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687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幼仪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张幼仪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张幼仪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张幼仪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张幼仪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幼仪传》.docx

《《张幼仪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幼仪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幼仪传》.docx

《张幼仪传》

《张幼仪传》⑦

1

久违的自我

 

人的一生很难说不会遇到坎坷,但并不是所有的坎坷带来的不幸都是相同的。

有的人遭遇了穷困潦倒,有的人常常深陷在精神的困苦中无法自拔,这种困苦会毁掉人的精神防线,让人迷失自我,对自己极度没有自信。

 

张幼仪的一生未曾穷困潦倒,但是她深陷婚姻的围城7年,却在无爱中飘摇。

张幼仪从不幸的婚姻里,学会了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兵荒马乱,这段苦痛终究被她转化成了生命中的财富。

 

对于一段一开始就没有长远性的婚姻而言,回头和终结都是痛苦,腹背受敌。

张幼仪像一朵低调而华丽的黑玫瑰,一直都卓越而不张扬,爱得炽热而深沉。

 

在一切与生命有关的活动中,爱是最能让人感动的,也是最伟大的。

徐志摩这块执拗的冷铁,最后也在婚姻的捉襟见肘中,感悟到了原配的体贴与温暖。

 

经历过尘世纷扰的世人,都确信一个真理:

大道至简。

越简单,越幸福,幸福归根结底来自于自己的心安。

 

张幼仪早就看到了这种生命的本质。

她的生活表面上一直风平浪静,其实胸中总有波澜,她一直憋着一股倔强的劲儿,要证明给那个鄙夷自己的男人看。

 

他说自己是旧社会的女人,她就偏要在国外省吃俭用,成为张家第一个留过洋的女孩子。

她就算在异国他乡,被丈夫抛弃,身怀六甲,也未曾轻生。

 

张幼仪显然在生命的起伏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读懂了生命的个中奥秘。

 

2

等待

 

1924年,离婚之后的张幼仪没有颓废,她雇了保姆,自己刻苦学习德文,进入斐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拒绝异性追求,洁身自好,独自抚养彼得。

 

彼得夭折后,她没有抱怨,而是带着一身本领,动身回国。

德国的孤苦无依和韬光养晦,为她回国大显身手积累了资本。

 

1926年夏,张幼仪被八弟张禹九接回上海,不久她又带长子徐积锴去北平读书,直到母亲去世,她携子回沪。

 

此时,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已经是中国银行副总裁,并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徐申如也把海格路125号送给张幼仪,使她在上海衣食无忧。

 

徐家二老待张幼仪胜过亲生女儿,他们甚至把家产一分为三:

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份,徐积锴和张幼仪一份,他们老两口一份。

 

▲张幼仪与儿子徐积楷

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后,在柏林求学期间,曾有适龄男子追求她,她的回答很简单:

“我还不想结婚。

 

那时,四哥张嘉璈曾告诫她,为了保住张家的颜面,她在未来5年内,都不能叫别人看见她和某个男人同进同出,以免别人认为徐志摩和她离婚是因为她不守妇道。

 

徐志摩追求的理想爱情,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寒冬。

而张幼仪则不同,她只活在当下,她沉默地等待着。

 

梁启超在给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贺词中讲:

徐志摩性情浮躁,以至于在学术上一事无成;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

而张幼仪不同,她的等待很慢,细水长流,慢成了一生。

 

德国5年,张幼仪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回国后的张幼仪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女子商业银行,出任副总裁。

她把办公室设在了银行大厅,职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让濒临倒闭的上海女子储蓄银行起死回生。

 

自此,张幼仪一生的事业,扬起了新的风帆。

她的沉默,她的等待,终于看到了结果。

 

3

绽放

 

当经历了足够多,一定会明白人生其实不必去争,因为终有一天会发现,时光依旧锋利如初,而主人公们已经清静如水,从容似风。

 

有欲而不执着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

越活越平和,也会放下越多,其实当万水千山走遍,就会发现经历的都是拥有的。

 

张幼仪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的同时,八弟张禹九与徐志摩等四人在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张幼仪出任总经理。

 

1934年,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主持成立了国家社会党,她又应邀管理该党财务,一时威风八面。

 

抗战爆发后,张幼仪又开始做军用染料的生意。

 

