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703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docx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

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要求

常见质量问题与其原因分析

[1]最高车速<属否决项>:

标准要求:

≤20km/h

检测方法:

在100m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来回电动骑行2次,取平均值,每次来回的计算公式:

V=720/t[导出过程:

V=S/t=<2×100×1/1000>÷].要求骑行者重量75kg,不足者加负重,风速不大于3m/s.

检测中有出现>20km/h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车速未调整好.

目前控制车速有二种办法:

一是通过控制器的电子元件限制车速.另一种是通过手把上的光电管或是机械方法使转把限定在一定位置,以限制车速,但这二种方法都是事后的补救,根本的办法是要从设计上解决.

目前大多数轮毂式电机配610mm<24″>车圈,电机转速是174r/min,所以理论计算的时速是:

<П·D×174×60=3.1416×610×174×60>÷10002=20.006km/h.但是,实际生产时往往有出入.例如考虑到电池的过充电压为15%,则电压最高可到41.4V,这时电机转速就变快,速度就要超标,导致不合格.

所以出厂时厂方应对每辆车都进行测试,以满足标准的要求.只要有100m水泥路面,秒表就可以测量了.时速20km/h电动车单程100m行驶时间为18秒.为提高试验的效率,企业应探讨采用设备试验代替路试的可能性.

[2]制动性能<属否决项>:

标准要求:

干态制动距离≤4m,湿态制动距离≤l5m.

试验中常见质量问题是:

1、车闸未调整好.电动车目前一般制动的采用方式是前钳后抱或是强力闸.国际GB3566-93《自行车装配要求》规定:

普通闸和钳形闸之装配要求:

①左、右闸皮与轮辋受闸部分平行、高低一致,闸皮与轮辋的间隙不大于3mm,②制动时除了轮辋外不得与其他任何零件相碰,两侧闸皮能同时与轮辋接触,松闸后能借助闸簧弹力使闸皮迅速复位.抱闸的装配要求则是闸皮间隙应调节适宜,能达到制动目的,松闸后能迅速复位.检测中常常碰到前闸闸皮安装不到位的情况.闸皮与轮辋<钢圈>距离太大,有时有5~6mm之多.

2、闸皮不平行,或高或低.有的闸皮位置在车胎上或车圈受闸部分太少,这样都影响到制动效果.检测中遇到的后闸一般以抱闸为多,主要问题是闸带松紧调节不到位,或是太紧影响驱动力,或是太松影响制动距离.

3、钢丝刹车线太细,强度不够.在制动试验中钢丝刹车线发生断裂或是钢丝拉绳头子脱落,造成制动失效而被判不合格.

4、检测中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强力闸或钳型闸左右闸叉质量不好,一是薄,二是材质差、软,刹车一捏就变形,制动失效.塑料闸把质量差,回炉料一用力就断裂,或是薄铁皮做的闸把质量不过关.甚至在制动试验时碰到钳型闸闸叉上铆上去的弹簧卡柱脱落、制动失效.

[3]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属否决项>:

该项目分成两个子项目,即冲击强度〔落重与落下〕,振动强度.其中冲击强度一般较少出问题,而振动强度问题不少.因此下面主要介绍振动强度试验.

该项目在专用振动试验机上进行,将车架/前叉水平地安装在试验机上.

前管、鞍座、中轴三处位置负重,女式为5、45、15kg〔总65kg〕,振幅6.6Hz,加速度17.6m/s<1.8g>,试验次数7万次;男式5、50、20<总75kg>,振幅10Hz加速度19.6m/s<2.0G>,10万次振动.

标准要求:

在上述负重情况下,女式车架振动7万次,男式车架振动10万次,车架/前叉组合件无裂纹、破损.

检测中常出现的问题是:

1、车架断裂.部位①中轴<五通>焊接处②后接头夹箍处③前管焊接处.

原因分析:

1〕、材质问题:

①管壁薄.正规的壁厚为≥2mm,有的偷工减料仅1.5mm或1.2mm.②钢材质量差.不使用自行车车架专用管材.

