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1860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版含答案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关系

2,3,4,10,11,13

2.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5,6,7,12,15

3.内环境的作用

8,9,14

A级 基础练

1.下列各组成分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为( A )

A.尿素、抗利尿激素、维生素、血浆蛋白

B.抗体、载体、线粒体

C.尿酸、氨基酸、肌酸、胃液中的盐酸

D.白细胞、溶菌酶、呼吸氧化酶

解析:

B项中载体、线粒体分布于细胞内;C项中胃液中的盐酸属于外环境;D项中的呼吸氧化酶为胞内酶。

2.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

A指的是毛细血管,B是红细胞,C代表组织细胞,D是淋巴管。

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

CO2浓度最高和O2浓度最低的液体都是细胞内液。

3.下列关于体液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体液的成分主要是水,不含蛋白质

B.内环境只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

C.细胞质基质是体液的一部分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解析:

体液中含少量蛋白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内环境的主要成分;细胞质基质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内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的。

4.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中三种主要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B )

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CO2和氨基酸

B.乙中可能有抗体、激素和尿素

C.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比甲高

D.甲、乙、淋巴的成分转化均需跨膜进行

解析:

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乙为组织液,其中可能有抗体、激素和尿素,B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C错误;淋巴和血浆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合,不需跨膜进行,D错误。

5.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其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C )

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B.血浆中Cl-的含量

C.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D.血浆中Na+的含量

解析: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的,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与血浆渗透压无关。

6.(2016辽宁葫芦岛期中)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B )

A.细胞将不能吸收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解析: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造成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不能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导致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7.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

解析:

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溶质微粒的多少有关,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反之,则渗透压越低。

8.下列有关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内直接吸收葡萄糖

B.组织细胞有氧呼吸所需要的O2从外界进入,经过的内环境至少有组织液和血浆

C.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的排出需要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的直接参与

D.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都参与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

解析:

组织细胞所需的O2和营养物质只能直接从组织液中吸收。

组织细胞从外界吸收的O2、营养物质,向外界排放的CO2和代谢废物都要经过组织液和血浆的运输,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等;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的

参与。

9.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③④合称     ,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

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2)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O2为例,O2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O2至少需要经过

   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O2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4)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解析:

(1)图中②③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合称细胞外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又称内环境。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2)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所以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3)O2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O2至少需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即12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O2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4)一般情况下,②血浆与③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答案:

(1)细胞外液 内环境 蛋白质、无机盐

(2)②③ (3)自由扩散 12 三

(4)②中含较多的蛋白质,③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B级 能力练

10.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 )

A.碳酸氢盐的形成

B.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麦芽糖的水解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解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细胞内的核糖体,麦芽糖的水解场所是消化道,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场所是线粒体,以上部位都不属于内环境。

1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B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①②③①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D.②③①①

解析:

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

12.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BC段变化的原因( B )

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C.乳酸与Na2CO3反应掉了

D.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

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3.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双分

子层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

首先根据①与②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可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时,都会导致组织水肿,即组织液增多,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肝细胞产生的CO2到达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

14.如下图所示,左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右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

    为血浆、    为组织液、    为细胞内液。

(填字母) 

(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

    。

 

(3)若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从肠腔进入B中,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 。

 

解析:

图中A为肠腔,属于外界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若①为淀粉,则②为葡萄糖,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被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参与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

粒体。

答案:

(1)B D C 

(2)A

(3)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C级 拓展练

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海洋生物和淡水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作为研究课题,欲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该小组同学现已得到了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通过离心分离出两类动物的血浆各50mL。

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

(1)实验原理:

 。

 

(2)实验仪器:

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细线。

(3)实验步骤:

①先将淡水动物的血浆倒入    中。

 

②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

③将海洋动物的血浆倒入漏斗中,将漏斗浸入    中,使 。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 。

 

(4)预测漏斗内液面的变化和结论

①液面上升,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    淡水动物的血浆渗透压。

 

②液面不变,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    淡水动物的血浆渗透压。

 

③液面下降,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    淡水动物的血浆渗透压。

 

解析:

比较两溶液渗透压高低,利用的实验原理是渗透作用。

水分会透过半透膜从渗透压低的一侧进入渗透压高的一侧。

答案:

(1)渗透作用 (3)①烧杯 ③烧杯 两者液面相平 ④漏斗中液面的变化

(4)①高于 ②等于 ③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