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041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docx

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

勒图尔诺(法国社会学家,1831-1902)

核心观点:

教育是由“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着作用的那些自然

规律所决定的”(《动物界的教育》)

问题:

将教育概念“生物学化”,抹煞了动物和人的活动的本

质区别,没有将本能的活动与社会性活动区分

2、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

孟禄(美国教育史学家,1869-1947)

核心观点:

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问题:

儿童的模仿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而非有意识、有目

的的活动,不具有社会性;模仿是一种学习机制,

是教育发生的条件,而不是教育本身。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

恩格斯

核心观点:

教育起源于劳动

问题:

忽视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繁衍的需要,人类的发展史

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史,人类为了生存的延续需要

把上一代的知识经验传递下去。

4、需要起源说

代表人物:

孙培青

核心观点:

教育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

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问题:

用“需要”解释一个事物的发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方法,取消了事物的特殊性,使理论更加模糊不清。

(二)对教育起源的反思与断想

1、任何一种现有学说都无法令人信服的解释教育的发生

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动因

劳动经验的传递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禁忌语言

3、每一种社会现象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复杂性思维)

政治(社会组织方式)经济文化

4、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源自于对旧有事物的批判

5、教育产生的直接动因:

本能的活动不足于承载经验等的传递

6、教育产生的标志:

有目的、有意识的传递活动出现

(三)中国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方面

3、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

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西周的教育

关键词:

奴隶制全盛时期、分封制、井田制、宗法等级、阶级对立、“以礼造士”

(一)在文化教育上历史特征:

学在官府

名词解释:

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

显著特点/原因:

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1、家庭教育

内容:

生活技能和习惯礼仪规范数的观念方位观念时间观念性别教育

特点:

按儿童年龄不同提出不同要求,有明显的计划性

2、小学教育

教育对象:

贵族子弟、平民子弟

学习年限:

约7年

教育内容:

德、行、艺、仪

地点:

设于王宫内

性质:

国学

3、大学教育

学习年限:

约9年

教育内容:

礼乐射御《诗》《书》

性质:

国学

4、乡学

设置地点:

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

性质:

地方学校

类别:

家塾党庠州序乡校

教育内容:

德、行、艺

与国学存在联系:

择优推荐至国学

5、官师合一

教师由政府职官担任

(三)六艺教育

名词解释:

西周的国学、乡学、小学、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发展充实。

具体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

1、礼乐

内容:

礼:

政治道德礼仪乐:

诗歌音乐舞蹈

作用:

礼的作用在于培养奴隶主阶级需要的政治伦理、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

乐具有多种作用,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其中。

2、射御

内容:

射:

射箭御:

驾驭战车

作用:

进行军事训练,养成健壮的体魄和精湛的战术P22

3、书数

内容:

书:

文字读写《史籀(zhou)篇》(中国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数:

符号甲子纪日法计数十进位法四则运算

作用:

书数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是进行其它教育的基础。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第三节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私学兴起的重要原因:

士阶层的变化

“养士”之风,造成士数量增加,产生了对教育的需求,使私学兴起

(二)私学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1、学在四方,促进了学术下移

2、政教分设,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成为独立的活动

3、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4、使官师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专门的职业

5、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使教育思想理论有较大发展

第4节孔丘的教育思想

孔丘(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字仲尼,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教育思想

(一)重视教育的作用:

1、教育是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论教育对象:

提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阶层,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有教无类”与奴隶制社会“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教育等级制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

(3)论教育目的:

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奉行政治改良主义,主张德政“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成为推动当时人们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

同时,也是对奴隶制世袭制的巨大冲击,有利于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

“学而优则仕”还是科举制的理论来源,二者有密切联系。

(4)论教育内容: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文献:

《诗》《书》《礼》《乐》《易》《春秋》——新“六艺”

品行、忠诚和守信实际上是指道德教育。

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

道德教育没有专门的教科书,而是贯穿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文化知识也是为道德教育服务。

教学内容的特点:

1、偏重社会人事2、偏重文事3、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5)论教学方法:

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以致用”)

2、启发诱导

3、因材施教

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6)论道德教育:

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道德理想:

道德原则:

道德规则:

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7)论为师之道:

树立教师的典范

1、学而不厌2、温故知新3、诲人不倦4、以身作则5、爱护学生6、教学相长

(8)简评:

历史影响

1、他首次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先驱;

3、他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下移;

4、他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为封建官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5、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了“六书”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6、他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结合,首倡启发式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等;

7、他重视道德教育,把“仁”作为最高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8、他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如立志、中庸、自省、改过迁善等;

9、他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1、养士之风盛行

2、百家争鸣:

“九流十家”:

儒、道、墨、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家

3、私学发展:

儒家私学墨家私学道家私学法家私学

第2节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

产生背景:

争霸招贤纳士“四塞之国”

一、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一)性质

1、是一所由管家举办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从主办和办学目的看:

官学从学术自由看:

私学

2、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讲学:

游学场所学无常师“期会”制度化

·著述:

著书立说著作宏富

·育才:

各派有从学弟子《弟子职》(学生守则)

·咨议:

“齐稷下先生喜议政事”“以干世主”谋士

(二)特点

1、学术自由

·稷下先生:

“不治而议论”“不臣之位”

·来者不拒,包容百家

·各家学术地位平等

·允许学术争鸣

2、待遇优厚

·政治待遇:

“不治而议论”

·物质待遇:

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二、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1、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2、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第四节孟轲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邑(今山东邹城)人思想家教育家“亚圣”

一、“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人性论:

教育的基础

·“人皆可以为尧舜”

·性善论:

与孟子的政治、教育主张密切相连

2、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一)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有限的性善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端是人性的起点,代表了一种可能性

·“学问之道无他,求放心而已。

·教育的作用:

引导人保存、找回与扩充固有的善端

·环境对于教育是重要的

(二)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五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尤以孝悌为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五常:

仁义礼智信

 

三、论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养成:

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四、论教学

(一)深造自得

·在思维与感官之间,强调思维

·心之官:

大体——具备理性

·感官:

小体——不具备理性,易受外物引诱而误入歧途

·深造自得:

深入的学习与钻研,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主张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二)盈科而进

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三)教亦多术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四)专心致志

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专心致志与否,而非天资

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1节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朝:

高度中央集权、法治政治路线(法家思想)

秦朝的文教政策:

统一文字、严禁私学(焚书坑儒)、吏师制度

第2节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文教政策

汉初:

无为而治

汉武帝即位后:

有为而治

思想渊源

“黄老之学”

(道家思想)

董仲舒“贤良对策”: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兴太学以养士”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具体措施

(1)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求贤诏》

(2)允许开办私学

(3)废除“挟书律”

(1)设立五经博士

(2)开设太学

(3)建立察举制度

 

第三节、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太学

1、太学的设置与发展

创立:

太学是我国古代官方的高等学府,是以传授和研习儒家经典为主的国立文科大学。

太学由太常负责管理。

一般认为太学始于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

太学的作用和意义:

集中培养人才的机构控制学术发展方向独尊儒术

2、教师(博士)

职责:

教学为政府提供咨询

类别:

设五经博士,即《诗》《书》《礼》《易》《春秋》

推选方式:

西汉由皇帝征召或由公卿荐举社会学术名流担任,东汉时开始采用荐举和考试相结合的选拔方式

3、学生(博士弟子)

来源:

一是由太常在京师直接挑选,作为正式的太学生。

二是由郡国县地方选送到京都,作为非正式的特别生。

正式生可免除赋役并享受一定俸禄,特别生则待遇较差。

4、教学内容:

太学传授单一的儒家经典

5、教学形式

初创阶段:

学生少,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

后来:

由于太学发展,学生数以万计,采用集体授课制或次第相传(高业生授低业生)的形式。

此外,太学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请教。

这种提倡自学、鼓励自由探讨、褒奖学成通才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仍有启发意义。

6、考试与出路

考试制度:

初创时规定每年考试一次,称为“岁试”,东汉改为每两年考试一次。

考试方式:

设科射策

出路:

成绩作为授予官职的依据。

这种养士与选才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以及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对隋唐科举制的诞生有很大启示。

(二)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1、鸿都门学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其性质属于一种以研究文学艺术为主的专门学校,教学内容包括尺牍、辞赋、字画等,毕业后大多享受高官厚禄待遇。

鸿都门学在教育上的意义是:

首先,打破了独尊儒学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字画为教学内容,这是教育上的一大突破;

其次,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它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类专门学校。

2、宫邸学

(1)专门为皇室和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

(2)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

(三)地方官学

设立:

“文翁兴学”

体制:

汉朝实行郡县制,郡国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因而地方官学又称郡国学校

汉武帝:

推广郡国学校

汉元帝:

郡国以下各级行政单位设立学校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

聚——序

办学目标:

(1)培养本郡的官吏,同时向朝廷推荐地方上的优秀学生;

(2)定期举行“乡饮酒”和“乡射”等礼仪活动,推行道德教化。

(四)私学

1、书馆

又称书舍,为蒙学阶段的教育,属初等教育。

主要进行识字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兼授数学常识。

2、经馆

比书馆高一级,又称精舍或精庐。

为一些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地方,私学的教学方式是由弟子以次相传授,弟子分为“及门弟子”或“授业弟子”、“著录弟子”。

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论人性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调和“性善”论和“性恶”论

·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

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

·善是教育的结果。

他认为教育不但可以防止恶性,培养善性,而且还可以把人培养成任何类型的人。

董仲舒认为教化“为善”的工作应由帝王来进行,这是上天给予帝王的责任。

·董仲舒所谓的“善”,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为他强调教育的作用提供了思想基础。

·“性三品”说:

他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

·人性与教育

“圣人之性”之人凌驾于“中民”之上,天赋着“过善”之性,无所谓教育与培养问题。

“斗筲之性”之人,其品性与行为的倾向为叛逆奸邪,无法导之以礼、劝其向善,只能通其“禁、防、诛、讨”,制止其为恶。

“中民之性”之人则是教育必须关注的对象。

因“仁贪二气,两在于身”,实施教育与否,结果必不相同,为此,应通过教育的奖善禁恶,引导他们朝善的方向发展。

·总之,董仲舒提出了人性含有“善”、“恶”两种素质、“善立于性”但性并不就是善(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以及“性三品说”等,进一步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证了他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后来的儒者韩愈及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性三品”学说。

二、论道德教育

(一)德教为立政之本

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的仁政德治思想,将道德教化看作治理国家的根本,主张“德主刑辅”。

(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教化:

实行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三)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1、重义轻利

“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教育史上的重要命题,包含两层意思

(1)道德原则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道德教育中如何正确对待“人我”关系,“待人”与“治我”有着不同的要求。

3、必仁且智

这一原则揭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与认识因素之关系。

董仲舒要求个体在道德修养中应做到“仁”与“智”的统一。

三、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

教学的主要任务:

培养德性

内容: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重伦理思想轻自然知识

(二)教学方法1、强勉努力2、专心致志3、精思要旨

四、汉朝教育的成就

汉朝教育不仅确立了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中的独尊地位,同时也在教育制度、设施、内容、形式等方面为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太学和地方官学的设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办学校制度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私学中的书馆和经馆不仅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传统的继承,实际上也是后来私塾、书院的历史渊源。

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汉朝已初步形成,如教育的政治伦理化、养士与选士的紧密结合,以及儒学对各学科教育的支配性影响等,在汉朝教育中已初见端倪,有的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按出身门第品评等第,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种制度在加强中央选举大权和调动不同出身人们的积极性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是对人才选拔的一种新探索。

到魏晋南北朝后期,随着士族大地主的势力减弱,以及社会批评的越来越激烈,“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废除,一种新的选士制度(科举制)便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的重要发展与变化:

