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9894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docx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详案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讲到徐志摩的诗歌就不得不讲讲他一生的情感经历,因为这是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这首诗是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的一首名诗,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位女性: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但同时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张幼仪作为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恪尽妇道,孝顺父母,然而这一切在徐志摩看来就是呆板、乏味、无趣。

由于这桩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都鄙弃张幼仪,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情,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漠视来源于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后来在英国念书时结识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与张幼仪离婚。

当张幼仪知道徐志摩与张幼仪的恋情时,竟原谅到这种态度,她说:

“你可以纳她为妾。

”徐志摩很无奈地说:

“这不是纳妾的问题,而是以自由偿还自由,我有我的自由,你也应该去寻找自己的自由。

”留学期间,虽然徐志摩与林徽因志同道合,互相爱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

回国后经朋友胡适的介绍结识了一位王夫人,她就是陆小曼,由于她是有夫之妇,所以这也注定是一场不被人们接受的相爱。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飞机飞向北平,因为他答应20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

飞机在山东济南上空遇到大雾撞山炸毁,这位伟大的诗人便罹难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徐志摩是一个追求自由个性赋予浪漫传奇色彩的人。

林语堂曾称他为情才和奇才,胡适曾经用爱、自由、美来概括他对人生信仰的追求。

那么各位同学所了解的徐志摩是什么样子呢?

能否列举一些你所熟知的诗?

(学生回答)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名人眼中的徐志摩。

(课件浏览,不作为重点)

课件展示:

(林徽因说,诗人徐志摩的心情是洁净的,头老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

徐志摩一生为着一个愚诚的倾向,把所感受到的复杂的情绪尝味到的生活,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成几句悠扬铿锵的语言,来满足他自己本能的艺术的冲动,为着这情感而发生的冲动更是非实际的——或不全是实际的——追求。

林语堂在《新丰折臂翁·跋》说:

“志摩,情才,亦一奇才也,以诗著,更以散文著,吾于白话诗念不下去,独于志摩诗。

蔡元培为其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从各位同学以及几位名人对徐志摩的评价中我们对徐志摩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他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广为流传,特别是他与三位优秀的女性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的情感故事。

娱乐界甚至将志摩的故事拍成连续剧《人间四月天》,来纪念这为杰出的诗人。

音乐与文学皆属艺术的范畴,自然都有感动与震撼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以音乐的形式进入徐志摩诗歌中所营造的梦的氛围。

(课件播放黄磊的歌曲《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听完歌曲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读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的技巧,如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朗诵犹如刚才这首优美的乐曲一般。

现在就让我先给大家示范一遍,朗诵过程中给大家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那就是需要发挥各位的想象力,将诗中抽象的文字还原成两幅具体的画面,然后结合你们自身的生活经历用语言描绘出来。

为什么说两幅呢,很明显前三节和后三节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朗读完毕,让学生起来说)

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刚才我已经给大家示范了一遍,同学们也都描述了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现在我分别请两位同学起来朗读诗歌的前三节和后三节,带着你所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争取做到声情并茂。

问:

这首诗在结构和韵律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采用反复的手法有什么意图呢?

全诗共六节,每节四行,每节前三句完全重复,均以“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开启,第四句变化中又有呼应:

第一节与第五节句型完全一致,只是变换了一个词语,从“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到“心碎”,强化了诗人退回内心世界仍无从摆脱苦闷和忧郁的伤感;第二、四节相对应,也是通过个别词语的变换表现梦想的破碎及破碎后的颓废;第三、六节也相互呼应,表现幻想的最终破灭。

形式上真正达到了“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诗歌全篇每节二、四句均押灰韵,完全不换韵,全诗充满音乐美,节奏轻盈柔和,与全诗消极、颓唐的主旨相暗合,形成一种阴柔之美。

 

作者采用反复的手法旨在表现出一种失落彷徨迷惘的情绪。

诗句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形成一种“依洄”吟唱之风。

(分析完后让学生齐读,感受该诗歌的吟唱之风)

