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293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docx

片段阅读细节判断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细节判断题精讲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中有一种题型被称为细节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迅速辨别文段细节信息的能力。

这种题型在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中每年都会出现,属于必考题型,因此一定要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该题型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段判断四个选项的说法正确与否,通常选项范围涵盖较广,涉及文段的各个方面和细节信息,对于考生来说难度较高,在仔细辨别的同时也耗费了作答的时间。

正因为是对题目细节的考查,所以在出题的过程中容易设置思维陷阱,如果考生稍不留神,很可能就会被误导造成错选。

因此要把握好细节判断题,就要充分了解题目设置的陷阱何在,有备无患自然万无一失。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等。

技法点晴

细节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文段隐含细节或推断信息的能力。

其中有些题目是对原文表述的同义或近义替换;有些题目是对这一文段细节、概念的理解或引申;有些题目则是根据文段的表述进行推断。

基于细节判断题的以上特点,首先应该明确在出题时哪些陷阱容易设置。

通常选项设置的陷阱有如下几类:

精讲

一、时态上的偷换

时态上的偷换常被列为错误选项来干扰考生,因此考生再作答过程中就要严格注意有关事态的表述,有意识的与原文进行比较,汉语虽然没有像印欧语系那样明显的形态标志,但还是有一些标志语素值得我们注意:

如“将”、“要”一类的引导词均表示将来时态;“已”、“已经”、“过”、“了”均表示过去时态;“着”、“正在”等则表示正在进行时态。

这些引导词虽说十分简单,但是在其内部却蕴含了一些语法意义,因此要引起考生的极大注意。

二、数量上的偷换

除了时态之外,考生还应注意数量方面的细节,因为这也是设置题目的一个障眼法,常常容易被考生忽视。

所谓数量,为非就是确认原文和选项中的表述从数量的角度讲是否吻合,没有扩大抑或缩小,因此现将数量的表述进行如下梳理:

如“大多数”、“很多”、“许多”、“广大”、“广泛”、“一片”、“大量”、“大部分”等词语所引导的是为数较多的数量概念;“数”“少部分”、“少量”、“一小部分”、“某个”、“某种”等词语所引导的是为数较少的数量概念;而“某些”、“一部分”、“一些”这样的引导词则比较特殊,处于游离状态有时趋于较多,有时趋于较少,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所以考生作答时务必注意数量上的表述与原文是否吻合,从而判断其真假。

三、话题上的偷换

事实上话题上的偷换这个问题已经在前文提及多次了,无论考生作答何类题目’话题上的一致性都是一个基本原则,即确保选项与原文谈论的是同一件事情,那么在题目的设置上往往就会出现偷换话题、扩大话题和缩小话题三种情况对考生进行干扰,如原文中提到的是“北京近些年的绿化情况”,而选项中分别将其扩大为“北京近些年的情况”和缩小为“北京近些年的植树情况”这均属话题的扩大和缩小。

四、概念上的偷换

细节判断题之所以难度较高就在于需要考生仔细对比排查,确认是否存在与原文有出入的表述。

而概念上的偷换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陷阱,通过将表述要件中的主客体或者动作、状态加以偷换,进而混淆视听,造成误选。

那么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就要十分注意表述要件的主体(换言之即动作的发出者)与选项中的主体是否一致;表述要件的客体(即动作的接受者)与选项中的客体是否一致;表述要件的动作描述抑或状态又是否与选项相匹配。

在设置干扰选项的时候,陷阱常常是这样的:

在原文中摘出一个确实出现过,但事实上却与题目无关的概念进行偷换’考生看到这个概念确实在原文中出现了,并没有看到其内涵上面的偷换,从而选择了错误答案。

五、逻辑上的偷换

众所周知,连续的句子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有可能是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有可能是条件与结果的前提关系,有可能是二者并举的并列关系,也有可能是前肯后否的转折关系等等。

总之在作答过程中注意比较选项与原文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否则极容易失分。

真题点击

例1、(2005年国考)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在一片反对的声浪中进入环保听证程序。

