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297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天津市和平区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天津市和平区2018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

”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C.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2.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

胡佛政府修建水坝的目的是

A.运用强制力来提供救济,改善民生

B.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复苏

C.通过法律形式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通过一系列社会立法以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3.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

下列材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的是

A.中国人民控诉日军侵华的言论B.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C.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D.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

4.历史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进程。

比如,我们依据1945年春中国政治发展态势,可以推断中共七大的主要决策是

A.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B.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C.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乡村转向城市,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

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5.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外曾出现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

但有学者认为:

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

以下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B.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C.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

D.戊戌变法和文艺复兴

6.2021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21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的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

这一裁决

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照顾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B.迫使美国摒弃关税贸易壁垒

C.立足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7.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本国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

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制度极为优越

B.鸦片战争时东学西渐进入高潮

C.这种制度在明清时期继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D.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

8.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年—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

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年份

1914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布机(台)

2316

2736

3839

4139

4139

纱锭(枚)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1248282

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

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

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9.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

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

……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

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

B.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

C.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

D.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1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以为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B.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C.一定程度上忽略个别考察D.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11.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

A.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B.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二、材料分析题

1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与英国订立的《天津条约》甚至规定,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西方人有知识、讲礼貌,正直,不应该称之为蛮夷。

……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这虽然人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摘自齐廉允《“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的错位——中国传统外交观考察》

(1)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关系的认识。

13.历史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千秋,对此人们各有说法。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

而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

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

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

并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材料二威尔斯:

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

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

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

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

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

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

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

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

……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国民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

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

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

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

指出其变化之处,分析其不变的宗旨。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唐代的法律规定,商品交易时使用的度量工具必须每年校对一次,统一标准后才能使用。

该项规定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交易,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故选C。

坊市制度和法律条文均是针对商业贸易而言,A项中“社会经济”的概念过大,故A错误。

B项中“维护封建统治”和D项中“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均未提及,故BD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2.B

【解析】

根据材料“胡佛水坝”可知,胡佛政府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复苏,故B项正确。

运用强制力来提供救济、改善民生是罗斯福政府的政策,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

材料是兴办公共工程,没有涉及法律形式,通过法律形式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是罗斯福新政内容,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

立法保障工人合法权益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点睛: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紧扣设问要求“胡佛政府修建水坝的目的”,联系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3.C

【解析】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对于历史认识与研究极其重要,因此,史料的选择必须讲究科学与客观。

据此,判断选项,可知:

A项“控诉日军侵华的言论”,B项“史学著作”,均不能够作为第一手史料,排除。

B项“美化战争的宣传单”,与题干主旨相反,排除。

C项“笔供”,相对而言,最具真实性,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

历史素养·历史认识与研究·史料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素养相关内容——史料。

近年来高考比较注重这一块,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与备考进程中,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此方面理论与素养的补充,并加强训练,做到灵活运用。

按照史料的来源,史料大致分以下几类: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等。

按照史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又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在历史研究中,排在第一位的即是第一手史料(但也需要多方面应证),第二手史料只能够作为参考,合理使用。

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1945年中国即将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推断出中共七大的主要决策是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所以答案选B。

A是1937年,C是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D是1978年。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文艺复兴,题眼是“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

中国的五四运动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进行了直接猛烈的批判,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故B项错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均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故C项错误;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西方的民主思想,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都符合“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故D项正确。

6.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世界贸易组织认定美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征收了不正当关税,表明世贸组织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世贸组织坚持非歧视、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并非特殊照顾某个国家的利益和地位;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贸组织利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并未涉及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C选项错误,世贸组织的宗旨是规范国际贸易,不是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D

【解析】

根据材料“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特点极大的提高了行政效率,皇帝高度集权,他的命令可以很快贯彻执行下去;该制度表现在选官任官上面,中国的科举制是通过统一考试的形式,公平且高效;这些都是议会制民主国家很难达到的,因此英国才会对中国的官吏制度持赞许态度,并借鉴了中国科举制,故D项正确。

明清之际皇权膨胀并达到顶峰,苛政频发,选官任官上,八股取士僵化,很少能选取真正的治国人才,对于中国来说是落后的封建制度,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东学西渐在鸦片战争时期进入高潮,而是西学东渐逐渐兴起,B项错误。

