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6509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docx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

一、编制原则

1.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1.2执行地方、行业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企业有关管理要求。

1.3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完成项目各项目标任务。

1.4结合工程特点,积极开发,创新施工技术,扩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

1.5结合项目和企业实际,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结合。

二、编制依据

2.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2地方、行业管理相关规定,企业有关管理制度和规定。

2.3施工合同、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技术文件。

2.4施工现场条件及资源供应情况。

2.5企业实施能力,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等情况

三、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缓解老城区压力,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展现城市新貌,实现瓷都经济社会新飞跃,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启动建设中心城昌南拓展区。

拓展区位于主城区西侧,西南部临高新开发区,西北部临赣东北综合物流园区,是主城区的西端门户,拓展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5平方公里,现状以农林用地、水域和自然村庄为主,山水生态优美,区位优势明显。

市城市昌南拓展区属于我市“十二五”期间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建设的发展四大功能区域之一和“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

当前,中心城昌南拓展区发展引擎已经启动,拓展区南片区路网已经开工建设近1年并初具规模,随着工程不断推进,急需开展北片区路网项目设计研究工作。

2014年5月我公司中标本项目的设计任务,2014年6月完成该项目的方案设计,2014年9月完成初步设计,2014年11月份获得景德镇发改委批复,根据建设单位的建设时序要求,本项目包含昌南拓展区的二号路北段、二号路南段、纬二路北段、经九路、沿河南路及纬二路北段西延线。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

景德镇地区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度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

地势由东北向西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群峰林立,冈峦重叠,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拨1618m。

拟建场地位于景德镇市昌南城市拓展区,拟建道路北与迎宾大道相接,南与昌南大道相连。

场地高程一般在25.41~132.68m最大相对高差为107.27m。

地形地貌上属低丘陵及沟谷平原地带,剥蚀~堆积区。

坐标及地形图中了勘探孔景德镇坐标系坐标,勘探孔点位建立直角坐标,采用中海达F61GNSS实测勘探孔点位和高程。

1.建设地点气象情况

景德镇地区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据景德镇市气象站1996~2008年气象资料,平均年降水量2069.70mm,最大年降水量2577.3mm(1988),最小年降水量1136.0mm(1963年),最大日降水量211.1mm(1969年6月24日),4~6月份为丰水期,占全年降水量42.5%,11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占全年降水量10.5%,其余月份为平水期。

年均气温17℃,最高气温41.8℃(1967年8月29日),最低气温-10.9℃(1973年12月26日)。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占全年的22.5%,年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34m/s。

景德镇地区雨量较为充沛,水系较发育,为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工程沿线范围内无较大的地表水体,主要河流为西河,属昌江二级支流,其次为季节性山间和田间小溪流,水量受季节性变化明显,雨季时地表水浑浊,水量较大,枯水季节小溪流干枯。

2.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区内地下水较为丰富,地下水主要类型有松散堆积物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

1、松散堆积物空隙潜水:

主要埋藏在溪流冲积物和山麓残坡积层中,冲积物中地下水较丰富,残坡积物中地下水较贫乏。

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沟谷和溪流,汇集雨西河。

2、基岩裂隙水:

本区岩石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褶皱裂隙十分发育,基岩裂隙水标胶丰富,它主要受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故动态变化主要受季节控制,多雨季节,埋藏较深。

基岩裂隙水多以下泉或下降泉群的形式排泄于溪流,汇集于西河。

3.周边环境情况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显示,沿河两侧出露的地层岩性有:

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细-中粒长石砂岩与千枚状绿泥绢云母粉砂质板岩互层、板岩、细粒凝灰质砂岩、绿泥绢云母千枚岩与变质砂岩互层,为变质岩石,分五段,区域总厚度达5069m,褶皱裂隙十分发育,岩层整体倾向东南130~1500,倾角50~750;第四系残坡积---冲积---洪积粘土、粉质粘土、砂土、卵石,厚度达2.7~12.8m。

