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81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2 大小:10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docx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

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

(2012—2013学年度)

第二学期

数学科

教师:

张钦

2013年2月18日

 

(教案编写格式说明:

正文详细内容:

采用小4号宋体。

采用多倍(1.25倍)行间距,进行双面打印。

教案应比实际进度提前1—2周编写完成并打印出来,以备随时提供检查用。

学期总设想

(含教材分析、班级特点、本学期教学目标、重难点、进度安排等)

一、班级特点:

1、学习习惯和兴趣 :

 五年级共有8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如庄康、陈振贵、薛晶晶等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类的学生)。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如张艺和陈宇柔)。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薛晶晶、李文杰、陈振贵、庄康、张春铭、袁星星)

二、教材分析:

聋班五年级数学选用的教材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的数学第十册,本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小数的四则运算;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情感)

1、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能运用整数四则运算的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小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3、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一般的三、四步式题。

4、使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5、使学生认识射线和常见的几种角,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6、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8、养成字迹端正、学习认真的好习惯。

养成爱数学,用数学的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的四则运算、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教学难点:

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五、教学要求:

A类学生: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册的内容,会独立自己完成相关的作业,可以灵活应用于平常生活中。

B类学生:

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能够完成相关的作业,并能应用在世纪生活中。

C类学生:

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学习到本册相关内容,并能完成作业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第一周

2月18日——2月

22日

小数加法和减法

6

第二周

2月25日——3月1日

小数加法和减法

小数乘法

2

4

第三周

3月4日——3月

8日

小数乘法

6

第四周

3月11日——3月

15日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2

4

第五周

3月18日——3月

22日

小数除法

6

第六周

3月25日——3月

29日

小数除法

6

第七周

4月1日——4月

5日

整理和复习

5

第八周

4月8日——4月

12日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6

第九周

4月15日——4月19日

应用题

6

第十周

4月22日——4月

26日

复习

期中考试

6

第十一周

4月29日——5月

3日

应用题

6

第十二周

5月6日——5月

10日

整理和复习

6

第十三周

5月13日——5月

17日

角的度量

5

第十四周

5月20日——5月

24日

垂直和平行

5

第十五周

5月27日——5月

31日

三角形

5

第十六周

6月3日——6月

7日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

第十七周

6月10日—6月

14日

整理和复习

4

第十八周

6月17日——6月

21日

总复习期末考试

5

 

课题

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

目标:

(含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三位目标)

知识、技能、情感: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的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4、学会把整数运算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的能力。

5、培养和提高学生小数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6、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养成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分类

要求:

A类学生:

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作

业,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B类学生:

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学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相关的作业。

C类学生:

在教师的辅导下,能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并完成相关的作业。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难点:

循环小数。

教具准备:

(训练器材)

 数位顺序表、小黑板、课件、口算练习卡片、

课时安排:

1、小数加法和减法7课时

2、小数乘法12课时

3、小数除法14课时

4、整理和复习3课时

第1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完成第2、3页上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第1~3题。

本课时

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学会简单的小数加法。

怎样对齐小数的数位,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严禁带小刀、火柴、打火机、鞭炮等危险物品到学校,(检查本班学生书包和书桌的情况)。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请佩戴红领巾,穿好校服,不穿拖鞋,做好本职卫生。

二、复习

举例说明整数加法法则。

(A类生说一说)

重点讲清楚:

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师板书:

小数的加法

三、新授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

小红买一支自动铅笔用0.65元,买一个转笔刀用0.27元,一共用多少元?

先引导学生把0.65元和0.27元换算成几角几分,再对着元、角、分在下面写竖式,角与角对齐、分和分对齐,然后相加。

(A类生试着说一说)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思路和方法解例1。

(A、B类生完成)

然后提问:

我们能否用小数直接计算?

教师写出0.65,问“6”和“5”各表示什么?

再写出0.27,问“2”和“7”各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

根据角角对齐,分分对齐,使学生明白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教师边讲边写。

写完后,让学生看竖式中的两个加数,相加的两个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小数点左边的“0”也对齐了。

百分位满10个0.01是0.1,向十分位进1。

2、练习

做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

教师行间巡视(重要辅导B、C类学生),要注意看数位是否对齐,小数点是否忘掉。

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做题过程和要注意的问题。

(A、B类生完成)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辅导C类学生)。

注意列的竖式相同数位是否对齐,小数点是否忘掉,是否进位。

做完后集体总结。

(A、B)

4、做相应的“做一做”题目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辅导C类学生)

5、讨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在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A、B)

四、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的1、2、3题。

重点检查是否把小数点对齐。

计算结果是否把小数点忘记。

五、小结

六、作业P6练习一

A类学生:

1——3

B类学生:

1、3

C类学生:

1

 

备注

第2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3、4页的例3、例4,(小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4~7题。

本课时

重、难点

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小数减法。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1、活动安全:

同学们要遵守活动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

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

在教室里追赶、不攀爬等),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体育课要认真听取老师的要求,注意安全。

二、复习

做下列各题

0.32+0.450.27+0.691.4+1.9

指名A、B类学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并指名A类学生说一说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师板书:

小数的减法

三、新授

1、课件出示例3。

引导学生把0.65元改成6角5分,0.48元改成4角8分,然后自己列竖式计算,得出的数再改写成小数。

(全班学生,重点辅导B类学生)

再引导学生直接列竖式计算。

然后提问:

百分位不够减,怎么办?

引导A类学生说出:

从百分位减起,百分位不够减,要从十分位退1作10,在百分位加十再减。

教师强调:

计算小数的减法时,也要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2、练习

让学生自己做相应的“做一做”题目。

(重点辅导C类生)

做完后集体纠正并提问。

(A、B类生尝试说一说)

3、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和例2比一比,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观察竖式列的是否正确。

(重要辅导B、C类生)

再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

4、引导学生做7.81-3.736

提问:

7.81千分位没数怎么办?

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指名一生到黑板前板演。

(引导A类生说)

5、练习

做相应的“做一做”习题

学生做,教师巡视检查,辅导有误的学生。

6、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法则作总结。

四、巩固练习

做练习一的4、5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批改总结。

五、小结

六、作业P7练习一

A类学生:

4~7

B类学生:

5、7

C类学生:

5

 

备注

第3、4、5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例5(小数的连加、连减),完成相应“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一的第8~11题。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第12~16题。

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一的第17~22题。

本课时

重、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2、生活安全(含防溺水、防火)

同学们不能乱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不玩火,以免造成火灾;不玩肥皂以及消毒物品;同学们上厕所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路上逗留玩耍,回家报到后,才可以出去玩耍。

二、复习

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得数)

4.5+2.6=0.49-0.27=0.5+0.4=6.4+3=0.56-0.46=1.2-0.8=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师板书:

小数的连加、连减

三、新授

1、教学例5

黑板出示例5:

6.08+12.3+9.72=

指名A类学生说说竖式该怎么列,教师板书。

写完后,指出运算符号与整数连加竖式一样,写在最下面一个加数的左边。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辅导B、C类学生)教师订正时,把计算的过程复述一遍。

再让学生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A类生板演)

2、做相应的“做一做”习题

注意学生列的竖式,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A、B、C)

四、巩固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0、11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小结

六、作业P7-23练习一

A类学生:

8~11、12~16、17~22

B类学生:

8、9、12、14、15、17

C类学生:

8、9、12

 

备注

 

第6、7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10页例6(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的第1~3题。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4~10题。

本课时

重、难点

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熟练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3、交通安全:

来校、回家途中注意安全。

路上车辆穿梭,街上人多拥挤,同学们要提高警惕,不打闹玩耍。

行人走人行道/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注意。

二、复习

下面每组算式的两边结果相等吗?

3.2+0.5○0.5+3.2

(4.7+2.6)+7.4○4.7+(2.6+7.4)

复习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A类生试着说)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师板书:

小数的简便运算

三、新课

师语:

通过新旧知识比较,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使学生明白:

加法的运算定律适用范围包括整数和小数。

1、教学例6

在黑板上出示例6:

计算0.6+7.91+3.4+0.09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式题提出问题:

这道题能简便计算吗?

依据是什么?

引导A类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试着完成。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步是依据什么定律。

(A类学生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看例6的两种算法,谁简便?

依据什么定律?

(投影出来,让A类学生试着说说)

最后告诉学生在以后计算中,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2、练习

做相应的“做一做”习题

让学生自己做,(辅导C类学生)然后指名A、B类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定律。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的第1~3题。

学生做,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做完后小结。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P11练习二

A类学生:

1~3、4~10

B类学生:

1、2、4、5

C类学生:

1、4

 

备注

 

第8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小数乘以整数),完成“做一做”中题目和练习三的第1~4题。

本课时

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4、食品安全:

同学们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到小摊小贩购买零食,不吃不洁、变质食物。

隔夜的食物也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二、复习

在课件上出示教科书上的复习题(表格)

让一名B类学生在小黑板上填写,其余同学打开课本自己独立填写,教师巡视(辅导C类学生)。

做完后带领学生总结: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揭示课题,师板书:

小数乘以整数

三、新授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

花布每米6.5元,求买5米要用多少元?

提问:

谁能用加法列出算式?

乘法算式又怎么列?

(A、B)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再提问:

6.5×5表示什么意思?