同时,张幼仪还很有经商理财的头脑,在大风大浪的股市里赚了不少钱,然后在自己家附近建新房给徐志摩的父母住。

 

她还炒作过风险更高的棉花和黄金,同样获利。

由于张幼仪为人极守信用,战时女子储蓄银行竟然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其实,当忙碌充实了生命,就不会再去关注旁人的眼光和评价了,现在的张幼仪已经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自己了。

 

4

有情有义

 

有人说,喜欢向日葵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太阳;喜欢阳光的人,都悲观不到哪里去;乐观向上的人,总有好运气。

 

但这毕竟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人们总在用内心的尺度丈量着外面的世界,并非所有人都是懂得感恩的。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对一个人越好,有时候反倒会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志摩是体会不到张幼仪对徐家的付出的,直到他和陆小曼的婚姻中,他的付出也同样见不到阳光,他才明白,很多人像他一样,一直在心向太阳,默默付出。

 

所谓情义,不是得意时的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刻拉你的那只手。

张幼仪的一生,每次面对徐家,她似乎都在点头,无怨无悔,一心一意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张幼仪后来和徐志摩成了好朋友,她说:

“如果早些年是这个样子该有多好。

”在她还是徐志摩妻子的时候,她不敢表达自己,从未让丈夫知道自己内心的渴望,只是默默地付出着。

 

生命兜兜转转,本来就无常。

当明白了这些,就不会轻易张扬。

张幼仪出场平凡,但是她刻苦勤奋,风光之时,她也战战兢兢,经历了太多世事无常,她太明白今日华丽风光,明日可能浪迹一场这样的道理了。

 

张幼仪从来不曾怨恨,因为她知道,就算现在愁云惨淡,终究也会有漫天阳光的那一天。

 

人生得失,有时不过是烟花一场。

《张幼仪传》⑧

1

第二青春

张幼仪似乎很有经商头脑,在股市里赚了不少钱。

 

她和徐志摩离婚后,通信不断,感情反而比结婚时好,并且她还不时接济徐志摩。

他们的通信,基本都是事务性的,

 

张幼仪承认,和徐志摩的离婚,使得自己脱胎换骨,找到了久违的自我。

 

1949年,张幼仪定居香港。

 

在香港,一个小她3岁、善良潇洒的医生——苏季之,走进了她冰封的世界。

慢慢地,她的心融化了,她的爱复苏了。

 

1953年8月,孤单漂泊了31年的张幼仪与苏季之在日本东京银行大街一家大酒店举行了一场盛大隆重的婚礼。

 

婚礼上,54岁的新娘淡雅的脸上洋溢着少女一般幸福的红晕。

2

离婚不离家

在徐志摩、陆小曼结婚后,张幼仪依然照顾徐家父母。

1931年,徐母病重,她还以义女的身份操持徐家家政。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济南附近党家庄飞机遇难,张幼仪派13岁的儿子徐积锴与八弟一起料理前夫的后事,后又主持了徐志摩的葬礼。

 

1926年10月,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平的北海公园举行婚礼,婚后他们回到硖石,与父母同住。

 

陆小曼不拘小节的浪漫狂放,令徐家父母深恶痛绝。

一个月后,徐家父母离开家乡,到北平投奔张幼仪。

 

二老把张幼仪当做义女,更是从心底里把她当做唯一的儿媳。

3

本真

有人说,女人一定要有五样东西:

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两侧外漏的霸气、刻进命里的坚强。

 

张幼仪的沉默,带着一种大道从简的简单,她随遇而安,反而在平安中得到一份祥和,不至于到最后落魄孤独。

 

张幼仪其实没有什么卓越的才华,论外貌颜值、知性优雅不如林徽因,娇憨妩媚不如陆小曼,却脚踏实地地收获了一份事业和爱情。

 

归根结底,是因为张幼仪不曾负过任何人。

她的成功,在于不管在怎样的逆境里都没有舍弃真诚,她丢掉了第一段婚姻,却没有丢掉自己的良心和感恩。

 

女人活着应该有自己的一种姿态,可以像陆小曼一样百般娇媚、性感妖娆,可以如林徽因一样知性优雅,也可以和张幼仪一样贤惠能干,就是唯独不能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女人的本真。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爱情,是同样磁场的吸引力的如期而至。

