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6297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docx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

元宵节的点灯习俗

篇一:

古代文学中的元宵节习俗

古代文学中的元宵节习俗及文化功能

李成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教授

摘要:

本文从古代文学和元宵节民俗文化关系的角度探讨古代文学中的元宵节祭祀、走桥、张灯、燃灯、观灯、舞灯、猜灯谜等元宵风俗事象,及其元宵节习俗的文化内涵,揭示古代文学中元宵节习俗所体现的文学意义、审美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以及其促进当代年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元宵节古代文学民俗审美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是历代文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古代作家从节日民俗中获得创作灵感,创作了各种载体的文学作品,并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魅力,影响着历代读者,成为人文精神的载体。

古代文学中的元宵节丰富多彩而且就有多方面的文化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

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是年俗春节后大地回春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年俗文化春节后的又一个庆祝活动和情感释放狂欢的高潮。

沉浸在在喜庆氛围中的人们又团聚在一起共同欢庆,亦称为元夕、上元节,因为这天的食俗是吃“元”宵,故称为元宵节,寓意和象征团园。

节日中人们喜欢张灯结彩庆祝,故又称为“灯节”。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有诗词曲赋和戏曲小说等各种艺术形式对于元宵节的习俗进行了多方位的的艺术描绘,形象的反映了古代人民元宵节日的习俗和人文情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的角度较为全面的考察古代文学中的元宵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是具有理论价值和民俗学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元宵节习俗的发展历程

《史记·乐书》云: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

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

”,唐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卷四:

“《史记》曰:

‘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

’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

”由此可见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祭祀太一天神,祀神、走桥、张灯等元宵风俗事象。

晋代元宵节己有张灯现象,《艺文类聚》卷八十《灯》引晋习凿齿诗云:

“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

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

”描写灯笼挂在树间,随风摇曳,即元宵节的“火树银花”,梁简文帝《灯赋》中说:

“何解冻嘉月,值萱荚盛开。

草含春而色动,云飞彩以偕来。

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萱荚是传说中的一种瑞草,从每月初一开始,日长一叶,长至十五日则止。

从十六日开始,日落一叶,到三十日落光。

所以“值萱荚之盛开”指十五日。

梁代元宵张灯的描述。

梁代文学家萧纲,即南朝梁简文帝有《正月八日燃灯应令诗》、南北朝时代南朝陈国皇帝陈后主有《光壁殿遥咏山灯诗》、隋场帝有《正月十五日于通衙建灯夜升南楼诗》。

由这些帝王诗可知在隋代以前元宵张灯主要是皇家贵族的雅习。

至唐代,元宵张灯之俗才风靡于世。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诗云: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荤隘通街。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中既描绘了京师长安花灯满街的元宵盛况,也描述了乡间

元宵迎赛紫姑神的仪式,说明无论城市和乡间都盛行观灯习俗。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介绍了宋代元宵节“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的龙灯盛况,还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的演出。

不但百姓观灯游赏,皇室也张灯结彩。

柳永、李清照、刘辰翁、辛弃疾等词人创作了元宵词,元宵词作中展现和渗透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东京汴梁和杭州作为宋代都城,当时的一些习俗在这里充分的展现,以示帝国风尚及其折射的北宋开国盛世和末期的衰微、南宋偏安一隅的的悲凉。

金元元宵节习俗也为北方民族所接受,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金贞元年间已有元夕之庆。

《大金国志》卷十三载,贞元元年(1153年)春正月,元夕张灯,宴丞相以下于燕之新宫,赋诗纵饮,尽欢而罢.不过,此后金朝上层对元夕张灯之俗的态度有一段反复。

金世宗在大定十年(1170年)命宫中元宵无得张灯(《金史》卷六)。

元宵张灯对金人的吸引力毕竟是挡不住的。

到大定二十六年(1183年)正月,元夕张灯,疏璃、珠璎、翠羽、飞仙之类不一,至有一灯金珠为饰者。

都人男女盛饰观玩,至十八日而罢(《大金国志》卷十八)。

至此,金人比宋人对元宵的热情毫不逊色。

金王寂《拙轩集》中《元夕有感》:

一生能见几元夕,况是东西南北人。

残梦关河鳌禁月旧游灯火马行春。

岁华投老送多感,节物对愁争一新。

自笑区区成底事,天涯流落泪沾巾。

《中州集》载:

朱弁诗《元夕有感》:

朔雪余千里,东风偏九州。

关河中土异,灯火上元愁。

绿蚁尝新酿,青貂恋故裘。

紫姑无用卜,世事正悠悠。

《元夕厅设醮》:

春容先督府,月色满江城。

灯赏无仙梦,斋居绝市声。

两年忧旱虐,八郡望秋成。

凭藉刚风力,青章达九清。

无名氏的元散曲【中吕·迎仙客】《十二月》中的《正月》:

