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0123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docx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

思维和想象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思维

2、发散思维

3、辐合思维

4、定势

5、创造性思维

6、灵感

7、想象

8、无意想象

9、有意想象

10、再造想象

11、创造想象

二、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反映。

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和()。

是人的()认识,是认识的()。

2、人的思维具有两大特点:

()和()。

3、概括并根据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三种类型()、()和()。

4、依据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为()。

5、抽象思维是以()、()、()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达到对事物()和()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1、在抽象思维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是()成年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在()的指导下进行的。

2、发散思维是指问题有多种答案,朝着()的方向,去探索()的正确答案,其主要特点是()和()。

8、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和()。

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和()。

10、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的关系。

11、创造性思维活动一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2)();(3)();(4)()。

12、马克思曾发现儿童对“伟大的”和“巨大的”这两个词总是搞不清。

当他们读到伟大人物时,总是报把这些人画得很大,这反映儿童的思维属()。

13、考试时的思维活动主要是()

14、已学过的东西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称为()。

15、形象思维中的“细胞”:

是();抽象思维中的“细胞”是()。

二、填空题:

1、想象的指人脑()。

2、想象的基本材料来自()。

3、想象中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份的形象的()。

通过想象,在人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视,而是对()。

4、有意想象分为()和()两种类型。

5、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过程叫()。

6、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二是()。

7、创造想象是指()。

8、创造想象的本质特征是()和()。

9、创造想象的产生和发展依据条件是()、()、()、()。

10、在创造性活动中,新形象的出现,常常带有突然性,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11、创造想象中的形象,是想象者根据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进行的创造性综合,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12、幻想与一般的创造性想象相比具有两个特点:

首先幻想中所创造;();而创造想象所形成的形象则()。

其次,幻想与目前的创造行动(),在构思上有时()。

13、理想是指()。

14、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15、想象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6、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是()。

17、工程师设建筑物的想象是()想象中的()想象。

 

三、选择题:

1、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叫()。

A、知觉B、想象C、表象D、思维

2、人类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思维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反映,是思维()的特点。

A、间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推理过程

3、在直接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概括称为(),它是概括的低级形式。

A、理解概括B、感性概括C、抽象概括D、语词概括

4、人脑适用通过其它事物的媒体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特点称之为()。

A、概括性B、抽象C、直接性D、分析综合

5、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具体思维D、动作思维

6、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是()。

A、形象B、语言C、动作D、图表

7、在人脑中确定对象之间相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做()。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和概括

从其它类似的事物中,引起联想,从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定势

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些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之为()。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启发

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其它事物中看出解决了事物的途径和方法,称之为()。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启发

11、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很能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到了()干扰。

A、动机B、负迁移C、正迁移D、定势

12、在人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

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A、发散B、集中思维C、创造性思维D、再生性思维

13、在人脑中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称之为()。

A、创造性思维B、想象C、独创性D、创造性想象

14、形成科学概念最直接的思维过程()。

A、抽象B、比较C、抽象概括D、具体化

15、在人脑中,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关系的突然接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心理活动称之为()。

A、直觉B、感觉C、知觉D、灵感

16、()是指人的思考不受定势作用的影响而能触类旁通,变化多端和举一反三,能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

A、灵敏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

17、()指人能对客观事物作出超乎异常的独特见解。

A、敏捷性B、变通性C、流畅性D、独特性

18、()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讯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

A、敏捷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

三、选择题:

1、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前创造从而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表象B、想象C、再造想象D、意象

2、人在头脑中创造形象的基本材料()。

A、表象B、感知C、记忆D、想象

3、在人脑中重视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A、想象B、知觉C、记忆表象D、再造想象

4、想象是否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是B、否C、不量可能性否D、都不是

5、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的重新改组和重建。

A、知觉B、遗觉象C、表象D、再现

6、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想象B、表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7、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表想D、想象