还表示什么?

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A类)

引导学生比较总结列出竖式。

最后强调:

竖式的末位对齐。

2、练习

做相应的“做一做”习题

计算出得数后指名A类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的第1、2、3、4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教师行间巡视对B、C类生进行辅导。

五、小结

对照竖式总结:

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六、作业P17练习三

A类学生:

1~4

B类学生:

1、2、3、

C类学生:

1、3

备注

第9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2(一个数乘以小数),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三第5~9题。

本课时

重、难点

理解、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5、简单自救方法:

同学们要识别特殊号码的用途(如110、119、120),但不可随意播打这些号码。

熟记自家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等,要练习识别方向,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随意开门。

遇到危险时,要学会躲避(如:

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方法)。

平时在家要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自理。

二、复习

0.9×4=4.95×7=(A、B)

复习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A、B类生说一说)

揭示课题,师板书:

一个数乘以小数

三、新授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1复习,再把例1改成例2。

课件出示

(1)教学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提问:

例2应该怎样列式?

数量关系是什么?

你能用数量、单价、总价的关系说一说吗?

指名A类学生回答。

引导全班学生和例1比较,列出算式,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

6.5×0.56.5×0.82

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

6.5×0.5表示求6.5的十分之五。

6.5×0.82表示求6.5的百分之八十二。

小结:

根据上面的两个算式,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训练A类生说一说)

(2)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告诉学生可以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最后提醒学生注意:

最后的积,应该先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的末尾的0划掉。

2、根据例1、例2,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并指出这个法则包括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小数乘以小数都适用。

3、练习

做相应的“做一做”习题。

(辅导B、C类生)

做完后,提问:

你是怎样确定积是几位小数的?

(A类生)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做练习十三的第5、6、8题。

四、小结

五、作业P18练习三

A类学生:

5~9

B类学生:

7、8、9

C类学生:

7

 

备注

第10、11、12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15、16页例3、例4(较复杂的小数乘法),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0~13题。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的第14~18题。

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三的第19~23题。

本课时

重、难点

掌握在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会用0补足。

初步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二、复习

1、口算练习三第10题,小黑板出示题目,然后指名(A、B类)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引导A、B类生说一说)

揭示课题,师板书:

一个数乘以小数

三、新授

1、教学例3

黑板出示例3:

0.056×0.15=

指名B类学生列竖式,强调末位要对齐。

教师:

计算出的积只有三位数,而积应该是五位小数,怎么办?

只要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然后让学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检验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B类生板演,辅导C类生)。

2、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

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的2.4倍。

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让学生读题后,自己分析解答。

(辅导C类生)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小结。

小结时指名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A、B类生)

3、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让学生观察例3和例4,分别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教师:

例3、例4的乘数与1有什么关系?

乘数比1小或比1大对积有什么关系?

提高比较得出结论:

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A)

四、巩固练习

1、做相应的“做一做”习题

先让学生判断一下,乘得的数比被乘数大还小。

(A、B类生说)

2、做练习三的11题。

先让学生判断一下,乘得的数比被乘数大还小。

然后再计算。

3、做练习三的12题。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教师总结。

五、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小数的计算法则,以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六、作业P18练习三

A类学生:

10~13、14~18、19~23

B类学生:

10、11、14、15、20、21

C类学生:

10、11、15

 

备注

 

第13、14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例5(积的近似值),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四的第1~4题。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5~9题。

本课时

重、难点

会用“四舍五入”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2、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追车、扒车、强行拦车。

3、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

自行车的车铃、车闸必须齐全有效。

骑车不要带人,不要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也不要聊天、勾肩搭背,更不能追逐或曲线骑行。

二、复习

1.283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整数分别是多少?

指名让学生回答(A、B类生完成)。

可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A类生说一说)

三、新授

1、教学例5

师语引出课题。

揭示课题,师板书:

积的近似值

课件出示例5,指导全班学生读题后列式解答。

教师板书:

0.92×49.2=

指名一B类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集体订正后,提问:

人民币最小单位是什么?

积是几位小数?

在收付款时通常要精确到分,该怎么办?

最后结果是多少?

(A、B类)

教师板书答案,注意提醒学生,由于最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最后结果要用≈。

2、巩固练习

做相应的“做一做”题目

提醒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再计算。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C类生,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2、做练习四的第4题。

指导学生看懂发票中的文字以及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分别计算出“金额”和“总计金额”。

五、小结

今天学习求积的近似值,谁能说一说用的方法是什么?

A类生试着总结

六、作业P22练习四

A类学生:

1~45~9

B类学生:

1、2、5、6

C类学生:

1、2

 

备注

 

第15、16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6(连乘、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