事件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它不仅考验着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和城市决策者的智慧,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命运。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得出的是()。

A.电塔工程至此还没有正式开工

B.电塔工程不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C.多数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比较强

D.受到此种威胁的景点不止是颐和园

【答案】B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难度不高,但要求考生自己阅读进行辨别。

从“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的“要建”二字可以判定电塔工程还没有开工。

从“一片反对的声浪中”可以判定多数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比较强。

从“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命运”可以判定受到此种威胁的景点不止是颐和园。

只有B项在原文中没有依据,无从得出。

【纠错】事实上B项不但无从得出,根据阅读我们可以把握文段作者的态度是反对建电塔的,因此B项恰好属于与作者观点背道而驰的反向观点。

【点拨】例1中考查了几个要点:

时态、数量、作者态度的倾向性。

其中时态通过“要”字表达了未然性的时态。

数量通过“大多数”表达了较多量的概念。

此外题目的字里行间隐含表述了作者的观点,考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不明确的观点,换言之其倾向性往往容易设置为选项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在阅读浏览过程中和备选项进行匹配的过程中要有意识进行区分,确保正确选项与原文的态度在倾向性上保持一致。

例2、(2003年国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

B.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

C.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

D.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

【答案】A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选项设置也是依循“理论要点”所介绍的套路。

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时态和概念的把握,原文的一个“将”字就明确指出其时态为将来时,而D项的表述时态“已”为过去时,从时态的角度来讲就不符合,属于典型的偷换时态。

同时首句的信息还可以对C项进行判断,原文指的是对“中国妇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而C项将其偷换成了“中国女足的活动”,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

B项的表述则属于典型的偷换逻辑关系,根据原文“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可知三者均是中国女足面临的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并举,不偏不重,而B项将其偷换成了条件关系,因此表述错误。

只有A项无论从时态还是内容上均与文意相符,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点拨】例2题目的选项设置得非常典型,几个干扰选项分别设置为:

B项——偷换逻辑关系,C项——偷换概念,D项——偷换时态。

考生在作答细节判断题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和分析,观察一下几个错误的选项都错在哪里,属于哪种类型的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

例3、(2006年江苏)社会焦虑突增导致青年社会责任感突减。

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处在竞争环境中的青年,不得不经常考虑个人的就业、住房、医疗、婚姻、教育……他们逐渐疏离社会,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心理——“社会焦虑”由此产生。

比如有些青年有一种对未来的潜在风险不可预测的“恐惧”和忧虑,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对“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社会环境急剧变化

B.个人的就业、住房等问题

C.对未来风险的不可预知

D.社会责任感突减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把握“社会焦虑”所产生的原因,事实上就是要求考生在文段中寻找原因表述的相关细节语句,是一道变换提问方式的考法。

根据原文“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个人的就业、住房、医疗……‘社会焦虑,由此产生”可知A、B两项均是产生“社会焦虑”的原因。

根据文章尾句“未来的潜在风险不可预测的‘恐惧’忧虑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可知C项也是“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

因此A、B、C三项均是导致“社会焦虑”的原因,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

【点拨】事实上根据首句即可判断D项不是其原因,因为首句的表述非常明确“社会焦虑突增导致青年社会责任感突减”,意味着“社会焦虑突增”是因,而D项的“社会责任突减”是果,所以D项混淆了逻辑关系,属于典型的因果倒置。

例4、(2004年国考)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是最易被保存下来的。

因为保存动植物遗体的必要条件是快速掩埋,而在淤泥不断沉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其他东西能够被快速掩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动植物的遗体容易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保存下来。

B.只有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才能被保存下来。

C.淤泥不断沉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是保存动植物遗体的最佳环境。

D.只要被快速掩埋,动植物遗体就能被保存。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选项设置难度较高,因此有一定的考查难度。

题目要求选择支持的一种观点,即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

根据原文中的首句“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是最易被保存下来的”可知A项表述正确,为正确答案。

