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0149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

参考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参考)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考向解读】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命题热点突破一】宗法制和分封制

1.宗法制

(1)特点:

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

(2)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

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

(4)作用:

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

②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分封制

(1)目的:

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

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

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

①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

(5)瓦解:

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国推行制,秦统一后建立郡制,废除了分封制。

例1、(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3)在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变式探究】(2016年卷单科历史6)《读通鉴论》曰: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之制

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答案】B

在高考中,分封制、宗法制在多省考题中均有涉及,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长效热点之一。

备考2016年高考可从以下视角关注本考点:

制度

宗法制

分封制

关键词

“世卿世禄”“凝聚宗族”“血缘亲疏”“家族祖宗”“家庭关系”“嫡庶之辨”“大宗与小宗”“家族等级关系”

“分封授民”“授民授疆土”“拱卫王室”“随从作战”“朝觐述职”“交纳贡赋”“等级森严”“相对独立性”

实质

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亲疏而确立的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

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技巧

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宗法制相关的内容

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分封制相关的内容

【命题热点突破二】君主专制的逐渐强化

1.皇帝制度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具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的突出特征。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秦:

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集权于皇帝。

(2)西汉:

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

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割相权。

(4)宋:

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明:

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君主专制加强。

(6)清:

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例2、(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变式探究】“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

A项与题干材料中“去公卿甚远”不符,错误;B项没有体现题干材料的全部信息,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有尚书省、中书省的信息,没有门下省的信息,故D项中的“三省制”是以偏概全,且并未体现出“曲折”,D项错误;从“去公卿甚远”到“居真宰相之任”,说明其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君主专制发展过程中君权和相权关系变化趋势及不同时期皇权加强的措施与特点是高考重点考向。

请关注秦朝至明清加强皇权的特点:

秦朝

三公九卿制下三公虽然在分工上各有所侧重,但丞相权力相对过大

西汉

皇帝任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隋唐

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散相权的办法来加强皇权,并提高行政效率

宋朝

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

元朝

中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加强

明清

废除丞相,通过设置皇帝的顾问或秘书机构来提高皇权,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君主专制走向极端化

【命题热点突破三】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中央集权的加强)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1)分封制:

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在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

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制取代。

(2)郡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3)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

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成“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才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

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其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例3、(2016全国新课标1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变式探究】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

郡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汉宣帝强调地方郡太守与皇帝共治天下,也就是强调了地方吏治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信息只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并没有说明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与分权情况,B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后地方行政制度多有变化,C项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错误。

答案;A。

从地方行政区划沿革看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及从现实热点看古代中央集权是重要考向。

请特别关注对古代地方行政沿革的认识:

(1)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2)由分封制到郡制,主要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

由郡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

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变式探究】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

年代

道、路、省

州数

郡国数

、邑、道、侯国等

户数(万)

西汉平帝(1~5)

13

103

1587

1223

唐贞观十三年(639)

10道

358

1551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15道

328

1573

841.3

宋开宝(968~975)末

297

1086

309

宋宣和四年(1122)

26路

288

1234

A.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答案:

A

【命题热点突破四】古代的选官与监察制度

1.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对

①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

③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

④价值观上,形成了读书群体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2)对世界:

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实行科举。

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的科举制度。

的科举制度在欧洲被称为的第五大发明。

例4、(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近年高考的重点。

其演变反映了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不断强化的趋势。

在备考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将其置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之下去理解;二是选拔标准的不断变化及其原因;三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在中外历史中的影响。

对古代监察与选官制度的综合认识

一个根本目的:

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

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

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高考真题解读】

1.(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叙述的就是在清代定居在台湾的福建籍宗族回乡请祖先牌位的历史事实。

其实,这反映出的就是人浓郁的宗法情结,宗法情结是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稳定的时候台湾人才会回大陆来请祖先牌位,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本末倒置,族谱的修订没有移民也会进行;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内地宗族全都整体开始迁移台湾;D选项说法与材料表达含义相反,既然能回乡请祖先牌位,说明交流没有受阻。

2.(2016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答案】D

3.(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3)在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4.(2016年卷单科历史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

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商周时期的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

牧野之战材料给出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按照公元纪年法来看,1046年比1000要大,还是公元前的计算方式,所以它发生在公元十一世纪;46年比50小,但因为是公元前,所以是下半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5.(2016年卷单科历史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右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D

6.(2016年卷单科历史6)《读通鉴论》曰: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之制

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明白题干讲述的内容,这段话其实是王夫之《封建论》中的一部分,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制,是说郡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之制,因此选择B项。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7.(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

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史官对帝王的日常行为秉笔直书,他害怕自己偶尔的行为失误也会被史官如实记录,所以说修史会影响到君主个人的行为选择,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部真实可信明显过于绝对,所以B项说法错误;宋太祖主要是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不好的言行,并没有反映出史官与君主之间的尖锐矛盾,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确实对史官如实记录的做法不开心,不愿意其记录,但这是表面现象的描述,不是对此事本质问题的反映,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8.(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9.(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承秦制。

做此题要抓住对文书的补充说明“国家档案文献”的含义,即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

重视秦朝的文书(国家档案文献),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

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排除A。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与材料表述意思相反,排除C。

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

10.(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6)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B

【解析】解题时应紧扣“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这一要求。

东周诸侯国拥有军政经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元行省制是地方的行政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唐政事堂是唐朝的最高权力机构,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宋中书门下亦指“政事堂”,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并中书省与门下省为一省,称中书门下省,即宰相机构和官署,故B项正确;西汉州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和王侯的官员,而明朝的监察御史被称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官位虽不高,但权势颇重,两者在权力与地位上差异很大,故C项错误;宋提点刑狱司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而通政司是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其职能是开天下言路,两者在权力与地位上差异很大,故D项错误。

11.(2016年卷文综历史13)13.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

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

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

【答案】B

12.(2016江苏卷单科历史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解析】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变化,故D项错误。

13.(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说明刘邦推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在于确保皇位的稳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刘邦只是借鉴了西周的分封制,不是继承西周的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刘邦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还推行了郡制,实行“郡国并行制”,故D项错误。

14.(2016全国新课标1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1、[2015·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制D.郡国并行制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

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

【答案】A

2、[2015·四川高考]“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A项与题干材料中“去公卿甚远”不符,错误;B项没有体现题干材料的全部信息,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有尚书省、中书省的信息,没有门下省的信息,故D项中的“三省制”是以偏概全,且并未体现出“曲折”,D项错误;从“去公卿甚远”到“居真宰相之任”,说明其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5·课标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A

4、[2015·安徽高考]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解析】由材料中“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举孝廉受到贵戚人情的干扰,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选C项。

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材料说明察举制下品评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扰;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D项错误。

【答案】C

(2015年浙江卷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这实际上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2015年江苏卷历史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制D.郡国并行制

【答案】A

(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

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

所以本题选D。

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

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

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

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