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085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docx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七年公务员经验谈上

公务员七年的回顾

楼主作者:

万川溪水发表日期:

2010-6-3020:

56:

16

  2003年,从法学院毕业出江湖,大家知道这个专业除了司法考试做律师,就是公务员,我的同学也是一批一批的进入所谓的“官场”,当然,都是小兵。

一转头七年过去,比别人风浪多,几次选调考试,从一个省直机关到另一个省直机关,无数的文件、会议、督察、接待,无数的惊喜、悲伤、无奈、感慨。

照照镜子,只有眼睛还是七年前原来的样子。

  很久前就看天涯的公务员版,有几个很好的帖子,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说话,我明白,真正没有说话的地方才是卧虎藏龙。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

  我家祖上三代农民,而且是贫农,连副股级干部都没出过。

高中理科。

真正对官场一窍不通啊。

在大学的时候就因为法学院浓厚的政治氛围难以适应。

我的印象很深:

有一次对面楼两个系为抢位子,熄灯后火拼,几十人对几十人的群架。

那叫一个群情鼎沸啊,呐喊连天,连续几幢宿舍都燃烧了。

你猜我们寝室怎么样?

冲出去帮忙?

看热闹?

呐喊助威?

统统错!

我们的答案是:

该干啥干啥,睡觉,睡不着的听王菲听郑钧听疯狂英语听新概念。

总之没有人凑热闹。

这个不眠之夜给我的启示是,20年前不是有个什么事件嘛,还影响了一大批人的前程。

但真正厉害的人,不是在那个事件里面上街冲在前面的人,而是静静的躺在床上睡觉的人。

作为年轻人,“静”比“动”往往更有力。

  如果我们差不多年纪,我觉得累、忙、工资高都不是最主要的,你说的一个要素“人脉”我觉得很重要,做公务员其实还是做人的工作,你和谁打交道,往往决定你的方向。

个人意见。

  

  

  然后就考公务员,虽然那时没有现在的竞争压力大,但也是苦战过关,因为我笔试第三,只取一个,没有背景,省直部门,可见难度。

四处取经加上自己总结,也算是有一些公务员考试面试的经验(当然,这七年内我又参加了三次选调考试,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丰富),总算在面试中翻盘,顺利过关,想当年,现在还觉得幸福:

  

  不过我的问题还是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一点:

我对公务员职场的潜规则仅限于想象。

当时也就看过王跃文的《西州月》等几本书,2003年,王晓方可能还在双规中,诸兢估计还在江西省委组织部抄文件,湖南的阳剑估计也还没到作协。

官场小说也就在《沧浪之水》这样的低级阶段。

所以我就带着想象进入这个江湖。

  回2010wxfx兄:

  为什么只靠个人努力呢?

我觉得各种路线都可以尝试,只是不要尝试违法的路线就好。

我现在的这个部门让我看到很多很优秀的人,60年代左右的,因为尝试违法的路线(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结果一损俱损。

  就我想来,套用雾满拦江的话就是四条路:

  1、攻心之战,以情动之;和人处,特别是和领导处,大家都是有感情的,在企业在官场都一样

  2、攻城之战,以财诱之;这条我反对使用

  3、攻坚之战,以力迫之;其实各种选调考试,公开招考都是机会,但是先要积蓄能量

  4、攻野之战,以势强之;同事,群众,上级,上级的上级都是我们展现的对象,如果大家都说你好,这也是一股力量

  以上四种不靠唯一,综合使用,我觉得。

  进入公务员体系之后:

遇到的问题真的是以前想象不到的。

  第一是忙。

怎么会忙呢,我印象中,我爸我爷爷家里七姑八姨,都告诉我公务员就是喝茶坐椅子和聊天的,但我却是整天琐事无数,累的吐血。

  第二是不太荣耀。

记得村里书记走路趾高气昂,家里也指望我这样。

结果我到菜市场买菜,和我聊的开心的卖菜大妈一听我是公务员,眼神立刻变了,非但不说话,又加钱又扣秤的。

  第三是搞不清楚人情世故。

单位里面有人热情,有人冷漠,有人打听我的来历,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有人请我吃饭,还有人提醒我要对某某某注意一点。