2〕、焊接质量差.焊接不牢、不透、焊接工艺不规X一热脆性;

3〕、结构问题,即设计问题.有的车架采用加强筋,以增加应力部位的强度,但由于位置不合理,反而导致应力集中,效果适得其反.

2、前叉断裂.部位①叉肩处②前叉立管根部③前叉接片处

原因分析:

l〕、钢材质量差,管壁薄;

2〕、焊接质量差,焊接工艺不规X导致的热脆性等;

3〕、对于避震前叉破损:

避震前叉零件质量差,如尼龙塞子的尼龙搭子削断引起前叉破损.

[4]整车重量〔属重要项目〕

标准要求:

整车重量≤40kg

目前绝大部分电动车以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36V的电动车一般用3节12V的电池串联而成,重量为13kg左右;电机重量是5kg.一般自行车重量为16kg,对于简易型电动车,加上工具箱等附件,一般车体部分重量有20kg左右,再加上电池、电机的重量18kg,总重约为38~39kg,能符合要求.而对于豪华型的电动车,特别是轻摩化的车型,由于其车架结构,过多的附件、装饰件,有的配以铝轮,则其重量一般均远远超过40kg.目前轻摩化问题比较严重,关于"轻摩化〞的危害行业内早有定论,希望各位从自身做起,提高认识,多管齐下,为了整个行业的生存、发展作出努力.

[5]脚踏行驶能力

标准要求半小时人力骑行路程≥7km

这一项目简易的电动车一般能达到.目前简易的电动车都采用宽轮胎如:

24×1.75,地面摩擦力大,且整车重量都在40kg左右,所以人力骑行比自行车费力,但男青年骑7km一般在20~25min左右,最快的18min.当然在人力骑行中不能出现诸如脚蹬损坏,链条断裂等意外情况,不然就会被判不合格.

对于轻摩化的电动车,该项目基本上均不合格.原因在于曲柄过短或设计的按装位置不合理.

[6]续行里程

标准要求续行里程≥25km

目前国内电动车大都采用36Vl2Ah的电池,续行里程一般可达40-50km;较少数量的电动车采用24V12Ah,续行里程一般可达30-35km.

标准制订时考虑到有的电动车用24V12Ah电池,所以续行里程定为≥25km,这个指标绝大部分电动车都能达到.但在此需强调的是,产品质量的明示担保问题,即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是对消费者的承诺,是产品性能质量的明示担保,假如使用说明书中写明电动自行车续行里程是60km,那么市场抽检中对该电动车续行里程的合格判定依据就是60km.在20##4月份省工商局组织的市场抽查中就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几种产品续行里程都在25km以上,符合国标的规定,但是因为使用说明书中明示的续行里程过高,而被判项目不合格.

其它欠压、过流、整车重量、噪声都是这样,就是说对消费者不能有欺诈行为,达不到的数据不能写在说明书上.

[7]最大骑行噪声

标准要求电力骑行时是的最大噪声≤62dB

目前使用的电机有无刷和有刷两种,有刷电机噪声较大,但一般情况下都能达到标准要求.有刷的在60分贝左右,无刷的仅55分贝左右.测试场地较高,测试场地要求应平坦空旷,离测试中心约50米半径的X围内不应有较大的反射物,如高大建筑物、围墙,岩石或桥梁等.测试区的本底噪声<包括风的噪声>,不大于55分贝,并不应有其它偶然的声源干扰.

测试时声级计的离地高度为1.2m,用A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

噪声超标的原因分析:

1、有变速机构的变速齿轮机械摩擦声音太大,主要是变速齿轮加工精度差;2、链传动型的电动车链条装配不当,摩擦声大;3、链罩和工具箱松动,有共鸣声响.

[8]电动机功率

标准要求≤240W——这主要是区分电动摩托车而定.

目前国内生产的电动车用的电机功率大都在150-180W之间.

[9]把立管力矩

标准要求:

将把立管垂直装夹在平台上<夹紧于安全线位置>,在平行于把立管的平面内,对把横管施加108N·m力矩,把立管不断裂.一般都能达到标准要求,除非把立管管壁太薄,或是材料质量差.

