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653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docx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练习

题型突破(五)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题是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

化学中考能力题考核重点要放在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放在对知识的整体联系的能力上。

而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题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成为化学必考题。

一、解题关键

1.打好基础,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2.抓住本质,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比如几种常见气体,常见酸、碱、盐的检验)。

3.找准突破口,把握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现象特征、化学反应的条件、物质的类别、题目提供的特殊信息、物质的转化关系等。

二、知识储备(解题“题眼”)

1.物质俗称

化学式

俗称

化学式

俗称

化学式

俗称

CaO

____________

NaOH

____________

CH4

____________

Ca(OH)2

____________

Na2CO3

____________

C2H5OH

____________

Hg

____________

NaHCO3

____________

CO2固体

____________

2.特殊用途(请将下列用途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灭火、温室气体,光合作用:

_____________;

还原性气体、可燃气体:

_____________;

常温下无色液体:

_____________;

建筑材料、补钙剂:

_____________;

改良酸性土壤,制波尔多液、中和工厂废水:

_____________;

一定浓度时可干燥某些气体、稀溶液可除锈:

_____________;

胃酸主要成分、除锈:

_____________;

食品干燥、建筑材料、溶于水放热:

_____________;

干燥气体、制肥皂、精炼石油、造纸、纺织:

_____________;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

_____________;

中和胃酸、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

调味品、维持人体体液平衡的物质:

_____________;

密度最小的气体、还原性气体:

_____________;

动植物呼吸作用、助燃性气体:

_____________;

天然气主要成分、可燃性气体:

_____________;

人工降雨、舞台烟雾、食品制冷剂:

_____________。

3.特殊物质

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_____________;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_____________;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_____________;

能使人中毒的气体:

_____________;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_____________;

常温常压下的液体氧化物:

_____________;

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_____________。

4.特殊颜色

颜色

物质

颜色

物质

黄色液体

FeCl3或Fe2(SO4)3溶液

浅绿色液体

FeCl2或FeSO4溶液

蓝色液体

CuSO4或CuCl2溶液

白色沉淀

CaCO3、BaSO4等

紫黑色固体

KMnO4

黑色固体

CuO、Fe3O4、MnO2、木炭粉、铁粉

红色固体

Cu或红磷或Fe2O3

银白固体

Fe、Al、Mg、Zn、Ag等金属单质

蓝色固体

Cu(OH)2、CuSO4·5H2O

红褐色沉淀

Fe(OH)3

5.特殊反应

产生气体:

氢前金属与酸,请举一例,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盐与酸,请举一例,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CO2+Ca(OH)2===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黄色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浅绿色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石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酚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特殊关系

请将每组给出的三种物质填入下面对应的框图关系中。

图T5-1

7.特殊条件(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电:

电解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工业炼铁(CO+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总结一下推断题常出现的物质

单质:

O2、H2、C、Fe、Cu;

氧化物:

CO、CO2、H2O、H2O2、Fe2O3、Fe3O4、CaO、MnO2;

酸:

HCl、H2SO4、H2CO3;

碱:

NaOH、Ca(OH)2;

盐:

NaCl、Na2CO3、NaHCO3、CaCO3、CaCl2、FeCl2、FeCl3、FeSO4、Fe2(SO4)3、CuCl2、CuSO4;

有机物:

CH4、C2H5OH。

1.[2017·海淀一模]《神秘岛》是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三部,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被困在南军城中的几个北方人乘气球逃脱之后,飘落到“林肯岛”上求生的故事。

(1)将两片怀表上的玻璃合在一起,中部灌满水,边缘用泥黏合,制成凸透镜;用透镜聚集太阳光,照射下列物质,可以燃烧起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图T5-2

(2)将岛上的水生植物晒干、焚烧后,可获得Na2CO3等。

Na2CO3中含有_________种元素。

(3)将赤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又一层叠加起来,用鼓风机吹进空气,高温加热后可以获得铁。

写出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岛上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在空气中高温加热时生成一种有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用来制造硫酸。

