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582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改革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改革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改革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改革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改革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改革方案.docx

《教学改革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改革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改革方案.docx

教学改革方案

 

宁夏新工业学校

教学改革方案

 

宁夏新工业学校

2015年9月1日

 

教育改革及创新一

职业技术教育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式,走过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创造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维修技工将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柱。

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从传统的普教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开拓符合人才需要的办学思路,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教学改革,观念的更新是关键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的含义很广泛,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是人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技术工人。

2.职业教育招收的学生层次跨度大、基础差、教学难度大。

通过学校分层次教学,模块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应坚信人无全才,人人有才,避重就轻,人人成才。

3.把教育的中心任务,从传统教育的普及知识转移到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尽快掌握本领,投入到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去。

二、改革的几点尝试

教育改革的理念有了,就要抓落实,就要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投身教学改革,使学生从改革中学到技能,从教学改革中找到乐趣,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教学中互换,变教师的要我学,为学生的主动参与。

1.积极尝试模块式教学,一改过去一门课程讲三年,毕业结课的教学模式。

寻找各教学目标之间的渐进连带关系,本着从浅入深,各个击破的原则,变分散式目标并进,为集中培养某一目标。

比如:

汽车底盘教学中,把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悬架等,按从易到难的原则,按学年分学期,分成四个模块。

第一学年,完成传动系和转向系的教学;第二学年,完成制动系和悬架系统的教学。

每一个模块教学中安排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这样学生可以把在校学习、实习和校外分阶段实践相结合,巩固了学习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

2.减少文化课比例,围绕专业设课程,本着有用、实用、够用为原则,对准创业、就业与人才培养,这一总线编辑教学计划。

传统教学计划中,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

一年级3/1;二年级2/1;三年级1/2。

教改后的教学计划:

一年级1/1;二年级1/2;三年级1/3。

这样,突出了专业技能培养,做到了基础课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

3.文化课减少,针对性增强。

语文教学中,我们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入手,对教材进行精炼,去粗取精,形成了我校的校本教材,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

改革单调的政治教育,在礼仪和法律中渗透政治观念。

通过,生动的礼仪和形象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守法、学会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把礼仪和法律教育落实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让学生知书达礼、谨言慎行。

外语教学中,抛掉大部头的中专教材,强调口语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一改过去学习中存在的会看不会说的外语学习弊病。

入学第一学期,只开口语对话课,让学生学会96种环境下的语言对话交流,第二学期以后,边开口语对话课,边开基础英语课,这样学生学会了用英语交流,自然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求知。

4.加大实践、实习力度,让学生实践中学,学中实践。

做到三个合一:

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

从实践到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这是我们最早认识,而多年来被忽视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提出问题到课堂中求知、解疑。

以汽车构造课为例,本学期从一入学就让学生走入车间,简单介绍汽车的类型、驾驶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从模拟驾驶开始实践,学生实践中发现:

各部位的用途及操作方法,近而研究其结构。

这样,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动手多了,兴趣来了,知识和生产的结合点发现了,理论会在实践中运用了,从而学生主动到课堂中去吸取营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

5.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根据模块式教学目标的需要,学生在学校学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了模块目标的80%,直接到企业实习是模块教学目标的深入和巩固。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到企业实习,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生产工艺。

其次,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中,掌握单位的生产状况,获得适应生产环境,适应岗位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毕业后立即就业做好了准备。

同时,在生产中,发现理论知识存在的形式、利用的方法,围绕实践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实习,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和技能的动力。

6.专业课教学,必修和选修相结合。

必修课是针对教学目标而设置,而选修课是对教学目标的拓展和深化。

在汽车维修教学中,我们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适时调整必修课内容和选修课内容。

使学生在学好基础的同时,学会一到二门选修内容。

这样,拓展了知识面,正面面对对市场需要,为学生就业做好了知识储备。

今年,我们利用下午第三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培养目标在汽车维修专业开设了汽车保险、汽车营销两门选修课,报名人数1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评价体系的改革