【点拨】例4的难点就在于“必要条件”一词上,考生关键在于把握“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别,从而才能将B项、D项一一排除,而这两项往往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

原文中“保存动植物遗体的必要条件是快速掩埋”一句可以换成考生常知的语句“只有快速掩埋,动植物遗体才能保存”,由此可知B项错误,将原文中的“快速掩埋”偷换成了“生长在水中或水边”,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

C项的错误在于原文中并没有提到“最佳环境”,属于典型的偷换话题。

而D项的错误则在于原文中表述的是“必要条件”,而选项中将其偷换成了充分条件,属于典型的偷换逻辑关系。

全真拍档题

题1、(2006年江苏)来自卧龙的雌性大熊猫“琳琳”和成都的雄性大熊猫“师师”将成为“基因交配”的主角。

据专家透露,人工饲养场内的大熊猫许多天性已退化,让它们自然交配十分困难,圈养下能自然交配的雄性大熊猫不到1o%,能受孕产崽的雌性大熊猫仅24%。

“基因交流”是为了调整大熊猫的血缘关系,增加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遗传缺乏多样性

B.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已不能自然交配

C.大熊猫已成功实施跨地“基因交流”

D.能受孕产崽的雌性大熊猫超过四分之一

题2、(2007年四川)在上海,外资银行去年上半年赢利猛增了68.3%,同期国有银行的利润同比增长19.3%,股份制银行利润同比增长12.6%,上海银监局分析指出,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期限长、利率较高的中长期贷款利息净收入的拉动,而中长期贷款重要的支柱是房贷。

对这段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目前银行赢利的重要来源是房贷

B.外资银行去年上半年发放的房贷最多

C.国有银行利润比前年同期增加了近1/5

D.银行主要赢利方式是通过发放贷款

例3、(2006年国考)在八国峰会召开前夕,英国媒体认为这次八国会议,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欧美都将争取中国的支持。

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上升。

在联合国发起的《京都议定书》中,中国也被归类为发展中国家,因此不受该条约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约束。

对欧美要争取中国的支持的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并逐年增加

B.中国具有较大世界影响力,但尚未加人《京都议定书》

C.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最有潜力,对欧美国家经济影响巨大

D.中国排放温室气体量大,但不受《京都议定书》中的条约约束

题4、(2004年国考)科学研究本质上是机会主义的,其目的不在于做或好或坏的实验,而在于解决问题,如果一个问题碰巧笨拙地解决了,那么优美的方法就永远不会找寻了。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科学研究不在乎方法的笨拙或优美,只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就可以了

B.科学研究的机会主义致使优美的方法永远不会被找寻

C.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D.优美的方法不是科学研究追求的目标

真题点击

例5、(2006年国考)专家认为,如果汽车行业经过长年的研发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以算是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的油耗,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

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加速动力性的情况下,已经在尽量省油,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

B.目前生产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制动效果

C.无论汽车技术怎么发展,节油效果都不会很显著

D.在节油和动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寻求突破难度很大

【答案】D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难度不高,但由于文段字数较多,需要考生仔细阅读进行辨别。

根据尾句“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可以推知既然是最佳’再寻求突破当然难度很大,故D项正确。

【纠错】A项“不在乎”是对原文“不太明显”的概念偷换;B项“最佳制动效果”是对原文“最佳配置比”的概念偷换;C项“无论……都”过于绝对,根据“相对绝对法”予以排除。

【点拨】考生在作答细节判断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以免误选失分。

【例6】(2004年国考)被法国人称为“地下城市”的巴黎下水道,规模很大,设施先进。

巴黎下水道虽名为下水道,但还具有其他各种功能。

下水道底部为水渠,上部有各种管道,管道总长度为2100公里。

现在,下水道像小河一样可以行船。

昼夜灯火通明,不失为旅游的好去处。

巴黎的地下城’还有许多可以通行汽车的地下街道和巨大的停车场。

关于巴黎下水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里面坐船旅游

B.有地下街道和娱乐设施

C.设施齐全,生活方便

D.管道纵横,长有千米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关键在于选择最符合文意的一项,因此考生要进行仔细辩剐,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