“春气早,斗回杓。

灯焰月明三五宵。

绮罗人,兰麝飘。

柳嫩梅娇,斗合鹅儿闹。

”(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1681页)曲中描绘了元宵节的节气、节日风物习俗“柳嫩梅娇,斗合鹅儿闹”、“春气早,斗回杓”“灯焰月明”的节日景物和“绮罗人,兰麝飘”节日人们的盛装。

马致远【仙吕·青哥儿】《十二月》里有写“元宵”的一首: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

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妙舞清歌最是他”引人瞩目。

元代曾瑞的杂剧《留鞋记》(《录鬼簿》作《佳人才子误元宵》)。

描写了卖胭脂女子王月英和秀才郭华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约会就在热闹的元宵节里发生、发展。

明·弘治温州府志载:

“元夕之张灯?

?

属邑有五,大略皆同,惟平阳、乐清习或颇异,泰顺山乡,朴率尤甚。

上元自十二、十三夜点灯起,谓之试灯。

四、十五、十六谓之正夜。

或结鳌山、搭灯棚、放烟火,仕女通衢游赏。

十七夜以后谓之残灯。

”可见,当时元宵灯节时间之长,规模之大。

清代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

“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

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

”清末诗人姚元之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晚清宋令修的《上元夜》:

“软绣明如昼,香尘一径通。

笙歌人影外,萧鼓月明中。

火树连春晓,华灯彻夜

红。

风来弦管近,疑是在帘栊。

”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元宵节成为贯穿全书的重要节庆习俗事项。

古代文学中的元宵佳节,从汉代到清代从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观灯佳节仪式逐渐演变为官民同乐的传统有观灯、闹社、演百戏的节庆习俗。

二、古代文学形象生动记录了元宵节民俗事项及其功能

1、饮酒为乐吃元宵

元宵饮食习俗主要有吃元宵和饮酒。

元宵节食用的“元宵”称谓在古代文学中有多种叫法,如”油锤”、“浮圆子”、“汤元”等。

在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了:

“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著作,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

正月十五日南朝有“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的风俗。

《荆楚岁时记》引用《齐谐记》说:

“正月半,有神降陈氏之宅,云是蚕室。

若能见祭,当令蚕桑百倍。

?

?

今州里风俗,是日祠门户。

其法先以杨枝插于左右门上,随杨枝所指,乃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

”南宋周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

“元宵食浮园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揭示了吃元宵象征团园之意。

南宋诗人姜白石诗《咏元宵》:

贵客钓帘看御街,

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

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

珍品这里指元宵)

诗中描写了轿中客人钩帘看街时遇见卖珍品汤圆的情景,表达了不吃到汤圆不肯回去的喜爱心情: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则赞美了元宵的原料和馅的美味以及“马家”好品牌: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代李调元的《元宵》诗描绘了争看元宵莲等的热闹场景及深夜风雨卖汤元的情景: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饮酒习俗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写下了《十五夜观灯》中对元宵宴的描写: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北宋词人晁端礼的《鹧鸪天》:

“阆苑瑶台路暗通。

皇州佳气正葱葱。

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

车流水,马游龙。

万家行乐醉醒中。

”柳永的《归去来》:

初过元宵三五。

慵困春情绪。

灯月阑珊嬉游处。

游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

持杯谢、酒朋诗侣。

馀酲更不禁香醑。

歌筵罢、且归去。

“凭仗如花女。

持杯谢、酒朋诗侣”欢宴后思归之情溢于言表。

宋代毛滂《元日·玉楼春》词云: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2、张灯结彩燃花焰

元宵节燃灯民间叫放灯,隋代隋炀帝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中咏道: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唐代徐坚《初学记》云:

“《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

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

”大约在唐代已有此习俗。

唐代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有“永嘉士贡竹丝灯”之记载,这说明当时温州一带就能制作精美的贡品竹丝灯,可见温州那时已有元宵放灯的习俗。

“鳌山宫阙隐晴空”

“鳌山”是一种灯景,彩灯堆叠,并加以神仙动物等多种形象,做成山的形状。

《雍洛灵异小录》云:

“唐朝正月十五夜?

?

山棚高百馀尺。

”山棚又名鳌山、灯山、彩山、山车等。

以彩绸结为山形,上悬彩灯为饰,下面是车轮,可巡回展示。

宋人向伯恭【鹧鸪天】《上元》词有“鳌山宫阙隐晴空”句。

元人郑玉《元宵诗》有“对簇鳌山十万人”,可见观赏者人山人海。

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忆秦娥》云:

元宵节。

凤楼相对鳌山结。

鳌山结。

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

游人不放笙歌歇。

笙歌歇。

晓烟轻散,帝城宫阕。

元代词人王丹桂《瑶台第一层·元宵》:

时令相催。

又还是,元宵报春回。

桂轮新满,金莲乍坼,不待栽培。

六街三市遍,列鳌山、辉映楼台。

竞追陪,簇香车宝马,驰骋多才。

?