1.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

理论考试和实践相结合,每学期除进行理论考试外,还进行规定任务的实践考试和个人实践成果汇报。

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个性发展。

汽车维修网页的考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

教师的备、讲、查、批、改占教师评价的60%,公开课评价占10%,通过公开课,教师提高了教学水平,找到了存在的差距和奋斗目标,激发了积极性。

班级量化考评占10%,这样班级的荣辱和每一个教师息息相关,每个教师不但关心所教科目,还会关注班级的教育和其它工作,即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育人,做到了班级工作齐抓共管。

教师获奖或论文占10%,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作品占10%,考查教师指导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考评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责任心增强了,教学成绩提高了,技能加强了,更专注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

今年来我们采取校外深造和校内技能培训相结合,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参观考查和培训学习。

2015年利用暑假时间我们聘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来校讲学,汽车维修专业的全体教师参加了这次培训,教师们普遍认为,学到了汽车维修技术的前沿,改变了教学理念,巩固了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另外,我们近年来送出3名教师进行深造,提高知识层次,进行知识积累和再学习。

我们聘请了企业一线的汽修技师,充实教师队伍,使理论教师、专业教师、实习教师比例日趋合理,进一步加大了实践、实习力度,真正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在我市组织的第一届汽修学生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二等奖两名。

这是我们近年来进行的教学改革尝试,许多具体改革还在试点中,改革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学到了许多方法。

今后,我们还会在改革的道路上扬鞭催马、不懈努力,通过改革求发展,通过改革求规模,我相信,职教中心的明天会更好。

 

教育改革及创新二

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

为了丰富学校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促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广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日常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章教学资源共享原则

第一条参加学校教务科或网络中心组织申报的国家和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评审、评比、评奖等活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均视为作者同意该教学资源上传校园网共享。

第二条经学校教务科或网络中心组织申报立项的各类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学校拥有将该项成果在校园网共享的权利。

第三条校级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成果版权归学校所有,学校有义务上网共享该研究成果。

第四条参加学校的教育技术成果评奖活动和电子教材制作比赛的参赛作品,均视为作者同意该教学资源上传校园网共享。

第五条与网络中心合作研制的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中心拥有将该教学资源在校园网共享的权利。

第六条学校引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中心有上网共享该教学资源。

第七条网络中心自制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需上网供全校师生共享使用。

第八条鼓励教师和教学组将个人或教学组所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上网供全校师生共享。

第二章教学资源上网方式

第九条信息技术科保有的媒体素材,在学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建立学校公共媒体素材库,供全校共享使用。

第十条各教学组所有的媒体素材,在学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建立教学组的媒体素材库,供全校师生共享。

第十一条教师个人所有的媒体素材,可在学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建立教师所任课程的媒体素材库,供教师和任课班级学生共享。

第十二条信息技术科保有的有完整结构的视、音频教材,上传学校网络系统供全校师生共享。

第十三条信息技术科保有的讲授式网络课件,上传专用的服务器实现共享。

第十四条信息技术科保有的网络课程(课件),课程教学资源库、上传教学网站服务器供全校共享。

第十五条教师或教学组可向网络中心申请上传具有完整结构的视、音频教材、讲授式网络课件、网络课程(课件)、课程教学资源库等教学资源。

第十六条学校电子教材制作比赛的参赛作品,由信息技术科在学校FTP文件服务器设立专门网络空间,供全校共享。

第三章教学资源上网共享办法

第十七条媒体素材上传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需教师和教学组在申请到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帐户后,经过培训,掌握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办法之后,由教师或教学组独自上传。

第十八条教师或教学组需要上传具有完整结构的视、音频教材、讲授式网络课件、网络课程(课件)、课程教学资源库等教学资源时,请到学校教务科填写相关申请表,经审批后,由现代教育技术科工作人员,在五个工作日内上传到相应网络空间,配置开通使用。

