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85631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

《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元宵节习俗文档格式.docx

或这很正常,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旧的东西肯定会被淘汰,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风尚。

(正反面,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规划设计,温州新火车站的广场上将立一个名人塑像。

为了更好地塑造温州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大市”的建设,提高温州的知名度,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拟以以下四个历史文化名人为塑像候选人物。

你认为这四个候选人物中哪个最恰当?

请从中选择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

候选人物:

(按历史年代先后排列)谢灵运叶适刘基孙诒让

你的选择是:

你的理由是:

答案:

谢灵运因为他在永嘉任职期间所进行的文学创作,对我们瓯越文学产生

了无人可比的影响。

他的诗篇使永嘉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让温州名扬天下。

4、温州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

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温州人民正致力于将温州打造成一个文化大市。

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温州”的小册子,

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以下任务。

(8分)

(1)点击文化名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州山水成就历代名人,温州也因历代名人而名扬天下。

请从下列备选的温州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学地位、代表作(或代表诗句)、影响及其与温州的关联点等角度来介绍。

(40字左右)

备选温州文化名人:

陶弘景、沈括、王十朋、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徐霞客、朱自清、琦君

谢灵运,东晋诗人,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

代表诗篇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其山水诗为历代诗人赞美、仿效。

(2)探访名胜古迹:

对联是名胜古迹的一道亮丽风景。

下面这副温州池上楼的对联,令旅客叹为观止。

请你为旅客品析其妙处。

(3分)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3)采撷民俗民风:

温州民间习俗古朴,正如一首歌里唱的:

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

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

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

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

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

上面歌词介绍了温州的民俗,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哪种,请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述你家乡过节(上面的一种)的一幅画面。

4、

(1)(2分)例:

①陶弘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好读书,喜道术。

其写永嘉山水的骈文《答谢中书书》传世。

②朱自清,原名自毕,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背影》等,其中的《绿》是游览了仙岩的梅雨潭而写成的。

③赵师秀,“永嘉四灵”之一,其代表名句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内容须与文化成就有关。

可以选择题干提供的角度,也可以自选角度,写出一个角度即可)

(2)(3分)示例:

(a)作者准确抓住了初春时节景物变化,不但注意到了树木花草的变化,连冬去春来树梢鸣鸟的悄然变化也捕捉到了。

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卧病之后登楼临窗突然感受到的一种春色满园的喜悦,原先那种忧伤郁闷至此似乎一扫而光。

(b)还有一说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其实是“池塘春草生,园柳鸣禽变”的倒装句,通过描写池塘里的春草又生了,在园里的柳树上唱歌的鸟儿又换了新的一批,来表述时间的流逝,也暗喻着诗人年华老去,在造化的力量前显得何其的无奈。

(3)(3分)略

5、走近温州文化。

(7分)

(1)温州秀丽的山川,深厚的文化曾吸引了历代名人深情眷恋和倾情歌咏。

徐霞客三

游,.二赏梅雨潭,陶弘景钟情楠溪江,因为他们温州带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令人神往。

(2)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

(3)温州民间十分重视居住的环境,对房屋的选址非常讲究。

房屋要背山面水朝阳,顺山势,

背风向,靠水源,避灾祸等。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有一定的生活依据。

请你谈谈对温州人选房要旨的认识。

(1)(2分)雁荡山;

朱自清

(2)(2分)表达了人民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3)(3分)不是迷信,因为习俗这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中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重要性。

(若说是迷信,言之有理也可)

6、温州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

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市人民正致力于将温州市打造成文化大市。

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温州”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以下任务(7分)

[点击文化名人]温州秀丽的山川、深厚的文化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

从谢灵运到朱自清,众多文人墨客在温州大地上留下了深情的足迹和瑰丽的诗文。

请阅读关于谢灵运的资料,仿照示例,完成以下对联。

谢灵运(385-433),东晋诗人。

谢灵运世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永初三年(422年),他被贬为永嘉太守,在任一年,游遍永嘉各地,先后创作了《登江中孤屿》《登池上楼》《北亭与吏民别》等著名诗篇。

仕途坎坷的诗人久病初愈,初登池上楼,看到潋滟的池水边已吐出了嫩绿的青草,花园中的柳林间,春鸟乱飞,鸣声上下。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卧病之后登楼临窗突然感受到的一种春色满园的喜悦,原先那种忧伤郁闷至此似乎一扫而光。

朱自清观赏梅雨潭抒写醉人绿意

谢灵运登临池上楼感受满园春色

[探访名胜古迹]有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的过程中抄下了两副对联,却忘了是从哪处抄来的,请你帮他从他所走过的墨池坊、浩然楼、池上楼、江心寺、澄鲜阁、等五处景点中回忆起来。

①众山遥相对,孤屿共题诗。

抄自浩然楼

②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抄自澄鲜阁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抄自池上楼

7、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每逢红白喜事或重要节日,温州人们往往喜欢摆舞台请戏班演戏。

让我们走近戏剧,看一看家乡“演戏”的习俗吧!