景德镇地区在区域上属乐平—婺源复向斜北西翼,位于次级构造景德镇向斜盆地内,并有宜丰—景德镇深断裂通过,构造变形复杂,总体构造线走向呈北东向。

上元古代,形成由双桥山群组城的紧密线状基底褶皱,轴向北东东;震旦系—三叠系,石灰系—二叠系构成的大型复式向斜盖层褶皱,轴向北栋,同时发育断裂构造;自晚三叠纪以来,强烈的断块运动在盖层褶皱的基础上,形成由侏罗系和白垩系组成的断坳盆地。

新构造运动以缓慢抬升为主,主要表现为发育有三级河谷冲积阶地。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区属低丘陵及沟谷平原地带,高程一般在25.41~132.68m,最大相对高差为107.27m。

沿线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坡度一般10~20°,沿线基岩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岩,由于近代建设工程,破坏沿线两侧边坡的稳定性,虽然边坡进行了一定的支护和处理,但打破了原有的自然平衡,经调查,到目前为止,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滑坡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2、场地岩土层分部及工程特性

(1)素填土(Q4ml)层:

杂色,稍湿,松散状态。

主要成分粘性土、千枚岩碎快和砂岩碎块组成。

千枚岩碎块和砂岩碎块粒径20~500mm不等,含量约占20%,结构松散,性质不均匀,由人工机械回填而成,堆积时间约1年,未完成自中固结。

局部分布,层厚1.60~3.20m,层顶高程25.86~43.82m。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N10修正后的平均击数为3.5击(取3击),标准差0.8,变异系数为0.2.。

(2)粉质粘土(Q3al+pl)层:

土黄、淡红色,稍湿,硬塑状态。

主要成分为粘粒和粉粒,夹有植物根茎。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韵目、水云母等难溶盐原生矿物。

塑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

风化坡积、洪积和冲积而成,刀切面粗糙,手按土难变形。

局部分布,层厚0.80~7.00m,层顶高程35.30~132.68m。

标准贯入N修正后的平均击数为8.4击(取8击),标准差0.6,变异系数0.1。

(3)卵石(Q3al+pl)层:

灰褐色,中密状态啊。

主要成分砾石、砂粒和粉粒。

矿物成分石英、长石和水云母等难溶盐次生矿物。

卵石粒径20~50mm,含量约占80%,砂粒和粉粒约占20%。

卵石磨圆度好,多呈圆形,分选性差,排列混乱,无规律,洪积和冲积而成。

冲击不易钻进,孔壁不稳定。

局部分布,层厚0.50~3.30m,层顶高程23.26~79.58m。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修正后的平均击数为15.3击(取15击),标准差2.3,变异系数为0.1。

(4)强化风千枚岩(Pt2h4)层:

土黄夹紫红色,强风化。

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四段经区域性变质作用形成的浅变质岩石。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原生矿物,次生矿物高岭土和绢云母。

岩体结构大部分破坏,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为0,为极差的。

褶皱裂隙十分发育,呈薄层状,碎裂状结构,千枚岩构造。

遇水易软化和崩解,无膨胀性。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

易击碎,干钻不易钻进,岩芯多呈碎块体。

全场分布,层厚1.80~7.10m,层顶高程21.06~131.88m。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修正后的平均击数为19.0击(取19击),标准差1.2,变异系数为0.1。

(5)中等风化千枚岩(Pt2h4)层:

土黄色为主,中等风化。

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四段经区域性变质作用形成的浅变质岩石。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等原生矿物。

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为25~28,为差的。

褶皱裂隙较发育,呈中厚层状,块状结构,千枚状构造。

遇水不易软化和崩解,无膨胀性。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

用镐难挖,回转岩芯钻方能钻进,岩芯呈碎块~短柱体。

全场分布,层厚1.60~8.40m,层顶高程18.36~125.38m。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09MPa,标准差为0.49,变异系数0.08。

(6)微风化千枚岩(Pt2h4)层:

土黄夹青灰色,微风化。

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四段经区域性变质作用形成的浅变质岩石。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等原生矿物。

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为50~65,为较差的,褶皱裂隙发育一般,呈厚层状,整体状结构,千枚状构造。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类。

锤击声清脆,回转岩芯合金钻方能钻进,岩芯呈短柱~长柱体。

全场分布,本层为钻穿,层顶高程14.56~116.98m。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5.96MPa,标准值为15.48MPa,标准差为0.56,变异系数0.04.

