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2583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docx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意义

《自然地理学》要紧介绍: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壳及其运动;

(二)气候及气候资源、水文及水资源、地貌及地貌灾害与防治;(三)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彼此联系和彼此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大体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自然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市治理专业课程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习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计划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一)教学目的

一、培育既能把握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基础知识和大体理论,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地理教师。

二、坚持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谐共生与区域可持续进展为主线的目的。

(二)教学任务

一、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熟悉作为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使学生形成全面而系统的人地关系思想,进而深切明白得区域可持续进展。

3、使学生把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大体技术,为学生尔后学习其它课程奠定基础。

4、为学生尔后从事地理科学或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整合性问题的研究工作与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大体要求

一、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如地球所属的太阳系和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地球的运动即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等。

二、了解地质学的大体内容,把握地质学的大体技术和研究方式。

3、研究地表形态及其发生、进展、结构和散布规律。

4、研究大气的特点和状态;研究致使大气现象发生、进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从而能说明大气现象,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规律,研究地球上的气候。

五、把握土壤、生物和水文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包括大体概念及其体系,大体理论与大体原理及其网络结构,了解相应的进展历史与进展趋势。

六、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成份之间的彼此联系、彼此渗透、彼此制约的关系,从而熟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

7、熟悉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彼此关系,揭露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阻碍,明确合理利用自然、爱惜环境和生态平稳、区域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性。

八、把握地域分异规律的大体内容,了解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大体思路和方式。

九、把握最大体的野外考察思路和方式。

注意培育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教学重点熟悉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点,把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四节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二、经线与经度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大体形态和特点

一、海陆散布

二、海陆起伏曲线

三、岛屿

四、地球表面的大体特点

第二章地壳

教学重点熟悉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把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和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难点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和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一、化学成份与矿物

(一)化学成份

(二)矿物

(三)要紧造岩矿物与常见矿物

二、岩浆岩

(一)岩浆岩的矿物组成

(二)岩浆岩的产状、结构和构造

三、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大体特点

(二)沉积岩的要紧类型

四、变质岩

(一)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二)变质作用类型与常见变质岩

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大体方式

(一)构造运动的一样特点

(二)构造运动的大体方式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一)岩相

(二)沉积建造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一)水平构造

(二)倾斜构造

(三)褶皱构造

(四)断裂构造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海底扩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二、槽台说与地洼说

三、地质力学学说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一、火山

(一)火山的类型与散布

1.火山类型

2.火山散布

(二)火山地貌

二、地震

第五节地壳的演变

一、地质年代

(一)相对地质年代

(二)绝对地质年代

二、地壳演化简史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熟悉大气的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把握气候的形成和转变规律。

教学难点气候的形成和转变规律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一、大气的成份

二、大气的结构

(一)大气质量

(二)大气压力

(三)大气分层

三、大气的热能

(一)太阳辐射

(二)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

(三)地-气系统的辐射平稳

四、气温

(一)气温的周期性转变

1.气温的日转变

2.气温的年转变

(二)气温的水平散布

(三)气温的垂直散布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

(一)湿度概念及其表示方式

(二)湿度的转变与散布

二、蒸发和凝结

(一)蒸发及其阻碍因素

(二)凝结和凝结条件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

(一)地表面的凝结现象露、霜、雾凇、雨凇

(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四、大气降水

(一)降水的形成

(二)降水的类型

(三)降水的时刻转变

(四)降水量的地理散布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三)风随高度的转变

二、大气环流

三、要紧天气系统

第四节气候的形成

一、气候和气候系统

(一)气候的概念

(二)气候系统

二、气候的形成

(一)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二)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三)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三、气候带和气候型

第五节气候转变

一、气候转变简史

二、气候转变的缘故

(一)天文学方面的缘故

(二)地文学方面的缘故

(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阻碍

三、以后气候的可能转变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教学重点熟悉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稳的规律,把握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转变规律。

教学难点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转变规律。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稳

一、地球上水的散布

二、水循环与水量平稳

(一)水循环

(二)水量平稳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一、海洋的起源

二、世界大洋及其分区

三、海及其分类

四、海水的组成

(一)海水的化学成份

(二)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五、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一、潮汐与潮流

(一)潮汐现象与引潮力

(二)潮流

二、海洋中的波浪

(一)波浪及其类型

(二)波浪的折射(图4-7-8)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一)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二)洋流模式和要紧洋流

(三)大洋水团及其环境

第四节海平面转变

一、7万年来的海平面转变

二、近百年的海平面转变

三、21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第五节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爱惜

一、海洋资源

二、海洋对地理环境的阻碍

三、海洋环境爱惜

第六节河流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二)水系形式

(三)河流的纵横剖面

(四)河流的分段

(五)流域特点对河流的阻碍

二、水情要素

(一)水位

(二)流速

(三)流量

(四)水温与冰情

三、河川径流

(一)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进程

(二)径流计量单位

(三)正常径流量

(四)径流的转变

(五)特点径流

四、河流的补给

(一)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其特点

(二)河流水源的定量估量

五、流域的水量平稳

六、河流分类

七、河流与地理环境的彼此阻碍

第七节湖泊与沼泽

一、湖泊

(一)湖泊的成因和类型

(二)湖水的性质

(三)湖泊水文特点

1.湖水的运动

2.水位转变和水量平稳

二、沼泽

(一)沼泽的成因

(二)沼泽水文特点

(三)沼泽的分类

第八节地下水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份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份

