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04课 风筝课文全解 语文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04课 风筝课文全解 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04课 风筝课文全解 语文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04课风筝课文全解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04课风筝课文全解语文版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伶lng仃dng:
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憔qio悴cu: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
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ju别:
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笑柄:
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
尘封:
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sh物:
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
惊惶hung:
惊慌。
虐n<杀:
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
宽容饶恕。
恍然大悟:
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y: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
“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
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2、关于背景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
这一天是中国旧历的正月初一。
鲁迅在写作这篇《风筝》的五年前,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也是散文,发表在1919年9月9日的《国民公报》上。
五年多以后,鲁迅以为先前所作的《我的兄弟》“散失”了,所以又以《风筝》为题,再写一次。
这前后两篇散文诗,虽字句有所不同,但所叙反对小兄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
这就告诉我们,这件令他内疚的事,是长久地萦回在鲁迅记‘亿之中的,是他曾经亲历的实事,在袒露悔恨感情的艺术描写中,贯穿着自我批判的意向,同时也包容着对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
作者写此文时所居住的北京,“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使“我”似乎看到“久经诀别的故乡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作者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也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疾,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2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三、重难点导析
⑴这篇散文中,除了兄弟之情,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外,还有什么深沉的情感?
文章叙述自己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指周建人)放风筝,行为十分粗暴。
待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后,鲁迅醒悟过来,当年自己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几十年后,讨小兄弟宽恕之举,足以显现同胞手足之情。
隐藏在这之后的是作者的自省精神,作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
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作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的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健康成长。
把两者结合起来看,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作者感慨尤深,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小兄弟为何全然不知?
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这事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正是几千年来封建儿童教育留下的痼疾。
这里作者含蓄地启发人们作更为深刻的思考,是文章精髓所在。
⑵“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因而“久经逝去的春天”与“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相矛盾。
⑶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感情色彩似乎挺复杂,该怎样体会?
这两段文字的确感情复杂。
鲁迅先生是用成年后的眼光去观照当年的情景,但是写的又是当年自以为是的行为,所以褒贬的色彩挺复杂。
试看他写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
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得呆看人家的风筝。
他有时惊呼,有时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这本是极正常的,而“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一脸严冬般的肃杀,连看看风筝,连惊呼跳跃都加以鄙弃。
作者把这样的压制写得多么严酷,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写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
小兄弟做的风筝与众不同,可见他聪明肯动脑筋,很会设计。
这样有益身心的正当行为而要偷偷来做,实属可怜之至。
褒扬与同情是可以体会得到的。
作者把自己写得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残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作者是在深深自责当年扮演了精神虐杀者的角色。
最后“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小兄弟的痛苦我们可以想像得到,而作者自己则是冷酷无情的。
这里含着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⑷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应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就明白了。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
对“旧我”来说是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⑸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的段落,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在内容上作用相同吗?
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起到了前后呼应,使结构完整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开头由北京的春天写起,写了北京春天中“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引起对故乡的“风筝时节”的回忆,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同时奠定了怀念的感情基调。
结尾一段是对风筝事件的总结,有总结全文的作用。
与此同时,字里行间里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责。
【类文品读】
弟弟(张爱玲)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都不。
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
长辈就爱问他:
“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
明天就还你。
”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
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漂亮,他问道:
“有我好看么?
”大家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
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
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
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
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
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笆斗大的锦毛毯,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
他是“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在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发疯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
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
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
我自己那时候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
木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
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
又不是说你!
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
”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关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
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
我咬着牙说:
“我要报仇。
有一天我要报仇。
”
浴室的玻璃临着洋台,拍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
我弟弟在洋台上踢球。
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
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
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1.“我”的弟弟秀美可爱,因为他,因常被人夸赞,有一定的,也很淘气,“我”常把他当做,姐弟间洋溢着。
2.长辈借“弟弟”的眼睫毛,他总是一口回绝,原因是什么?
3.第3段中写“弟弟”时,突出了他的哪个方面?