8、在创造性活动中,新形象的出现常常带有突然性,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A、思维敏捷性B、再造想象C、幻想D、灵感

9、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所具有的特点。

A、再造想象B、记忆表象C、创造想象D、幻想

10、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叫(),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A、表象B、再造想象C、梦D、幻想

11、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并目是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

A、创造想象B、理想C、幻想D、空想

12、无意想象一种极端形式是()。

A、幻想B、表象C、梦D、空想

13、幻想是一种()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A、凭空的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C、突然产生的D、与客观现实相结合的

14、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A、表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

15、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都是有意想象,它们主要是在想象的()上存在着差异。

A、表象储备B、知识经验C、实践要求D、独创性和新颖性

16、幻想与一般创造想象不同,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幻想总是和个人愿望相联系,并体现个人所祈求或期望的事物;二是幻想()。

A、与创造想象的特点一样B、与目前创造行动直接联系C、与目前创造行动无直接联系D、与再造想象的特点一样

四、判断题:

1、看到温度表上的水银柱降到00C时就知道水要结冰,这是思维的间接性。

()

2、思维和感知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知要以不依赖于思维,思维也可以不依赖感知。

()

3、概念都具有概括性特征,因此表象与概念是一回事。

()

1、人们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

总是不和乎解决各种问题的。

()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说的是思维的概括性。

()

3、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因此感觉和知觉对思维来讲并不是十分必要的。

()

4、教师讲解一题多解这是创造思维。

()

5、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彼此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

()

6、比较就是找出事物或现象间的不同点。

()

10念的层次分类化多,概括性就很强,辩认就可以容易。

()

11、思维中,概括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它是关于事物不同点的综合。

()

12、生活中形成的概念都是不科学的概念。

()

13、固执已见是思维独立必品质的表现。

()

14、动机是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因此,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

15、“有口无心”是内部语言对口头言语的干扰而出现的现象。

()

16、正因为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开始用启发式数学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1、想象的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且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

2、想象是人脑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过程,想象与感知、记忆毫无关系。

3、教师讲到我国内蒙古大草原时,学生不由想起《刺敕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这是创造想象。

()

4、作家创作小说、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企业家的技述革新都属于创造想象。

()

5、想象中的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因此说,有些想象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6、想象力是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想象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要()

7、想象是以形象方式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想象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性。

()

8、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应具备两个条件:

能正确理解问题和实际标志的意义;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

9、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创造性思维必须有创与。

()

10、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状态。

()

11、机器制造工人根据机器图纸,想象出机器主体结构,属于创造想象。

()

12、再造成想象的意义是可以补充人们实践的局限性,借助再造媒介,把不能感知的事物具体化,扩大人们的认识范围。

()

13、教学中的模象直观、语言直观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表象和想象的活动,把抽象公式、概念、原理形象化,使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

14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根本区别表现于构造新形象方式上,一是依据现实的材料指示或暗示,一是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和实践,需要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

()

15、幻想是一种不要合实际的,不能实现的想象。

()

16、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常常是创造活动的先导。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发展。

()

17、儿童的幻想因受其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常常把现实事物加以夸大和缩小,甚至可以使事物随意变化。

()

18、创造想象的形象都体现作者的愿望。

()

19、灵感就好象是神灵的感应,突发性很强。

()

20、理想是在正确世界观指导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且能够实现的幻想。

()

积极幻想是推动人们创造性活动的动力。

()

22、空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的可能。

因此,儿童的想象就属于此类型。

()

23、幻想与一般的创造想象区别在于,幻想中所创造的形象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并指向未来。

()

四、

五、分析题:

1、“看云识天气”。

2、《晏子使楚》这个故事反映了晏子具有什么样的思维品质?

3、从《称象》故事中,可以看出曹冲的思维品质有什么特点?