3、施工场地条件

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已经完成,测量定位已完成。

  

2、现场临设施工完毕,能正常使用,施工道路基本畅通,施工用临时用水、电已连接。

  

    3、机械、劳动力已完成调配,现已进入施工现场

四、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1、基坑支护设计原则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的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从而确保施工期间基坑边坡稳定、基坑周围山体、道路及地下设施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基坑周边荷载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测。

2、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对比

根据规范中支护结构选型、场地周边地下地上情况和我公司多年的类似工程经验,在总结类似基坑工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型设计。

本工程根据地层情况、场地周边场地情况、道路、管线情况等,基坑采用锤击土钉+挂网喷浆支护体系。

3、基坑支护设计

3.1喷锚支护的可行性

从地质情况可以看出,构成边坡的土较为松散,岩石边坡稳定较好,边坡属较稳定边坡,基坑边坡只有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才能确保基础施工的安全。

目前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案有:

喷锚(土钉+挂网喷浆)支护、深层水泥搅拌桩支护、拉森钢板桩支护等。

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并结合经济、工期等因素,本工程基坑及边坡护壁采用土钉+挂网喷浆支护施工。

3.2设计依据和设计理论

(1)本工程地勘资料、基坑施工参数、基坑四周环境资料

(2)《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3)《建筑基坑支护基础规程》JGJ120-99

(4)《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96:

97)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FG18-96)

(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7)喷锚支护设计理论采用:

①工程类比法:

根据我公司在湖南地区的实际项目设计施工实例类比;②信息反馈法:

根据现场施工实测位移值(即时监控)对本方案设计进行修正;

五、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喷射前,将表面软弱破碎岩石清扫干净及修整边坡。

喷射作业应分区段进行,长度一般不超过80米,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

后一次喷射应在前一次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1h以上再次喷射。

边坡一次喷射厚度7~9cm,拱部则为6-8cm,喷射2一4h后应洒水养护,一般养护7一14d,混凝土喷射后至下一循环基坑开挖时间。

 2、原材料控制

  

(1)拌和用水:

工程中多以饮用水作为拌和用水,而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盐量(SO4-)超过水量1%的水,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的水均不得使用。

  

(2)水泥:

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及与速凝剂的相溶性,所用水泥应具有强度高、抗渗性和耐久性好,应优先选用4S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次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3)骨料:

混凝土的强度除了取决于骨料的强度外,还取决于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同时骨料的表面越粗糙界面粘结强度越高,因此用碎石比用卵石好。

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骨料粒径越小,分布越均匀混凝土强度越高,骨料最大粒径的减少不仅增加了骨料与水泥浆的粘结面积,而且骨料周围有害气体减少,水膜减薄,容易拌和均匀,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4)活性:

掺和料:

水泥水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28d的龄期中,水泥的实际利用率仅占60%一70%,而另外的未水化的水泥中的Ca0后期遇水后生成Ca(OH)2,产生体积膨胀,给后期强度带来不利影响,利用活性掺和料代替部分未水化的水泥,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利用活性材料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Si02与Al403)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

进行二次反应,生成含水硅酸钙与含水铝酸钙,新生成的水化产物不仅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和致密性,而且提高了其抗冻、抗渗、抗腐蚀等性能,这一类活性掺和料主要是粉煤灰和沸石粉,掺量约为水泥重量的10%-20%.

  (5)外加剂:

为了降低用水量、降低回弹率和粉尘率,使喷射混凝土早凝早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使用外加剂。

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并对人体危害性很小的速凝剂,掺加速凝剂之前,应做速凝剂与水的相溶性实验及水泥净浆速凝效果实验,注意速凝剂效果实验,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保持速凝剂干燥勿受潮变质,在喷射混凝土中添加速凝剂的目的是使喷射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促进早强。

一般速凝剂最佳掺量约为水泥重量的2%一4%,实际使用时拱部可利用2%-4%,边墙可用2%,过多的掺量对喷射混凝土反而不利,这是因为速凝剂虽然加速了喷射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但也阻止了水在水泥中的均匀扩散,使部分水包裹在凝结的水泥中,硬化后形成气孔,另一部分水泥因而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进行水化反应而干缩,从而产生裂纹。