复杂,复杂。

  谢谢各位支持,特别是pentson、曾沐夕阳,都是说在点子上。

写这个帖子一是自己理理思路,更多的想是听大家的看法,毕竟80后的我们是孤独的一代,也是开拓的一代,环境不同,历史不会重演,但是会惊人的相似,60的辉煌,70的经验其实都是难以复制,但我们一定会走上舞台。

  

  接昨天的继续说,就像“曾沐夕阳”说的生存下来其实不难。

面对刚进公务员队伍时的难题,第一的破解方法是以守为攻,我们人微言轻,不说话,多微笑就好。

《鹿鼎记》里面韦小宝刚进天地会,人家都看不起,说话都不带他。

小宝想“你们当我是死人,那我就是死人好了”,我回过头看,特别有感触。

所以说“年轻人,静的力量远远大于动的力量”,昨天有个兄弟在QQ上问我新公务员最要注意什么,我想最注意就是两个字“观察”,不但要看,还要悟。

高尔基其实没有大学,严介和也没有大学,他们的大学其实在额头之下,鼻梁之上。

  

  此外,就是“山寨”,我进单位,领导安排一个师哥带我,他的出身轨迹和我完全不一样。

他父母都是公务员,还是领导,他出道很早,自学大学和研究生,虽然年纪不比我大多少,但职级已经相当高,而且心地不错。

我能做的就是模仿,看他怎么把事情分成“轻重缓急”来处理,看他怎么应付不同的人,人家问他“你是哪个单位的”他从来都是谦虚的说“也就是打工的”。

第一个感谢的就是他,是我的老师,有了这样的学习,我才真正的生存下来。

  

  

  另外的学习就是小说,2003年看官场小说其实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

最有名的就是阎真的《沧浪之水》和王跃文的《国画》、《梅次故事》等等系列。

他们讨论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传统文人气质”和“官场文化”的冲突。

结论都是悲哀的,保持文人气质的难进组织的法眼,像王跃文的第一高大全人物“关隐达”,要么人发生异化,阎真笔下的池大为,自从把自己的性格从“君子”改为“小人”,在五年内从科级升到副厅,但是最后他发现,自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成了第二个封建的、专制的、没有人性的马厅长。

他终于成为了自己的敌人。

看完这些书,足足让我这个三代贫农出身的公务员缓不过劲来。

如此尔虞我诈,如此出卖自己,这样的一碗饭,实在是代价太大。

  还有就是潜规则的描述,告诉你怎么“为人”,也就是教人“怎么夹起尾巴"“怎么唯上”,长官和真理之间永远听长官的,做事和做人之间永远看做人的。

我记得王跃文说的,孟维周如何“小人”,但就因为他是张兆林的秘书,最后青云直上。

而真正有水平不肯屈尊的“关隐达”最后只能靠“跳票”才能进步。

记得我看完《西州月》是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也是汛期,我在担心水位的同时,真想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大喊一声,“我靠?

真的要自己变化(差点说变态)才能走下去?

  七年之后回头来看,无论是王跃文,还是阎真,其实都没有真正上路,都没有真正悟透规则,都没有真正的看到趋势和变化。

一个简单的例子,王跃文没有写张兆林和孟维周时怎么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不是他不想写,而是他不知道。

阎真笔下的池大为过于戏剧性,好像只要人变成“小人”,就一定步步高升,他怎么不去想一想,如果个个都是“小人”,那又该怎么办?

  

  我现在的岗位,让我看到很多人,既一步一步干事有成绩,又晓得变通和灵活;既服从上级的要求,又晓得在合适的场合提出自己正确的意见;既能抓住机会,又知道如何积累;既完成上级的要求,又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他们服从规则,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人格。

他们没有背景,却能在严密的规则之下,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其实不奇怪,从隋唐科考取士开始,最牛b人,都成了公务员,现在还是这样,申论考思维,行测考智商,面试考表达,千军万马进来的人,怎能不牛?

  感谢US_gaap、七龙珠2009、cnr2006!

