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495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含反思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

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体“司令部”》的《我们的大脑》。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10.3提到,人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

对于5-6年级,要求学生达到“简要描述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五年上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中的第3课《我们的大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刺激和反应”已有认识,主要落脚点在于通过体验让学生自主了解人脑这一器官的内在特点和功能,为后续保护大脑和科学用脑奠定坚实基础。

本课的教学主要包含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绘画——阅读——体验”认识大脑。

引导学生动手体验,从脑的质量有1400克左右,大脑的体积是自己两只拳头握起来的大小,大脑的形状类似核桃仁的表面,大脑的软硬程度类似豆腐的软硬等几个方面,全面地认识大脑。

第二部分,通过“记——控——辨——思——想”五大游戏体验了解大脑功能。

从“大脑有哪些功能?

”这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脑有记忆、识别、控制、推理、创造等功能,继而开展测试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人的记忆能力和创造潜能是可以被充分开发的。

从以上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并思考如何去保护我们的大脑。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17课《刺激与反应》与第18课《从刺激到反应》两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大脑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基本明白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中心,对大脑具体的特点和功能的了解显得模糊,缺乏系统性,为此,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大脑的认识成为本课学习的关键。

学生在本课学习前,他们已经经历了将近五个学年的科学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掌握了阅读批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这些为本课的学习提供的能力保障。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科学学习已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能够自主研究和思考,而且学生总觉得自己能行。

为此,在本课学习中,应该尽可能基于学生自主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活动材料的提供和游戏体验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促进其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的生长。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知道一些有关脊髓的知识以及保护脊髓的注意事项。

能模仿例子,针对具体情况画出神经信息传递流程图。

通过测试活动,感受到身体不同部位在反应速度上存在一些差异,以及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出错。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

用箭头画出神经信息传递的流程图。

五、说教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

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

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理论性的知识:

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我们常说: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

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体的神经系统,知道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负责存储和加工信息,是人体的“司令部”。

2.我们的大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它有哪些组成结构?

又起着怎样的作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我们的大脑。

3.板书课题:

19.我们的大脑

环节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

认识大脑的轻重与模样

1.大脑的组成

出示课本54页上面大脑的组成这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大脑的组成。

预设:

我们的大脑被坚硬的颅骨包围着,它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

2.大脑的轻重

出示课本54页天平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我们大脑的轻重。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用天平称出约1400克的物品,拎一拎,感受一下他的轻重。

教师讲解:

我们成年人脑的质量和他差不多,其中大脑的质量约占人脑的80%。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

出示课本54页两只手握成拳并拢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只手握成拳并拢,并讲解:

当我们把两只手握成拳并拢,像图片上这样,就相当于我们大脑的大小和形状。

4.大脑的表面

出示核桃仁的图片,学生观察核桃仁,并根据生活实际经验,说一说核桃仁的表面的形状特点。

预设:

核桃仁表面是凹凸不平,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出示大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脑的图片,并且把大脑的图片与核桃仁的图片进行对比。

教师讲解:

我们大脑的表面也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些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质的表面积。

5.大脑的软硬程度

教师引导:

大家摸过豆腐吗?

豆腐摸在手上是什么感觉?

预设:

豆腐摸在手上感觉软软的。

出示大脑的图片以及豆腐的图片,教师讲解:

大脑的软硬程度与豆腐的软硬程度差不多。

不过豆腐是白色的,而大脑却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粉色的。

引导学生观察大脑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大脑的软硬程度和颜色。

6.活动总结:

我们刚刚了解了大脑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7.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想一想大脑的大小、轻重、模样等方面特点,然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大脑的基本特点记录表

方面特点相似物体

轻重1400克相当于

1400克的苹果

大小和形状两只手握成拳并拢大小两只手握成拳并拢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

和隆起的回核桃仁

软硬比较软豆腐

颜色淡粉色桃花花瓣

活动二:

认识大脑的功能

教师引导:

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具有很强大的功能,下面我们来探究认识大脑的功能

功能1:

记忆的功能

1.出示课本55页存放剪刀、勺子、铅笔等盘子的图片,提出要求:

看图片10秒钟,闭上眼睛,凭记忆说出图上有哪些物品?

2.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凭记忆写出图上的物品,看谁写得多写得正确。

3.教师补充有关大脑记忆方面的知识:

一般来讲,大脑具有非常强大的记忆功能,普通人只使用到了大脑全部记忆的1/10左右。

假如一个普通人每天可以记忆30个单词,一年大约可以背一本字典,而经过专门训练的天赋比较高的人,一分钟可以记忆500多个单词,所以说人的记忆是无法测量的,有的时候大到惊人。

功能2:

识别功能

1.出示课本55页中间的4幅情绪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4幅图中分别表现了人怎样的情绪。

预设:

这4幅图分别表现了人高兴、悲伤、恐惧、愤怒的情绪。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识别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都是由大脑控制的,人的大脑具有识别功能。

功能3:

控制运动

1.大脑不但具有记忆功能,而且具有识别功能,还管理人们的运动。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2.出示课本55页下面的弹棋子游戏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这次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游戏规则:

弹棋子,让它尽量停在红点上。

每个人有5次机会,比一比,看谁命中的次数多。

4.学生分小组活动。

5.全班交流,指生汇报自己游戏的结果,说一说自己弹棋子命中的次数。

6.教师引导:

在弹棋子这个游戏中,谁在控制着我们的动作?

7.学生根据上一课所学的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流程来解释弹棋子这一运动。

预设:

人的眼睛看到棋子和前面的红点这一信息,通过周围神经将这个信息传递到脊髓和大脑,大脑分析信息并且发出指令,通过脊髓和周围神经传递到手指,指挥手指弹出棋子。

功能4:

思维功能

1.出示课本56页最上面的一条题目,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并根据下图中的前三个图形的规律画出第4个图形。

2.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自己思考的答案,再说一说自己得出这个答案的想法,其他同学思考并评价这个答案是否准确。

3.出示七巧板,提出要求:

用七巧板拼出不一样的图形。

4.学生动手利用七巧板拼一拼。

5.全班交流

各人展示自己拼出来的七巧板图形,看看全班同学可以拼出多少种不同的七巧板图形?

是谁在指挥我们拼出这样的图形?

是我们的大脑。

6.总结大脑的功能

出示课本56页中间的一段文字,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大脑的功能。

人的大脑负责各种认知和思维活动,还负责管理人的情绪和运动。

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

7.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的大脑负责各种认知和思维活动,还负责管理人的情绪和运动,可以这样说,人的大脑功能非常强大。

不仅如此,我们的大脑还有严格的分工。

8.出示课本56页大脑的分工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我们大脑的分工情况,再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大脑分工的有关知识。

环节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我们的大脑,知道我们的大脑被坚硬的颅骨包围着,有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

我们还认识了大脑的轻重与模样等特点,了解了大脑的功能,知道大脑负责人的各种认知和思维活动,还负责管理人的情绪和运动。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大脑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八、教学反思:

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学会跨学科运用学习方法学习,学生在有方法的阅读中逐步自主建构对大脑基本情况的认识,同时,其阅读能力得到了训练和生长。

通过“掂一掂”和“摁一摁”的模拟体验,让学生对于大脑的质量和软硬程度的基本知识有了自己初步的建构,促进知识生长。

1分钟的自主梳理时间,让学生学会与自我对话,在对话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主建构对大脑的认识。

通过让学生更新自己课前绘画作品,引导学生重新梳理自己对大脑的认识,让学生在梳理体验中内化对大脑新的认识,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