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846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docx

诗词注释译文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南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

“海棠花依旧如故”。

知道吗?

知道吗?

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注释

疏:

指稀疏。

卷帘人:

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

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

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

酣睡残酒:

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

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赏析: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一剪梅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折叠注释

⑴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李清照此词上下片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

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

此调因李清照这首词而又名“玉簟秋”。

⑵玉簟(diàn)秋:

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⑶兰舟:

《述异记》卷下谓:

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

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⑷锦书:

对书信的一种美称。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

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

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⑸雁字:

雁群飞时,列“一”字或“人”字形,故云。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

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时于婚后不久赵明诚出门游学之时,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全词格调清新,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南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橱通:

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一作:

人似;销一作:

消)

注释

云:

《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

“阴”。

永昼:

漫长的白天。

瑞脑:

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消:

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

金兽:

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

“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纱厨:

即防蚊蝇的纱帐。

宋周邦彦《浣溪沙》:

“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

”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凉:

《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

泛指采菊之地。

陶渊明《饮酒诗》: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唐无可《菊》:

“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暗香:

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这里用其意。

消魂:

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

一作“销”。

西风:

秋风。

比:

《花草粹编》等作“似”。

黄花:

指菊花。

《礼记·月令》:

“鞠有黄华”。

鞠,本用菊。

唐王绩《九月九日》: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武陵春南宋: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尘香:

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

《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2日晚:

《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3物是人非:

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宋贺铸《雨中花》:

“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4泪先:

《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

“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5闻说:

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

双溪:

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

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

“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

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

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

”春尚好:

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

6拟:

准备、打算。

也拟:

也想、也打算。

宋姜夔《点绛唇》: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辛弃疾《摸鱼儿》: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7舴艋(zéměng):

小舟也。

8载:

清万树《词律》:

“《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

白话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创作背景:

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

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

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

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

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

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

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

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

轻易,随便。

 

  靖康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

朝见皇帝。

天阙:

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卜算子·咏梅

南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⑴卜算子:

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卜算子·咏梅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⑵驿(yì)外:

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

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⑶无主:

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⑷更:

又,再。

著(zhuó):

同“着”,遭受,承受。

⑸苦:

尽力,竭力。

争春:

与百花争奇斗艳。

⑹一任:

全任,完全听凭。

群芳:

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⑺碾(niǎn):

轧烂,压碎。

作尘:

化作灰土。

⑻香如故:

香气依旧存在。

故:

指花开时。

译文: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

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

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1)僵卧:

躺卧不起。

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僵,僵硬。

(2)孤村:

孤寂荒凉的村庄。

(3)不自哀:

不为自己哀伤。

(4)思:

想着,想到。

(5)戍(shù)轮台:

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

戍,守卫。

轮台:

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

此代指边关。

(6)夜阑(lán):

夜深。

(7)风吹雨:

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8)铁马:

披着铁甲的战马。

(9)冰河:

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

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

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

什么也没有了。

但:

只是。

悲:

悲伤九州:

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

统一。

王师: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

将北方平定。

中原:

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

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

不要忘记。

乃翁:

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创作背景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

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

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

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