  

  先对cnr2006兄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我想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的特点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这就意味着在中国有可能成功,但是竞争将会无比的激烈。

就像我们在公务员队伍,哪一次不是过关斩将考出来的?

  

  至于“政治斗争”,绝对非中国一家,除了瑞士那样的小国家,老牌的资本主义--英国,前几天看了一本讲伊丽莎白一世的书,也是绝对不会逊色的,而且我还注意到英国众议院还有大臣们,前一段时间爆出的丑闻,和我们有时看到的听到了也是一个级别的,什么虚报一些发票,什么骗一点公家的房租补贴,也是这样的。

  

  刚才是从地理角度,从历史角度,我得承认中国的封建时期长,和西方国家比民主传统较短。

记得我在学校学宪法课,听老师讲卢梭、孟德斯鸠、社会契约论,也是听的热血沸腾,但是任何人都不能背叛自己历史,而是应该从历史出发。

此外,我其实非常不赞成过早的民主--让我们看看台湾的政治丑态,让我们看看那些台湾完全没有原则,没有骨气,完全两边倒的政治家。

我是很关注台湾的情况的,因为它像一个民主的实验田,有所收获,更付出了代价。

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台湾的一个政治片“弹道”,看看民主的践踏和悲哀。

  

  此外,我还建议“cnr2006”兄看看一本美国总统竞选班底干将写的书--《硬球》,你会发现政治的相似性,在华盛顿混,一样的需要有人“罩着”,一样需要耐心,一样需要面对黑手和陷阱(可能在竞选过程中表现的更明显)。

  

  政治就是这样,我们已经走进了这条路,那就要一直走下去。

  

  作为我,我会保持这样的想法:

政治永远不是全阳光的,但是我要保持内心的阳光,一定要冲出一条路来,

  

  

  曾沐夕阳兄说的对,生存不难,难的是发展。

我想这个帖子往后,就讨论如何发展的问题。

生存嘛,就像我前面说的,只要学会不多说话,只要把工作做好,然后不要得罪人。

我们都是刚进队伍的,我们的称呼永远是姓前面要加一个“小”字,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一般都是“比较优秀”,我们也不会轻易卷入他人的斗争。

ok,生存,没有问题!

  就生存再多说一句吧,现在有公务员法,除了特例,一般人的进步都是遵循3年左右一进的步调,当然,最基层的弟兄们要辛苦一点,我给新进队伍的兄弟一点小小的建议--学会把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面对的是一场长跑,第一名肯定不是刚开始冲刺的人。

所以我是不建议刚刚进入队伍就在工作和酒场上过于尽力和突出,时间还长着呢!

  能够生存之后,最多就是三个问题,我称之为“三陷阱”。

  

  第一个,我以一著名的财主命名,叫“史玉柱陷阱”,传说史玉柱同学从浙大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安徽,还是一省直单位,省统计局,自己还开发了软件,可见已经完成了生存问题。

有一天和他桌子面对面的处长说,小史啊,你好好努力,继续搞几个软件,等你过了20年,就能坐到我这张桌子上来了。

史兄心里这个郁闷啊,心想,靠,我天天看着你,也不觉得你有啥好的啊,这个活不能干,得辞职!

所以,一晃n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爸妈现在被他忽悠着,吃脑白金和黄金搭档。

  

  第二个,我以沧浪之水的男主角命名,称为“池大为陷阱”,看过《沧浪之水》的人都知道池大为的思想转变那叫一个天克地冲、沧海桑田啊,那种似乎帮领导开一下车门,下雨天帮领导打个伞,就是“做狗”--这是书上的原话,那个池大为,还真的学狗叫了好几声。

作为年轻人,可能紧张、害羞也是另外一个因素。

一大桌子人开会,不知道或不好意思手脚勤快一点,倒到水,拿拿烟灰缸。

人家嘴上不说心里就会有看法。

  

  

  第三个,我以一著名的动物命名,称为“青蛙陷阱”,雾满拦江有本书叫《像青蛙一样思考》,讲的就是泥潭哲学,这样的人似乎知道规则,混的不错,但也就是混而已,满足于“铁饭碗”,长足的进步没有,能力一般,按部就班不好不坏,停留在工作完成,同事关系好这样一个层面,除了“公务员”,其他什么都不会做。

效果好的平平淡淡退休养老,如果遇到变革,有的时候还会吃亏。

据我说知,在十几年前有一场事业单位的改革,好像机械系统还是煤炭系统(现在已经没有这个系统了)下面的有一些事业单位,最后改为“协会”,让很多原本有“铁饭碗”的人下了岗。

  

  谢谢2010wxfx,US_gaap,月亮下DE蛋,三位兄弟!