这种气体是_________。

A.O2B.FeC.SO2D.NH3

(5)上述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有C、O2、Fe、CO、Fe2O3、H2SO4、CaCO3,其中的某种物质至少能与其他3种物质反应。

找出该物质及能与其反应的另外3种物质,填入图T5-3中。

图T5-3

2.[2017·东城一模]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关系:

图T5-4

写出图T5-4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物质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物质己具有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图T5-5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图T5-5

(1)A不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MgB.FeC.AgD.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___种。

4.[2017·朝阳二模]A、B、C、D、E、F分别为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并有如图T5-6所示的转化关系。

(1)A可供给呼吸,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C俗称熟石灰,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F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相邻物质间还存在如“A

B”的双向转化关系,请在图中画出。

图T5-6

5.[2017·北京]图T5-7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

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

图T5-7

(1)认识阶梯甲

①阶梯上的5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俗称纯碱的是________。

②攀登过程中,H2SO4与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搭建阶梯乙

请你从O2、Fe、Fe2O3、HCl、NaOH中选择4种物质,写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使得攀登阶梯乙能领取奖杯。

(3)共享物质、重塑阶梯

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组即可)。

6.[2017·朝阳毕业]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畅游初中常见物质世界。

如图T5-8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

“2号站”对应的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3号站”和“4号站”对应的物质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二者能发生化学反应。

图T5-8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稀盐酸”。

①“1号站”为紫色石蕊溶液,列车途经“1号站”时,溶液变成_________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生成黄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经“4号站”时产生了气体,检验该气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5号站”时发生了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列车上的物质为“氢氧化钙溶液”,列车途经“2号站”和“3号站”时均出现了白色沉淀。

①列车途经“2号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4号站”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7.[2017·通州二模]同学们用化学牌设计了反应“连连看”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

①3个同学每人手中有3张牌,每张牌代表一种物质,其中标出“化学”字样的牌代表未知物质。

②按A→B→C顺序,以物质的连续反应作为一个出牌周期。

③如果后者的牌没有能与前者出的牌反应,则前者获胜,游戏结束;如果后者出的牌能和前者出的牌反应,则轮到下一个人出牌。

依此类推。

④前一轮出过的牌,后面不能再出。

A:

 

 

B:

 

 

C:

 

 

图T5-9

(1)B同学的第三张牌中的物质俗称是纯碱,此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第一轮A同学首先出了氧气,B同学可以出________,其后C同学所出物质为________。

(3)第二轮A同学先出了盐酸,如果本轮是由C同学获得了胜利,C同学所出物质与B同学所出物质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轮A同学出了二氧化碳,本轮最终获胜的是_________同学。

8.[2017·西城一模]小明模拟旅游时汽车穿越山洞的情境,设计了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

当汽车上的物质与山洞中的物质能发生反应时,汽车才能载着原物质进入下一个山洞。

山洞中可供选择的物质有:

稀硫酸、碳酸钠、氧化铁、氢氧化钠、镁、二氧化碳。

图T5-10

(1)若汽车上的物质是盐酸。

①山洞1中的物质是单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洞2中的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山洞3中的物质可以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汽车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钙。

山洞1中的物质为氧化物,则山洞2、3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山洞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7·朝阳一模]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

现有A、B、C、D、E5种物质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五种物质间建立起如图T5-11所示的关系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其中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

图T5-11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只要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就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________。

①铁 ②稀盐酸 ③氧化铁 ④稀硫酸

(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D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T5-12所示。

图T5-12

①请解释xy段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z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0.[2017·丰台一模]如图T5-13所示,同学们通过搭积木的游戏来建立几种物质之间的联系。

X、Y、Z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

游戏规则是:

下面物质可以转化成相邻的上面物质。

图T5-13

(1)上述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2)X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则X为___________。

(3)若向Y里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

之间再放一块积木W,规则是W与其左右两块积木都能发生反应,则W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图T5-14

11.[2017·东城二模]下列A~E五种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

(1)A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A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

