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463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docx

中级财务管理学案例答案人大版

中级财务管理学-习题解答

第1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格力电器的诸多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企业面对环境变化的战略变化所导致的。

(1)格力电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饱和(在空调领域已经超过了40%的份额,利润从6%到2016年的13%),企业生产将面临过剩,再简单地通过扩张规模来获得利润已经不可能了。

(2)因此,企业要从简单的规模发展战略(基于市场扩展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开始转移到多元化发展战略,以便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格力电器的多元化试水是解决未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股东可以否定投资珠海银隆的议案(但不能从近期利益出发),从长远角度看都应该支持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3)企业的财务战略也要随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变而转变,从积累+分配转变为积累+投资。

因此,格力电器的不分配是正常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企业要积累资金用于发展。

第2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公司及其股权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目前已有的业务,还取决于未来的业务机会。

在目前已有的业务有同样盈利前景的情况下,未来业务机会多或大的公司价值大。

当然,即便公司目前业务盈利差,但未来业务机会更广阔,也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

这可能就是小宋的网络公司的情况。

而小赵的传统餐饮公司则相反,目前业务盈利性好,但未来机会和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投资公司考虑到这个差异,给出了对两家公司的差异性估值。

第3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可以判断,这是一只折价债券。

对于折价债券,按照目前主流的模型计算,在票面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债券的付息频率越高,债券价值越小。

虽然对该模型的错误还没用较为普遍的认知,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计算结果是不符合逻辑和常识的。

小陈书本知识学得较好,但对专业问题缺少深入、准确的理解,特别是对书本知识中的错误缺乏识别能力。

这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第4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应该明白,“赚钱就是硬道理”的说法看似无可辩驳,但恰恰没有道理;这个说法强调的是赚了钱就可以不讲道理,这是不能提倡的“任性”。

这个说法其实未必经得起推敲。

比如,一次赚钱算不算有硬道理?

如果算,那下次亏损了,硬道理“硬”在哪里呢?

“道理”又何在呢?

如果一次不算,几次算呢?

如果说三次才算,那三次赚钱,六次亏钱,“硬”和“道理”又何在呢?

同样,一个人用了赚钱,另一个人用了亏钱,算不算是硬道理?

一万个人用了赚钱,另外一万个人用了亏钱呢?

所以,不能因为赚了钱,就怎么说都有道理。

股市是众多投资者参与的博弈,有巨量的未知信息。

每个人的分析和操作都如同瞎子摸象,自以为搞明白了,其实还差很远。

所以,赚钱也好,亏钱也罢,如果说不清楚其中的道理,就只能认为是偶然结果;说明不了自己所用的“理论”得到实践证实。

要以理服人,不能以钱服人,更何况宣讲投资“高招”的人并不为自己的“招式”掏钱作保。

如果某大师宣称自己的收益如何高、亏损如何少,但逻辑不严谨,甚至有漏洞,经不起推敲,这样的“理论”和“招式”如何学习和应用呢?

真理越辩越明,经得起推敲和质疑的理论才算真理,才值得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如何应用。

案例中的投资者可能属于股市上的幸运儿,虽然都赚到了钱,但其实,这与他们各自的方法没有必然关系;其他人在另外的场合下应用就未必灵验;或者难免亏钱。

第5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在针对上述碧天酒店项目中,假设从2016年2020年开业起,日均入住率平均入住率每年减少15%5%而不是10%,其他条件不变。

请从股权和项目总体两个角度重新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

(1)从股权角度评估

从权益投资角度看,初始投资不考虑贷款10000万元。

以2020年初(即2019年底)为基准时间:

初始投资=(20000+10000×6.5%)×1.1+10000×6.5%

=23365万元

未来20年中的年经营现金流量即税后利润加折旧。

经营第20年的残值20000万元,其中10000万元用于最后归还债务本金,还剩余10000万元。

2020年经营现金流量=6697.5+500=7197.5万元;以后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到第20年(2039年)为658.7万元。

列表计算未来20年中各年的现金流量如表1所示。

表1酒店项目权益角度的各年现金流量估计单位:

万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年份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入住率

80%

68.0%

57.8%

49.1%

41.8%

35.5%

30.2%

25.6%

21.8%

18.5%

收入

10080.0

8568.0

7282.8

6190.4

5261.8

4472.5

3801.7

3231.4

2746.7

2334.7

经营成本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利息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税前利润