此题难度不高,关键在于与原文进行对照。

根据原文“下水道像小河一样可以行船。

昼夜灯火通明,不失为.旅游的好去处”可知A项正确。

【纠错】B项的前半句“有地下街道”表述正确,但后半句“娱乐设施”在原文中没有提及。

C项“设施齐全”是对原文“设施先进”的概念偷换,此外“生活方便”在原文中也没有体现。

D项“管道纵横”即横纵均有,而原文的表述是“总长度”即只提到了纵,因此也不准确。

有些考生会选择D项,但事实上与A项比较而言,A项更贴切原文,因此考生在选择答案时要秉承“择优原则”。

例7、(2004年国考)大袋鼠是一种奇特的动物。

它们平时在原野、灌木丛和森林地带活动'靠吃草为生。

它们过群居生活,但没有固定的集群,常因寻找水源和食物而汇集成一个较大的群体。

老鹰、蟒蛇和人们都要捕捉袋鼠,然而对袋鼠来说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干旱,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大袋鼠单独行动

B.大袋鼠常聚集在一起寻找水和食物

C.威胁大袋鼠最严重的是人们的捕捉

D.遇到干旱,袋鼠都会死亡

【答案】B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

根据原文“常因寻找水源和食物而汇集成一个较大的群体”可知B项正确。

通过浏览原文“它们过群居生活”可知A项表述错误,属于偷换数量。

原文中的“对袋鼠来说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干旱”可知C项错误,属于偷换概念。

原文最后一句“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可知D项错误,过于绝对,根据“相对绝对法”予以排除。

例8、(2005年国考)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第二层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得出的是()。

A.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应该妥善保护世界遗产

B.世界遗产最宝贵的价值是其科学研究价值

C.目前仍有不少违反世界遗产公约的行为存在

D.所有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都过分注重其旅游功能

【答案】D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知A项表述正确。

根据“第一层是科学研究”可知‘B项表述正确。

根据“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修可知C项表述正确。

只有D项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因此选择D项。

同时考生也可以根据“绝对表述通常不是答案”的原则进行排除,D项表述中出现了“所有”、“都”等词,原文中的表述是“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修,而D项将其扩大为“都”,因此不符合题意。

【点拨】这道题目要求考生选择一项不正确的内容,考生可以根据“相对绝对法”进行排除。

根据日常的表述习惯考生不难发现,通常表述过于绝对的不是正确选项,因此当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选择一个错误的/不正确的选项时就可以结合这个表述习惯进行排除,过于绝对的通常就不是正确的表述,从而迅速作答。

例9、(2004年国考)软件在长期运行和使用中没有磨损、老化、用旧等问题。

任何机械、电子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其失效率大都遵循U型曲线(即所谓“浴缸曲线”)。

那是因为刚一投入使用时各部件尚未灵活运转,常常容易出问题。

经过一段运行,便可以稳定下来。

而当设备已经历相当时期的运转,便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会使失效率突然提高。

这意味着已经到达寿命的终点,即将报废了。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软件在运行和使用中不遵循U型曲线(即所谓“浴缸曲线”)

B.任何机械、电子设备刚一投入使用时各部件尚未灵活运转,但是越用越好用

C.软件和机械、电子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

D.软件不像机械、电子设备那样运行一段时间便可以稳定下来

【答案】B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事实上原文的首句提到了软件与机械、设备的不同后,接下来的表述都是在解释何为U型曲线,因此可以推知“软件不遵循U型曲线”,而A项、C项、D项均是这句话的同义表述,所以均属正确答案,可以根据“排同法”排除。