抱怨,注定让美好的东西都绕路离开。

女人可以不美,可以不媚,但是不能没有自己的味道。

 

晚年的张幼仪其实是非常有魅力的,很多优秀的男人都曾经追求过她。

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

 

张幼仪是干练的、雷厉风行的、务实的,她从不害怕付出,因为那是她本身就拥有的、刻进骨子里的东西。

 

她在与生活的交手中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只能为自己而活,但是要替别人着想。

她原谅了生活的刁钻为难。

 

张幼仪的一生从不计较,一直淡然地保持着最真的自己,所以她的一生纯真而又简单。

4

彻底告别

梁实秋在《谈徐志摩》一文中,对张幼仪的评价极为中肯:

“她沉默地、坚强地过她的岁月,她尽了她的责任,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尊重。

 

张幼仪形容自己的一生:

“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

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了。

 

生命的可悲就在于,张幼仪精明干练,她的爱情以理智的成分居多,缺乏浪漫的诗意,所以徐志摩并不领情。

 

其实生命就是一种缘分,刻意寻求的未必能得到,努力追求的未必能获取。

生命中的灿烂、人生中的辉煌,往往都在于不期而遇。

 

张幼仪在知道婚姻不可挽回之后,果断地和过去告别,告别让人压抑的婚姻,告别那个只为丈夫而活的自己。

 

她没有在明知不可挽回的事情上蹉跎岁月,所以她还有很长的时间去追求新的人生,追求成功的事业,邂逅美满的爱情,终得人生圆满。

 

所以啊,郁郁不得志时,不必懊恼,也无须难过,也许只是方向错了,不妨和过去告别,然后换个方向继续前行。

5

彻底告别

女人一生不会只经历一次爱情,但归宿却只有一个。

张幼仪在53岁时,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

 

张幼仪1949年去了香港,认识了她的房客苏季之。

这位医生性情温和,谈吐风雅,不料老婆弃他而去,他一个人抚养4个孩子。

 

相似的命运让张幼仪与苏季之惺惺相惜,加上住在一起,宛如一家人,难免日久生情。

1953年,苏季之向张幼仪求婚了。

 

张幼仪先后给自己的二哥、四哥、儿子徐积锴写了信。

二哥和四哥不置可否,只有儿子的信让张幼仪泪流满面,放下一颗心,他说:

“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

谁伴母氏?

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就这样,张幼仪和苏季之这两位历经沧桑的人终于找到了最好的另一半,和美平静地生活了20年,后来,苏季之因为肠癌先走一步。

 

其实,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爱情真的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女人能否得到异性的尊重和爱护,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她的出身,而在于她能否成为她自己。

 

张幼仪的智慧,就在于她能把生活中所有的辛酸和悲哀变成前进的动力,她自信地昂起头,靠着坚强和拼搏,成就了男人都望尘莫及的事业,最终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美满的爱情。

《张幼仪传》⑨ 

1

志摩离开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去世的前一天,张幼仪还在云裳服装店里见到过他。

那天,徐志摩来店里问一下替他做几件衬衫的事,然后和张禹九闲聊起来。

 

张幼仪这才知道,徐志摩是11月11日从北平到上海的。

因为家里入不敷出,他定居上海后,不得不出任北平大学英文系教授,并在北平一所女子大学兼职,仅1931年春至夏,他南北往返竟达8次之多。

 

徐志摩13日回家之后,又与陆小曼大吵一架。

徐志摩毕竟只是一介书生,不忍撕破脸皮大吵大闹,只好忍气出走,借探旧访故以消气解闷。

 

17日,徐志摩准备行李。

陆小曼问:

“你准备怎么走呢?

”徐志摩说坐车,陆小曼又说到南京还要看朋友,怕19日赶不到北平。

徐志摩说那就坐飞机。

陆小曼说:

“跟你说多少回了,不许坐飞机!

”徐志摩还和她开玩笑说:

“我喜欢飞啊,看人家雪莱,死的多风流!