[10]把立管静负荷

标准要求:

将把立管夹紧在安全线上,沿把立管轴线成45°方向施加2000N力,把立管不断裂.

试验是否能达到标准要求,取决把立管的强度.如果管壁薄,强度差就达不到.目前在项目上存在不少问题.

注:

试验时如把立管严重变形,施力无法进行,则该项目不合格.

[11]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

将把立管夹紧在安全线处,在把横管两边同时加上220N的力,把横管相对于把立管应无转动.此项只对活动式车把进行试验.对固定式车把,因把横管与把立管是焊死的,不进行试验.一般情况下,这项试验都能通过.

[12]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

把立管正确安装在车架和前叉立管内,旋紧把心丝杆,对把立管/前叉的夹紧装置施加25N·m的力矩,把立管相对于前叉立管应无转动.

目前,车把立管的把心丝杆结构有二种,一是外六角,另一种内六角.一般情况下,这项试验也都能通过.

[13]车轮静负荷

将车轮安装在专用试验机上,于轮辋某一点施力178N,持续lmin,其任何零部件不容许有断裂.且挂重点的永久变形量≤1.5mm.

一般情况都能通过,但如车圈质量太差,或辐条未涨紧,则会出现问题.

[14]车轮夹紧力

标准要求:

沿前轮拆卸方向,在前轴上对称地施加500N的力经30s,前轴与前叉间无相对位移.

同样,在后轴上对称地施力1780N经30s,后轴与车架间无相对位移.

一般情况下,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前轮装配中,许多产品采用保险垫圈,则更牢靠,但往往发现有保险垫圈装配位置错误的情况,应引起注意.其保险垫圈的钩子一定要装入锁定孔内,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15]脚蹬间隙

有二个小项目:

1、地面距离.一个脚蹬处于最低位置,电动车向这一侧倾斜25°,脚蹬不触与地面.

2、足距间隙.脚蹬轴中心线到前轮胎或前泥板的距离≥89mm.

这二个项目主要取决于电动车的设计与零件配套.目前轻摩化的车型经常出现地面距离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该项目不符合要求,将可能导致电动车急转弯时脚蹬触地,从而车辆失去控制,威胁到骑行者的安全.

同样情况,如设计不当会导致足距间隙不符合要求,也影响骑行的安全性.

[16]鞍座调节夹紧强度

有二个小项目.

1.垂直方向:

施力668N<68.2kg>.

2.水平方向:

施力222N<22.6kg>.

这时鞍座夹紧装置对于鞍管或鞍管对于车架都不应有转动.施力点在鞍座前端或后端25mm处,看哪点对鞍座夹的力矩大.

检测中垂直方向较易出现问题,主要是鞍座质量差、鞍座细、软、严重变形,或是夹箍质量差,齿形啮合不好.

目前,电动车的价位较高配用的鞍座质量普遍比一般自行车的好,所以基本上都能达到.

[17]绝缘性能

标准要求:

电动自行车应对其电器系统采取防雨措施,系统的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电动自行车的车体和电器元件的外壳均不应带电,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MΩ.

方法:

用250V兆欧表测量车架、车把和蓄电池、电机外壳.电阻值小于2MΩ即是不合格.

新车检验时往往没有这个问题,但在做过续行里程试验或百公里道路试验后,问题就出现了.可能引起的后果也很严重,可使电动自行车的电气系统失效,从而丧失电动车的电力驱动性能,同时存在着因电气系统短路而烧毁车辆的危险.原因在于装配质量差,走线不规X,接插件松等.

[18]蓄电池的标准电压

标准要求:

蓄电池的标准电压≤48V.

测量方法:

蓄电池充足电后,静放2h,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测量值允许比规定值标升15%.例如36V的电池充足电允许为41.4V.

[19]制动断电装置.

标准要求:

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流.

测试方法:

在电路回路中串接一电流表,接通电路.然后分别握前闸,后闸观察是否断电.

注意:

标准要求是前、后闸都有断电功能.有些电动车只有后闸有此功能,也要判不合格.

