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127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卷.docx

苏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     的清新。

②拾一片树叶,细数     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

③从繁华、喧嚣的市中心来到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感到     。

④今年我校参展的科技小制作有2000多种,形状各异,色彩缤纷,令人     。

A.珍重     精致      心安理得       目不暇接    

B.珍重     精细      心安理得       应接不暇    

C.珍惜     精致      心旷神怡       目不暇接    

D.珍惜  精细       心旷神怡       应接不暇    

2.(2分)(2015·铁岭)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慰藉(jiè)   逮捕(dài)   松弛(chí) 怡笑大方(yí)

B.挫折(cuò)   馈赠(kuì)   扎实(zhā) 相得益彰(zhāng)

C.殉职(xùn)   贮藏(chǔ)   殷红(yān) 前仆后继(pū)

D.焕散(huàn)  逃窜(cuàn)   谬论(miù) 相辅相成(chéng)

3.(2分)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这些劫徒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

    

B.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进退维谷,而且深具历史视野。

    

C.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小房间里巡逻。

    

D.为了我们几个学生,吴老师工作更加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4.(2分)从《陈太丘与友期》故事的启示中,为女主持选择一句最得体的话()

晚会上,仪态大方的女主持人出场时不小心摔倒在前台上,好不容易才爬起来,观众大笑。

但她却神情自若地说:

“________”于是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A.各位观众,我刚才不小心摔倒了,谢谢大家的捧场。

    

B.各位观众,我刚才太激动了,所以摔倒了。

    

C.各位观众,请安静!

这是晚会开始前的一个插曲。

    

D.各位观众,我为你们的热情而倾倒,谢谢你们。

    

5.(2分)(2017九上·张店期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理论,要靠实践来证明。

    

B.“……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那女人怯怯地问。

    

C.虽是冬季,但这里牡丹、月季、茶花……等应有尽有。

    

D.一个光秃秃的地方有一块石碣,指明是“孔子小天下处”。

    

二、默写(共1题;共12分)

6.(12分)默写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③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④________,________,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⑤王安石《登飞来峰》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⑥李商隐《无题》中意境新奇,表现爱情坚贞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17分)

7.(7分)(2015·莆田)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

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

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

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

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2)

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

上联:

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

阅读________

(3)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

(要求:

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

读书可以养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

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

________。

8.(10分)(2017·益阳)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

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省商务厅2017非洲国家民族政策与实践研修班的19名学员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

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

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

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90分)

9.(25分)现代文阅读

雪地上的路

夜里下了大雪,躺在床上就能听到雪花扑窗棂的声音。

雪扑窗棂的声音,在别人听来也许是惬意的,但对我来说,这声音却让我心焦。

每逢这样的天气,总会发生一些交通上的麻烦,特别是早起送牛奶的儿子,必定要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儿子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8岁起,他的人生之路就铺满了坎坷和心酸。

20年来,我们母子相依为命,而我相当清楚,我终归是要老的,早晚会有一天,要把他孤零零地留在这个世界上。

一想到这个,我就心里难过。

我悄悄爬起来,穿戴停当,准备出去扫雪。

这是整个城市沉睡最甜的时刻,为了不惊动儿子,我尽量蹑手蹑脚,小心绕过家里的什物,包括儿子磨得发亮的拐杖。

他每天都要根据闹钟准点起床,在人们早饭之前把牛奶送到各个订户。

儿子送牛奶的路很长,勾画起来,那该是一条零乱交叉却又目的明确的曲线。

雪停了,天还阴着,四周真静,偌大的城市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

我知道真正的清扫工很快就会出动,把主要路面扫除干净。

我要扫的是一段通向僻静之处的小路,它常常因为不能及时打扫,被行人踩成又光又滑的冰面,对于肢体不全的儿子来说。

那无疑是很危险的。

我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奋力挥动着扫帚和铁锹,直干得全身热气腾腾,就像一只打开的蒸笼一样。

一个晨练的中年人慢吞吞地跑过来。

根据那身打扮和气度就看出来,他属于那种志得意满的上层人物。

我停下来,朝他礼貌地点点头,打招呼说:

“起的真早啊!

中年人皱皱眉头说:

“早什么,还不是叫你们这些人给弄的。

你们的精神可嘉,不过起得也太早了,就像夜游症似的,多妨碍别人的休息啊!

特别是铁锹铲马路的声音,简直就是噪音。

跟环卫部门反映了多少次,就是不注意!

我连连道歉,向他解释说,我并不是清扫工,我只是一个母亲;我要为送牛奶的残疾儿子扫出一条路来,这就是我全部和惟一的目的。

中年人惊愕了,张张嘴,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含混的声音,转过身匆匆走掉了,好像怕被什么追着似的。

儿子骑着一辆破单车,车把上带着拐杖,车后驮着特制的奶箱,远远地朝我骑过来。

这比平日要早些,肯定是他根据天气情况,把闹钟往前拨了。

尽管路被扫过,可他还是不时的摔倒,浑身上下沾满了雪,可每摔倒一次,他总会很快爬起来,坚韧地继续朝前骑。

我站着没动,就那么看着他跌倒爬起,直到他在我的面前停下,我才靠上前去替他扑打扑打身上的雪。

我凄惨地笑笑说:

“儿子,妈可真糊涂,光顾了扫雪,怎么就没想到,替你把牛奶直接送到订户呢。

儿子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他把脸贴近我的耳边,大声说:

“好妈妈,你一点也不糊涂。

我懂你的意思。

您放心,我会把路走好的。

”我紧紧抱住儿子,眼泪滚滚而下。

中年人重新出现在我的泪眼里。

他身后跟着一个女人、一个半大孩子,可以肯定,他们是一家人。

他们手里都拿着扫雪的家什,柔弱而笨拙地清扫着儿子必然经过的路面。

我不知道他们订没订牛奶,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走进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心灵。

儿子按响车铃,向他们那个方向驶去。

我欣慰地看到,迎接他的目光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钦佩。

(1)

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件事的内容。

(2)

第一段写到:

“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难过。

”我“难过”的是什么?

(3)

“您放心,我会把路走好的”是第九段中的一句话,句中的“路”有两层含义,请你根据记叙的内容谈淡你的理解。

(4)

第八段中写到“我凄惨地笑笑说”句中“凄惨”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5)

分析第11段中“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走进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心灵”这句话的含义。

10.(31分)(2017九上·长春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忆儿时

丰子恺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在日的事。

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

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

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

我所喜欢的是,最初是蚕落地铺。

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

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

我们吃饭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

蒋五伯饲蚕,我就可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

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

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

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

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

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

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

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

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

她又说:

“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

吃软糕。

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

”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吃的缘故。

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

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

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

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

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

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

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

何等甜美的回忆!

只是这剧的题材。

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

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

《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

“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

”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

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弱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

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二件事不能忘却的事。

是父亲的中秋赏月。

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

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

而对于蟹。

尤其喜欢。

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

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

然我喜欢蟹脚。

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

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

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

父亲说:

吃蟹是风雅的事。

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

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才能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

所以陈妈妈说:

“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开井角落里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

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

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

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

大家谈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明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

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季节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

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

有时两人分吃一只。

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赞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

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

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

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

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

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

唉!

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

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

他是独子,他的母亲、祖母和大伯,都很疼爱他,给他许多的钱和玩具,而且每天放任他在外游玩。

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

我家的人们每天赴市,必须经过他家的豆腐店的门口,两家的人们朝夕相见,互相来往。

小孩子们也朝夕相见,互相来往。

此外他家对于我家似乎还有一种邻人以上的深切的交谊,故他家的人对于我特别要好,他的祖母常常拿自产的豆腐干、豆腐衣等来送给我父亲下酒。

同时在小侣伴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

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

我们有时就在我家的染坊店里的榻上玩耍,有时相偕出游。

他的祖母每次看见我俩一同玩耍,必叮嘱囡囡好好看待我,勿要相骂,我听人说,他家似乎曾经患难,而我父亲曾经帮他们忙,所以他家大人们吩咐王囡囡照应我。

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

他叫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

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我到木场桥去钓鱼。

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从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

然后放下水去。

他又说:

“浮珠动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就逃不脱。

”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

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苍蝇,又来约我去钓鱼。

途中他对我说:

“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蝇钓鱼更好。

鱼喜欢吃苍蝇!

”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

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

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

自此以后,我只管喜欢钓鱼。

不一定要王囡囡陪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

而且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

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

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

但在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

后来又晓得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

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牢骚:

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的故乡。

”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又只有这三件事。

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

1927年作

(选自《丰子恺散文精选》,有改动)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桑葚

杀虐

蟹螯

煽惑

(2)作者在文中回忆儿时不能忘却的事情中,养蚕之事有哪些乐趣?

(3)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加以品析。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

(4)文中“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请谈谈你的感悟。

(5)你是如何理解“因此这件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的这句话?

(6)“读其文,识其人”,结合本文谈谈你能感受到丰子恺怎样的性格特点。

在初中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还学过他的哪篇文章?

(7)本文是一篇很质朴、很感人的文章。

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16分)(2017八上·双城期末)阅读《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回答小题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

”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

他认为:

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

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

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

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

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

“小儿辈已破敌。

”可谓“成不喜于色”。

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

(一)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

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

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

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

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

林语堂先生说的好: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

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

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

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

(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

(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你依据选文第②段谢安的表现,概括出“静气的内涵”。

(3)请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________;

(二)________;(三)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

12.(3分)(2017·北塔模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贺兰山气势宏伟,风光秀丽,山涧潺潺、林涛阵阵;每到春季,百花芬芳,争奇斗研;时值金秋,玛瑙般的樱桃、山杏、野葡萄挂满枝头,绽红吐绿,令人心醉。

②贺兰山山势险峻,怪石línxún,③其主峰海拔高度3556米,伫立于主峰放眼东眺,宁夏平原尽收眼底    极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览无余,是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1)

请找出第①句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línxún

________

(3)

第③句空白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________

13.(5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

人都是有感情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

有了相互之间的体谅,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

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心底无私天地宽。

淡泊名利,屏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写出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

14.(5分)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小说《热爱生命》中心人物“他”的形象。

15.(5分)读《最苦与最乐》,作者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五、话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6.(5分)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绝不回头。

《故乡》中,鲁迅写道: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

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

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二、默写(共1题;共12分)

6、答案:

三、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17分)

7、答案:

8、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