林徽因与梁思摩

 

18日,徐志摩乘车抵达南京,住在何兢武家,晚饭后,他去找杨杏佛,不料主人不在,他就留下一张纸条,写着:

才到奉谒,未晤为怅,顷去湘眉处,明早飞北平,虑不获见。

北平闻颇恐慌,急于去看看,杏佛兄安好。

 

这张便条后来竟成为徐志摩的绝笔。

“虑不获见”不知是不是徐志摩的第六感觉,果然从此永远不能再相见了。

 

然后,徐志摩去了张歆海、韩湘眉的家,等了一会儿,主人回来了,杨杏佛也一起来了。

徐志摩临走时,忽然转过身来,像兄长似的轻吻了韩湘眉的左颊。

没想到,这一吻也成了永别。

 

19日早晨8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北上。

10时10分,飞机抵达徐州加油时,徐志摩给陆小曼写了封信,说自己头痛得厉害,实在不想飞了。

但等飞机加好油后,徐志摩又坐上了飞机。

 

党家庄一带大雾弥漫,飞行员为了寻找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慎误撞开山山顶,机身起火,坠落于山脚。

2

死讯

徐志摩去世当天晚上,凌晨一两点钟,有人敲张幼仪的门,推门进来的佣人说,有位中国银行的先生要见她,那人手里还拿着一份电报。

 

张幼仪到了饭厅,请那位先生坐下,接过电报就看了起来。

看到徐志摩的死讯,她一时难以接受,发起怔来。

 

“我们怎么办?

”那人见张幼仪拿着电报呆呆地立着,开口问道。

他说自己去过陆小曼的家,可是陆小曼不收这电报,还说徐志摩的死讯不是真的,她拒绝去认领尸体。

 

张幼仪派徐积锴以徐志摩儿子的身份去认领父亲的尸体,并且马上打电话给八弟张禹九,请他带徐积锴到出事的现场。

张幼仪与徐积锴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该怎么跟他说呢?

他年纪大了,可受不起这样重的打击,不能将真相告诉他。

 

于是张幼仪说:

“有架飞机出事了,志摩也在飞机上,现在在医院抢救。

”徐父说他不愿意在这种状况下到医院去,吩咐张幼仪代表他到医院去看望徐志摩,回来后把情况告诉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徐申如一直问情况怎么样,张幼仪支支吾吾不敢告诉他实情,过了几天,张幼仪看实在瞒不下去了,哭着说:

“没指望了,他去了!

 

徐申如听了这消息,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脸上满是悲痛、愧疚和悔恨......

3

处理后事

中国银行在济南为徐志摩举行了公祭和丧礼。

 

徐申如作了一副挽联:

考史诗所载,沉湘捉月,文人横死,各有伤心,尔本超然,岂期邂逅罡风,亦遭惨劫?

自襁褓以来,求学从师,夫妇保持,最怜独子,母今逝矣,忍使凄凉老夫,重赋招魂?

 

张幼仪也有一副挽联,是她二哥的朋友替她作的,因为她心绪很乱,不知道怎么写才好。

挽联是这样的:

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遂失路;一朝惊鹤去,我怜弱息去招魂。

 

这副挽联很恰当地表达了张幼仪当时的心情,对于徐志摩的不幸遇难,她心里是很难受的。

 

在济南的公祭仪式做完后,中国银行安排了一节火车,将徐志摩的尸体运回上海,然后再送到硖石,入土为安。

 

本来张幼仪不打算参加上海的公祭,不过她还是准备了一套黑色绸衫,以防到时措手不及。

果然,公祭那天,有人打电话给张幼仪,要她一定得去一趟。

 

原来,陆小曼认为徐志摩穿这套中国式的寿衣不合适,应该换西装,而且棺材也得换成西式的。

张幼仪到了现场,先向徐志摩三鞠躬。

然后告诉旁边人,自己不同意给徐志摩换衣服,也不同意给徐志摩换棺材。

 

做完这些,张幼仪就走了。

她不愿意见到陆小曼,因为徐志摩就是为了供养陆小曼,在天上飞来飞去,结果飞到天上去,再也回不来了。

4

告别人间

1988年,张幼仪在美国纽约去世。

 

徐志摩死后,张幼仪开始以寡妇自居,在潜意识里,她从没有离开过徐家,永远是徐家媳妇,但是在精神上,她又如此独立,不怨不哀。

 

张幼仪说过,她不恨陆小曼,恨的是林徽因,但恨的也不是她硬生生拆散了她的婚姻,而是她既然答应了徐志摩,却又反悔,把他甩了。

 

