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学原理00054历年简答论述真题章节.docx
《自考管理学原理00054历年简答论述真题章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管理学原理00054历年简答论述真题章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管理学原理00054历年简答论述真题章节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简述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简述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
2、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简述管理的职能。
(4)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从事的活动,不同学者对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归纳,但在管理基本职能认识上达成了共识,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务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3、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
展开论述2分;举例说明2分
简述管理学及其特点。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其特点有:
1、综合性
2、不精确性
3、实践性
4、历史性
5、发展性
简述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管理者是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离开了管理者,也就不存在管理。
简述管理者的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简述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萝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种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简述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在处理与人的关系时便扮演这种角色,具体又包括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中心,他们不断从内部获得各种信息,同时又向外部传递信息,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具体又包括监听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是组织重要的决策者,在决策制定方面承担重要角色。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
一般受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变量、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强度五种因素的影响。
1、一般受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道德的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两个阶段。
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越来越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2、个人特征是指个人早年形成,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基本信条,它们成为组织中个人的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
3、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管理者的道德行为
4、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也会影响到道德行为
5、所面对问题的大小、严重程度等也会对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产生影响;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P62
(2)
1、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2、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
3、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重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4、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
简述亚当.斯密提出的对管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管理见解。
1、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认为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主要依靠提高效率来完成,而效率的提高依靠分工,有了分工,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所以,只有分工协作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即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认为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他人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利益,形成总的社会利益。
指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者,并简要说明该学派的基本观点。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造者是亨利.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偏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简述Y理论假设的基本观点。
P203
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1、大部分人并不抗拒工作,人们在工作上体力和脑力的投入就跟在娱乐和休闲上的投入一样,工作是很自然的事;
2、人们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能力,即使没有外界的压力和处罚的威胁,他们一样会努力工作以期达到目的;
3、人们愿意为集体的目标而努力,在工作上会尽最大的努力,以发挥创造力、才智等,希望在工作上获得认同,所以,能够自觉遵守规定;
4、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仅愿意接受工作上的责任,并会寻求更大的责任;
5、许多人具有相当高的创新能力去解决问题;
6、在大多数的机构里面,人们的才智并没有充分发挥。
基于以上假设,管理倾向于授权管理,让员工有更大的发挥机会。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组织中影响和渗透的结果,组织文化除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个性功能。
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4、调适功能
5、辐射功能
试述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P90-91
1、确立合适的价值观标准.
2、选择与组织价值观相融合的应聘者
3、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4、建立符合组织文化要求的奖励系统
5、不断丰富和完善组织文化
试述SWOT分析法的含义及基本步骤。
1、含义:
SWOT分析是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将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和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这几个字母分别代表的含义是:
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2、基本步骤:
a)分析组织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即可以相对组织目标而言,也可以相对竞争对手而言;
b)分析组织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力量与因素变化,或二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予以确认。
c)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组织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组织发展战略。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简述管理道德的特征。
(2)
1、普遍性
2、特殊性
3、非强制性
4、变动性
5、社会教化性
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1、对雇员的责任2、对顾客的责任
3、对竞争对手的责任4、对环境的责任
5、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第五章:
决策
简述决策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决策理论学派主要是着眼于合理的决策,即研究如何从各种可能的决策方案中选择一种“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其主要思想包括:
1、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2、提出了决策的标准
3、明确了决策的程序
4、决策的技术
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2、组织文化
3、决策者的个人因素
4、时间因素
5、过去的决策
简述决策的类型。
1、按照决策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照决策活动表现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照决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决策的主体不同,可分为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举例论述战略计划的重要性。
战略计划是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一般5年以上)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
战略计划在组织的发展中有者重要的作用:
1、战略计划是协调组织内部各种活动的总体指导思想。
2、战略计划能促使决策者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地考虑问题,不仅要考虑顺境下,尤其要考虑逆境下应当采取什么行动
3、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出乎预料的市场波动或事件对企业造成的问题,避免在此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大的波动;
——第六章:
计划
计划的内容包括哪些方厩?
