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980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docx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级公路沥青路面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级公路/沥青路面

 

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某县城至河西堡镇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一标段。

工程业主:

某县交通运输局。

设计单位:

某某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工期要求:

本项工程于2012年8月15日开工,2012年11月12日竣工,工期为90天。

本工程所处路段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河渠纵横,川原山峰相间,戈壁绿洲相连。

境南祁连山层峦叠嶂,境北龙首山巍峨绵延,大黄山、武当山夹居其间,形成县境内3个隆起带、两个狭长走廊平原和一块残丘戈壁荒漠区。

地势走向西南高东北低。

西南部冷龙岭主峰海拔4442米,为县内最高峰;东部戈壁沙漠区的张家坑海拔1327米,为县内最低处。

县城所在地海拔1978米。

(1)南部中、高山山地包括县境南的大黄山和祁连山冷龙岭、北松林、盖掌大坂等一系列的平缓山脉和山间盆地,海拔在2500-4000米以上。

阴坡有成片天然乔、灌林覆盖,阳坡为山地草场,为该县主要的林区和牧区。

(2)中部低山丘陵地区包括龙首山、构子山、武当山、风门山、龙口山等属龙首山系的平行山脉和山间盆地,海拔在1600-3000米之间。

该区除花草滩、大小青羊口滩、露泉滩为山间盆地,植被较茂盛,属半荒漠草场外,其余多为石质低山丘陵,植物稀疏,属山地荒漠类草场。

(3)北部沙漠戈壁地区包括龙首山以北、阿拉善台地南缘,海拔1700米以下地势平坦,戈壁茫茫,风积沙丘集中分布于土窝铺,面积数平方公里。

接近绿洲北部有较平缓的剥蚀丘陵、麻岗植被,覆盖面在15%左右,仅适宜耐寒、耐盐碱的植物生长。

(4)走廊平原绿洲地区包括祁连山、龙首山之间狭长干川地带和洪积淤积细土平原地带,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

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为县内主要的粮、油、果、菜产区。

2、地质构造

某县处于中朝准地台与祁连山地槽两个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成碎屑沉积,岩性以变质长石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变质石英岩及板岩,在马营沟一带,表现为山前凹陷内陆湖盆碎屑岩建造,岩性为暗紫中细粒砂岩、红色长石石英粗砂岩、灰绿色石英长石粗砂岩夹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灰白色纽砂岩等。

某县内土地构造,处于中朝准地台与昆仑祁连地槽两个I级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

北部中朝准地台的阿拉善隆起区。

南邻北祁连加里东地槽褶皱带。

按III级构造单位划分。

由北向南为潮水新凹陷,龙首山拱断束.走廊过渡带。

走廊过渡带又称走廊边缘凹陷,属祁连山地槽系得一个组成部分,祁连山地槽自远古代末,中央地背斜隆起后,在其南北两侧形成了两个加里东地向斜,北祁连山地槽为其中之一,属优地槽性质,接受了较厚的早古生代沉积。

加里东运动结束了地槽发展阶段。

形成了巨大的加里东褶皱带。

晚古生代本区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仅有地台性沉积发育。

到中生代三叠纪末,再次普遍褶皱上升,相对再北部边缘发生强烈扭着,局部为沉降区接受沉积形成了现在的走廊地带。

龙首山地区属中朝准地台西部边缘部分。

在震旦纪以前,本区为一古地槽,沉积了巨厚的复理式建造,并伴随有强烈的火山活动。

片梁运动使其褶皱隆起,并伴随有大量的酸性岩浆活动。

震旦纪本区接受了海侵,海水由西南方向侵入沉积了巨厚的震旦系及部分寒武系沉积物。

加里东期受北祁连山地槽强大的造山运动影响使其褶皱隆起,并伴随有大量的岩浆活动,在这个时期,至少在早—中诛罗世以前龙首山和北大山区,曾一度连成一片,并构成一个巨大的复式背斜构造,燕山运动使龙首川和北大山相对隆起,在两隆起之间,形成了一个扭陷沉积了数千米厚的下—中诛罗统、上诛罗统、下白垩统、中新统等地层。