8930.0

7418.0

6132.8

5040.4

4111.8

3322.5

2651.7

2081.4

1596.7

1184.7

税后利润

6697.5

5563.5

4599.6

3780.3

3083.9

2491.9

1988.8

1561.1

1197.5

888.5

现金流量

7197.5

6063.5

5099.6

4280.3

3583.9

2991.9

2488.8

2061.1

1697.5

1388.5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年份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入住率

15.7%

13.4%

11.4%

9.7%

8.2%

7.0%

5.9%

5.0%

4.3%

3.6%

收入

1984.5

1686.8

1433.8

1218.7

1035.9

880.5

748.5

636.2

540.8

459.6

经营成本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利息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税前利润

834.5

536.8

283.8

68.7

-114.1

-269.5

-401.5

-513.8

-609.2

-690.4

税后利润

625.9

402.6

212.8

51.5

-85.6

-202.1

-301.2

-385.4

-456.9

-517.8

现金流量

1125.9

902.6

712.8

551.5

414.4

297.9

198.8

114.6

43.1

9982.2

注:

入住率是指年均入住率;收入、成本、利息、税前利润、税后利润、现金流量都指各年数额。

现金流量指股权现金流量。

由于折旧以外的其他成本被外围产品经营的利润所抵消,这里的经营成本就等于折旧。

假定亏损可以按税率抵减所得税。

按照10%的权益资本成本作为贴现率,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在营业之初即2020年初的价值为28466.05万元。

因此,权益角度的净现值为:

NPV=28466.05万元–23365万元=5101.05万元

净现值大于零,说明从股权投资者角度看,考虑入住率连续大幅度下滑的情况,投资仍然具有可行性。

(2)从项目总体角度评估

从项目整体角度看,贷款10000万元是初始投资的一部分;同时债务利息是债权人的收入,虽然是公司的经营成本,从公司全部投资人角度看,只有节税收益,而没有现金流出。

同样,以2020年初(即2019年底)为基准时间:

初始投资=10000×(1+6.5%)+(20000+650)×1.1=33365万元

由于贷款10000万元已经算作初始投资(现金流出)的一部分,经营第20年末的本金归还就不算作现金流出,残值20000万元自然就全部作为第20年的现金流入量。

2020年经营现金流量=6697.5+500+650=7847.5万元;以后逐年减少;2038年的现金流量为1422.2万元;2039年(经营最后一年)的现金流量为:

20000+1308.7=21308.7万元。

列表计算未来20年中各年的现金流量如表2所示。

表2酒店项目总体角度的各年现金流量估计单位:

万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年份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入住率

80%

68.0%

57.8%

49.1%

41.8%

35.5%

30.2%

25.6%

21.8%

18.5%

收入

10080.0

8568.0

7282.8

6190.4

5261.8

4472.5

3801.7

3231.4

2746.7

2334.7

经营成本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利息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税前利润

8930.0

7418.0

6132.8

5040.4

4111.8

3322.5

2651.7

2081.4

1596.7

1184.7

税后利润

6697.5

5563.5

4599.6

3780.3

3083.9

2491.9

1988.8

1561.1

1197.5

888.5

现金流量

7847.5

6713.5

5749.6

4930.3

4233.9

3641.9

3138.8

2711.1

2347.5

2038.5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年份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入住率

15.7%

13.4%

11.4%

9.7%

8.2%

7.0%

5.9%

5.0%

4.3%

3.6%

收入

1984.5

1686.8

1433.8

1218.7

1035.9

880.5

748.5

636.2

540.8

459.6

经营成本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利息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650.0

税前利润

834.5

536.8

283.8

68.7

-114.1

-269.5

-401.5

-513.8

-609.2

-690.4

税后利润

625.9

402.6

212.8

51.5

-85.6

-202.1

-301.2

-385.4

-456.9

-517.8

现金流量

1775.9

1552.6

1362.8

1201.5

1064.4

947.9

848.8

764.6

693.1

20632.2

注:

本表中的现金流量指项目现金流量。

其他与表1相同。

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

WACC=20000/30000×10%+10000/30000×6.5%×(1-25%)

=8.2917%

按照8.2917%的资本成本,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在营业之初即2020年初的价值为39030.28万元。

因此,项目总体角度的投资净现值为:

NPV=39030.28万元–33365万元=5665.28万元

第6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案例1老王的做法看似有道理,其实经不起推敲。

未来是不确定的,科学和认真的预测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不是100%可靠。

因此,即便是依据最好的预测所计算的未来第0、1、2、3、4、5年投资所对应的净现值,也不如未来即将投资之前,再根据已知信息修正计算的净现值。

比如,根据第0年计算的净现值,应该等到第5年再实施投资,但4年过后,到第5年发现,根据已知信息修正计算的净现值,其实第2年是最佳投资时间,这时显然为时已晚。

其实,这样的问题离开期权定价方法可能难以真正解决。

案例2假设除大股东外,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为:

1-66.156%=33.844%。

公司资金过剩,业务盈利性不好,近年情况是略有亏损,可合理假定为资产基本为保值状态,增值有限或没有增值。

即33.844%的资产价值为10亿元=100000万元。

因此,公司股权总市值为:

100000万元/33.844%=295473.3万元。

国有大股东持有股权的价值为:

295473.3万元66.156%=195473.3万元

目前公司总股数为:

295473.3万元/5.5元=53722.43万股

国有股股数为:

53722.43万股66.156%=35540.61万股

其他股权股数为:

53722.43万股-35540.61万股=18181.8万股

融资发行总价格为:

295473.3万元-35540.61万元=259932.7万元

每股发行价格为:

259932.7万元/18181.8万股=14.3元

按照这个价格,如果收购50%股权,需要:

14.3元/股53722.43万股50%=384115.37万元

第7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案例1这个问题涉及财务计算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贴现率的确定问题。

为20%说明项目本身的风险属于中等水平。

这种情况下评估中取的贴现率小于无风险利率值得商榷。

理论上为负贴现率可以小于无风险利率。

其理由正如案例中财务副总所说的,市场不会承认并补偿项目Q的全部风险,因为投资者可以自己想办法既投资Q又投资国民经济中其他股票,自己组合出风险相互抵消的投资组合。

然而,略加思考就不难明白,市场如何补偿以及公司股东自己是否另外采取避险措施是一回事,公司在投资决策中是否可以不考虑这部分可能被股东分散的风险则是另一回事。

因为股东自己可能另外采取避险措施,公司在投资决策中就不考虑这部分风险,这说得过去吗?

恐怕不能,决策的基本原则是谨慎原则,体现在贴现率确定中则应该是宁可多考虑风险从而高估贴现率,也不能少考虑风险而低估贴现率。

案例2从财务角度看,导致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资金规模和融资安排与公司扩张和多元化战略严重脱节。

公司扩张战略和多元化战略都要求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否则难免最终失败。

巨人集团的扩张和多元化属于激进的扩张和多元化。

公司追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业内常规情况;同时,公司追求的多元化领域也并非是公司熟悉的领域。

巨人大厦的建设不仅仅在财务上,在其他角度看都是一个准备不足的战斗,从建筑高度到投资预算的一增再增,都说明决策过于冒进。

后来的资金链断裂也就自然而然难以避免了。

第8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1)青岛啤酒股份公司采用回购H股加增发A股的捆绑式筹资策略,其动因在于通过股权结构调整以降低融资成本。

(2)通过股权结构调整,产生了很好的财务结果:

一是达到了缩股的目的;二是增加了企业可用资金量;三是降低了融资成本。

捆绑式筹资策略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果。

第9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根据本章的资料,青岛海尔公司自1993年上市以来,取得骄人的业绩,已经成长为我国乃至全球家电领域的龙头企业。

海尔公司近20年来的负债率如表3。

表3

年份

负债总计

资产总计

负债率

1996

372,462,901

1,312,594,298

28.38%

1997

1,607,554,720

3,377,998,124

47.59%

1998

1,384,301,757

3,392,305,197

40.81%

1999

966,339,009

3,780,550,806

25.56%

2000

827,436,107

4,035,092,737

20.51%

2001

1,615,518,251

6,942,405,040

23.27%

2002

1,903,107,387

7,394,136,945

25.74%

2003

1,536,871,895

7,372,706,301

20.85%

2004

930,323,140

7,107,063,291

13.09%

2005

723,092,210

6,777,497,498

10.67%

2006

2,146,739,648

8,476,751,800

25.33%

2007

4,132,836,028

11,188,965,146

36.94%

2008

4,529,540,037

12,230,597,778

37.03%

2009

8,744,913,487

17,497,152,530

49.98%

2010

19,778,368,761

29,267,156,192

67.58%

2011

28,184,535,341

39,723,484,084

70.95%

2012

34,262,177,685

49,688,316,696

68.95%

2013

41,021,718,551

61,015,859,731

67.23%

2014

45,886,490,077

75,006,457,051

61.18%

2015

43,558,410,745

75,960,672,801

57.34%

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青岛海尔公司的负债和资产总价值都呈现上升趋势;负债率最低时大约10%,最高时则超过70%。