  

  对前面两位兄弟,可能误解我的意思,我们这些没有背景,特别是像我这样三代贫农的人,肯定是要靠认真干事和好好做人来立足的。

很长的时间内,我们都要以“业务骨干”的身份生存。

我只是想说我们可以稍稍延长一下从“新手”到“业务骨干”这个过程的时间,按照中国的固话讲“厚积薄发”。

我觉得有三点好处。

  

  一是积累的多,悟的多,上手后可以发挥的更好,错误更少。

  二是不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一起工作的人,还有以前的业务骨干产生过大的冲击。

  三是有点地方特别忙,比如团口、组织口、两办,这些地方有时候连续熬夜都是很正常的,但试问自己能熬几个夜,能熬两个的已经是高手,如果领导看你能干,让你熬一周呢,我的想法是虽然要工作,也要要身体。

  

  还有一个可能是心里作用,如果开局完美,后劲不足,人家会说话,如果开局一般,越做越好,人家只能说你进步了啊。

  

  呵呵,请两位兄弟多指正!

明天继续,看球,看球!

  To:

沐名兄,看的透啊!

  

  公务员最可怕的不是有欲望,最可怕的是有欲望却明白自己根本实现不了。

小小的小兵公务员是这样,年纪大的处级厅级部级干部也是这样。

我常常留心报纸上那些贪污腐化的官员,媒体的描述往往很可笑,似乎他们都是世界上最傻b的人。

有喜欢电脑的,索贿居然索打印机mp3苹果电脑(真是专家,苹果的系统我都用不来);有希望能买通上层消灾,结果被几个被农民出身的骗子骗;还有好色的,但是那些情妇都长的如此歪瓜裂枣不值一提;更多更多的是弄了很多很多钱,藏夹墙里、藏衣柜里、藏猪圈里、藏茅坑里,玩一个费尽心机的捉迷藏游戏,等到被发现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不堪一击,才发现那些只是发霉的纸。

  

  但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是群蠢蛋,那就是大错特错。

他们这帮人,不敢说100%,70%以上都是牛人中的牛人,高手中的高手。

他们在年青的时候,也曾政绩显赫,叱咤江湖。

牛人的失败往往败在自己,败在自己的心态,败给自己的欲望。

所以他们往往在忏悔的时候说“我腐败堕落的原因,是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虽然大部分听到这句话的人都认为这是官话更是p话,就像我7年前听到这些话的反应。

但是7年来,我看到很多台上的官员,也能直接接触到一些正在改造服刑的败吏。

我才真的明白,原来我们听不懂的这句话却是最真诚的。

  

  的确,他们的内心没有了方向。

没有方向的权力往往是个悲剧。

  

  之前,我说这个帖子研究的是发展问题,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向问题。

  

  说到方向,有三个兄弟值得一提,分别是赵兄,钱兄和孙兄。

  

  赵兄是我的老领导,我初入江湖,绝对是无心做官,方向全无,上班干活下班打球,有班不加有酒不敬,逍遥自在。

赵兄作为我的直接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一天对我说“小万啊,你已经是个机关干部了,机关干部就要有追求,这个追求就是升级,你这辈子股级科级处级,一级一级来。

比如我。

”推心置腹,让我唏嘘不已。

  

  钱兄是我的老同学,相知n年,却也进了另一所大学的法学院,出来也考上了公务员。

他也是官宦出身,老爸当了一辈子的副局长,虽然有级别却也无权,没法调动任何资源,还得受局长的闲气。

受此影响,他的理想就是宁愿做一个富裕村的村支书,富甲一方,欺男霸女,鱼肉乡里,也不做副局长副厅长副部长。

如此实在,只能说佩服佩服!