本工程分为四大部分:

路基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和路面工程。

主要筑路材料包括片石、中粗砂、水泥、石灰、粉煤灰、碎石、混凝土、料石及沥青等。

二、路基工程

1、横断面布置:

本项目公路路基按照部颁《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进行设计。

本项目公路长25.0KM。

全线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6.5m、7.0m、7.5m、10.0m、15.0,车行道宽6.0m、7.0m、9.0m、15.0m,路肩根据路基宽度不同分别采用0.75m、0.5m、0.25m土路肩。

路面坡度2%土路肩横坡3%。

三、桥梁工程

本标段共有桥梁7座。

四、涵洞工程

包括砼板涵和砼圆管涵等涵洞工程。

共54道

五、路面工程

路面材料: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新型材料)及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

六、施工设计依据及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规范》

二级油路改建工程(01合同段)施工图

二级油路改建工程(01合同段)招标文件

七、质量标准:

优良

第二章施工组织及总体布置

2.1生产组织体系(详见附图)

2.2施工总体布置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期短、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设计标准高,因此,我公司对该工程的实施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在项目管理上实行规范化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项目经理部,选派公司最优秀的项目经理和施工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班子,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全面负责、合理安排、科学管理、统一部署,以全优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创造精品工程。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组、技术质量组、材料设备组、财务组、综合办公室共20人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辖4个具有独立施工能力的工程队伍进行施工。

工程组负责施工图审查,签发设计变更报告,技术质量管理,施工进度计划、工程统计、施工报表、计量支付、合同管理及生产协调等项工作。

工程组下设测量组和本工程段中心试验室。

测量组负责本工程的中心线位,主要桩位控制及全标段内的测量、复核工作。

中心试验室负责全标段内的试验、检测控制工作。

材料设备组负责全工程段内原材料供给、机械设备的相互协调管理工作。

技术质量组负责全工程的质量检测、认定和复核等工作。

财务组负责工程决算,成本分析、工人工资发放等工作。

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打印、收发、归档、气象记录、后勤服务等工作。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初步将工程项目划分如下:

第一施工队:

负责本项目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

第二施工队:

负责本项目的梁桥、板桥工程施工。

第三施工队:

负责本项目的涵洞工程施工。

第四施工队:

负责本项目的路面工程施工。

以上各施工队的工程量分配,与各工程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能力大小相匹配(下设班组),具体施工时根据详细的施工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整个工程顺利、有序、均衡地进行。

2.3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程总体标准达到优良。

2.4人员、材料、设备准备

如果我公司有幸中标,投入本工程的人员、设备在合同规定开工日内到达施工现场。

施工材料以业主(监理)按合同或工程质量规范要求指定的自加工和外购。

2.5技术准备

开工前由技术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设计文件进一步熟悉审核,会同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对线路导线点、水准点进行恢复并进行可靠围护,对现场进行细致调研,收集与施工有关的资料,编制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试化验、质检、安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2.6总体工期安排

本工程的要求工期12个月25天。

计划工期12个月25天,计划开工日期:

2003年8月15日,2004年9月10日,保证满足合同要求,力争提前完工。

2.7总体设想

本工程为二级公路,在原有旧路上加宽加高,原有旧路交通繁忙,车流辆大。

根据工程的总体工期与工程队伍的本身素质,在大周转本身又伴有多个“小流水”相结合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措施。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所以拟采用多作业面同时施工方法。

第三章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一)、布置说明

1、施工便道:

利用原用旧路。

2、施工用水:

根据现场取样化验,道路施工用水所以采用自行打井,同时备4000L水车4辆保证施工及生活用水,水车到附近符合要求的水源运水。

3、施工用电:

考虑现场施工生产及照明用电,现场内架设输电线路,同时备2台120KW发电机组和一台75KW发电机组。

4、项目部设在距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临近道路处(左侧),搭建临时用房,长为100m,宽为6m,房屋面积为600m2,四周进行围挡,中间设椭圆形花坛。

