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751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docx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下列内容与半坡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半地穴式房子

④制作彩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北方气候阴冷干燥,住半地穴式房子,生活用具最具特色的是彩陶,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而选项②种植水稻,是河姆渡居民的农作物,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

“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

”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答案】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3.秦朝万里长城和隋朝大运河都是古代的伟大工程,对历史发展影响巨大。

二者历史影响的相似之处是

A.有利于民族间友好往来

B.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D.加强了南北间经济交流

【答案】B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4.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文学巨匠,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

同时期的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戏剧家通过作品批判封建礼教。

这两位分别是

A.莎士比亚关汉卿

B.索福克勒斯关汉卿

C.莎士比亚汤显祖

D.索福克勒斯汤显祖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文学巨匠,大戏剧家是莎士比亚;而同时期的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胡适──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李鸿章领导了洋务运动;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戊戌变法,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1915年陈独秀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影响。

归纳近代化探索的特征。

7.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来说:

“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联合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历史意义的识记。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8.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同盟会的成立

C.国民党政权垮台

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与南京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国同盟会的相关史实。

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选择没有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

根据课本所学1905年孙中山团结革命力量,在日本东京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故没发生在南京的是答案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9.血染卢沟桥、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A.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B.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C.抗日游击队伍游击战

D.中国全民族抗战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血染卢沟桥,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平型关大捷是当时忻口会战的一部分,是林彪(共产党)指挥的抗战,是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国民党将领)指挥的,是中国军队正面战场上第一次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彭德怀(共产党)指挥的,是中共指挥的一场主动出击的的战斗;因此反映的主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0.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因为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11.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一副对联:

“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1978年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是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答案】A

【解析】对外开放的第一步1980年,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第二步又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第三步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第四步到内地。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

记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之后又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现在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得出答案。

13.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由此判断这是万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4.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B.“东方2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15.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进入新时期”即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解题时需要围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此可知①②③均符合题意,而④属于就业方面,与题意无关,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6.虽然我国对南海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但今天南海230个岛屿中,有很多被周边其它国家占据着。

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只有依靠强大的海军才能有效地保障航洋主权,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洋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福建海军

D.南海舰队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

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7.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

据统计,目前国内微信活跃用户已达5亿人。

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A.网络技术的发展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航天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18.《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

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

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这反映了雅典

A.实行民主政治

B.注重法制建设

C.建筑水平高超

D.文化繁荣昌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主要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国家的蛟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沦决定。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19.地中海是世界上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