另外速凝剂掺人应均匀。

3、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控制要点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其施工工艺来选择,潮喷法的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为了减少回弹量需要较高的砂率,砂率增加意味着集料的总面积增加,这就要求用更多的水泥来包裹集料表面,以满足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水泥用量越大,喷射混凝土就越容易干缩、开裂,同时成本也增加。

因此首先确定水泥用量,根据经验水泥用量宜为375一450kg/m2;,其次确定砂率,宜选用粗砂或中砂,砂率宜为45%一55%,砂率过高或过低易造成堵管,再次确定水灰比,水灰比宜为0.4-0.5,水灰比过小会产生粉尘,回弹量大,粘结力低,喷层会产生干斑,砂窝等现象,水灰比过大会造成强度低、速凝效果差,喷层流淌、滑移、坍落等现象,另外要注意根据施工环境的温度,周围岩壁类别、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做相应的调整。

 1、材料和配合比

  3.1水泥

  高强硅酸盐水泥由于水化速度较快,用于做喷射混凝土性能一般优于混合水泥。

火山灰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具有耐久性高,水化热低,对裂缝自收缩和干缩有较好性能。

火山灰水泥中可用35%粉煤灰替代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中可用50%矿渣取代硅酸盐水泥。

  3.2硅灰

  使用加密硅灰以改善对基材的粘结力和减少集料回弹。

  3.3超塑化剂

  使用市售的质量浓度为30%的液体淡基丙烯酸醋(CAE)为超塑化剂,生产水灰比为0.42一0.44,坍落度为210-220mm流动性混凝土。

也可采用聚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

  3.4速凝剂

  用两种不同的市售速凝剂,一种常用速凝剂是硅酸钠(30%),另一种无碱速凝剂是以从(SO4),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60%),当使用后者时,由于无碱降低了在施工过程中碱性腐蚀的危险。

 3.5集料

  使用细砂(0一4mm),粗砂(4一6mm),石子(6一8mm)三者的体积比为65%,30%,5%.

 3.6混凝土配比

  配制两种未掺速凝剂的基准对比拌合物,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泥品种(42.5火山灰水泥和42.5矿渣水泥)每种混凝土拌合30min,在喷嘴处加入不同的速凝剂(水玻璃或无碱速凝剂)的掺量分别为水泥量的8%-12%或6%一7%

 3.7试验结果

  由于使用超塑化剂,50min之内的坍落度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在喷嘴处加入速凝剂之前坍落度损失可忽略不计,以可靠方式供给喷射设备的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好,喷射混凝土产量可达20m;/ho在规定超塑化剂掺量为1%一2%时,尽管矿渣水泥混凝土的W/C稍低于火山灰水泥混凝土,其初始坍落度(220mm)还是稍高于火山灰水泥混凝土坍落度(210mm)在无筋隧道内施工,由于复合有超塑化剂、硅灰和速凝剂,拌合物粘结性好,研究的所有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仅仅为2%一3%.

 4、喷射混凝土养护措施

  养护是喷射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延长而增大,其原因是由于胶凝材料的水断水化。

而水化速度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由于经常放炮和通风不良导致边坡的温度较高,喷射混凝土周围的空气相对来说比较干燥,加上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将使其表面水分很快就蒸发掉,进而引起水石“毛细管”中水分继续蒸发。

喷射混凝土中水泥与水接触的时间短且范围有限,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水泥水化的程度更低。

喷射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也是水泥进一步水化的过程,水泥的水化反应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水泥水化因为水泥石缺少水分不能继续进行,还因毛细管引力作用在混凝土中引起收缩,此时的喷射混凝土强度还很低,收缩引起的拉应力将使混凝土开裂,破坏了混凝土结构,影响混凝土强度的继续增长,而且停止水化使水化物不能进一步向水泥