根据原文的表述可知,机械、电子设备遵循的是U型曲线,即先出现问题,然后稳定下来,最后老化失效的线形图像。

而B项的表述“越用越好”用曲线表示这种情况,应该是上升的,与文中“稳定下来”相悖,属于概念的偷换,所以B项不符合文意。

例10、(2004年国考)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

公开辩论。

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

两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

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一方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驳,怕输,就要严密。

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雄辩术曾经在古典时代的雅典风行

B.辩证法不仅仅是为了在和别人的论辩中取得胜利

C.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逻辑学的产生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

【答案】C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但难度并不高,考生只要仔细阅读即可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

根据原文“雄辩术风行”可知A项正确。

B项根据原文最后一句话“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可以得出。

【纠错】C项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原文中“奇怪的习惯”是作者的看法,而C项的表述“在古雅典时代”,显然偷换了时间概念。

原文中“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

两人争辨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可知在古代雅典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是司空见惯的。

根据原文可知在当时的雅典,雄辩术是风行的,并不奇怪。

因此C项不符合文意。

言语技法之七:

排同求异法

例1o的题目难度不高,可以阅读原文直接判断。

不过其中选项的设置值得考生思考,其中A项和C项表述的意思互为矛盾,根据逻辑学中的“矛盾论”可知在矛盾中必然存在一真一假,而这一原理可以运用在单项选择题中。

也就是说如果选项的表述为一对矛盾,且讨论的内容与原文话题一致,意味着答案必在其中之一,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求异法”。

到此我们可以将“排同求异法”进行总结,这一方法可以说是“从选项中来,到选项中去”,从选项人手进行判断。

根据单项选择题四选一的选项特征,我们可以加以辨别。

排同法:

四个选项中几个选项均能对应原文或者表述意思相同,则均排除。

求异法:

在讨论话题与原文一致的前提下,一对互相矛盾的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

全真拍档题

题5、(2007年国家)调查显示,新闻记者的职业和网络关系密切。

但只占上网人数的1.8%。

与大量青少年学生网民(占总数的19.3%)相比,教师和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上网太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5%和3.4%);与月收入500元以下和500~1000元的人群(分别占网民总数的21%和29%)相比,收入较高的人们的上网比例并没有很大提高;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上网人数只占总数的5.8%。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职业与上网没有直接关系

B.网络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C.电子商务没有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发展

D.收入越高,上网人数的比例越高

题6、(2006年国考)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

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

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完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

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

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十九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

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A.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

B.铁丝网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起作用

C.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

D.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题7、(2007年江苏)银行委托贷款当中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只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一般来说,

委托贷款的上、下家事先约定好利率、期限、还款方式,只是通过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办理相关的文件。

对这段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银行可以帮助需要委托贷款的双方

B.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为双方办理相关文件

C.确定委托贷款的利率、期限等与银行相关

D.贷款方还款与否与银行方面无关

题8、(2007年江苏)从2007年4月1日起,北京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不仅能享受到双向转诊,而且上转定点支援的二、三级医院,不再受医保定点限制,都能享受医保。

目前,北京市卫生局已经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达成共识,放宽医保患者的定点医院报销范围。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A.上述规定的目的是提倡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

B.4月1E1前北京居民在定点医院才能享受医保

C.4月1日后北京居民将不接受医保定点限制

D.北京市将放宽医保患者定点医院的范围

题9、(2007年北京)世界已经飞速走向生物技术的世纪了,连科学家们也不知前景会怎么样。

有些学者甚至怀疑人是否具有足够的智慧来了解自身的80000个基因是如何共同作用产生了一个可以注视自己过去与未来的生命的。

但是,大家已经认识到,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当我们进入下一个千年时,生物技术将在人类历史上写下自己的篇章。

这段话不能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

A.科学家们也不知生物技术前景如何

B.世界已经进入生物技术的世纪了

C.生物技术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D.生物技术有其存在的价值

题10、(2005年辽宁)医药的供求不能遵循利润最大化,而应服务于社会效益最大化。

因为疾病的治愈,受益的不仅是公民个人或者是个别家庭,受益更多的是整个社会——它既恢复了个体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