5W1H进行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什么做(Why),确定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如何做(How)
1、做什么:
确定组织的使命,战略,目标及行动计划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2、为什么做:
论证组织使命,战略,目标等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3、何时做:
确定计划各项工作的开始于完成进度
4、何地做:
确定计划实施的场所,地点
5、何人做:
确定计划工作由那个部门,人员负责
6、怎么做:
确定实现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规则,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简述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1、计划工作对组织的经验活动起直接指导作用
2、计划工作可以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3、计划工作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4、计划工作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5、计划工作有利于控制
简述计划的作用。
P128(3)
1、明确工作目标,提离工作效率。
2、增强管理的预见性,规避风险。
3、减少浪费,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4、控制工作的开展。
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基本特点。
(调整)
1、目的性
2、首位性
3、普遍性
4、适应性
5、经济性
试述计划工作的原理。
计划工作的主要原理有限定因素原理,许若原理,灵活性原理和改变航道原理。
1、限定因素原理,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
2、许若原理,一般来说,计划的期限与其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成正比的。
计划的承诺不能太多,否则,造成计划的时间过长,承诺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3、灵活性原理,灵活性原理就是强调计划的灵活性越大,因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少,两者是反比例关系。
4、改变航道原理,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力。
简述计划工作的限定因素原理。
1、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2、限定因素原理又被形象地称作“木桶原理”。
其含义是:
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桶壁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条。
3、限定因素原理表明,主管人员在制定计划时,必须找出影响计划目标实现的主要限定因素或战略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
简述许若原理的基本内容。
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工作任务越多,许诺越大,实现许若的时间就越长,计划的期限也就越长,因而,许诺原理涉及计划期间问题,一般来说,计划的期限与其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成正比的,计划的承诺不能太多,否则,造成计划的时间过长,承诺所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简要说明计划工作的灵活性原理。
灵活性原理就是强调计划的灵活性越大,因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两者是反比例关系,为此,在计划制定过程中,要使计划具有适应性,做到“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而在执行时,则必须严格准确,要“尽力而为,不留余地”
结合实例,分析总成本领先战略及其应用。
1、总成本领先战略是以底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它要求:
1>建立起大规模的生产经营体系,以尽量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取得价格优势
2>市场有稳定的,持久和大量的需求
3>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要求较高
3、它的优势是:
有利于建立起行业壁垒;有利于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
简述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
关于一个领导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恪守职责,尽其能,凡事不能包揽
2、任何工作都要问三个“能不能”
3、总结经验教训
4、善于运筹时间
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2)
1、员工参与管理
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3、强调自我评价
4、重视成果。
举例阐述目标的作用。
(2)
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是激励组织成员的力量源泉
3、对组织成员有一种凝聚力
4、是考核管理人员与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第七章:
组织
简述组织的一般环境。
组织的一般环境也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是指可能对所有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集合,具体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和技术环境、全球化环境等
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1、技术
2、外界环境
3、组织的规模
4、组织的生命周期
5、组织的战略
简述组织设计的含义。
组织设计就是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筹划和考虑。
1、根据任务和目标的要求,进行职能与职务的分析,设计组织机构
2、进行部门设计和层级设计,划分各机构间的上下左右关系,职责权限和分工协作范围
3、建立机构间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渠道
4、制定一定的政策方针和措施使机构有序运转
简要说明在设计组织结构时,为什么要遵循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决定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组织的权力结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应根据组织的特性,组织所处的环境,管理人员的状况而定,集权与分权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极,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在某些情况下集权程度高一些更有效,而在某些情况下分权程度高一些更适合,但不论集权还是分权,都应当有利于保证决策的迅速和准确,有利于决策的执行。
简要说明组织结构中扁平结构的缺点。
1、不能严密地监督下级,易失控
2、管理幅度的增大,造成了同级间沟通困难
试举例分析技术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技术是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技术是将组织的输入变成输出的转化过程。
组织结构的特征与生产技术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加,组织结构的层次也随之增多,管理宽度变窄,同时参谋职位也减少了,也就是说,组织趋向于高耸型;当技术复杂性进一步增加时,管理宽度先是增加随后减少
展开论述2分;举例说明2分
试述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针对其中一项工作内容进行论述。
1、必须明确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种活动并对之加以分类
2、要考虑决策管理宽度,引起组织结构分级的因素是什么
3、考虑决定各种类型部门划分的因素是什么?
