筑物性质进行调整的是(acde)。

A.震级

B.建筑场地烈度

C.设计烈度

D.基本烈度

E.震源深度

分析:

1.地震震源

震源是深部岩石破裂产生地壳震动的发源地。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地震所引起的震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其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地震波首先传达到震中,震中区受破坏最大,距震中越远破坏程度越小。

2.地震震级

地震是依据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来划分震级的。

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

中国科学院将地震震级分为五级:

微震、轻震、强震、烈震和大灾震。

3.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

其不仅与震级有关,还和震源深度,距震中距离以及地震波通过介质条件(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埋深)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个工程从建筑场地的选择到工程建筑的抗震措施等都与地震烈度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分为三个烈度:

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建筑场地烈度也称小区域烈度,是建筑场地内因地质条件、地貌地形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对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

一般降低或提高半度至一度;

设计烈度一般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基本烈度。

4.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震中周围地区的破坏程度,随距震中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小,形成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它们由大到小依次分布。

但因地质条件的差异,也可能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烈度异常区。

第四节岩体特征

岩体是已经受了构造变动、风化作用、卸荷作用等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改造,经常被节理、断层、层面及片理面等结构面所切割,具有一定结构的、受地下水影响的多裂隙综合体。

岩体是由一种岩石或多种岩石甚至可以是不同成因岩石的组合体。

工程岩体有:

地基岩体、边坡岩体和地下洞室围岩三类。

一、岩体结构分析。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可分为:

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1)整体块状结构。

变形特征接近于各向同性的均质弹性体,这类岩体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性质,往往是较理想的各类工程建筑地基、边坡岩体及洞室围岩。

(2)层状结构。

岩体中结构面以层面与不密集的节理为主,其强度和变形特性均具各向异性特点。

(3)碎裂结构。

镶嵌结构岩体为硬质岩石,具有较高的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工程地质性能尚好。

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结构岩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均不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4)散体结构。

属于碎石土类,可按碎石土类考虑。

二、岩体力学特征

岩体的力学特征不仅取决于岩石的性质,更受结构面工程性质的影响。

岩体的力学特征主要是岩体的变形、流变和强度特征。

(1)岩体的变形特征。

设计人员所关心的主要是岩体的变形特性。

岩体变形参数是由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来反映的。

由于岩体中发育有各种结构面,所以岩体的弹塑性变形较岩石更为显著。

(2)岩体的流变特征。

岩石和岩体均具有流变性。

特别是软弱岩石、软弱夹层、碎裂及散体结构岩体,其变形的时间效应明显,蠕变特征显著。

(3)岩体的强度特征。

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强度既不等于岩块岩石的强度,也不等于结构面的强度,而是三者共同影响表现出来的强度。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岩石或结构面的强度来代替。

如当岩体中结构面不发育,呈完整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