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11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docx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资料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方法。

一、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及步骤

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平面图和构件详图。

1.基础施工图的识读步骤

1)看图名、比例。

图名常用1—1断面、2—2断面……或用基础代号表示。

读图时先用基础详图的名字(1—1或2—2等)去对应基础平面的位置,了解这是哪一道基础上的断面;

2)看基础断面图中轴线及其编号。

如果该基础断面适用于多道基础的断面,则轴线的圆圈内可不予编号;

3)看基础断面各部分详细尺寸和室内外底面、基础底面的标高。

如基础厚度、大放脚的尺寸、基础的底宽尺寸以及它们与轴线的相对位置尺寸。

从基础底面标高可了解基础的埋置深度;

4)看基础断面图中基础梁的高、宽或标高及配筋;

5)看施工说明等。

了解对基础的施工要求。

2.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

1)查看图名、比例;

2)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须与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保持一致;

3)与建筑图配合,明确各柱的编号、数量及位置;

4)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或有关说明,明确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5)根据各柱的编号,查阅图中截面标注或柱表,明确柱的标高、截面尺寸和配筋情况。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如纵向钢筋连接的方式、位置和搭接长度、弯折要求、柱头锚固要求、箍筋加密区的范围)。

3.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

1)查看图名、比例;

2)首先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须与建筑图、基础平面图保持一致;

3)与建筑图配合,明确各段剪力墙的暗柱和端柱的编号、数量及位置、墙身的编号和长度、洞口的定位尺寸;

4)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或有关说明,明确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5)所有洞口的上方必须设置连梁,如剪力墙洞口编号,连梁的编号应与剪力墙洞口编号相对应。

根据连梁的编号,査阅剪力墙梁表或图中标注,明确连梁的截面尺寸、标高和配筋情况。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如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箍筋的位置要求等);

6)根据各段剪力墙端柱、暗柱和小墙肢的编号,查阅剪力墙柱表或图中截面标注等,明确暗柱、端柱和小墙肢的截面尺寸、标高和配筋情况。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注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如箍筋加密区的范围、纵向钢筋连接的方式、位置和搭接长度、弯折要求、柱头锚固要求);

7)根据各段剪力墙身的编号,查阅剪力墙身表或图中标注,明确剪力墙身的厚度、标高和配筋情况。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和拉筋的构造要求(如水平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弯折要求;竖向钢筋连接的方式、位置和搭接长度、弯折和锚固要求);

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下向上会有变化,同一楼层柱、墙和梁、板的混凝土可能也有所不同,应格外注意。

4.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

1)查看图名、比例。

2)首先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须与建筑图、剪力墙施工图、柱施工图保持一致;

3)与建筑配合,明确梁的编号、数量和布置。

4)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或有关说明,明确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其他要求。

5)根据梁的编号,查阅图中标注或截面标注,明确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和标高。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箍筋和吊筋的构造要求(如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切断位置、弯折要求和连接方式、搭接长度等;箍筋加密区的范围;附加箍筋、吊筋的构造)。

5.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

1)查看图名、比例。

2)首先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须与建筑图、剪力墙施工图、柱施工图、梁施工图保持一致;

3)与建筑配合,明确板块编号、数量和布置。

4)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或有关说明,明确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其他要求。

5)根据板的编号,查阅图中标注,明确板厚、贯通纵筋、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分布筋构造及末端弯钩。

二、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构件汇总

钢筋工程量计算按构件类型分为基础类构件、柱类构件、墙类构件、梁类构件、板类构件、二次结构类构件、其他零星类构件等。

汇总如图1-4-1~图1-4-7所示。

以下是一位钢筋翻样人员总结的易遗漏项目的汇总(完成在后面打钩)

序号

完成或本工程没有的项目打“√”

容易遗忘的工程内容

1

后浇带(包括基础底板、楼层板、墙板、梁)

2

基础底板集水坑以及排水沟

3

大底板兜筋或底板封边构造钢筋

4

板上马凳筋

5

洞口加筋(板、墙、梁上)

6

剪力墙板顶加强筋和加强暗梁(包括地下及地上的内外墙)

7

楼层板面筋非拉通处设计注明的温度钢筋

8

雨篷、凸窗、阳台及上面栏板等节点

9

板阳角及阴角加筋

10

有墙无梁隔墙下加强筋

11

节点、大样图(窗台、线脚及天沟等)