故事中,大臣们的错误意见与曹冲的正确意见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

4、“天上勾云,地下雨淋淋”

5、“人云亦云”、“自以为是”

6、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7、学前儿童往往认为“鸟是会飞的”。

8、通过对考古资料的分析、鉴定,能了解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情况。

9、把一个故事分解为若干情节,把一篇文章分为若干段。

10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有两种做法:

一是先向全班提问,然后指定某个学生站起来解答;二是先叫某个学生站起来,然后向全班提出问题,那种做法好?

为什么?

六、简答题:

1、思维有哪些种类?

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

2、思维和语言有什么关系。

3、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4、简述感知觉与思维的关系。

5、创造性思维活动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6、思维的品质有哪些?

七、简答题:

1、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试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影响解决问题的要求。

  

1、守株待兔

2、日有所想,夜有所梦

3、根据钢琴与风琴的特点,设计出手风琴

4、我们收听了古代名著《水浒》后,在头脑中形成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形象。

5、我国古代匠鲁班由于茅草割破脚而发明锯子。

6、生而盲的人,即使掌握了文字,仍然无法想象“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8、鲁迅先生创造阿Q这个艺术形象。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想象?

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2、创造想象的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梦?

为什么说梦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想象的个别差异表现居哪几个方面?

七、论述题:

1、举例说明再造想象在教学中的意义?

2、怎样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 在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

有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

请问:

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2.篮子里有4个苹果,由4个小孩平均分。

分到最后,蓝子里还有一个苹果。

请问:

他们是怎样分的?

 

  3.一位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

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老头问:

“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

”公安局长答道:

“是我的儿子。

”请问:

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4.已将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了9次,掉下后都是正面朝上。

现在你再势一次,假定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5.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

(注意:

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

) 

  6.抽屈里有黑白尼龙袜子各7只,假如你在黑暗中取袜,至少要拿出几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答案:

  1.很简单,两人是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渡过河来,然后另一个渡过去。

对于这道题,你大概“绞尽了脑汁”吧?

的确,小船只能坐一人,如果他们是处在同一河岸,对面也没有人(荒无人迹),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都渡过去。

当然,你可能也设想了许多方法,如一个人先过去,然后再用什么方法让小船空着回来,等等。

但你为什么始终要想到这两人是在同一岸边呢?

题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呀!

看来,你还是从习惯出发,从而形成了“思维嵌塞”。

 

  2.4个小孩一人一个。

对于这一答案你可能不服气:

不是说4个人平均分4个苹果吗?

那篮子剩下的一个怎么解释呢?

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3个小孩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这有什么奇怪呢?

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拿在手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他所分得的,不是吗?

 

  3.公安局长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亲;另一个是公安局长的父亲,小孩的外公。

有人曾将这题对100人进行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拿不准,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定势在作怪。

人们习惯上总是把公安局长与男性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还有“茶馆”、“老头”等支持这种定势。

所以,从经验出发就不容易解答。

而那位小学生因为经历少,经验也少,就容易跳出定势的“魔圈。

”  

   4.二分之一,这道题本来很简单。

硬币只有两面,不要说任意抛10次,就是任意抛掷1000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也始终是二分之一,不会再多,也不会再少了。

对这道题,如果没有上题的那种定势在作怪,一般马上就可以说出答案来。

 

   5.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拔开瓶塞后才喝酒的。

但是,也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不过,只是人们不常这样做罢了  

   6.3只,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有人曾用这道题去考4名大学生,其中居然有3人回答说,至少要拿出8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相同”与“不同”。

取一双颜色相同的,答案是3只;取一双不同的,答案才是8只。

那么,既然题只要求取出颜色“相同”的又为什么会产生颜色“不同”的定势呢?

这主要是由于题目中“黑白尼龙袜”和“各7只”的影响。

 

总结:

  思维定势对思维活动的影响是明显的。

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习惯的束缚,人们在处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时就往往囿于旧有框框,一旦你摆脱了它,你的思维就能闪烁出创造性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