并通过电子邮件告知网络地址。

第十九条为保障网络服务器的安全,网络课程(课件)、课程教学资源库等可能含有计算机病毒、后门、木马等危害服务器安全程序的教学资源,需查杀病毒才能上传服务器使用。

第四章上网教学资源信息的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上网教学资源请按照学校上网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教师或教学组提供上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必须先进行查杀计算机病毒处理,保证上传文件不存在木马等病毒类的破坏服务器安全的程序。

第二十二条凡不宜公开发表及国家有关法规禁止传播的各类信息(内部通知、通报、汇报材料、涉及政治或技术机密的材料等)一律不得上网。

第二十三条教学资源中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对发布以上内容等不良信息的要严肃查处,直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网络中心如果发现上传的教学资源违反了上述规定,有权立即关闭该教学资源而无需事先通知资源提供者。

第二十五条教学资源管理人员要严守机密,不得随意向外复制、拷贝、传播数字化教学资源,保护教学资源提供者的知识产权。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管理办法由学校网络中心负责解释。

 

教育改革及创新三

信息化教学管理机制

探讨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

以校园网络为支撑,共享学校的教学管理资源,优化学校运作各个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现状及存在问题

信息化建设从九十年代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部门基本配置了计算机,辅助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关信息管理系统或数据库的开发和引进,并在业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自2005年校园网正式开通以来,各个部门通过校园网连接互联网,能主动通过校园网络发布信息、通知,用电子邮件进行校内外信息传递和交流,通过网络开展科研资料检索查询、处理各项业务,逐步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等等,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但由于多种原因,学校的整个信息化管理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表现在各个部门所采用的管理系统或数据库的数据规范及标准不统一,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未能真正实现共享。

比如:

1.数据重复录入。

许多数据在不同部门,甚至同一部门的不同科室反复输入,造成所采集、录入的数据不一致。

2.信息管理平台不统一。

各部门管理系统或数据库的运行环境不一致,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岛。

3.现有各管理系统或数据库功能单一。

信息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够,因此没有能力对领导层的决策提供足够的支持。

4.未能在现有管理系统或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意义、策略和目标

我校已经把建设“数字化大学城”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并已经高标准、高起点地启动大学城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必定会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

因此需要人们更新观念,未雨绸缪,研究和探索与数字化校园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运作模式。

意义:

把握骨干专业的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四个一流”。

 

策略: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协同工作、分步实施。

目标:

坚持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标准化的原则,建立以校园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和业务管理平台,数字化教育、学习、管理、科研、医疗和生活等所有学校运作,提供面向行政管理人员、面向全校师生、面向领导阶层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公开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提高学校的地位和竞争力。

信息化管理运作模式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校区进行科学的管理。

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管理,探讨运用“统一平台、统一认证、数据集成、网络办公、电子校务、智能管理”运作模式,实现基于“对象”与“服务”的管理。

所谓基于“对象”与“服务”的管理模式,即把全校所有个体、部门或客观实体甚至整个学校都当成是一个对象,在数据中心为其建立独立的信息库,有唯一的账号,校内所有的业务都看作“对象”为“对象”提供的服务。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初步确立的我校信息化管理将以“三个中心”为基础,逐步建立“一卡通”系统、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内信息管理系统等应用平台。

“三个中心”

控制中心:

这里的控制中心指的是集网络控制、自动控制、消防控制、安保控制、电话、广播等一体的弱电控制中心。

包括网络中心、弱电系统集成(BM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安全防范系统(SAS)。

未来的电子化信息都是以IP网络为载体,因此网络中心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

控制中心的作用是提高校园整个信息化系统的联动性。

数据中心:

即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存放全校所有的数据,包括人、财、物、管及教学等方面的数据。

它是实现信息整合与共享的基础。

认证中心:

即把全校的身份认证功能都统一放到一个服务器上实现,这样既节省资源(不用每个应用系统都做认证模块),又提高了安全性(集中一个服务器更有利于集中投入);认证中心只要和人事、财务的数据同步就能把网络上虚拟身份和现实生活的客观个体联系起来,这是实现网络办公的一个关键点。

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

网络自动化办公是指利用校园网络环境,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处理校各部门之间的公文流转、动态信息及文档一体化管理事务,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管理决策信息,帮助领导进行决策。