简单的测试方法:

分别握住前闸或后闸,再旋转手把看是否能电力驱动.但此法较粗糙,对有延时功能的可能看不准.

[20]欠压、过流保护功能

标准要求:

电动车的控制器应具有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险装置.在电动骑行时调速应稳定、可靠.

检测方法:

l.欠压:

外接稳压电源,然后逐渐降低电压到说明书标明的欠压状态,看欠压保护装置是否动作.

2.过流:

在电动机与电源回路上串接一电流表,当电流增大到过流值时,看电流表是否断流或限流.

现在的车辆基本上都具有欠压、过流保护功能,但受其技术水平的限制,欠压、过流保护值的整定不合理.存在的问题是欠压值、过流值与其说明书等的明示不符合.欠压值一般整定在31.5V,过流整定值是12.5A.

[21]整车道路行驶要求.

标准要求:

经100km道路骑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整车与零件的断裂和电器控制系统各部件的损坏或失效,试验后不应丧失电动功能.

试验方法:

1.试验道路:

平整的沥青路,混凝土路和沙石路

2.骑行者重量:

75kg<不足时加沙袋负重>

3.试验中最低车速应≥15km/h,且不允许滑行

4.整个100km行驶中,应有10km的脚踏骑行.

检测中常出现的问题:

1.控制器的质量差,发现有烧坏现象;

2.电池触点不牢靠,弹簧失效,以至于无法电动骑行;

3.零件质量差,路试中发生损坏和链条断裂,脚蹬轴断裂,脚蹬塑料边框破碎;

4.装配不符合标准要求,出现零件脱落现象,如前泥板螺钉未紧固,路试中脱落;链条接口装反,路试中链条脱落;半链罩松动,路试中损坏,脱落.

[22]百公里电耗

标准要求:

百公里电耗≤1.2kw·h.

检验方法:

电动车在完成续行里程后,即对其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电源中联入电度功率表,读出用电度数.百公里电耗=100×电度表度数/续行里程数

[23]把立管安全线.

检测方法:

1.用肉眼察看有没有安全线标记;

2.安全线标记是否符合要求.

a.离顶端长度为管径的2.5倍.目前,把立管管径是22mm,故此长度为50mm.

b.标记不破坏管的强度.

[24]轮胎宽度.

要求≤54mm<其目的是为防止摩托化>、

检测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

检验中一般都符合标准.

[25]鞍管安全线.

与把立管安全线相类同.鞍管大端管径是25mm,标准要求离顶端长度为管径的2倍,也是50mm.

检查中常发现:

1.无安全线;

2.安全线标记位置不对,有的长—没有必要;有的短—可能是废品.

[26]反射器和鸣号装置

标准要求:

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前灯或前反射器、后反射器、侧反射器和脚蹬反射器.且光强度达到3级,还应装有鸣号装置.

检测方法:

1.有否安装反射器和鸣号装置——目测;

2.反射器的光强度——仪器检测;

目前,国内生产的反射器只有##的品牌和##华德塑料制品##的光强度能达到标准要求.

华德地址:

浦东白莲泾楼地底104号:

021-58745615

还有一点要注意,反射器的颜色有其规定.

前——白后——红

侧——橙色或透明脚蹬——橙色

并且,后反射器和侧反射器一定要选用广角型的,否则的话,即使有了,也会不合格.,

[27]电器装置

标准要求:

电动自行车的电器系统应安装到位,极性正确;安装的电线应避免与运动部件或锐边相碰,以防磨破.连接在接线柱上的电线,在任意方向上,应能承受10N的拉脱力.

检测方法:

1、目测检查电器系统是否安装到位,接线的极性是否正确;

2、电线安装是否与运动部件或锐边相碰擦;

3、用拉力计<弹簧称>测试线路连接处的牢固性<拉力≥10N>.

[28]蓄电池密封性

标准要求:

蓄电池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正常位置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

测试方法:

目测检查

目前,电动车使用的电池大都为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实蓄电池并非真正密封的,所以,质量不好的蓄电池往往有渗漏酸液的情况.