1、儒学教育依然是各王朝的首选(以传授儒家经学为主)

2、学校体制多样化,专科教育得到发展(经学律学书学算学文学医学)

3、地方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州郡学与其学校制度(北魏))

4、私学得到发展(质量与规模超过官学类型多样分布广)

5、少数民族教育兴盛

第四节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一、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旨归

1、玄学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所谓自然主义教育,就是指教育是像自然界万物生长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和进行的,并非什么外在力量有意的安排;应当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来进行教育,反对破坏和违反这种顺序和规律的不良做法。

2、人的自然本性的正当性

·无善恶之分的人性观

·自然之欲望是知足的,有意为之的欲望则欲壑难平

·教育不需要也不可能改变人性,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3、对经学教育的批判

·经学教育以名誉、利禄、仁义为目的

·经学教育以传授知识、启导聪明为任务,却导致“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

·经学教育主张施为造化,积极进取,结果导致自然本性的丧失

4、对自然主义教育观的阐释

“自然教育观:

遵循个体自然发展的法则和规律,促其个性的完善,不应“刻意”、“妄为”。

二、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

三、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

(一)道德教育的起源

(二)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法则(道法自然无为:

不妄为不言之教)

第六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论士大夫教育

(一)士大夫教育的现状与必要

1.士大夫教育的现状

第一,教育程度低下,精神状态萎靡。

第二,养尊处优,不学无术。

第三,脱离实际。

2.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

其一,人性论的视角其二,维持士族的身份、地位与既得利益其三,“利”的层面:

知识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二)士大夫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治国人才

(三)士大夫教育的内容:

“德艺周厚”

1.德(即以孝悌仁义为中心的儒家道德教育)

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士大夫“德教”的重要任务

2.艺

内容:

儒家经典、“百家之书”、社会实际生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艺

途径:

读书

教育要求:

首先,学习儒家经典。

其次,博览群书,通“百家之言”。

再次,“杂艺”的学习

3.德与艺的关系:

德教为主,相辅相成

·艺教中的知识,成为道德教育的基础。

·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颜之推强调士大夫子弟要“知稼穑之艰难”,学习一些农业生产知识,这与孔子轻视农业生产的态度有所不同,虽然他并不主张士大夫子弟从事耕种。

二、论儿童教育

a.儿童教育的时机: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者应实施胎教。

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益较大。

其二,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

b.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严慈相济2.适度体罚3.切忌偏宠

c.儿童教育的内容

1.语言的学习:

学习通用语言

2.伦理道德教育内容:

以孝悌为中心方式:

“风化”

3.志向教育

三、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勤勉努力、切磋交流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六学一馆:

由唐朝设立的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广文馆。

2、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

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

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

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3、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在吸取察举制度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调整改进,终于形成科举考试制度,中国考试制度的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论述

1、试述隋唐中央官学的惩罚制度。

答:

国子监主簿负责执行学规,督促学生勤学,保证国子监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如果有不率师教、学业无成、假违程限、作乐杂戏等情节,要给予惩罚处分。

对于入监后不努力学业,只是混吃饭者,采取停止供饭的措施,用威胁饿饭施压,迫其上进。

2、试述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

(1)学校体系的形成

(2)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3)学校内部有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4)专业教育受重视

(5)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3、试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

产生: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

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

唐太宗执政时,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

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

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殿试。

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影响:

(一)学校与科举的关系

(1)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成为国家社会人才的重要来源,学校不断输送人才供科举考试选拔,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

(2)科举是联通学校教育与从政为官的桥梁

(3)学校与科举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工具

(4)科举考试以考试选拔录取人才,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收到显著成效,越来越重视科举的政治作用

(5)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作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一切受科举考试的直接支配

(6)科举对学校教育发挥着导向调控的作用,科举制度存在的一切消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

(2)科举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

从注重德行到注重文艺才能

(3)科举影响学校的教育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