5、喷浆护壁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根据土石方开挖,随时跟进

(2)放坡、修坡

若遇阴雨天气,边坡放坡适当放大;对开挖后的边坡段,用铲锹进行切削清坡;施工人员跟班与挖土机配合作业

(3)土钉制作、施打

土钉:

采用Ф12钢筋制成,入土长度500mm

锤击入土层或植入石层,随时观察并校正土钉杆,使之平直锚入壁坡

土钉设置间距:

上下两排错开梅花状布置@2500mm;

(4)、钢筋网片安装

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一般≥20mm。

钢筋采用(Q235)Ф6@250*250;

钢筋网片可用焊接或绑扎而成,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一个网格边长或250mm,(上下坡钢筋的绑扎≥300mm)

(5)土钉端部焊接

土钉端部应与钢筋网片及垫块等相互焊接。

由里向外依次为:

钢筋网片、端头井字垫块。

(6)喷射细石砼面层

喷射砼的强度等级为C20,厚度为80mm(或60mm),其配合比为水泥:

砂:

细石:

水=1:

2:

2:

0.45;水泥为普通硅酸盐425级,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15mm,砂为中粗黄砂。

喷射顺序是由上而下,喷头与受喷面距离控制在1m左右,喷射方向垂直于受喷面。

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和土钉后方,然后再喷射其前方,以免其后出空隙。

喷射面宜二次喷射,第一次喷射厚度在40mm左右,在第一次砼层初凝前进行二次喷射。

在继续下层喷射作业时,清除施工缝接合面上浮浆层和松散碎石,并喷水使之湿润。

(7)防排水措施

土方边坡修整完成后,每一层坡顶按设计要求设置地表水导排、雨水截流、截洪沟,导排截洪沟尺寸为400*400mm,采用墙体导水管,导水管应用石骨料设置反滤层;边坡坡顶及边坡二三级放坡平台截流、截洪沟。

六、土钉+挂网喷浆支护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进行图纸学习和层层技术交底工作

(2)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认真执行专检、自检、工序交接制度,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3)加强基坑监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监理、业主,以便采取快速有效的补救措施

(4)认真做好原材检验,严格控制喷射砼、水泥浆的配合比和水灰比

七、施工监测及应急措施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开挖的顺序进行,从支护工程开始施工至底库粘土施工碾压完工,应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全过程支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尤其对山体、道路的影响程度,以便在监测信息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基坑开挖的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配合监测单位完成以下监测内容:

1、监测内容

基坑及边坡支护施工监测应包括如下内容:

支护体的位移及沉降;

地表开裂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形;

基坑渗漏和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

基坑底部土体有无隆起,支护外侧山体有无下沉。

2、监测点的设置

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

沉降和位移监测点应设在基坑边壁和基坑底部,间距不宜大于30m.

地表开裂,易采用标记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有裂缝时,先测量其宽度并做好记录,然后用水泥浆灌实抹平,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3、监测次数及方法

1、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次数一次为宜,当位移出现发展趋势或接近预警值时,应加大监测的频率。

4、报警值

根据设计规定,报警值如下:

坡顶水平累计位移60㎜,连续3日位移大于3㎜/d,并且有发展趋势。

地面沉降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

当位移接近或达到预警值时,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流沙、涌土、隆起、陷落等)时,应立即报警,确定可能采用的应急措施,排除险情。

八、应急措施

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在土方开挖和喷浆施工阶段进行24h监控,监控内容包括:

墙体水平位移,土钉+挂网喷浆支护结构变形,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

施工现场准备砂袋。

当支护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

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须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土方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急措施:

支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

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支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应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

坑外卸载,具体办法同上相关措施。

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

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

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料支撑。

必要时可采用增加或加长水平土钉、锚杆的措施,可酌情在松动的支护体内设置竖向锚杆(注浆)。

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

由于支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支护体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叠袋、回填土)压制隆起土体。

由于淤泥绕过支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对支护体进行加固。

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支护体的有效措施。

周边道路破坏的应急措施。

造成周边道路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支护结构位移或坑底隆起,因此防止发生此种情况的预防措施是:

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发生支护位移或坑内土体隆起时,应即采取措施处理。

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及时查明地下裂缝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

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

九、安全施工措施

1、加强排水沟的排水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