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4083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docx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2

第2章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概述…………………………………………………3

2.1物流的概念及发展历程…………………………………………………………3

2.2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的含义及发展………………………………………………3

2.2.1生产企业企业内部物流的含义………………………………………………4

2.2.2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历程……………………………………………42.3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组织结构……………………………………………………5

2.4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的含义………………………………………………6

2.5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目标…………………………………………………6

2.5.1快速响应……………………………………………………………………7

2.5.2最低库存……………………………………………………………………7

2.5.3集中运输……………………………………………………………………7

2.5.4最小变异……………………………………………………………………8

2.5.5全面质量……………………………………………………………………8

2.5.6生命周期支持………………………………………………………………8

第3章我国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发展现状……………………………………………9

3.1库存积压,周转速度太慢………………………………………………………14

3.2企业内部物流设施布局不合理…………………………………………………9

3.3管理方法与企业物流组织结构不合理…………………………………………9

3.4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落后………………………………………………………15

3.5企业管理者对物流合理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10

3.5.1是对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重视不够………………………………………10

3.5.2对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含义的理解不够深刻……………………………11

3.6企业的基础设施落和装备水平低,物流效率低下………………………………11

3.7企业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11

第4章我国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2

4.1企业的物流定位与发展战略不明确……………………………………………12

4.2注重物流物理功能的实现,忽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12

4.3在物流设施投资方面注重硬件投资,忽略软件设施的投资……………………12

4.4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程度不够………………………………………12

4.5企业对物流系统优化的认识不足………………………………………………13

4.6难于对各个部门进行合理的物流管理绩效测评………………………………13

4.7企业内部物流成本统计没有标准和确定的方法………………………………13

第5章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对策建议…………………………………………14

5.1加强企业内部物流设施的合理布局……………………………………………14

5.2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应用………………………………………………14

5.2.1及时管理方式(JIT)………………………………………………………14

5.2.2精益生产方式………………………………………………………………15

5.2.3供应商管理库存……………………………………………………………15

5.2.4企业资源计划………………………………………………………………15

5.3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16

5.3.1地理信息系统(GIS)………………………………………………………17

5.3.2全球定位系统(GPS)………………………………………………………17

5.3.3电子数据交换(EDI)………………………………………………………17

5.4加速企业物流外包进程…………………………………………………………17

5.5加快企业重整步伐………………………………………………………………18

5.5.1企业的观念再造……………………………………………………………18

5.5.2制度再造……………………………………………………………………18

5.5.3企业组织的再造……………………………………………………………19

5.5.4企业文化再造………………………………………………………………19

5.5.5企业技术再造………………………………………………………………19

5.5.6企业流程再造………………………………………………………………20

5.6完善物流预算体系,建立物流成本核算和分析制度…………………………20

5.6.1ABC作业成本法的原理………………………………………………………21

5.6.2作业成本分析的物流费用体系……………………………………………22

5.6.3作业成本法应用程序………………………………………………………23

5.7加强研究探索,加强人才培养……………………………………………………23

结论………………………………………………………………………………………25

致谢………………………………………………………………………………………26

参考文献…………………………………………………………………………………27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生产型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日益要求各个企业将企业内部物流放到战略层次来考虑。

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物流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大多数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情况却不甚理想。

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在降低成本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不断地优化企业物流,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对提高我国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我国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发展现状来看,企业自办采购、自营物流严重,第三方物流代理比例较低,库存管理落后,运输效率较低,采购计划不合理,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下以及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生产企业难以适应社会分工的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满足不了现代市场多批量、小批次、多品种、紧急性的市场需求和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要求。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生产企业是为社会提供产品的经济实体,企业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收取回报,获得相应的利润,以维持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但是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成为占据市场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

企业基本的活动要素是生产、销售和物流,在生产和销售活动方面,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生产领域的机械化、自动化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计算机在事物处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销售方面采用了科学的营销方法。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内部管理的加强,生产和销售领域内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在生产和销售领域以外的运输、仓储、包装、库存等企业内部物流环节上却存在着较大的潜力。

企业单纯地追求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效率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企业经营决策者层面上,对物流的认识普遍得到提高,并开始把寻求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的视角转向物流领域,企业内部物流贯穿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对企业内部物流环节的任何改善都会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物流合理化被称为"企业脚下的金矿",当前企业"最重要的竞争领域"。

特别是企业库存控制的合理化程度,能体现企业素质的高低。

库存过多不仅占压流动资金,而且掩盖了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矛盾:

部门工作的效率、物流设施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物流信息化建设、劳动纪律、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设备维护部门的责任心等都将得到体现。

一位日本企业家认为,"只要看物流状况,就能判断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是很有道理的。

国内外的许多知名企业已经将物流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壮大,加快企业物流的发展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文章就正确认识物流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影响,简要分析了企业如何充分发挥现代物流的推动作用,建议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加快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本文从介绍物流概念入手,阐述了生产企业物流的概念,发展,目标以及组织结构,进而对目前我国企业物流合理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完善和加强企业物流合理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第2章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概述

2.1物流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目前国际上物流的概念很多,比较被大家接受的概念是“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加工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的发展不仅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关。