4.姐弟分别后再见面时,弟弟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你认为造成弟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第4段中“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弟弟变得高而瘦,是因为偏食的缘故,所以他的胃口须纠正。
B.弟弟总是穿些不干不净的外衣,这种审美趣味应该纠正。
C.弟弟尽看些连环图画之类,这种阅读趣味大有纠正的必要。
D.弟弟逃学、忤逆、没志气这些劣迹要好好纠正。
6.父亲打了弟弟,弟弟没当回事,很快就忘了,而“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7.“我”对弟弟的忤逆、无志所持的态度是( )
A,为他流泪,为他悲哀
B.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感情依旧,态度依旧
C.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哀莫大于心死”,对弟弟的行为感到彻底失望
8、文末说:
“我没有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为什么感到悲哀?
(参考答案:
1.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虚荣心;撕毁“我”的画;小玩意;友爱的手足之情 2.他有虚荣心。
3.他既不能命,又不受令。
4.外貌变了:
高而且瘦;穿着变了;不甚干净;举止变了:
逃学、忤逆、没志气;性格变了:
挨了打,须臾便忘了。
造成弟弟变化的原因是缺少家庭温暖和关爱,缺乏有效的教育。
5.C 6.为弟弟自身不争气和其所遭受的不幸遭遇,为这缺少温暖亲情的家庭及其他所造成的弟弟的不幸转变深感悲痛,又遇弟弟挨打,便悲从中来流下眼泪。
7、C 8、弟弟的没志气和父亲的专制。
)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05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全解语文版
1944年2月25日,朱总司令的母亲钟太夫人去世,总司令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怀着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性的文章。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总司令追述了自己母亲的感人至深的一些事迹,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对母亲及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赞歌。
在平静的叙述之中,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之一。
让我们去了解伟大的革命家朱德的母亲的事迹吧,阅读本文,我们将——
1.在诵读中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回忆我的母亲》于质朴中见真情,平实中见哲理,阅读中要好好品味。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二、写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
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三、相关知识
1.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
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
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2.悼念朱德母亲的挽联
党中央的挽联是:
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的挽联是: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诸人的挽联是:
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谢觉哉的挽联是:
红星入怀,盖世勋名光子舍;白云在望,漫天晴澹陨慈辉。
融入文本
一、跨越障碍
1.生字辨识
韶(sháo)关仪陇(lǒng)祖籍(jí)妯娌(zhóulǐ)
溺(nì)水私塾(shú)佃(diàn)农横蛮(hèngmán)
勉强(qiǎng)和蔼(ǎi)不辍(chuò)管束(shù)
2.重点词语注释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聊叙]姑且谈谈。
聊,姑且。
[不辍]不停。
[慰勉]安慰勉励。
3.同义词辨析
(1)悲伤悲惨
本课例句:
“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
两个词都有使人感到伤心的意思。
主要区别:
①“悲伤”侧重于因心情不好而产生的伤感;“悲惨”侧重于因为处境、遭遇而引起的伤心。
②“悲伤”的伤心程度没有“悲惨”重。
(2)哀痛悲痛
本课例句: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
两个词都有伤心的意思。
主要区别:
①意义上,“哀痛”比“悲痛”的程度更深。
②“哀痛”多用于书面语而很少用于口语;而“悲痛”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二、整体解读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第一部分,痛悼母亲去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
我家是佃农。
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于,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一层,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
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
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
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退佃搬家。
】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钱读书的。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
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送子读书。
】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
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
我决心瞒着慈爱的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同情革命。
】
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
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
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坚持劳动。
】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
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
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力支持一家人生活。
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
“祖母今年已八十有五,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支持革命。
】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
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
“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
【第二层,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朴素的阶级觉悟,她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第三层,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
【第二部分,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展示母亲的美德,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第三部分,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思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
开门见山,高度概括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其中“我爱我母亲”是文章的感情基调,“勤劳”总领全文,是叙事线索,“回忆”点明主旨。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这句话是议论句。
其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母亲是个好劳动”是第四段的中心句。
“天不亮”,“轮到就煮一年”,“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一系列的词语表现了母亲劳务繁重,赞颂母亲勤劳,是个好劳动。
“很自然地”写出母亲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培养“我”爱劳动的好习惯。
“悄悄”“一到……便……”表达体谅母亲、孝敬母亲之情。
表现母亲聪明能干的三件事:
a用桐子榨油点灯;
b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c亲手纺线,请人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