[29]装配总体要求

标准要求:

a>不得错、漏装;

b>紧固件紧固到住,转动件运转灵活;

c>对称部件不得明显偏斜;

d>变速装置和制动系统应装配确,操纵灵活;

e>不动件不允许与运动律相碰擦.

检测方法:

主要是目测和手感

a>错漏装检查部件与顺序:

车把<把套>——五件碗——前轴——前轮<辐条><气门咀>——鞍座<反射器>——后轴——后轮<辐条>——链条<接片>——曲柄<地面距离>——脚蹬——衣架——支架——反射器

b>紧固件检查

车把——五件碗——前轴——鞍座——后轴——中轴——脚蹬——前泥板——后泥板——衣架——支架

c>对称部件

车把——鞍座——前泥板——后泥板——衣架——支架

d>主要检查前后制动刹车系统,保证刹车有效、灵活;

e>主要检查曲柄链轮与链罩与链条与链罩,前轮与前泥板,后轮与后泥板,特别,注意避震鞍座与衣架是否会靠拢相碰、轧手伤人.

[30]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

标准要求:

装轮缘闸≤2mm,装非轮缘闸≤4mm

方法:

用百分表测量

[31]前后轮辋与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

标准要求:

a>装轮闸≤3mm

b>装非轮闸≤6mm

方法:

用钢皮尺测量,遇到困难时可用内卡测量.

[32]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

标准要求:

≤7mm

方法:

用钢皮尺和检线测量.

[33]整车外观要求:

标准要求:

A、各零部件表面无污渍、锈蚀;商标、贴花完整、清晰,位置

正确.

B、电镀件表面:

镀铬件:

色泽均匀、光亮;无起泡、烧黑、露底、露黄与明显毛刺、花斑、针孔、麻点等缺陷.

镀锌件:

色泽均匀、无花斑.

C、油漆表面:

正视面不允许有龟裂和明显的流疤、集结的砂粒、皱皮、漏漆等缺陷.

D、铝合金表面:

氧化膜应连续、均匀、致密,色泽均匀一致,不得有陈化、烧损、粉化、剥落、露底、后斑效应与明显碰伤、水迹、流痕、条纹等缺陷.

E、塑料件表面:

应色泽均匀,无明显飞边、划伤、裂纹和凹陷.

检查方法:

用肉眼、目测检查.

检查部件:

车架、前叉、车把、电池盒、把套、仪表罩壳、车圈、链轮、曲柄、链罩、电机、脚蹬、鞍座、衣架、支架、泥板等.

[34]说明书要求

标准要求:

a>在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电动车的性能之前,不要使用电动自行车,不要借给不会操纵电动自行车的人骑行;

b>对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和车轮的紧固件应推荐旋紧力矩,应注意把立管和鞍管的安全线;

c>润滑——部位、周期与推荐润滑油;

d>正确的链条X紧度和调整方法;

e>车闸调整和对闸皮调换的建议,注意雨、雪天骑行应增加制动的距离;

f>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g>充电器的正确、安全使用方法;

h>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1>整车主要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前后轮中心距、整车重量、载重

量、最高车速、续行里程.

2>蓄电池主要技术参数:

电池类型、容量、标称电压.

3>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电机型式、额定功率、转速、电压、转矩.

4>控制器和充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欠压保护值、过流保护值.

反射器安装要求

一、作用:

反射外来的光照,使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有效地识别自行车的位置,保证行车安全.

二、分类

反射器型式分普通型和广角型2种

普通型反射器——对于入射角从O到≤20°X围内的水平入射之光线都能作出有效反射的反射器.

广角型反射器——对于入射角从O到≤50°X围内的水平入射之光线都能作作出有效反射的反射器.

三、安装要求

1、前反射器:

白色<透明>广角型:

垂直安装,上、下、左、右的角度偏差不大于50.

2、后反射器:

红色广角型<有后灯的可用普通型>,垂直安装,偏差50.

3、侧反射器:

黄色或白色<透明>同一颜色广角型:

位置——气门嘴对面,距轮胎外径l00mm的环形区域

4、脚蹬反射器:

黄色、普通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