主要面对的是各部门主管人员,最大限度提高办公效率、减少差错、缩短办公周期。

 

电子校务

电子校务主要包括政务管理、教务管理及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系统等。

以数据中心为依托,实现电子校务管理的公开化。

1.政务管理

政务管理实际上面向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提供的信息服务,将覆盖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完成行政事务处理的各项功能,改善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现阶段主要是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综合资源优化、共享和调配相结合的体系,使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大部分工作能够在自己办公室内完成,提高办公效率。

2.教务管理及学生管理

教务管理面向的对象主要是专职教师与在校学生。

学生是校园内最主要的群体,因此与其相关的信息量也是最大的,这正是现代信息技术最能发挥所长的地方。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教务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学籍、成绩与证书认证,教学计划与开课,教材计划,排课,考务,教师工作量及评估等一系列教务事务的自动化管理。

3.科研管理

对校内科研工作中的事务进行管理。

包括科研状况、科研人员情况、科研项目管理、科研课题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及有关科研统计报表管理与查询。

建设策略及运作机构

研究运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协同工作、分步实施”的策略,提高我校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节约信息化管理的投资。

主要研究我校信息化建设策略和运作机构的设置、学校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的任务和作用等等。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协同工作、分步实施

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引入新思想、新观念的全局性工作,因此,需要学校集中统筹,统一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管理总体规划,把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融入到计算机网络中去。

如果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数据不能集成,不能共享,将会造成很多“信息孤岛”,既造成重复投资,又大大降低了使用效果。

另一方面,行政配合是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的保证。

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信息化管理有时会对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困难和阻力都很大。

只有学校领导的亲自参与,才能把学校最新的办学思想、体制的变化和新的管理制度融入到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中去。

信息化技术的主要使用者是学校各业务部门,且实际应用是环环相扣的。

因此,除学校领导亲自参与之外,还需各部门鼎力合作,学校各部门的业务工作流程和使用需求只有各部门自己最清楚。

因此,只有各级部门的负责人亲自参与到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信息化管理是一项投入相当大的系统工程,而且大部分的应用系统需要使用者的信息化意识及相关知识。

我们既要考虑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又要考虑建设资金的投入问题。

因此,先搞好基础设施、急需的系统、技术成熟的系统和应用效果明显的系统,其他系统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逐步完善,才能使我们的信息化管理项目成为一项高“性价比”的项目。

建设机构

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负责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协调、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系统,并对系统进行监督及跨部门的协调。

领导小组:

由校领导亲自挂帅,成员则分别是该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人。

主要是负责信息化工作整体规划、设计、规范及标准等的定案,进行各类工作的协调及组织。

常务工作组负责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监督信息化各子系统的设计(为保证整个系统的统一、兼容,所有子系统的设计都必须通过常务工作组审核通过方可具体实施);与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指挥落实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及应用软件;各级部门联系人负责与常务工作组沟通,协助该部门的领导完成本部门相关业务子系统的建设。

实际操作上各部门可提出自己的需求,然后由专业公司做具体需求分析及设计,并把设计交由工作人员审核批准,具体实施完成后由各级部门和工作组共同进行测试。

运作机构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运作机构整体分两大类,一类是全校性基础设施,另一类是各应用业务子系统。

全校性基础设施就是上述的三个中心,基础设施的运作统一由信息学院下设科级部门负责,各中心可分别设置科室,或者由原网络中心增加相应技术人员管理。

这里的控制中心是个比较特殊的系统,它是由一个总控室和几个分控点组成,总控室主要负责全局监控及各子系统的连动协调,各分控点是各具体业务的操作控制点。

该系统的总控制室由信息部门负责运作,各分控点分别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分控制。

各类应用系统的软件运维由相应级部门安排一个专职的信息管理员负责,硬件设备统一由信息部门做主机托管。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全校各部门之间必须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服从学校统一的协调和监督;

(二)要解决好先进技术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矛盾,需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三)各校区信息化建设既要考虑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又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因此必须掌握好建设的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