按照时间顺序,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0世纪初至50年代,物流的萌芽开始阶段。

20世纪初,在北美和西欧一些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实现,人们开始意识到降低物资采购及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单元化技术的发展,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人们认识物流提供了可能。

(2)第二阶段:

20世纪60至70年代,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6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管理

学的进步,生产方式、组织规模化生产的改变,大大促进了物流的发展。

物流逐渐为

管理学界所重视,企业界也开始注意到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改进物流管理作

为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

(3)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现代物流管理时期

这一阶段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

企业开始超越现有的组织机构界限而注重外部关系将供货商(提供成品或运输服务等)、分销商以及用户等纳入管理的范围,利用物流管理建立和发展与供货厂商及用户稳定的、良好的、双赢的、互助合作伙伴式的关系,形成了多种联合影响力量;以赢得竞争的优势、物流管理已经意味着企业应用先进的技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管理这些关系、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计划和其他物流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应用与发展,为物流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4)第四阶段:

90年代以来至今,物流合理化管理时期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的内容仍在不

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物流体系的重要,现代物流

的发展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同时,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物流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使物流企

业和工商企业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同时物流企业也为各客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物

流服务、特别是对世纪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像杠杆一样撬起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成

为企业决胜未来市场的重要工具。

2.2企业内部物流的含义及发展

2.2.1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的含义及内容

企业内部物流是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的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包括物料在仓库与车间之间每个环节的流转、移动和储存(含停滞、等待)及有关的咨询管理活动,它由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及废弃物流组成,它是一个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人才流为一体的供应链(如图1)。

是基于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的后勤保障系统,或者说是配套的商品供应系统。

企业通过积极的促销活动和灵活的经营方式走向市场,坚持“客户需求至上、一切为客户服务”的经营理念参与市场竞争,使物流从单一的运输功能逐步转化为多元、综合的功能。

加快物流的发展,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图1企业内部物流框图

2.2.2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历程

生产型企业的发展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现代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必须要与现代生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从国际上看,生产企业和现代物流发展是互动的,密不可分的。

而且发展水平越高,越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

生产企业的发展是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的发展又是对生产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力量。

十九世纪末以来,国际上生产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相应地生产企业内部物流也经历了四个逐步提升的发展时期:

(1)工厂式制造厂阶段

这一阶段初期企业生产效率不高,产品销售量不大,对物流的需求还不是很迫切。

20世纪初以后,随着企业产品销售逐渐扩大,人们开始意识到降低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人们认识物流提供了可能,开始出现现代物流萌芽阶段。

(2)少品种、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阶段

随着制造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为适应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销售实现,必然提出了需要建立一个提高销售效率,降低成本的组织方式。

同时,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也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条件。

于是,从企业角度考虑到产品销售的需要,提出了货物配送(PhysicalDistribution)的物流组织方式,实现了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物流组织功能,形成了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的物质移动的管理体系。

现代物流发展进入了实物配送管理阶段。

(3)精益生产阶段

制造业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和产品生产的成组技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增加、质量改进,要求产品生产一体化运作,也自然促进企业内外部物流整合,实现从采购的获得、制造的支持、到成品分销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从而推动了现代物流向一体化物流管理阶段过渡。

(4)敏捷制造、柔性生产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向精细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其中即时制管理(Just-In-Time)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

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必要的时间、对必要的产品从事必要量的生产或经营”,因而不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浪费和造成成本上升的库存,即所谓的零库存。

即时制管理是即时生产、即时物流的整合体。

它要求复杂多变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而开发新产品的最快路线涉及从不同的企业中组织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共同完成各自功能。

因此企业边界被打破,企业间需要形成动态联盟。

这自然要求物流服务也要与制造业发展相适应,进入供应链的协同运作阶段。

于是现代物流发展到目前最新的形式——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阶段。

2.3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组织结构

企业物流组织作为物流活动的承担者,对物流绩效的产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避步通过组织机构的重组突出物流功能,企业的内部物流是一种综合的努力,其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创造价值.当物流作业被高度一体化,并定位成一种核心能力时,就能成为企业优势战略的奠基石.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物流管理逐步一体化,企业开始通过机构重组突出物流功能,其组织结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离的功能结构、功能集合的阶段及过程集合的阶段。

2.3.1分离的功能结构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企业内部物流被分散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各个物流活动都是相互分离的,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

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

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2.3.2功能集合的阶段

进入60年代后,随着企业对物流管理合理化意识的提高,企业开始设置专门承担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部门,虽然此时也分属生产部门或销售部门,但毕竟是在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很多企业也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企业内部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即系统化管理。

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

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

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

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在这一阶段企业物流组织结构分为直线型物流组织,职能型物流组织,直线职能型物流组织。

2.3.3过程集合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设置了专门的物流部门,统筹企业内部的各项物流活动,同时第三方物流也开始受到重视。

企业的物流部门也从生产部门或销售部门独立出来,与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并列,成为独立型组织,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的意识也得到提高。

