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325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

《《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学习心得5篇.docx

《论语》学习心得5篇

20XX年X月

《论语》学习心得5篇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学问,必需专心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学问,由此就能猎取更深的新学问。

特殊     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

新的课改确立了鲜亮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我们知道老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习文化学问,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学问,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

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学问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方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赞扬,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迷人。

”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

新的教育观要求老师面对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依据学生的特点供应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

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

新的教育观还要求老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溶化学生的缺点。

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峻,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期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

所以,作为老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觉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三)擅长启发,触类旁通。

孔子特殊     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孔子的这一论点是特别高超的,他要求学生乐观地思考问题,擅长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许多学问都会飞快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

因此,学问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学问,如何在学问的猎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学问,更应当教会学生学学问。

老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学问,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学问。

要想教会学生学学问,使学生真正把学问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

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特别快乐。

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

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

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判,对于不愿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

颜回是孔子最赞扬     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

因此,孔子责怪说:

“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忙我的人”。

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

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

老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

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

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

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供应了胜利的范例。

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制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间。

(五)联系实际,评人评事。

孔子评价过的人许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

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抱负人格的典范。

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担心的时代,社会新闻许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凝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

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许多人和事。

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理想,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

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把握学到的基础学问,又能培养学生应用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老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专心阅读、认真品尝。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宝贵的遗产。

读后受益无穷。

《论语》学习心得2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什么意思?

“士,事也.”[1]也就是说,一个人被推举出来为大家做事,就是士.既然出来为大家做事,他在社会上就有了肯定的地位,有了一个位置,故而《汉书食货志》说“学以居位曰士.”后来选士用科举的办法.科就是一个方面的才能,举就是推举.就是通过考试看谁有能力,有能力者为士.从乡试开始,一级一级的考上去,乡试考的好的叫中举,就是你可以向上推举的意思.在全国举行的会试中,考的最好的叫贡生,贡生就是等着向皇帝进贡人才的意思.皇帝殿试以后,第一名就是“进士”.通俗的说,就是进级为士.这就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来历.既然被选上了,就有了升迁,就有了官职的大小,“是以为大夫卿士.”[2]后来把出来做官,叫做出仕.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当公务员吧.

做公务员首先是为老百姓办事的.那么古人对于士有什么要求吗?

有.在这里曾子为出来作士的人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他说,出来为大家做事的人,不可以不洪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坚毅、坚韧、有百折不回的气概和毅力.一个学问分子,走上了仕途,首先要志向远大,即所谓弘大,立大志向,办大事,办好事,坚决不移地向前走.为了老百姓,目标再远,困难再大,也绝不动摇.而且要把自己担负的责任看作是天职.这里的标准是什么?

当然是仁,以推行仁政为己任,这是最最重要的.为了推行仁政死而后已!

所以当官的不要怕担负责任,你不同意担负责任就不要当官.当官的就要推行仁政,施仁政,爱人民,用仁德来管理百姓,用仁德来要求自己,用仁德来作为自己为官的原则和检查衡量能力的标准.在曾子看来,要享福别做官,要发财别做官,不能任重道远,不能吃苦耐劳,不能一丝不苟地为国家办事,为老百姓办事,不能实行仁政的人,真的不如回家卖红薯.人都是要死的,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死,,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办事的人,死了才没有什么懊悔和遗憾,才能做到死而后已,否则就是行尸走肉,不配士这个称呼.

《论语》学习心得3

《论语》是孔弟及后人记述孔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它记述了孔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

其核心思想是“仁”。

《论语》中的《学而》篇就向人们叙述了关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特殊     论述了怎样做人的为人之道。

孔夫子的那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依旧历历在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是危险的。

《论语》中这句格言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牢记。

我们在平常学习中,不但要努力学习,更要把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果。

通过学习《论语》后,使用明白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论语》就是文化经典之一,学而思,思而学,必定有益。

本书分了7个部分来解读论语:

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抱负之道、人生之道。

其中我感觉许多道理是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实用的。

《论语》强调人的力气是无比强大的,假如做一件事情能够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善的整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那么这个事情肯定可以胜利。