12

楼梯及上面的节点大样

13

水箱、水池及上面的节点大样

14

非砖混结构墙长超5m及墙高超4m设计加设的构造柱、圈梁

15

砖墙与柱、剪力墙拉结筋

16

门窗过梁

17

门框、门垛

18

底面、屋面钢筋网

19

预埋钢筋

20

门厅、屋面上的装饰构架屮的梁柱及节点

21

地下室人防节点

三、基本识图

1.基础的平法施工的基本知识

1.1.主要介绍现浇混凝土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的有关规定。

1.2.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与截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

1.2.1.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1.2.1.1.独立基础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种;

1.2.1.2.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的集中标注

是在基础平面图上集中引注:

基础编号、截面属相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基础底面标高和必要的文字注解。

a)注写独立基础的编号,见下表:

类型

基础底板截面形状

代号

序号

普通独立基础

阶形

DJJ

××

坡形

DJP

××

杯口独立基础

阶形

BJJ

××

坡形

BJP

××

其中阶形截面下加标“J”,如DJJ××、BJJ××;坡形截面下加标“P”,如DJP××、BJP××。

b)注写独立基础的竖向尺寸

普通独立基础:

当基础为阶形截面基础时,注写为h1/h2/……,如图1-1,注写为h1/h2/h3。

当基础为坡形截面基础时,注写为h1/h2,如图1-2。

图1-1图1-2

杯口独立基础:

当基础为阶形截面基础时,注写为a0/a1,h1/h2/……,其中如图1-3,注写为a0/a1,h1/h2/h3。

当基础为坡形截面基础时,注写为a0/a1,h1/h2/h3,如图1-4。

其中a0表示杯口深度,为柱插入杯口的尺寸加50mm。

图1-3图1-4

c)注写独立基础配筋

1)独立基础底部双向配筋注写规则如下:

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如图1-5,表示基础底部配置HRB400级钢筋,X向直径为16mm,分布间距150mm;Y向直径为16mm,分布间距为200mm。

图1-5

2)以Sn打头引注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的各边钢筋。

如图1-6,表示杯口顶部每边配置2根HRB400级直径为14mm的焊接钢筋网。

如图1-7,表示杯口每边和双杯口中间杯壁的顶部均配置2根HRB400级直径为16mm的焊接钢筋网。

图1-6图1-7

〖说明〗当双杯口独立基础中间杯壁厚度小于400mm时,在中间杯壁中配置构造钢筋,见相应标准构造详图,设计不注。

3)高杯口独立基础的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筋注写规定:

以O代表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筋;先注写杯壁外侧和短柱纵筋,再注写箍筋。

注写为:

角筋/长边中部筋/短边中部筋,箍筋(两种间距);当杯壁水平截面为正方形时,注写为:

角筋/x边中部筋/y边中部筋,箍筋(两种间距,杯口方位内箍筋间距/短柱范围内箍筋间距)

对于双高杯口独立基础的杯壁外侧配筋,标注形式与单高杯口相同,区别在于杯壁外侧配筋为同时环住两个杯口的外壁配筋。

如图1-8,表示杯口独立基础的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置HRB400级竖向钢筋和HPB300级箍筋,其竖向钢筋为4根直径为20mm的角筋,直径16mm间距220的长边中部筋和直径16mm间距200的短边中部筋;其箍筋直径为10mm,杯口范围间距150mm,短柱范围间距300mm。

图1-8图1-9

4)普通独立深基础的短柱竖向尺寸及钢筋注写规定:

当独立基础埋深较大,设置短柱时,短柱配筋应注写在独立基础中。

以DZ代表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先注写短柱纵筋,再注写箍筋,最后注写短柱标高范围。

注写为:

角筋/长边中部筋/短边中部筋,箍筋,短柱标高范围;当杯壁水平截面为正方形时,注写为:

角筋/x边中部筋/y边中部筋,箍筋,短柱标高范围。

如图1-9,表示独立基础的短柱设置在-2.500~-0.050高度范围内,配置HRB400级竖向钢筋和HPB300级箍筋。

其竖向钢筋为4根直径为20mm的角筋,5根直径为18mm的x边中部筋,5根直径为18mm的y边中部筋;其箍筋直径为10mm,间距100mm。

1.3.基础相关构造制图规则

1.3.1.相关构造类型与表示方法

1.3.1.1.基础相关构造的平法施工图设计,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直接引注方式表达。

基础相关构造类型与编号,按下表规定:

构造类型

代号

序号

说明

基础联系梁

JLL

××

用于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后浇带

HJD

××

用于梁板、平板筏基础、条形基础

上柱墩

SZD

××

用于平板筏基础

下柱墩

XZD

××

用于梁板、平板筏基础

基坑(沟)

JK

××

用于梁板、平板筏基础

窗井墙

CJQ

××

用于梁板、平板筏基础

注:

1、基础联系梁序号:

(××)端部无外伸,(××A)一端有外伸,(××B)两端有外伸;

2、上柱墩在混凝土柱根部位,下柱墩在混凝土柱或钢柱柱根投影部位,均筏形基础受力与构造需要而设置。

2.平法梁基本知识

2.1.内容提要

介绍平法梁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各种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熟悉梁的主要节点构造的内容。

梁的集中标注包括:

梁的编号、截面尺寸、箍筋规格和间距、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架立筋、侧面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的标注。

梁的原位标注包括:

左支座和右支座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上部跨中购原位标注、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注意悬挑端的原位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

平法梁的注写方式分为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一般的施工图都釆用平面注写方式,所以,我们下面只介绍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图2-1)。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2.2.梁的集中标注

在梁的集中标注中,可以划分为必注项和选注项两大类。

在梁的集中标注中,“必注项”有:

梁编号、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筋。

“选注项”有:

梁的架立筋、下部通长筋、侧面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梁顶面标高高差。

在(图2-1)中,集中标注内容有:

梁编号:

KL2(2A);截面尺寸:

300×650;箍筋:

φ8@100/200

(2);上部通长筋:

225;侧面构造钢筋:

G4φ10;梁顶面标高高差:

(-0.100)。

2.2.1.梁编号标注

梁编号标注的一般格式:

BHm(n)或BHm(nA)或BHm(nB)

其中:

BH(编号)包括:

KL表示框架梁;WKL表示屋面框架梁;KZL表示框支梁;L表示非框架梁;XI表示纯悬挑梁。

m表示(梁序号);n表示(梁跨数);A表示一端有悬挑;B表示两端有悬。

2.2.2.梁截面尺寸标注

梁截面尺寸标注的一般格式:

b×h或b×hYc1×c2或b×h1/h2

其中:

b表示(梁宽);h表示(梁高);c1表示(腋长)、c2表示(腋高)、h1表示(悬臂梁根部高);h1表示(悬臂梁端部高)。

【规定】施工图纸上的平面尺寸数据一律采用毫米(mm)为单位。

〖例〗

图2-2中“300X700Y500X250”用于集中标注’表示该梁的每一跨都进行加腋。

此时,如果某一跨不做加腋,则在该跨原位标注“300×700”。

2.2.3.梁箍筋标注

梁箍筋标注格式:

φd-n(z)或φd-m/n(z)或φd-m(z1)/n(z2)或sφd-m/n(z)或sφd-m(z1)/n(z2)

其中:

d表示(钢筋直径);m、n表示(箍筋间距);z、z1、z2表示(箍筋肢数);s表示(梁两端的箍筋根数)

〖例〗

18φ12@150(4)/200

(2)表示箍筋为HPB235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2.4.梁上部通长筋标注

梁上部通长筋标注格式:

sφd或s1φd1+s2φd2或s1φd1+(s2φd2)或s1φd1;s2φd2

其中:

d、d1、d2表示(钢筋直径);s、s1、s2表示(钢筋根数)。

〖例〗下面介绍几种通长筋的格式

225———————梁上部通长筋(用于双肢箍);

225+222————梁上部通长筋(两种规格,其中加号前面的钢筋放在箍筋角部);

6254/2—————梁上部通长筋(两排钢筋:

第一排4根,第二排2根);

225+(412)——梁上部钢筋(225为通长筋,412为架立筋);

322;420———梁上部通长筋322,梁下部通长筋420。

2.2.4.1.梁的架立筋标注

架立钢筋是梁的纵向构造钢筋。

架立筋标注格式:

s1φd1+(s2φd2)或者(s2φd2)

其中:

d1、d2表示(钢筋直径);s1、s2表示(钢筋根数)

〖说明〗

“+”号后面圆括号里面的是架立筋

(s2φd2)表示表示这根梁上部纵筋集中标注全部采用架立筋(仅用于非框架梁)

2.2.4.2.梁下部通长筋标注

梁下部通长筋标注格式:

s1φd1;s2φd2

其中:

d1、d2表示(钢筋直径);s1、s2表示(钢筋根数)。

〖说明〗

“;”号后面的s2φd2是下部通长筋。

2.2.5.梁侧面构造钢筋标注

梁侧面构造钢筋标注格式:

Gsφd;(G表示“侧面构造钢筋”)

其中:

d表示(钢筋直径);s表示(钢筋根数)。

2.2.6.梁受扭钢筋标注

“侧面受扭钢筋”也称为“侧面抗扭钢筋”。

梁侧面抗扭钢筋标注格式:

Nsφd;(N表示“侧面抗扭钢筋”)

其中:

d表示(钢筋直径);s表示(钢筋根数)。

2.2.7.梁顶面标高高差标注

一般来说,楼层顶板结构是梁顶与板顶(楼面标高)为同一标高;当梁顶与板顶不是同一标高的时候,就要在梁标注中注写“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方法是在圆括号内写上梁顶面与板顶面的标高高差:

当梁顶比板顶低的时候,注写“负标高高差”;当梁顶比板顶高的时候,注写“正标高高差”

〖说明〗如果此项标注缺省,表示梁顶面与楼板顶面平齐。

〖规定〗施工图纸上的标高数据一律采用米(m)为单位。

2.3.梁的原位标注

梁的原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标注位置可以在梁上部的左支座、右支座或跨中)和梁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标注位置在梁下部的跨中)。

2.3.1.梁支座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梁支座上部的原位标注就是进行梁上部纵筋的标注,分别设置:

左支座标注、右支座标注。

钢筋标注格式:

sφd或sφdm/n或s1φd1+s2φd2

其中:

d、d1、d2表示(钢筋直径);s、s1、s2表示(钢筋根数);m、n表示(上、下排纵筋根数)

〖例〗上图2-4中,在KL2中间支座的右边标注了6254/2,当支座左边缺省原位标注时,则认为支座左边的配筋也是6254/2。

这个性质称为“缺省对称”原则。

〖例〗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的两边分别标注。

上图2-4中,中间支座的左边标注425,又在右边标注6254/2,说明该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

〖例〗上图2-4中,第3跨的上部没有任何原位标注,则认为该跨上部执行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425。

2.3.2.梁跨中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梁跨中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格式和左右支座上部纵筋原位标注是一样的。

钢筋标注格式:

同上。

2.3.2.1.梁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钢筋标注格式:

sφd或sφdm/n或s1φd1+s2φd2

其中:

d、d1、d2表示(钢筋直径);s、s1、s2表示(钢筋根数);m、n表示(上、下排纵筋根数)

2.3.2.2.梁不伸人支座的下部纵筋原位标注

钢筋标注格式:

sφdm(-k)/n或s1φd1+s2φd2(-k)/sφd

其中:

d、d1、d2表示(钢筋直径);s、s1、s2表示(钢筋根数);m、n表示(上、下排纵筋根数);-k(表示不伸入支座的钢筋根数)。

〖说明〗

(1)不伸人支座的纵筋仅限于梁下部纵筋的上排钢筋。

(2)不伸人支座的纵筋仅限于“(-k)”前面所定义规格的钢筋。

(3)030101-1图集规定,不伸入支座的纵筋在距支座0.1跨度处截断。

2.3.3.梁侧面构造钢筋的原位标注

钢筋标注格式同集中标注时一样:

Gsφd;(G表示“侧面构造钢筋”)

〖说明〗

梁侧面构造钢筋的原位标注其意义与集中标注是不一样的:

当在“集中标注”中进行注写时,为全梁设置。

当在“原位标注”中进行注写时,为当前跨设置。

2.3.3.1.梁侧面抗扭钢筋的原位标注

钢筋标注格式同集中标注时一样:

Nsφd;(N表示“侧面抗扭钢筋”)

〖说明〗同上。

〖例〗

在上图中,KL1(4)集中标注了构造钢筋G4φ10,表示KL1一共有4跨,每跨都设置构造钢筋4φ10;然而,KL1的第4跨原位标注抗扭钢筋N416,表示在第4跨设置抗扭钢筋416,即在第四跨中,G4φ10由N416代替。