张幼仪对徐志摩的爱,博大到像血缘至亲。

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缘分就是一种注定成不了爱情的亲情。

 

几十年时光匆匆过眼,那些憧憬、伤害、绝望、崛起、平静、璀璨......张幼仪的人生,是从嫁给徐志摩开始的,也是从离开徐志摩开始的。

甘苦俱存,也不乏精彩纷呈。

 

第二任丈夫过世后,张幼仪到纽约居住,直到1988年去世,是徐志摩情感生活中活得最长的人。

 

奔跑成长的路上,她抵抗过一些软弱,在每个人都总会拥有的那段不自由的青春里,在硬着头皮落泪狂奔的夜里,在那些高温天被热浪包围的赛道上,张幼仪奔跑着,不知道多少次对自己说:

要抗住,要坚持。

 

她只有行走地更远一些,才能离那个曾经不够好的自己更远一些。

陈志武:

多读胡适

胡适说,“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这句话不仅让“五四”时期的左派青年,甚至连今天多数人都难以接受。

一个人先顾自我、然后才顾甚或根本不明确地顾他人,这种“为我”怎么成了最好的“为人”了?

按照这一道理,“个人主义”不便是最好的“集体主义”了?

--从表面看,许多人会认定胡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是多么冷酷、多么没有人性、多么自私,等等,它就像亚当斯密在世纪经典《国富论》中阐述的“看不见的手”那样无法接受,斯密说:

你不要整天想到怎么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效劳,你只管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做事就行,因为当你和其他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服务到最大时,尽管你的主观愿望没有想到是为社会而作,但实际效果是你为社会、为集体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按照胡适的语言,斯密的意思不就是“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了么?

遗憾的是,像众人不能理解亚当斯密一样,胡适的思想在中国社会被误解甚至被批判至今。

他的著作在小学、中学、大学课本中继续被忽视,一般学生和成年人对胡适了解甚少。

也正因为此,中国社会仍然受到那些似是而非的集体主义和国家至上主义观念的毒害。

暑假将至,热爱自由、崇尚进步的学生都应该补这一课,暑期必读书至少应该包括《胡适文集》或者《胡适文存》、斯密的《国富论》、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这几本书看似不相关,但实际都涉及良序社会的基础与制度问题,谈到选择自由、个人意志、个人责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似是而非

基于表面的朴实结论常常似是而非,经不起逻辑考究和经验实证。

让我们暂且停谈“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等会儿再回到胡适。

实际上,现实生活里充满了似是而非的“智慧”性道德说教,你稍微不小心就容易被那些看似朴实的道理忽悠。

比如,“有富共享”,作为行为准则,你很难挑剔这种道德境界,难道你要主张“有富独吞”吗?

所以,社会中,当张三赚了钱马上在亲戚朋友中分光时,所有人和媒体都会赞不绝口,“张三是好人”,而没有人去问:

张三的亲戚朋友为什么不能自己去赚?

他们自己为什么不能自立?

张三用钱把亲戚朋友养起来之后,是否有道德风险,亦即,这些亲戚朋友是否反而被养得懒惰了?

--所以,中国社会里,成功者如果给亲戚朋友少分了,受到的道德指责反而比懒惰者受到的要多。

别的不说,在费孝通、张之毅先生写著的《云南三村》中的玉村,1943年当张先生回访玉村考察时,他发现玉溪旧有富商基本走向衰败,说,“我们看过以上玉溪四户富商之家的衰败情况后,最深刻印象是像文兴祥、冯祥这两位本人兴家的人一经死去,商号即因无人经营而停业。

……由于本人在世经营商业时,家中兄弟子女等家人,几乎都是闲散过活,并多有烟、赌等不良嗜好,以致家人中没有一个成器的,所以本人一死,一家即后继无人。

”为什么这样?

在不承认个人产权、以集体压制个人的社会里,“有富共享”,也当然认定家中“一人成功、大家共享”,结果是纵容懒惰。

就像“爱”子女,表面上的逻辑自然是,既然你爱他,你就应该什么要求都满足他,否则,在子女需要钱的时候,你有钱也不给,心这么冷,这能算是爱他吗?