然而“尽人事而知天命”啊,假如个人已经尽力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的结果,凡事还是要懂得知足常乐吧。

有人说过了三十岁就要给自己一种减法生活。

这话说得很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

拿我来说吧,我总觉得少一件衣服一个包一双鞋,常常为了要买什么样式的而苦恼。

这些也不算什么大件的东西,但是说明我的心灵不够平静很空洞,所谓心灵之道即心中有什么就看到什么,我想人还是需要精神的更加丰富,而远离物质的纷杂才是所谓的减法生活”吧。

不管是怎么生活,人最终还是想追求欢乐的。

书中讲过一个寓言故事说:

三个工匠在造一所宫殿。

有人问第一工匠:

“你再做什么?

”他说:

“我在砌砖”同问第二个工匠,他回答“你没看到吗?

我在干苦力。

”而第三个工匠却愉悦的说:

“我正在造一个宫殿啊!

”诚然,第三个工匠是最欢乐的。

第一个人很现实,目光也很短浅;第二个人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祥林嫂”,在他心中不会有欢乐;而第三个人心中布满抱负和期望,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难处,而是向往着胜利后的喜悦。

我想这样的人,不管胜利与否,至少他的人生布满了阳光和欢乐,我想要这样的人生。

再说为人处事交朋友这部分,这部分给我的提示和警醒最多。

小的时候小朋友之间闹别扭我的父母总是责怪我;长大了到社会上交往,他们总是让我觉得我是欠别人的,假如有抵触,那么错确定在我。

(当然,我不是责怪我的父母。

我在孩子小时候教育他也是遵循这个原则的。

根据黑格尔“正、反、和”的哲学理论,人生是要有这样一个过程才好。

这是后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这个哲学论断。

)这样下来,刚踏入社会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苦恼,我很虚心很低调了,但是反而有一些喜爱欺生的人会把抵触引发到我的头上来。

经过几年的滚打,我树立了自己的处事原则,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不是人们常说的“以德报怨”,“投桃报李”。

咋听起来孔子这么告诉他的弟子,感觉有些出乎意料。

其实孔子是告诉我们处世要把握分寸,他提倡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当然也决不赞成以怨报怨。

而是用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态度坦然地面对一切。

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当使用的地方。

了解的这一点,我觉得为人处事仿佛轻松愉悦了许多。

有了正确的处世态度,假如你又是个正直的人,那么我想会交到益友的。

因为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只听得进去赞扬褒奖的话,更应当听的是批判和反面的意见,因为坦诚实在的意见是人生进步的动力。

人生之道,对于我还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毕竟我刚刚踏入而立之年,经历的事情还很少,我期望能到达书中所说的“海到终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

他讲的不是制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

我站在山顶,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

这就是六经注我的境界,是三十岁这个年纪所应当具备的心灵自信的能力。

我还在努力,期望好的学习能导致我的行为转变。

《论语》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博大精深。

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是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去做事。

做人,有一件事情最重要:

就是永不不间断地学习。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

孔子说:

“爱好仁德的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昧易欺;爱好智慧的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爱好诚信的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伤害自己和亲人;爱好直爽的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英勇的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毅的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论语能帮我们解决许多困扰已久的问题,那短短的一句又一句话,或许只要读透其中一句都能转变我们的生活。

子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急躁,不感到疲乏。

“学而不厌”。

作为老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

老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期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老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

“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应当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老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呀。

“老师教育孩子要急躁”,我们常常这样说。

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急躁的佐证。

老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老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

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想无非是期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

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

回答是确定的。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

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示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期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忙;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当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

准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缘由,帮忙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准时完成作业

现如今,许多人工作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愁闷、牢骚多,工作生活乐趣少。

像我们老师又何曾不是这样呢?