5、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设在K433+800右侧空地上。

6、由于预制场地在拟建路基处,所以先进行预制场地的填筑,压实整平后作为预制场地。

(二)、平面布置图:

(三)、临时施工用地表:

临时用地计划表

第1合同段

用途

面积(m2)

需用时间

2003年8月

至2004年9月

用地位置

菜地

水田

旱地

果园

桩号

左侧

(m)

右侧

(m)

一、临时工程

便道

二、生产及生活临时设施

1.临时住房

200

2003.8-2004.9

K433+850

3

2.办公等公用房屋

400

2003.8-2004.9

K433+850

5

3.料库

1000

2003.8-2004.9

K433+850

15

4.预制场

1500

2003.8-2004.9

K433+850

10

租用面积合计

3100

 

第四章人、材、机进场计划及使用计划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

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

主要施工机械表

第五章土石方调配方案

1)现场合理调配,以最短的距离完成土石方的运输、填筑,不出现二次倒运的情况。

2)本标段总体上挖方量大于填方量,挖土方94517m3,挖石方11813m3,利用土方72431m3,除调运外,尽可能本桩利用。

3)经试验确定合格的碎石和土方用于填筑路基,土和石方不能混填。

4)根据岩石种类,制定科学、可行的爆破方案,力争使爆破后的石碴粒径满足路基填方要求,对粒径超大部分应作为弃方处理或二次破碎。

5)开工后把构筑物的施工靠前安排,以免影响土石方填筑(详见进度计划)。

6)土石方调运过程中,运输量大,为防止影响旧路的正常通行,只利用旧路半幅,派专人调度车辆。

7)施工过程中,采取分作业面集中开挖运输,特别是在挖方量大的地段要与旧路之间设置分隔墩。

8)要标段共设一处弃土场,即K436+100(路线右侧)。

第六章施工工艺

第一部分路基部分

一、基本要求

1、恢复路基中线,放出各设计断面边桩,并校核路基设计工程量。

2、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搜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等资料,进行路基施工准备工作。

3、根据挖、填方各路线的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各种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4、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确保路基宽度、高度、分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5、对特殊不良地质路段,按设计进行特殊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可靠。

6、施工过程中,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并请监理工程师签认工程质量和工程数量。

二、总体测量

全标段道路施工采用坐标法进行放线,每300m左右在路基两侧通视良好处布置控制点用以控制道路中心线(在通视不好的地方,每100m布置一个控制点)。

根据国家大地水准点按四等水准点标准,每250M左右在路基两侧布置临时水准点,用以控制各层高程。

具体实施:

施工放样前全部复测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导线点);导线布设采用徕卡TC1100全站仪进行;道路中线采用J2经纬仪测放,曲线采用偏角法测设并用极坐标法复核主点;高程分层进行测量,并且由专人复核已测好的各施工用高程点。

三、试验路段

为了确定采用的机械设备能否满足运输、摊铺、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在施工前铺筑100-200M的试验路段,以确认确实可行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和分层厚度,最佳含水量等作为以后施工的依据。

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1)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按松铺厚度3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

2)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以利施工中掌握控制。

四、土石方路基开挖

A.施工方法

a.恢复定线,放出边线桩,对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

b.对较短的路堑采用横挖方法,路堑深度不大时,一次挖到设计标高;路堑深度较大时,分成几个台阶进行开挖。

c.对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法,其路堑宽度、深度不大时,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开挖;对宽度、深度较大的路堑,采用通道式纵挖法开挖。

d.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

土方运距在100m左右,选用推土机挖运;采用挖装机械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e.路基开工前,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线路外的水流入线内,并将线路内的水(包括地面积水、雨水、地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f.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向排水系统,要随着路基的开挖,适时组织施工,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边沟、边坡的修整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

g.路槽达到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并预留压实量,最后用压路机压实,检查压实度。

B.工艺流程框图

复测

 

C.主要机械设备:

推土机,挖土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

五、石方路基爆破开挖

A.施工方法

a.恢复路基中线,放出边线,钉牢边桩,定出路上开口线位置,沿位置线洒白灰,以确定爆破和开挖边线。

b.根据地形,地质及挖深选择适宜的开挖爆破方法,制订爆破方案,作出实地爆破施工组织设计,报有关部门审批。

c.清理表层覆盖土及危石。

d.在山坡上准确放出炮眼(井)位置,竖立标牌,标明孔井号,深度,装药量。

e.用推土机配合爆破,创造临空面,使最小抵抗线方向面向回填方向。

f.炮眼按其不同深度,采用手风钻或潜孔钻钻孔,炮眼布置在整体爆破时采用“梅花型”或“方格型”,预裂爆破时采用“一字型”。

g.在居民区及地质不良可能引起坍塌后遗症的路段,不采用大中型爆破。

爆破时精确测算爆破漏斗,防止超爆、少爆或振松边坡,留下后患。

h.爆破施工严格控制飞石距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采用毫秒微差爆破技术,将一响最大药量控制为最深单孔药量,当最深梯段为HT时,单孔装药量Q按下式计算:

Q=e·q·HT·Wd

其中:

e——炸药换算系数

q——梯段爆破单位耗药量

Wd——最小抵抗线

i.控制爆破采用分段毫秒爆破方法,其最大段用药量Q按下式计算:

R=(K/V)1/2·Q·M

其中:

K——与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

M——药量指数

V——爆破安全振动速度

R——建筑物距爆破中心距离

j.为确保边坡爆破质量,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光面爆破技术和排眼毫秒爆破技术,同时配合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减少冲击波影响,降低石料大块率,以减少二次破碎,利于装运和填方。

k.装药前要布好警戒,选择好通行道路,认真检查炮孔、洞室,吹净残渣,排除积水,做好爆破器材的防水保护工作,雨季或有地下水时,考虑采用乳化防水炸药。

l.装药分单层、分层装药,预裂装药及洞室内集中装药。

光眼装药后用木杆捣实,填塞粘土,洞室装药时,将预先加好的起爆体放在药包中心位置,周围填以硝酸安全炸药,用砂粘土填塞,填塞时要注意保护起爆线路。

m.认真设计,严密布设起爆网络,防止发生短路及二响重叠现象。

n.顺利起爆,并清除边坡危石后,用推土机清出道路,用推土机、铲运机纵向出土填方,运距较远时,用挖掘机机械装土,自卸汽车运输。

o.随时注意控制开挖断面,切勿超爆,适时清理整修边坡和暴露的孤石。

p.路基开挖至设计标高,经复测检查断面尺寸合格后,及时开挖边沟和排水沟,截水沟,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按设计对边沟、边坡进行防护,边沟施工要做到尺寸准确,线型直顺,曲线圆滑,沟底平顺,排水畅通,浆砌护坡要做平整坚实,灰浆饱满。

路槽整理要掌握好,不要留孤石和超爆,做到一次标准成型验收合格。

A.工艺流程框图

整修边坡

 

B.主要机械设备:

空压机,手风钻,潜孔钻,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爆破仪表和设备。

六、路基填筑、压实

1、施工方法

a.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放出坡脚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

b.清除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平整压实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实测填前标高后,进行路基施工。

c.安排好土石方的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推土机摊平。

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

使填方之间无明显高差台阶才开始压路机碾压。

d.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的基底承受路堤土本身的荷载很大,因此对基底进行场地清理,并扫照设计要求的基底承压强度进行压实,设计无要求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作挖台阶处理,严格分层填筑压实。

场地狭窄时,压实工作采用小型的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进行。

当场地较宽广时应采用自行式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e.选用工作质量CA25压路机(25t)压实2遍,再用50t拖式振动压路机压实1遍,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横向接头压路机重叠0.4~0.5m对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f.对于土方填筑要严格控制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高于压实最佳含水量碾压是确保正常施工的条件,但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1%,这时所得效果最好,施工中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时,最佳含水量所需要加水量按下式估算:

Q

m=(ω-ω0) 1+ω0

 式中:

m——所需加水量(kg)