(还好现在村两委都是民选,而这小子也暂时没有任何出头的可能)。

  

  孙兄的级别则是非常的高。

年纪比我父亲长,干活却吃苦在前;为人谦和平易、与人为善,做事兢兢业业、还推陈出新;权力虽大,却两袖清风。

我耳濡目染,似乎能看到他的思想:

把职务看做平台,把平台做大,把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人生的乐趣和质量。

虽然他不怎么追求当官,但由于他真的能把事情做好,哪一轮上升行情也没少了他的。

所以他也是平步青云。

  

  首先说声抱歉,一直没有来继续,主要是我发现自己很难像“当年明月”“雾满拦江”这样的高手一样,用轻松的笔调驾驭沉重的内容。

但是我的QQ仍然有人在不断加入,希望我能继续,包括这边1~97楼的兄弟姐妹的支持,特别是“港湾08”“hurry16a”“中电信”等各位的看法,非常有见地。

对“港湾08”的看法我只反对第四条,官场掣肘很多,做人为主,但并不代表不做事,只是要更加智慧和巧妙。

  

  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把自己的七年写下来的想法。

最近一直在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受这种风格的影响,我在qzzn上开了一贴,发现自己能够写下来,就像QQ上一位mm说的,最恨太监帖。

为了减少一个太监,我在两边同时吧,今天先把那边的贴过来,再次说声抱歉和感谢!

  

  

  

  公务员:

七年

  

  

  第一章:

继续还是放弃,写在最前言。

  

  首先说明一下,这可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考帖子,如果要算,只能算“后公考”帖子,我看包括“田老鼠”在内的各位版主,都希望“考上者”回来帮助“在路上”的兄弟姐妹。

我现在回头看“公考”,现在的认识的确和当年的角度、深度、高度都不一样。

我当上公务员后,也被抽调为工作人员参加过公考的考务,也许你考试时的“巡考员”、“计分员”、“引导员”就是我。

考试中,我也为他们在考试,特别是面试时的表现,叫好或是抱歉。

  

  这个帖子的目的,是想理理自己几年来做公务员的思路,既做到尽量真实,但为了论坛的纪律和自己的工作,也得有所保留。

也为大家提供借鉴,也希望大家理解。

可能我的年纪比各位都大,或许以后在职场我是你们的同事,所以,希望版主们不看僧面看佛面,手下留情吧。

  

  

  我叫万川,2002年法学院毕业,03年公考过关。

法学专业注定了我必然走进公务员的圈子。

大学班200人不到,现在看,70%分布在从公考到选调,从乡镇到国家部委,从政府到党委、从条条到块块、从人大政协到司法系统的公务员序列。

剩下的30%,有很大一部分在边防、消防、武警这样部队里,一方面他们的体系实际上是参照公务员的,另一方面,他们迟早也得转业变成公务员。

剩下10%几的人,要么是律师,要么在公司里面做法务。

这么多年下来,有成功的,有平常的。

成功的继续上演着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仍然孜孜不倦的寻找着考公务员的机会--虽然越来越难考,虽然他们有可能会比像我这样的先入者慢一个节拍。

但无论如何,法学院的毕业永远离不开公务员的圈圈。

  

  

  职业和婚姻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有趣的是,它们之间也有相通之处。

我02年毕业,03年考上公务员。

七年了。

就像结婚七年的时候,情况会强迫一个人去思考,是继续,还是放弃。

七年来,工作熟练当然仍有挑战,关系和睦虽然也有暗流,磕磕碰碰已经结束但眼前也不是平坦大道,各项程序都很上手但是也有其他职业的诱惑。

人生如此,婚姻如此,职业也如此。

  

  

  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别不了了之。

  到底是熟悉还是陌生?

七年来,先过公考,再过选调考试,我先后在两个省直部门干过,写材料,办会务,搞接待,做信访,有过为地方法规拟稿,也有日常的办文上传下达,我去过农村、下过煤矿,也到过北京、进过部委。

在工作中打过交道的最低领导是村委会、社居委主任,最高领导是副省部级干部。

上班时,我的同事都是公务员,下班了我同学朋友圈子也大部分都是公务员。

此外,我还娶了一个公务员的老婆。

这么看来似乎我应该很熟悉这个行业。

  

  但同时,我也在时刻问自己,七年的时间,足够你了解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行业吗?