这种一要必给的“爱”,到最后,只会让子女像玉溪的文兴祥、冯祥家兄弟子女一样,都不成器,实际效果上你给他们的是“害”,而不是“爱”。

反倒是,如果在子女长大后,即使他们真的需要钱也不给,哪怕他们要从银行借钱,也冷酷不给,逼着他们自己担负起自立的责任,自己成器。

由此看,表面上看似不可思议的“冷酷的爱”,反倒是最好的爱。

离开1943年的中国,回到今天的现实,看似“爱”而实为“害”的逻辑照样充斥在价值体系、社会道德、具体政策中。

比如,宏观调控政策。

为了抑制房价上涨太多,政府调控政策一是降低房产开发土地供应,让开发商无地盖房,二是控制开发商的银行贷款,使房产商的日子不好过,惩罚他们哄抬房价的行为。

从表面上,这种政策当然“好”,是政府“亲民”的“爱”。

决策层没想到的是,因怪罪房产商提价进而限制土地和贷款来源,这种停于情绪的政策反应,这种既朴实又便宜的逻辑,不仅在实效上没有帮老百姓买到房,而且由于从此新房供应下降,房价反涨,越调控越高!

--相反地,如果政府的政策是不仅增加房产贷款和土地供应,而且也优惠、鼓励普通老百姓谁都能做房产开发,这样看似乱套,但实效上,会不会反到把房价压下、让老百姓也能买到房呢?

因此,对付房产商涨价的办法反而是放松土地供应、改善贷款环境、鼓励房产商--这种不可思议的政策药方让左派青年听到,不是又要跳起来?

时下物价上涨,社会愤怒,政府也很头痛,所以又要调控。

为了控制物价,最朴实、脑力上最懒惰的做法是什么呢?

当然是直接限制物价,同时打击“投机倒把”、抑制中间商的商业贷款了!

因为表面上的确是这些商人在要高价、收高价,所以,对于懒得思辨的人来说,通货膨胀不是这些“投机倒把”商人的问题,难道还会是其他人的问题?

他们没想到,如果不是“投机倒把分子”的异地运输、跨时囤积,那么,很容易出现一些地方的粮食物资多得发烂,另一些地方严重短缺、物价飞涨。

如果限制物价,那会刺激、鼓励需求,增加通胀压力,同时直接影响农民养猪、养牛、种粮的积极性,会减产,使未来物资供应减少,未来的通胀会更严重。

因此,表面上再次不可思议的是:

让物价涨、鼓励“投机倒把”是最好的解决通胀办法!

利己是最好的利人

理解了生活中这些看似不可思议但效果上最能实现社会良序的故事后,我们就更能理解胡适的思想,也更敬佩他的独到深刻了。

在一片自由热、爱国热中,“五四”时期的青年几乎都相信了“忘我”的集体主义、相信了“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

”、相信了消灭私有制并代之以公有制,也是根据朴实的表面认识,得出只有这些“忘我”才能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公正的结论。

可在斯密、哈耶克、胡适、弗里德曼看来,这些“忘我”却恰恰是“通向奴役之路”。

胡适的言辞不那么富有战斗力,也不一定能煽情,但他思想的价值也恰恰来源于其理性。

胡适说,“现在有人对你们说:

‘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

’我对你们说: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引自胡适《介绍自己的思想》,洪治纲主编《胡适经典文存》)。

在他1918年奠基性的经典作——《易卜生主义》,胡适引用易卜生的话说,“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实纯粹的为我主义。

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我的事最要紧,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

......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

”对此,胡适解读说,“这种‘为我主义’,其实是最有价值的利人主义。

1930年,在《介绍自己的思想》一文中,胡适说,易卜生主义“……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

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

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于现状。

敢说老实话,敢攻击社会上的腐败情形.做一个‘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斯铎曼医生。

利我主义是最好的利他主义,利己是最好的利他。

为什么会是这样?

平时,我们总被告知:

不能“为我”、只能“利人”,自私是集体利益的敌人。

但是,如果众人都忘了自己,到最后,没有几个人能“铸造成器”,在连自己都没料理好的情况下,个人怎么有能力、有资格、有基础去“利人”呢?

这就像下水救人,如果自己不能游泳或者还没安顿好自己的安全,去救人的结果,不是自己和溺水者都活不了?

不要跟我说:

救人的行为比结果更重要!

“为我主义”之所以是最好的“利人主义”,是因为这首先让自己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不成为他人的负担,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