ω0——土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

ω——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Q——需要加水的土的质量(kg)

需要加的水宜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入土中。

土方碾压前,检查土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采取处理措施,过湿就摊铺晾晒,过干则撒水润湿。

注意事项:

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充分利用大型车辆对路基的压实作用。

大型车辆轴载大,对路基具有压实作用,但是长时间在同一路线上行驶,会导致过度碾压,形成车撤,反而对路基有害。

因此,施工时应尽量让车辆在路基全幅宽度内分开行驶。

土方路基填筑压实:

合格

 

第二部分挡土墙部分

1、砂垫层

A.施工方法

a.恢复中线,放出路段边线桩。

清理平整路基,使之具有合格的平整度和路拱度。

b.用自卸汽车将质量合格的中粗砂砾运至路段选用适宜的机具按设计厚度分层整平、洒水、压实。

c.砂垫层施工过程中,严防尘土、泥土和杂物污染,对受到污染的部分必须返工或更换。

d.砂垫层的高程、厚度、干密度、平整度渗透系数也应符合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e.砂垫层洒水整平后,应及时洒水养护,限制人员、机动车通行,并尽快安排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B.工艺流程框图

质量检查

 

主要机械设备:

水车,自卸汽车,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

2、挡墙砌筑

1)由于挡墙基础距旧路有一定高差,为便于石料运输,砌筑前修筑坡道,以利用运输。

2)挡墙砌筑要先进行,每砌到1m高度时,进行内侧的路基填筑,对于同一地点拟采用二个作业面,一作业面路基填筑压实,二作业面挡墙砌筑。

完成后,一作业则进行挡墙砌筑,二作业面则进行路基压实,直至砌筑、压实到设计高程。

3)石块在砌筑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要清洗干净。

4)砌体砌筑前先处理原地土质,然后进行座浆砌筑,分层进行。

当砌体较长时可分层砌筑,但相邻工作段高差不宜超过1.2m。

分段位置宜设置于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

5)砌体外露面进行勾缝,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2cm缝备作勾缝用。

6)各砌层的砌块要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

砌筑上层砌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

工艺流程:

准备材料

 

第三部分路面垫层、基层、面层部分

一、天然砂砾层施工

路床经碾压合格后,进行砂砾垫层施工。

经实验室确定砂砾配合比选定混合料后,准备下承层,下承层表面要求平整、坚实。

下承层上的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和压实,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下承层标高误差在正负1cm之间。

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放样,每15—20m设一中线桩,并在两侧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明垫层边缘的设计高。

根据其宽度和厚度,确定所需集料数量和堆放距离,将砂砾垫层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路幅宽时卸成两行;避免二次倒运。

用平地机及其它合适的机具将混合料均匀摊铺,严禁粗细粒堆集现象的发生。

设一个3人小组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整形,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要注意离析现象),然后用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最终的整平和整形。

在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整形后的基层,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用2.0-2.5km/h。

注意事项:

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1)碾压全过程中随碾压随洒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

每平方米洒水16-20kg,待表面晾干后方可碾压;

开始时用相对轻的压路机稳压,稳压两遍后,即时检测找补,同时如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应掺入适量的砾石或砂,彻翻均匀,并充碾压,不能采用粗砂或砾石覆盖处理;

(2)碾压中局部有“软弹”或“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晒干,或换含水率合适的材料后碾压;

(3)两段作业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合;

(4)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5)摊铺后一幅时,应先将未完全压实部分和不符合路拱要求部分挖松并补充洒水,待后一幅砂砾垫层摊铺后一起进行整平碾压。

二、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施工工艺

(一)备料

石灰:

石灰采用GB(1594-79)Ⅲ级以上的消解石灰粉或生石灰粉。

石灰在用于工程之前7天,充分消解成能通过100mm筛孔的粉状,并尽快应用。

石灰应设棚存放,防风避雨,在使用前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试验,以保证其共符合上述要求再投入使用。

粉煤灰:

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70%以上,粉煤灰的烧失量不能超过15%,粉煤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