明清时期膨胀的皇权和八股取士阻碍了中国的进步,C项错误。

8.B

【详解】

材料中的表格反映的是棉纺织业的发展,并没有和其他行业做比较,不能得出结论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故A错误;依据表格信息可以发现从1914年—1921年整个棉纺织业无论是从布机的台数还是纱锭的枚数都呈现增长趋势,但是1921年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给民族工业沉重的一击,因此发展背后隐藏着危机,故B正确;民族工业并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的支柱产业,小农经济依然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利润丰厚与否在表格中并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9.B

【详解】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00—1850”、“工资基本保持稳定”、“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等可知,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得以普及,交通也变得更加便利,故才会有材料所述情形,B项符合题意。

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劳动人民购买力并未获得提高,排除A;CD两项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而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10.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这里强调研究世界历史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进行“整体的”研究,实际上是强调用整体史观去研究历史,而不是站在某一地区和国家的角度,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研究世界历史应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而不是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A项错误。

材料主旨不是研究世界历史应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而是强调研究世界历史应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一定程度上忽略个别考察,而是强调研究世界历史应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C项错误。

11.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17年俄国爆发了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二月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正确。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故A项错误。

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政权,故B项与材料不符,错误。

材料强调二月革命的意义,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D项错误。

12.

(1)转变:

由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观念)和封建等级外交理念转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

原因:

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受挫,“天朝上国”观念逐渐被打破;西方近代外交观念的传入;一些晚清官员和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由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说明:

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54年倡导并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开始步入世界舞台;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中国主导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实行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WTO等。

(3)认识:

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在对外关系中保持互惠互利,互相包容,和平共进,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外交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根据材料一“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到“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再到“褒义型概念替换”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由传统的华夷观和封建等级外交理念转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方面思考作答。

第二小问,关于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转变的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政治(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思想(西学东渐)等方面回答即可。

(2)关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结合建国初、70年代、90年代以来几个重要时期,列举属于包容体现的中国外交成就即可。

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70年代实现中美和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中国主导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2001年加入WTO等。

(3)关于对“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关系的认识,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围绕两者关系展开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在对外关系中保持互惠互利,互相包容,和平共进,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外交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方面思考作答。

13.

(1)目的:

古代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奢侈生活的需求;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4分)

原因:

为了战时需要(民族危亡局势的深化)和改善人民生活;当时美国经济危机严重,而苏联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4分)

利:

为战争准备了物质基础;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

(2分)

弊:

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和制度约束;工人没有获得普遍的人身自由。

(2分,任意两点即可)

(2)区别:

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而国民政府实行的是官僚资本主义,美国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分)

(3)区别:

斯大林把计划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绝对对立起来,排斥市场价值规律,否定市场经济,不利于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落后面貌;而邓小平则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4分)

贡献:

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这个根本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3分)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的目的,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古代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奢侈生活的需求;洋务派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可以得出为了战时需要和改善人民生活;依据材料一“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当时美国经济危机严重,而苏联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第三小问的利弊,依据材料一“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利是为战争准备了物质基础、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

而弊端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以及工人的人身自由等方面思考回答。

(2)本小问的区别,依据材料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政府实行的是官僚资本主义以及国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第一小问的区别,依据材料二“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

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斯大林模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解答即可。

第二小问的贡献,结合南方谈话的内容和意义解答即可。

【点睛】

本题考查对洋务运动、斯大林模式、官僚资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1)观点:

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特点: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6分)

(2)主张:

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

关系:

《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

(6分)

(3)变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2分)

宗旨:

追求社会平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3分,答出一点得1分)

【分析】

(1)根据材料一“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可从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等方面回答观点。

关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方面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可知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根据材料二“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是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

”可知《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3)根据材料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可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方面回答变化即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追求社会平等,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变的宗旨。

点睛:

20世纪以来中国产生了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有关这三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考查,高考主要集中在对比他们在救国道路上主张以及这些理论措施在中国实践的结果,由此体会出这些理论成果各自的时代特征以及利弊表现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当然,要准确揭示其实质区别,还应该从阶级属性出发对其进行阶级分析。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