①写出一种温州地方戏的剧种名称:

②春节到来,温州人们用贴对联、挂灯笼、舞龙灯、闹元宵等活动欢度春节,但也有许多乡村兴“演戏”活动。

你认为人们“演戏”的目的是为了:

(2分)

③目前教育部要求“戏剧进课堂”,让中小学生都来学唱戏、写剧本、演戏剧,你对此持何态度?

说说理由。

①瓯剧(或南戏或越剧等)。

?

“演戏”是为了:

敬神、祈福、迎春、娱乐等(写对一种即可)(2分)

③开放性题,支持或反对都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分)(要点:

1,我支持教育部职业做,因为这样做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拯救戏剧文化的好措施;

2,我反对教育部这样做,因为学生课业负担已经不轻,继承和发扬戏剧需要专业人才来做。

8、温州地区过年习俗:

迎新春:

掸新、办年货(晒腊肉、捣糖糕、炊松糕)、备新衣、开门炮,这些民俗都表达了温州人“丰衣足食”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过新春:

拜年、吃年糕、也有吃汤圆,还有摆“新年酒”。

有的地方过年也有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寓怀念祖宗,二是功名得中。

9、温州,是南戏故乡,是一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多彩的文化传统、名人辈出、文脉悠长的城市,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最具活力城市”。

假如你是一位业余导游,现在把温州推荐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相信你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1)在欢迎仪式上,请你致一段简洁得体的欢迎辞。

(2)仿照示例,把你最喜欢的名胜古迹介绍给游客。

要求既能概括其主要特点,还要有相关的名人介绍。

雁荡山,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以奇峰怪石飞瀑而闻名。

宋著名文学家沈括,清代著名散文家袁枚等到此一游,并专门写过文章盛赞雁荡的奇秀。

(备选:

孤屿江心、永嘉楠溪江、文成百丈祭、仙岩、墨池、池上楼等)

(3)游客要返程的那天,请你向他们推荐一种温州的特产,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瓯柑、瓯塑、瓯绣、李大同双炊糕、矮人松糕、县前汤圆、苍南鱼饼、茶山杨梅、泰顺高山云雾茶、永嘉麦饼等等)

10、温州山水秀丽,素有“东瓯山水甲江南”之美誉。

请任选温州一处风景名胜,对出下联。

备选:

雁荡山楠溪江洞头乌岩岭仙岩茶山----

上联:

游西湖品龙井美不胜收

下联:

登雁荡赏美景流连忘返;

逛洞头吃海鲜心花怒放;

爬茶山尝杨梅心旷神怡

11、认真阅读以下题目,用你的语文学识来看故乡,道故乡。

(走近家乡人)

(1)温州,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啊,一直以来,人才辈出,请你写出一位祖籍是温州

的名人并用一句话介绍他的踪迹。

名人孙诒让

一句话介绍清代语言学家,第一个破译甲骨文的学者。

名人一句话介绍:

(2)佳佳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温州山水之旅”,在江心屿的诗歌长廊中看到了一幅画,

画上有四个古人,旁边标着名字,分别是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这幅画的上端有四个篆书,佳佳只认出了第二个是“嘉”字和最后一个字是“灵”,其他两个不认识,但知道那四个字应该是画的题目。

请你告诉他这四个字是:

永嘉四灵

(走近家乡事)

(3)温州传统宴席,有一定的讲究。

如:

分岁酒必须有年糕,取其“年年高”之意;

宴席

的最后一道大菜一定是整条的鱼,寓意“年年有余”。

请分析运用了什么方法?

表达了什么?

答案谐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篇二:

温州民俗文化训练题】

温州民俗文化训练题

1、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每当此时,瓯越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

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

(1)”之意;

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

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

“粽”和“宗”音近,取“

(2)”之意。

【写春联】鼠年的春联,请从“嚣、响、喧”中选择一个字填入这副春联的空缺处,使之对仗工整。

子夜鼠欢爆竹乐

门庭燕舞笑声▲

【话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州人过年的习俗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人选择发短信表示新年的祝福,也有的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

?

但是,打“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

你知道温州人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

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2、说起永嘉,我们会想到温州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歌流派,那就是“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为温州诗歌史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在温州诗歌史上的第一把交椅,还是谁的呢?

正是谢灵运。

(1)谢灵运被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是___(朝代)诗人____,世称“____”。

(2)说说跟谢灵运有关的地名。

(康乐坊、谢池巷,池上楼,谢公亭,谢公岭?