(2)B、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B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D是常用的干燥剂,将D加入到E的饱和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A、E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出现气泡,该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字母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固体A与液体B反应生成密度最小的气体,同时得到浅绿色溶液,则固体A为____。

(2)固体C与液体D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E,并放出大量的热。

写出固体C与液体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F是常见的灭火剂,将F通入G的溶液中,得到H的水溶液。

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将B、E、G、H的溶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中,最终得到澄清溶液。

则该澄清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13.[2017·海淀二模]甲、乙、丙、丁4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钠中的1~3种元素组成。

用图T5-15所示装置和试剂做了以下3个连续实验。

图T5-15

已知:

酚酞溶液遇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呈红色。

(1)打开K,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集气瓶中,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触摸集气瓶壁,感觉到微热。

①已知甲为白色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K,打开集气瓶塞,将少量黑色固体乙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塞紧瓶塞,观察到乙在丙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燃烧产物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则丙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_________。

(3)待乙充分燃烧至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振荡集气瓶后,打开K,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瓶中产生大量气泡。

①烧杯中的溶液进入集气瓶后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充分反应后,集气瓶内溶液为无色,则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NaCl外,还可能有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型解读

二、1.生石灰 熟石灰或消石灰 水银 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沼气 酒精 干冰

2.CO2 CO(或H2) H2O CaCO3 Ca(OH)2 H2SO4 HCl CaO NaOH Na2CO3 NaHCO3 NaCl H2 O2 CH4 CO2

3.H2 O2 CO2 CO SO2 H2O C

5.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2HCl+Na2CO3===2NaCl+H2O+CO2↑(合理即可)

CaCO3↓+H2O CaCO3↓+2NaOH

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6.

7.2H2O

2H2↑+O2↑

3CO+Fe2O3

2Fe+3C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2H2O+O2↑

题型训练

1.

(1)A 

(2)3

(3)Fe2O3+3CO

2Fe+3CO2 

(4)C

(5)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

(1)Ca(OH)2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Ca(OH)2+Na2CO3===CaCO3↓+2NaOH H2O 灭火

3.

(1)C

(2)Fe2O3+6HCl===2FeCl3+3H2O

(3)①复分解反应

②Ca(OH)2+2HCl===CaCl2+2H2O

[或Ba(OH)2+2HCl===BaCl2+2H2O]

③3

4.

(1)O2

(2)CaO+H2O===Ca(OH)2

(3)CaCO3

(4)2NaOH+CO2===Na2CO3+H2O

(5)

5.

(1)①CO2 Na2CO3 

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从高到低:

NaOH、HCl、Fe、O2 

(3)H2SO4和HCl(或Fe和Mg)

6.

(1)①红

②Fe2O3+6HCl===2FeCl3+3H2O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③2HCl+Fe===FeCl2+H2↑(合理即可)

(2)①CO2+Ca(OH)2===CaCO3↓+H2O

②H2SO4

7.

(1)Na2CO3 

(2)Fe H2SO4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B

8.

(1)①Mg

②Fe2O3+6HCl===2FeCl3+3H2O

③Na2CO3+2HCl===2NaCl+CO2↑+H2O

(2)Na2CO3、H2SO4 

CO2+Ca(OH)2===CaCO3↓+H2O

9.

(1)CO2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②④ 

(4)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

②NaCl和HCl

10.

(1)CO2

(2)H2O

(3)CaCl2、HCl

(4)Ca(OH)2+Na2CO3===CaCO3↓+2NaOH (5)C

11.

(1)纯碱(或苏打)

(2)H2O2

(3)CaO+H2O===Ca(OH)2

(4)Ca(OH)2+Na2CO3===CaCO3↓+2NaOH Na2CO3、NaOH

12.

(1)Fe

(2)CaO+H2O===Ca(OH)2

(3)CO2+2NaOH===Na2CO3+H2O

(4)NaCl、CaCl2 HCl

13.

(1)①NaOH

②NaOH溶解放热,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

(2)

(3)①Na2CO3+2HCl===2NaCl+CO2↑+H2O(或NaHCO3+HCl===NaCl+CO2↑+H2O)

②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