在这一阶段企业物流组织结构主要分为物流事业部组织,物流子公司组织。

2.4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的含义

所谓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就是根据物流系统中的各项职能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把企业内部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物流信息等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规划、组织与管理,使整个企业内部物流过程最优化;以较低的物流成本、适当的数量、适当的质量、适当的时刻、适当的地点、适当的价格、最好的服务将物资提供给客户。

企业物流合理化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各种设备、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局、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合理控制库存以减少资金占用、改进服务等。

2.5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目标

实践表明,只有目标明确的企业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同理,也只有目标明确的企业物流作业才能高效运转起来。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的目标是企业物流一体化即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统筹解决企业物流问题,以求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源,以最低的消耗、最快的时间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其具体包括快速响应、最低库存,集中运输、最小变异、质量以及生命周期等方面。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目标模式如图2所示。

图2企业物流合理化的目标模式

2.5.1快速响应

这是企业物流作业目标中最基本的要求。

快速响应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

比如,一个远在昆明的客户其公司服务器出现问题,而作为提供服务器备件支援的厂商位于北京,若客户需要在6小时内恢复服务器正常运行,那么快速响应就至关重要。

快速响应的能力使企业将物流作业传统上强调的根据预测和存货情况作出计划转向从装运到装运方式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上来。

快速响应要求企业具有流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广泛的合作伙伴支持,在上例中若该服务器备件支援的厂商在成都或昆明有合作伙伴,那么在6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解决客户的问题、满足客户需求就更为容易。

2.5.2最低库存

这是企业物流作业目标中最核心的要求。

最低库存的目标同资产占用和相关的周转速度有关。

最低库存越少,资产占用就越少;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占用也越少;因此,物流系统中存货的财务价值占用企业资产也就越低。

在一定的时间内,存货周转率与存货使用率相关。

存货周转率高、可得性高,意味着投放到存货上的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

企业物流作业的目标就是要以最低的存货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实现物流总成本最低。

随着物流经理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最低库存的控制上,类似“零库存(JIT)”之类的概念已经从DELL这样的国际大公司向众多公司中转移并得到实际应用。

要实现最低存货的目标,物流系统设计必须控制整个公司而不仅是每个业务点的资金负担和周转速度。

当然,我们也要以系统思想整体最优的原则,在个别企业“零库存”的设想基础上,提出以“安全库存”为原则的最经济物流系统设计原理,以达到“1+1>2”的经济效果。

2.5.3集中运输

集中运输是企业物流作业中实施运输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输成本与运输产品的种类、运输规模和运输距离直接相关。

许多具有一流服务特征的物流系统都采用的是高速度、小批量运输,这种运输通常成本较高。

为降低成本,可以将运输整合。

一般而言,运输量越大、距离越长,单位运输成本就越低。

因此,将小批量运输集中起来以形成大规模的经济运输不失为一种降低成本的途径。

不过,集中运输往往降低了企业物流的响应时间。

因此,企业物流作业必须在集中运输与响应时间方面综合权衡。

2.5.4最小变异

在企业物流领域,变异是指破坏系统作业表现的任何未预期到的事件、意想不到的事件,它可以产生于物流作业的任何地方。

比如客户收到订货的时间被延迟、制造中发生意想不到的损坏、货物交付到不正确的地点、空运作业因为天气原因受到影响、铁路运输作业因为地震灾害受到影响等。

减少变异的传统解决办法是建立安全存货或使用高成本的运输方式。

不过,上述两种方式都将增加物流成本,为了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现在,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管理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积极的物流控制成为可能

2.5.5全面质量

物流作业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寻求客户服务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目前,全面质量管理(TQM)已引起各类企业的高度关注,自然,物流领域也不例外。

从某种角度说,TQM还是物流得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因为事实上一旦货物质量出现问题,物流的运作环节就要全部重新再来。

比如运输出现差错或运输途中导致货物损坏,企业不得不对客户的订货重新操作,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而且还会影响到客户对企业服务质量感知,因此企业物流作业对质量的控制不能有半点马虎。

持续的质量改善。

对全面质量管理承担全面义务是对物流复兴作出贡献的主要动力之一。

目前,物流管理上所面临的实现”零的缺陷”的物流表现的挑战越来越明显,即:

物流作业必须在日夜24小时的任何时间、跨越广阔的地域来履行。

由于不正确装运或运输中的损坏导致重做顾客订货所花的费用,远比第一次就正确地履行所花费用多。

因此,物流是发展和维持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善的主要组成部分.

2.5.6生命周期支持

由于不断地提高具有强制性质量标准、产品有效期的到期和因危害而产生的责任等而引起的顾客对产品的不满意所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必须作适当的产品收回工作,于是逆向物流需求也就产生了。

逆向物流作业需求的范围从最低的总成本(如为再循环而回收空瓶)开始至完成紧急回收时止。

其中重要之处在于,如果不仔细地审视逆向的物流需求,就无法制定良好的物流战略。

因此,厂商必须仔细地设计一个物流系统的生命周期支持的能力。

生命周期支持,用现代的话来说,其含义就是”从摇篮到摇篮”的物流支持。

第3章我国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统一开放的全球市场已经形成,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热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现代物流在我国蓬勃兴起,并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这种新的经济市场形势下,我国现有大多数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不仅远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而且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也是一个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