(三)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和硬度

二、岩石的水理性质

三、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一)地下水的动态

(二)地下水的运动

四、地下水分类

(一)上层滞水

(二)潜水

(三)承压水

第九节冰川

一、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一)成冰作用

(二)冰川类型

二、地球上冰川的散布

三、冰川对地理环境的阻碍

(一)冰川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二)冰川对区域、乃至全世界气候产生阻碍

(三)冰川运动阻碍生物、土壤的散布和进化。

(四)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独特的冰川地貌。

第五章地貌

教学重点把握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进程及其演变规律。

教学难点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进程及其演变规律。

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一、地貌成因

(一)构造运动

(二)气候因素

(三)岩性因素

(四)人为因素

二、大体地貌类型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致使地表热量的从头分派和温度散布状况复杂化。

(二)改变降水量的散布格局

(三)促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形成自然界的地域分异

(五)阻碍土地类型的转变

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一、风化作用

(一)风化作用类型

(二)风化壳

二、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一)崩落与崩塌地貌

(二)滑落与滑坡地貌

(三)蠕动

第三节流水地貌

一、流水作用

二、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一)坡面流水地貌

(二)沟谷流水地貌

(三)泥石流

三、河流地貌

(一)河谷的发育

(二)河床与河漫滩

(三)、三角洲

(四)河流阶地

(五)河谷类型与河流劫夺

四、准平原与山麓面

第四节喀斯特意貌

一、岩溶作用

二、喀斯特意貌

(一)地表喀斯特意貌

(二)地下喀斯特意貌

三、喀斯特意貌发育进程与地域分异

(一)喀斯特意貌发育进程

(二)喀斯特意貌的地域分异

第五节冰川与冰缘地貌

一、冰川地貌

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一)冻土的一样概念

(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第六节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一、风沙作用

二、风沙地貌

(一)风蚀地貌

(二)风积地貌

三、黄土与黄土地貌

第七节海岸与海底地貌

一、海岸地貌

(一)海蚀地貌

(二)海积地貌

二、海岸的分类

三、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

(一)海底地貌

(二)海底沉积物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教学重点熟悉、明白得并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点、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人地关系等综合问题。

教学难点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一)物质组成

(二)能量基础

(三)能量转化

三、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互换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一、地带性分异规律

(一)地带性规律学说的形成背景

(二)地带性规律学说的本质含义

(三)地带性规律研究的近期进展

二、非地带性规律

(一)海陆分异

(二)陆地干湿度分带性与所谓“经度地带性”

(三)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性分异

(四)具有地址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

(五)垂直带性分异

三、地域分异尺度

(一)大尺度分异

(二)中尺度地域分异

(三)小尺度地域分异

四、地域分异规律的彼此关系

(图8-2-3-4-5-6-7-8)

第三节自然区划

一、自然区划原那么

二、自然区划方式

三、自然区划的品级系统

(一)地带性区划单位

(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三)综合性区划单位

第四节土地类型研究

一、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

(一)土地的含义

(二)土地分级

二、土地的分类

(一)立地(相)分类

(二)土地单元(限区)的分类

(三)土地系统(地址)的分类

三、土地评判

第五节人地关系研究

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阻碍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

三、人地关系的和谐进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

本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

学时分派表

教学时间

授课内容

提要

周学时

学时分配

备注

周次

星期

节次

讲课

实验

习题

1

2

8,9

绪论

1

5

1,2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2

2

8,9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理坐标

2

2

5

1,2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

3

2

8,9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2

3

5

1,2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2

4

2

8,9

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2

4

5

1,2

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2

5

2

8,9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2

5

5

1,2

第五节地壳的演变

2

6

2

8,9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2

6

5

1,2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2

7

2

8,9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2

7

5

1,2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2

8

2

8,9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2

8

5

1,2

第四节气候的形成

2

9

2

8,9

9

5

1,2

第五节气候变化

2

10

2

8,9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10

5

1,2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2

11

2

8,9

2

11

5

1,2

第四节海平面变化

第五节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2

12

2

8,9

第六节河流

2

12

5

1,2

2

13

2

8,9

第七节湖泊与沼泽

第八节冰川

2

13

5

1,2

第五章地貌

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2

14

2

8,9

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2

14

5

1,2

第三节流水地貌

2

15

2

8,9

2

15

5

1,2

2

16

2

8,9

第四节喀斯特地貌

2

16

5

1,2

第五节冰川与冰缘地貌

2

17

2

8,9

第六节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第七节海岸与海底地貌

2

17

5

1,2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

18

2

8,9

2

18

5

1,2

第三节自然区划

第四节土地类型研究

第五节人地关系研究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