我几乎每天看到老师的疲乏身影,每天听到老师不满的声音。

我始终困惑,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有时还真有误会和抵触,心情同样不佳。

这些都影响了人的工作乐观性和工作、生活的乐趣。

最近看了于丹的心得,感觉很好,有修身养心,去郁闷之效,使人心胸突然开阔。

幸福欢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要拿的起放得下,还应当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忙那些需要得到帮忙的人。

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给予比猎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布满幸福感。

现在的我们都有这等心胸吗?

人人有了,集体多和谐,校园多奇妙!

我得修炼。

“人与人之间,事情与事情之间的比较,没有单纯的技巧高下之分,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这种境界的标准就取自于“大道合乎自然”。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洁单,但蕴含的是老师的爱心,论语包含的东西,是精神上的追求,值得思考的,还太多。

《论语》学习心得4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虽是夸张的说法,但强调了学习《论语》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学习《论语》是否也重要呢?

答案当然是确定的。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而孔子是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应当说,《论语》是一本布满智慧的书,学习《论语》,自然可以学到智慧并且增进智慧。

《论语》又是儒家经典著作,儒家提倡“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中的许多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道德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学习《论语》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可以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个人感触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生观。

《论语》的核心是讲做人,而做人的首要问题是立志。

孔子是“志存高远”的典范,“修己以安百姓”(即“修养自己,使全部的百姓都安乐”)是孔子向君子提出的要求,也是他自己的人生抱负,他把个人的抱负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而且坚持不懈地要去实现它,周游列国14年之久,力争转变无道的现实,所以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之说。

孔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执着追求抱负及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当代许多人所缺少的。

价值观。

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即“长期处于贫困中”)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的“利”,是指个人的物质利益,是物质的、自然的方面;“义”是指反映社会整体利益要求的规范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是人文的、精神的方面。

孔子确定人们都期望富贵,厌恶贫贱,同时又要求根据义的标准来决定对富贵贫贱的取舍,自觉地把义放在第一位,以道义的要求约束自己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孔子还指出了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和利关系的不同态度,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孔子视为“浮云”,对其是不屑一顾的。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是古今中外都适用的道德准则,当今社会那些“一切向钱看”、以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唯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的人莫非不应当对比这一准则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么?

孝悌之道。

孔子讲究孝悌之道,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即“弟子在家要讲孝,出外要讲悌”),孝悌已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慢慢丢失。

我们常常能听到老人食不饱腹,衣不御寒,甚至被子女赶出家门等不孝之事。

那么,满意父母的物质需求就是孝了吗?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什么是孝时曾说,赡养父母要“敬”,如不敬,那就与饲养狗马没什么区别;孝敬父母难的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假如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不能算孝。

在向孟武伯解释什么是孝时还说道:

“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让你的父母只为你的疾病担忧,不必为自己其他方面担忧。

因此,为父母供应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全部,还要尊重父母,按父母的意愿行事做人,即使事父母竭其力了,但假如在社会上行事不检点,违法乱纪,使父母担忧,也不能算是孝。

为人处世之道。

《论语》中有许多篇幅是在讲为人处世的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很实用。

例如,孔子曾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和谐是贯穿在孔子仁礼思想中的根本价值追求,为了达到和谐的目标,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和中庸的思想。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代有名理学家朱熹,给《四书·中庸》加注说: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

“中”是“和”的基础,过或不及都不利于“和”。

有人认为中庸之道是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其实不然,孔子说过:

“乡原,德之贼也”,乡原是指那些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讲原则,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

可见,孔子是厌恶那些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的。

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之说实属对中庸之道的偏见,是后人的错误理解。

为政之道。

孔子曾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假如为政以德,就可以像北斗星那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在它四周”),“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将政治归结为正人正己,而且正人要先正己。

为政以德首先要求当政者“帅以正”,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领先垂范,这样才能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上梁不正下梁歪,假如当权者、领导者走歪门邪道,违反党纪国法,下面的风气自然会歪,更谈不上对政事的治理能奏效了。

《论语》学习心得5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

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

他用简洁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依据他丰富的阅历,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

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也就是个人的价值观确定了。

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

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留意!

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忙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

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

“不逾矩”。

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

行吗?

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

“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