?

“夜夜莲灯十里红”的莲灯北宋词人晁端礼的《鹧鸪天》:

阆苑瑶台路暗通。

皇州佳气正葱葱。

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

车流水,马游龙。

万家行乐醉醒中。

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影灯

南宋范成大《灯市行》: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

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诗人表达了“偏爱元宵影灯戏”的情感,展示了为了迎接欢庆元宵灯节,人们“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冰灯

清代唐顺之

元夕影永冰灯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转灯南宋诗人、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对转灯有形象生动的描绘“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玉壶:

指月亮。

鱼龙舞:

指舞鱼、龙灯。

月转灯亦转,一夜欢舞。

龙灯、火树烛龙《东京梦华录》卷六介绍了宋代元宵节“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的龙灯盛况,还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的演出。

唐代诗人韩偓《元夜即席》元宵节之夜“烛龙”: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宋代诗人陈与义《元夜》“悟知烧灯夕,节意亦满目”。

朱淑真的《忆秦娥》以女性的细腻情感写出了具有女性特征的元宵女性观看“烛龙火树争驰逐”的观感: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诗歌中的“烛龙火树争驰逐”的场面表演情景极具动感和艺术魅力。

3、“元宵似是欢游好”的娱乐功能

篇二:

客家人元宵节风俗习惯

客家人元宵节风俗习惯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

在客家地区,闹元宵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客家人的习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地方的特色。

如客家人的游大龙、“古事”、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起源于中原。

客家人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圆以后,就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

在元宵节或早三几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悬挂大红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前来喝酒祝贺,期间户主抱来去年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市”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怀畅饮。

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

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在元宵节更是别有一番景象,人们用游彩龙、傩舞、唱戏、放添丁炮、舞灯火等方式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

梅州地方的元宵节节庆有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以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而饮誉海内外。

闽西客家元宵节节庆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等。

姑田游大龙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正月十五元宵夜,两百多节、千米长的大龙,蜿蜒于姑田乡间村落,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的场面热闹非凡。

罗坊走古事是以宗族为单位,以族或以房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挑选两名十岁左右的俊童,按戏曲装扮,化装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主角坐上顶,一名扮护将坐轿台。

永定县抚市镇“走古事”中常见的故事有魁星点灯、桃园三结义、五虎将、六国拜相、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等。

闽西客家元宵节集中

反映了汉民族和畲、黎、瑶族等文化融合而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庆典,它具有原生性、人文性、质朴性、教育性,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一些个别地方才独有的元宵民俗活动,大家一起欣赏下。

魁星点斗

魁星,客家民间信奉的神明。

传说他聪明智慧,才气过人,客家人把信奉魁星作为勉励后代崇尚知识、勤奋读书的传统习俗。

闽西新泉乡烧炮

闽西新泉乡有东南、西、北三个村,每逢正月十四,家家购1万至10万响鞭炮,用一块门板作垫,将爆竹圈成三角形,像一面旗子,悬挂在屋前空坪上。

次日凌晨1时许,村民用轿抬着三太祖师,举着狮、豹、龙、凤旗,敲锣打鼓,自北村、西村至东南村游行一日。

每到一家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拱手祭拜,燃放悬挂在屋前的鞭炮。

只听一声声炸响,震耳欲聋,顷刻之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炮团烧而非放,故名烧炮,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

闽西姑田游大龙

闽西姑田游大龙,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条龙从90节到150节不等,每节4米,龙身直径70厘米左右,每节由5个青壮年轮流抬举游动,有“天下第一龙”之誉。

每年正月十三下午,大龙出游前,先由10多个人带上工具查修龙路。

次日黄昏时分,一条十分壮观的大龙有如腾云驾雾,缓缓行游。

龙游大地,百姓紧随,家家门前燃松明、点灯烛、摆果茶、放炮仗。

正月十六上午,焚烧龙身,但龙头、龙尾上的龙珠不能烧。

抬龙板的人最后竞相往家里跑,谁先到家谁最吉利。

至此,整个游大龙活动结束。

丰顺埔寨烧火龙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年头一个月圆之夜,它象征着幸福美满。

元宵夜丰顺县埔寨烧火龙。

烧火龙是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由烧火树(烧烟架)、烧禹门(鲤鱼跳龙门)、烧火龙三项组成,至今有300年历史。

“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

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炮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数不胜数。

一条火龙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人,整个队伍达200多人。

烧火龙,

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添丁添财。

这些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地区数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传统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之进行继承、发展与弘扬,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篇三:

元宵习俗

元宵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1]。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

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

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

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

“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节日历史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

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

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