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7465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docx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附答案

得分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平时作业册

 

专业:

层次:

□本科□专科

学号:

姓名:

 

形成性考核

(一)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

2.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

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

(×)

3.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

4.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

5.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

6.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

7.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

8.民族组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

(×)

9.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

(√)

10.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

(×)

二、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序号内。

每题3分,共30分)

1.(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

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C.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

5.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D)。

A.血统B.语言C.风俗习惯D.自然力

6.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

7.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B)的质与量的提高。

A.演变B.演进C.进化D.形成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D)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 B.新阶段 C.新征程 D.新时代

9.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

10.十九大的主题是:

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B)

A.继续前进 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 D.砥砺前行

三、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序号内。

每题4分,共40分)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民族理论(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

3.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ACE)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B.人文属性C.社会属性D.文化属性E.生物属性

4.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

A.民族特征B.历史依据C.现实依据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

5.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ABC)。

A.社会生产B.社会分工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

E.地理位置

6.民族发展包括(BCD)等。

A.原生态发展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E.次生态发展

7.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E.民族发展的促进

8.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B.民族自身因素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E.政治因素

9.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ABCD),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

10.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哪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BCD)

A.行政机关B.监察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

形成性考核

(二)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封建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是:

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并具有两个历史发展趋势,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民族间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在各方面日益接近。

(×)

2.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

(√)

3.民族问题涉及的是民族自身发展的问题。

(×)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

(√)

5.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

(√)

6.我国的民族问题就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

7.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

(√)

8.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参政权;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及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的权利;保障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

9.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

(√)

10.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

二、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

在题中的序号内。

每题2分,共30分)

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

A.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

2.现今世界上共有(C)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10000B.12000C.3000D.1000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

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D)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不同发展水平B.不同历史传统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

4.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

A.7B.8C.10多D.20多

5.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C)。

A.44%B.54%C.64%D.74%

6.我国大陆地区的(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24个B.31个C.36个D.41个

7.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B)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8.(A)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经济发展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9.(C)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D)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三、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写在题中的序号内。

每题4分,共40分)

1.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地域B.民族C.体质D.经济E.文化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BCD)。

A.《阿诗玛》B.《格萨尔》C.《江格尔》

D.《玛纳斯》E.《嘎达梅林》

3.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ACDE)。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4.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ABCD)的平等。

A.地位B.待遇C.权利D.利益E.财富

5.(BCDE)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6.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CE)。

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

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D.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7.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E.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8.中国将高举___、___、___、___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ABCD)

A.和平 B.发展 C.合作D.共赢 E.互惠

9.2018年最新修订的《宪法》中明确指出,()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ABCD)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

10.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坚持(ABCD),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

形成性考核(三)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

2.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

4.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

5.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任用是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

(×)

6.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7.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干部培养方针已经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不断走向法制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