这个就是定义中“原位标注取值优先”的原则。

2.3.4.梁箍筋的原位标注

梁箍筋原位标注的格式同集中标注。

2.3.4.1.梁加腋信息的原位标注

关于梁加腋信息的原位标注,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当梁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加腋时,如果在某跨梁对矩形截面进行等尺寸的原位标注:

b×h(b,h为等截面的宽、高),则表示在该跨梁取消加腋。

(2)当梁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矩形截面6X6时,如果在某跨梁进行加腋的原位标注:

b×hYc1×c2(c1为腋长,c2为腋高),则表示在该跨梁进行加腋。

2.3.5.梁变截面信息的原位标注

当梁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矩形截面b×h时,如果在某跨梁对矩形截面进行改变尺寸的原位标注:

b1×h2(梁截面宽度改变或截面高度改变),则表示在该跨梁进行变截面。

2.3.6.梁悬挑端的原位标注

框架梁的悬挑端与一般的“跨”不同,也可以说它是特殊的“跨”,因为悬挑端的力学特征和工程做法与框架梁内部各跨截然不同。

〖例〗

(1)悬挑端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格式同前面介绍过的“梁上部纵筋标注格式”一致。

如上图:

6224/2标注在梁上中,表示梁上部纵筋为622,4根上排,2根下排。

(2)悬挑端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下部纵筋原位标注的格式同前面介绍过的“梁下部纵筋标注格式”一致。

如上图:

216标注在梁下中,表示梁下部纵筋为216。

(3)悬挑端箍筋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箍筋原位标注的格式为:

φd-n(z)

其中:

d表示(钢筋直径);n表示(箍筋间距);z表示(箍筋肢数);

〖说明〗在悬挑端一般要进行箍筋的原位标注,而不是执行框架梁或非框架梁箍筋的集中标注。

如上图:

φ10@200

(2),表示箍筋为HPB235钢筋,直径φ10,;梁通长布置,间距为200,两肢箍。

(4)悬挑端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

梁悬挑端截面尺寸原位标注的格式为b×h1/h2

其中:

b表示梁宽;h1表示悬臂梁根部高;h2表示悬臂梁端部高。

〖说明〗梁悬挑端一般为“变截面”构造,要进行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

2.3.7.梁附加钢筋的原位标注

(1)附加箍筋

附加箍筋原位标注的格式:

直接画在平面图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如:

8φ8

(2),见03G101-1图集第26页的图4.2.4b,其构造见图集第62~65页,

(2)吊筋

吊筋原位标注的格式:

直接画在平面图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如:

218)见03G101-1图集中图4.2.4b,其构造见图集第62~65页。

3.平法柱基本知识

3.1.内容提要

介绍平法柱的基本知识。

柱的标注包括:

柱的编号、柱高、截面尺寸、纵向钢筋(角部纵筋、b边中部纵筋和h边中部纵筋)、箍筋规格和间距的标注方法。

我们着重介绍柱截面注写方式。

由于柱是一种垂直构件,与楼层划分的情况密切相关,所以大家要注意正确地进行“楼层划分”,尤其要弄清楚有关“层号”的概念。

3.2.截面注写方式

平法柱的注写方式分为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一般电力施工图标准层较少,多采用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

采用截面注写方式,需要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根柱,将其在原位放大绘制“截面配筋图”,并在其上直接引注几何尺寸和配筋,对于其他相同编号的柱仅需标注编号和偏心尺寸。

截面配筋图在原位需适当放大的倍数,应满足视图需要。

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在柱截面配筋图上直接引注的内容有:

1.柱编号;2.柱高(分段起止高度);3.截面尺寸;4.纵向钢筋;5.箍筋。

(见下图)

〖说明〗直接引注的柱总高度是选注值。

设计时,可按单个柱标准层分别绘制,也可将多个标准层合并绘制,见上图。

当按单个柱标准层分别绘制时,柱平法施工图的图纸张数与柱标准层的数量相等;当将多个标准层合并绘制时,信息更为集中,图纸数量更少。

只要图面空间可以容纳下应注写的内容,将多个柱标准层合并绘制能方便设计者进行整体平衡调整,也更宜于施工人员对结构形成整体概念。

3.2.1.柱编号

柱编号:

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柱类型

框架柱

框支柱

芯柱

梁上柱

剪力墙上柱

代号

KZ

KZZ

XZ

LZ

QZ

序号

××

××

××

××

××

〖例〗KL3表示框架柱3,XZ1表示芯柱1。

3.2.2.柱高

柱高,为选注值。

〖说明〗

柱高通常与柱标准层竖向各层的总高度相同,所以柱高的注写属于选注内容,即当柱高与该页施工图所表达的柱标准层的竖向总高度不同时才注写,否则不注。

当需要注写时,可以注写为该段柱的起止层数,也可以注写为该段柱的起止标高。

〖例〗

下图表示KL3柱在在两个柱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