我仍是从单一的角度来看这个较为复杂的工作。

很多人父母长辈都是公务员,甚至是大小不同的领导,他们从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就开始了解这个行业。

这样人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和你想像的不一样,他们并不一定要动用父辈的资源,只是心态更安稳,规则更熟悉,选择更准确,看法更独到,这些似乎也就够了。

  

  我之前在天涯写过帖子,希望有人指点我,或者批评我,有一点思想上的共鸣。

但是天涯的公务员论坛真正回帖的都是那些在考,或刚刚考上的公务员,那些老杆子,都在保持沉默,他们很自然的把在单位沉默是金的作风带到了网上。

然后有个这边的兄弟建议:

索性到考试网上来发帖吧,他们或许帮不到你,但你能启发他们。

  

  其实也是这样,公务员是个风光的行业,但也是一个孤独的行业,职业的思考永远得独自完成。

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是:

一步一步把自己七年来的领悟写出来,从工作方法到哲学探索,写完之后,决定是否再把这个职业继续下去。

当然,我希望我写出来的东西能够帮助大家,更希望大家对我的看法提出批评和建议。

  

  在这个论坛,我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看到了千军万马。

我要对你们说的是,当你闯过独木桥的时候,你的职业才刚刚开始,你在享受职业给你带来的温饱和平稳的同时,也可能面对较为繁重的工作、不公平的待遇、年复一年琐事、性格独特的领导、非常一般的收益;你可能面对同学们较为出色成就,而自己不温不火怀才不遇;你可能面对规则和所谓的潜规则,可能面对众多的上级、同事、群众,而他们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你可能才真正觉得自己是一颗螺丝一块砖,在整个体系中的渺小;你可能一眼看到未来,失去方向失去目标失去思路,也可能会面对诱惑也可能面临选择--就像我这七年来遇到的。

只有一步一步,思考好解决好这些问题,你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而不是简单的两三年一次的升职。

  

  七年前,我考上公务员的时候,一位很要好的同学的父亲是县局的局长,这位在基层打拼了一辈子的老人家和我说,小万,记住一条,就是“一少四多”--少说、多看、多听、多做、多悟。

这么多年我坚持下来,如果你问我,如果用最少的话来概括最深刻的思维是什么?

我能回答你两个字--“辩证”,这是我最能触及的最深的哲学。

今天所有在这个论坛的同学们都是在冲刺,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考公务员是冲刺,做公务员是长跑--要有战之能胜的激情,更要有长远的规划和不懈的动力。

  

  以上是最前言,是第一章。

后面将围绕“辩证”展开,大体会围绕:

笔试和面试、做人和做事、安稳和突围、文字和讲话、打基础和抓机遇、哲学和心态、对手和伙伴、基层和机关等等内容来写。

但是不会太多涉及“潜规则”。

我的基本看法是:

太多的官场小说和舆论丑化已经过分夸大和扭曲了公务员的规则,我应该告诉自己和大家的一个真实而客观的公务员职场,而不是靠“潜规则”来哗众取宠吸引眼球。

  

  在写的过程中,一是形式内容皆服从思路,随时调整,恕不预告。

二是工作突发情况多,如果断断续续,前后不搭,敬请原谅。

三是大家觉得有什么应该要写的,或有疑问,尽管提出,一定及时充实、知无不言。

  

  此外,我80年代生人,平时也不算老夫子,写的过程中,可能会推荐我觉得对公务员职业有用的书籍、电影、网站和游戏,既不收广告费,也不强迫使用,各看爱好、各有感受。

就像第一章的标题,是向《圣斗士》致敬,因为大家都是真的斗士。

需要提醒的是各位都是考公务员的过程中,时光如金,偶作调节可以,不要沉溺其中,误了大事。

以后考上了,时间一定是充足的。

  

  2010.7.25.中午。

  

  

  

原文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