按理说,公司最优负债率应该基于债务资本的利弊定量权衡得出。

然而,这样的定量方法在主流财务理论中还没有出现,即便有也还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

按照业内主流的认识,这个问题在财务理论上还没有解决。

既然如此,只能按照经验或直觉进行决策以及判断现实中公司在资本结构决策方面的优劣了。

按照经验或直觉可以判断,公司最重要的决策应该不是资本结构,比如投资决策决定公司做什么业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盈利性和风险性,从而会更重要。

这意味着虽然公司有最优债务比率,但对于债务比率偏离最优水平也会有一定容忍度。

海尔公司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相对优质公司,其最优负债率应该相对高一些。

直觉判断,也许在50%以上。

海尔负债率高点在70%,超过不多,因此,总体掌握还是较为稳健。

第10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1)长江集团始终策略性地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奉行“现金为王”财务战略和“高现金、低负债”的财务政策,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

(2)营运资金周转的管理有三层含义:

一是对形成营运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流动资产的管理;二是对形成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即流动负债的管理;三是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互关系(即资金循环)的管理。

其核心是解决流动资金的正常循环、周转的问题,即资金从哪来,用到哪去,永远是资金循环、周转的基本思考。

(3)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不同相互关系,形成不同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企业应根据规模大小、管理的难易程度、长短期利率差、管理者的态度等制定不同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第11章思考案例参考答案

以下计算过程均保留整数。

方案1:

1.20年后公司将写字楼出售给李丹实现的不含税售价:

12000÷(1+10%)=10909(万元);增值税销项税:

12000÷(1+10%)×10%=1091(万元),企业增值税负:

1091-500=591(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591×(7%+3%)=59(万元);

2.李丹个人应负担购买写字楼所含的契税(假设契税税率3%):

10909×3%=327(万元),买卖双方负担印花税:

10909×0.05%=5(万元);

3.写字楼销售的增值率大于100%小于200%,适用税率50%,速算扣除系数15%,公司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

(10909-5000-59-5)×50%-(5000+59+5)×15%=2163(万元);

4.公司出售写字楼实现的税前利润:

10909-5000-59-5-2163=3682(万元);

5.固定资产(厂房)折旧年限20年,不考虑残值率,20年按税法规定允许计提折旧额也就是写字楼的购进成本5000万元;

6.20年应纳房产税:

5000×(1-30%)×1.2%×20=840(万元);

7.20年公司利润总额:

500×20+3682-840=12842(万元);

8.20年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12842×25%=3211(万元);

9.20年公司税后利润总额:

12842-3211=9631(万元);

10.假设20年公司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扣除20%的“股利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李丹利润分配后收益为:

9631×(1-20%)=7705(万元);

11.扣除李丹购买写字楼负担的契税和印花税,则李丹20年净收益:

7705-327-5=7373(万元)。

方案2:

1、李丹以个人名义购买写字楼,以年均300万元价格租给公司使用,公司无折旧、摊销、税金支出。

预计支付租金后年利润总额为200万元。

20年利润总额:

200×20=4000(万元);

2、按适用税率25%计算,20年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

4000×25%=1000(万元);

3、20年公司净利润:

4000-1000=3000(万元);

4、假设20年公司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扣除20%的“股利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李丹利润分配后收益为:

3000×(1-20%)=2400(万元);

5、写字楼李丹以年均300万元价格租给公司使用,该市房屋租金综合税率19.5%(含增值税、房产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

扣除租金税金后,20年李丹出租写字楼获得净收益:

300×20×(1-19.5%)=4830(万元);

6、李丹购买写字楼20年获得的增值收益:

12000-5500=6500(万元);

7、李丹20年净收益:

2400+4830+6500=13730(万元)。

方案2较方案1,李丹多获益:

13730-7373=6357(万元)。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用地资源日趋紧张,写字楼出租租金不断上涨。

假定公司销售收入及利润水平能达到预期并保持稳定,适当提高租金价格,可加大成本及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