(3)除了永嘉四灵,谢灵运之外,温州历史上还不乏各类名人啊.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3、温州百姓本着对生活的热爱,逢年过节都有要制作当令的小吃来供神祭祖、招待客人、犒劳一家老少。

元宵节炒槐豆,端午节___,中秋节__,_吃汤圆,过年时更要捣年糕、_、炒炒米,日子过得滋润红火。

温州传统宴席上要上什么菜肴以及上菜的顺序,也有一定的讲究。

分岁酒必须要有年糕,取其““_”;

宴席的最后一道大菜一定要是整条鱼,寓意“__”、“___”

4、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投向历史。

5、根据规划设计,温州新火车站的广场上将立一个名人塑像。

(按历史年代先后排列)谢灵运叶适刘基孙诒让

6、温州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

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温州”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以下任务。

(1)[点击文化名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州山水成就历代名人,温州也因历代名人而名扬天下。

(2)[探访名胜古迹]有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的过程中抄下了两副对联,却忘了是从哪处抄来的,请你帮他从他所走过的墨池坊、浩然楼、池上楼、江心寺、澄鲜阁、等五处景点中回忆起来。

抄自

③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7、走近温州文化。

徐霞客三游,二赏梅雨潭,陶弘景钟情楠溪江,因为他们温州带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令人神往。

(2)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拦街祈福,表达了人

民的良好愿望。

房屋要背山面水朝阳,顺山势,背风向,靠水源,避灾祸等。

温州民俗文化训练题答案

1、【过新春】团圆,怀念祖宗(敬重祖宗),【写春联】喧,【话春节】保留传统过年习俗,是为了表达人们的良好祝愿和美好情感,同时也是为了继承民间悠久的文化传统。

2、

(1)东晋、谢灵运,“谢康乐”。

(2)康乐坊、谢池巷,池上楼,谢公亭,谢公岭?

(3)孙诒让:

清代语言学家,第一个破译甲骨文的学者。

刘基:

字伯温,温州文成县南田(旧属青田县)人,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而驰名天下。

3、包粽子,做月饼,冬至,炊松糕,年年高,长寿面,年年有余,有头有尾。

4、雁荡山美,美在洞悠,美在峰奇,美在溪水秀。

5、谢灵运因为他在永嘉任职期间所进行的文学创作,对我们瓯越文学产生了无人可比的影响。

6、

(1)(2分)例:

②朱自清,原名自毕,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

③赵师秀,“永嘉四灵”之一,其代表名句是:

(2)浩然楼、澄鲜阁、池上楼

7、

(1)(2分)雁荡山;

(2)(2分)表达了人民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

(3)(3分)不是迷信,因为习俗这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中认识到

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篇三:

乐清的民俗传统】

乐清的民俗传统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清民俗传统,感悟乡土情、爱国情。

2.交流各自了解的其他乡土民俗。

【教学重难点】

1.师生、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借助对话引导学生了解民俗。

2.教师对相关知识适当介绍,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讲:

介绍乐清民俗传统

1、乐清旧有的集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主要有:

蒲歧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五:

大荆每旬三、六、九;

虹桥每旬三初八;

芙蓉每旬二初七:

白石每年农历三月初十等。

2、在乐清,“除夕”俗称为“廿九黄昏”或”三十日黄昏”。

为欢度这个节日。

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各种过年食品,如要捣制年糕,故又称年糕为“捣糕”。

在捣年糕之前,须择日掸扫住宅,俗称“掸新”或“换新”。

除夕晚餐,先行祭祖,俗称“作除夕节”.然后以祭余的菜肴举行聚餐,俗称“吃分岁酒”。

3、端午节,即五月初五,俗称重五节,又称端阳节。

以清江为界,这天所吃的主要食品江北为“锡饼”,江南为粽子。

端午节在乐成及柳市一带还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在乐清惯于把龙舟叫做水龙,不叫龙船.避免与元宵节的一种灯名相混淆。

4、乐清著名糕饼食品有白象公记香糕、大荆正记冻米糖、虹桥蔡日升绿豆糕、乐成内糖饼等。

5、乐清城乡灯会的表演项目有:

南岳高跷,蒲歧抬阁、闹琼花、打千秋,石门狮子,高地滚龙,县东板凳龙,寺前首饰龙,苏吕档龙,鱼灯,河灯,马灯等。

6、乐清民歌很多,可分为:

山歌(如“对鸟”、”采茶调”、”抛歌”)、田歌(亦叫“田诗问”或”田诗”,如“长工叹”、”“十二月叹苦”等).渔歌(如“清江号子”、”“钓带鱼”、慎江号子”)、牧歌、儿歌五种。

7、乐清城乡流传的曲艺品种主要有“鼓词”、”道情”、”莲花”、“斗歌(”对口白)”、“打花鼓”、”双锤”、”卖技”等。

8、乐清民间舞蹈主要有:

四都大猫舞——迎王十朋容图时表演,以大鼓、大钗等打击乐器伴奏,配以仪仗及游行队伍,舞蹈动作较为单调,但气势宏大。

水涨烟筒舞——表现乞丐抓蛇,以”衣嘛汉”曲调伴舞。

表演者手拿长柄烟筒,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衫,一副邋遢相。

因其曲调幽默,曾多次改编参加温州地区调演并获奖。

9、“做戏”是乐清固有的俗称。

旧时,乐清凡庙宇、词堂大都建有戏台,并不定期进行表演,俗称”做戏”。

当时的演出,按俗名可分为下列几种:

龙灯戏、洋山戏、稻秆塘戏、完谱戏、庙神寿诞戏。

第二讲:

乐清细纹刻纸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南临瓯江。

建县于东晋宁康二年,历史悠

久,人文荟萃,民间工艺源远流长,工艺美术品种繁多。

其中,乐清细纹刻纸,堪称“中国一绝”。

古老的吴越民俗遗存、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商贸文化特色构成了瓯江流域民俗文化三要素。

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的“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元代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乐清县志》记载:

“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

”它的形成与发展,紧紧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更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其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表现力十分丰富。

细是细纹刻纸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早期龙船花刻纸中,最细的能在鲁班尺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根线条,这种细纹刻纸被称为剪纸微雕艺术,细纹刻纸的的纤细使各种民间图案纹样在几平方厘米大的纸上显现得栩栩如生,被称为“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

经历代艺人不懈的努力、创新与发展,乐清细纹刻纸精美之作不断涌现,越来越以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引起世人的关注。

乐清细纹刻纸隽秀、纤巧、精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有专家说:

“细纹刻纸不光是乐清的文化遗产,也是全国、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乐清过年习俗

一、春节

春节,俗以五天为期,也就是正月初一至初五。

但农村到灯期终尽前都叫“正月头”,有与元宵连而称之的习惯。

初一清早起来燃放双声爆竹三个,或兼放百子炮一串,俗称“开门炮”,表示迎接新年。

家庭主妇也随着起来烧佛茶,盛以江西瓷盏,供于家先与六神神位之前,并焚香燃烛,三拜而止。

继煎红枣,以备款待拜年客人。

老年人或当家人一起床便到社庙或附近寺院点佛灯,而且还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的习俗,祈求保佑新年吉利。

初一不出门

初一不出本地探亲访友。

县东白溪等地初二、初三也列为出门的禁忌日子,如有入乡不问俗者贸然登门,必将受到当面指责。

初一不扫地,倘非扫不可,则须由外向内施帚。

三日内不得出尿盆粪桶。

五日内不得敲击地盘,即桶之类的事,也须在地盘外进行。

望正月

县西从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着金盒去看望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兼行拜年,俗称“望正月”。

礼物以松糕或捣糕为主,其次为鱼、肉。

此外,还有荔枝、桂圆等的红封元宝纸包。

习俗规定老亲四样,新亲六样。

回盂礼品除两个红封纸包外,还有茶食包和柑橘、荸荠之类。

上述被望的(包括望年夜在内)长辈亲戚,一般都在灯期开始前回拜。

倘婿、甥、干儿的祖父母、父母已作古人,则可遣儿子前去回拜。

凡正月第一次探亲访友,不论辈分高低,都须携红封元宝包两个。

被探望者必须泡茶,煮点心,甚或设宴款待。

否则,习俗认为失礼。

二、元宵节

元宵节即正月十五。

元宵迎灯是传统习俗。

主要的灯有下列几种。

龙船灯盛行于县西。

龙船灯,下有弧形木条,俗称“龙船采”,整个骨架就是以此为“脊柱”由竹条和篾丝构成。

前头,下有口状部分,含珠垂须,作为龙的象征性标志,故称“龙船”;

上有亭台楼阁,内装戏曲人物,故又称“楼船”。

左右和后方系复壁状结构,内壁贴透光白纸,外壁贴栏式淡绿色刻纸图案。

上插各色三角小旗。

内点许多烛灯。

还有一种左右和后方也扎亭台楼阁,并把其中所有戏曲人物各以细铁丝分别联结在龙船采上所装的一个机关中。

以手摇动机关,所有戏曲人物便一齐开始表演。

这种龙船,俗称“首饰龙”或“手扇龙”,因而又称前者为“平龙”,以示区别。

另有一种和龙船配套的灯叫“龙船月”,因它的形状像上弦的月亮,故名。

龙船月的体型很小,没有亭台楼阁,也不贴饰刻纸图案,只在左右两边绘以龙鳞。

档也称“档龙”。

由一截截厚(俗称档身)薄(俗称档板)相间的狭长木料,以木雕戏曲人物的座柄为栓联结起来,屈伸自如。

档的两头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