按各种标志划分部门的优缺点有哪些?
在把各种业务工作指定给既定的部门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4、将监督各单位或部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个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者
5、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合
6、组织结构的适当调整
简述授权的要求。
1、明确职责
2、根据预期成果授权
3、授权对象适合
4、有顺畅的沟通渠道
5、有适当的控制
简述专业化分工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
2、有利于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3、有利于使用专门设备和减少人员培训要求
4、有利于扩大劳动者的来源
5、降低劳动成本
简要说明影响管理宽度(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
1、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领导风格
2、下属的素质
3、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
4、管理的规范性
5、沟通和联络技术
6、授权的程度
7、空间距离的远近
8、外部环境
试述委员会制的优点,缺点。
委员会制的优点有:
1、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供更多,更完整的信息,避免个别人的判断失误。
2、少数服从多数,防止个人滥用权力
3、委员会成员地位平等,有利于沟通和协调
4、有更多参与的机会,可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委员会制的缺点有:
1、耗费时间,作出决定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有议而不决。
2、受某人或少数人主导
3、从众现象或折中调和
4、责任糊涂,集体负责时导致大家都不负责。
试述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
1、决策的代价:
如果某一项决策失误的时候影响很大,它可能是由高层做出的,而若影响较小,则可能是由底层做出的。
2、政策一致性的愿望:
如果认为政策的一致非常重要,要求一致性的愿望强,则管理更多地趋于集权,即权力的集中程度较高,相反,如果认为要保存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则更趋向与分权。
3、组织的规模和经营特点:
如果组织规模较大则问题相对较多,为了提高效率,需要多人负责,就需要分权,相反,则倾向于集权。
如果经营特点不同,如技术不复杂,连续性不强,则可以分权,相反,就需要集权。
4、管理人员的性格素质:
如果管理人员是专制型的或不放心别人决策,则倾向于集权,相反,只能分权。
5、控制技术:
如果管理人员有较好的控制技术和工具,能够及时地了解职权的使用情况,避免重大失误,则分权程度就会高,相反,则趋向于集权。
6、组织的历史和文化:
如果组织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则更多倾向于集权,相反,如果组织是几家合并的,那么多少回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则倾向于分权。
7、组织变革的速度:
变革速度快的组织,其问题更多,更新,更复杂,因此,它不得不进行分权,相反,变革速度慢的组织,则可能集权的程度高一些。
8、环境的变化:
如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中,市场活跃,机会增多,为了抓住时机,可能分权多一些,相反,在宏观紧缩的环境中,为了集中力量摆脱困境,则可能集权多一些。
扬帆公司规定,从基层领导开始,各级管理者应当每月向他们各自的上级提出一份自认为对上级考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的、简明的、叙述性的报告;还规定直线组织中的下一级管理者应同他们的上级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他们提出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这个过程要依次在所有各级管理层次中进行,直至最高主管部门。
请你对该公司这种做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其缺点的改进措施。
优点:
1、这种方法有助于各级管理者勤于思考,相互间进行意见交流。
2、这种方法会使下级管理者得到锻炼,管理水平逐渐提高
3、这种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
缺点:
1、缺乏灵活性,应变性,过于教条
2、反映的问题会因人而异,带有主观性
3、定期报告和会议也易流于形式,成例行公事
改进措施:
1、形式可以保留,但除例行报告外,可增加灵活性,即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会议和报告时间
2、对报告的内容可有要求,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
3、对每次报告或会议结果要有反馈,避免流于形式;
——第八章:
人员配备
简述人员配置的原则。
1、因事择人2、因才适用3、动态平衡
阐述人员配备中的用人之长原理及其应用,并举例说明。
1、用人之长原理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越能发挥员工的才能,就越能使组织得到最大的收益
2、在人员配备时,要注重发挥员工的所长
3、在培训时,要扬长避短
4、在考核时,要客观评价
展开论述2分;举例说明2分
海洋公司建立了一套详尽的人员工作表现调查登记表,意在选拔管理者时,根据调查登记表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合适的人选。
多年来该公司一直以这种方式从内部提拔那些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各种空缺职位,请你对此选聘方式进行评价。
此种选拔方式为内部提升,从理论上说组织成员一般会赞同从内部提升的途径;
优点:
1、由于对结构人员有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其是否适合新工作
2、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
3、可激烈组织成员的进取心
4、工作由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
5、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得到回收,并可判断其效益如何
缺点:
1、内部所能提供的人员有限
2、会造成近亲繁殖
3、组织内没被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会受挫伤
——第九章:
组织变革
简述组织变革的方式。
1、渐进式变革
2、激进式变革
试述组织变革的过程。
成功而有效的组织变革,通常需要经历解冻阶段、变革阶段、再冻结阶段这三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1、解冻阶段。
解冻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组织变革的动力,营造危机感,塑造出改革乃是大势所趋的气氛,并在采取措施克服变革阻力的同事具体描绘组织变革的蓝图,明确组织变革的目标和方向,以形成可实施的比较完善的组织变革方案。
2、变革阶段。
变革阶段的任务就是按照所拟定变革方案的要求开展具体的组织变革行动,以使组织从现有结构模式向目标模式转变,这是变革的实质性阶段,通常可以分为试验与推广两个步骤。
3、在冻结阶段。
组织变革过程并不是在实施变革行动后就宣告结束,现实中经常出现组织变革行动发生之后,个人和组织都有一种退回到原有习惯的行为方式的倾向。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变革的管理者就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新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态能够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巩固,这一强化和巩固的阶段可以视为一个冻结或者重新冻结的过程,缺乏这一冻结阶段,变革的成果就有可能退化消失,而且对组织及其成员也将只有短暂的影响。
试述组织变革的原因。
推动组织变革的因素主要可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
外部原因有:
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科技进步的影响
3、环境资源的影响
4、竞争观念的改变
5、全球化
内部原因有:
1、战略的调整
2、设备引进与技术的变化
3、员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4、组织规模的范围扩大,原来的组织结构变得不适应。
什么是组织变革?
请举例阐述领导者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
组织变是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领导者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体现在:
1、领导者的个性对群体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组织变革
2、领导者的自信,主管意愿,价值取向等对组织变革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影响
举例说明外部环境的哪些变化促使了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是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2、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
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产品和工艺的变化,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等
展开论述2分;举例说明2分
试述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克服阻力的方法。
组织变革的阻力是指反对,阻扰,对抗变革的制约力
组织变革的阻力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
2、对于可能失去利益和权力的恐惧
3、保守的组织文化
4、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
克服阻力的方法有:
1、开诚布工地与员工沟通
2、让员工参与到变革中
3、利用成功的变革模式
4、减少不确定性
5、谈判
——第十章:
领导
简述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
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由正式权力(或称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构成,前者包括法定权、奖赏权、强制权,后者包括专长权与个人影响权
举例论述领导者的重要作用。
1、指挥作用,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有低级的需求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求,将个人需求由低到高逐步分为:
1、生理的需求
2、安定或安全的需求
3、社交和爱情的需求
4、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
简述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双因素理论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1、保健因素是指由外界的工作环境因素引起的,可以预防人们的不满,但不具有激励作用的因素。
如工作条件,个人生活,地位等
2、激励因素是指由工作本身引起的,具有激励作用,能带来积极态度的因素,如提升,责任感,奖金等
简述霍桑试验的结论。
(调整)
(2)
1、工人是“社会人”,而非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