很明显,这首诗每一小节的最后一句就是故事的发展主线,假如我们把六个小节中的最后一句串联起来,便能清晰地发现这首诗故事的演变。

下面我们就将这六句诗句串联起来看看这个故事的发展。

课件展示: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她的温存,我的迷醉—甜美是梦里的光辉—她的负心,我的伤悲—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暗淡是梦里的光辉。

”(精心选用了灰韵,营造出一种阴柔之感)

现在同学们依循这样一条发展线,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一下这个爱情故事。

课件展示:

(一个迷失方向无所适从的男子,只好“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在梦中,他曾被他钟爱的女子的“温存”所“迷醉”,沉浸在她“甜美”的“光辉”。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她”却“负心”而去,一切都化作了“伤悲”,从此,“悲哀”的生活使人“心碎”,“黯然”代替了梦里的“光辉”。

 

了解了故事的概要,也许大家会问诗中的女主人公会什么会负心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林徽因与徐志摩了。

下面我们就结合每一节诗歌的内容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情感纠葛。

课件展示: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课件展示:

第一节中的“在梦的清波里依洄”,我们可以认为是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相遇相识,而这个初遇让徐志摩对林徽因产生了不能自拔的感情,他彻底地沉醉于这个不真实的梦中,依洄荡漾在这美梦的柔波里,明确地说就是一见钟情。

16岁的林徽因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

当时的徐志摩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但是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仍然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贪图、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人于是坠入了爱河。

第二节中的“你的温存,我的迷醉”,温存就是温柔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的徐志摩已经完全迷失和陶醉于对方的温柔中。

这个一见钟情的初恋故事并不是单方面的,它得到了回应。

事实证明林徽因也一样不能自拔地坠入了爱河。

1921年,他们曾在剑桥拜伦潭前指水为誓。

第三节中的“甜美是梦里的光辉”,便是进一步描述他们自由恋爱的甜蜜美妙的内心感觉。

然而这个“甜美”是短暂的,只持续到1921年林徽因由英国返回中国前。

第四节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便是这首诗的转折,她为什么负心呢?

可以说林徽因恰似是一朵娇艳的玫瑰,却开在别人园里,诗人徐志摩只好徘徊在花园的院门外,探着头向里张望,这一看就是几年。

 1922年年底到1924年4月,不管徐志摩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林徽因的决定。

1921年林徽因回国,徐志摩1922年如愿与张幼仪离婚,欲回国说服林徽因再次回到康桥学习。

然而等到他回国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乐观自信和现实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此时的林徽因早已和梁思成(梁启超之子,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在一起,并发展成恋人的关系,这个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虽然林徽因在欧洲留学期间被徐志摩的才情所吸引,但她后来发现自己对徐志摩知识崇拜,并无爱情。

她明白用诗来表达的爱情多少是非理性的,当她意识到他对她的爱几近疯狂时,她择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徐兄,我不是你的另一半灵魂,我们是太一致了,就不能相互补充,我们只能平行,不可能相交,我们只有友谊,不能有爱情。

不能有爱情。

这几个字有太多的想象空间,“不能”并不是“不可能”,言外之意是条件不允许,一是时下徐志摩有妻她不想伤害,二是自己有婚约在身不想违约,三是彼此还是有爱的。

 如此这般,林徽音传递给诗人的信息是暖昧的,欲说还休,这缕情愫在林徽音是一份消受,在诗人则是一种爱情的趋势,他清坚决绝甚至无情地抛妻弃子,与家人反目,彻底孤单了自已。

 可结果是,他离婚了,她恋爱了,恋爱对象却不是他。

 

第五节中的“在梦的悲哀里心碎”,就很好理解了,面对“她的负心”,徐志摩的感情世界当然就完全崩溃了。

诗的第六节,也就是最后一节“暗淡是梦里的光辉”,诗的结尾尽管对当初梦里的辉煌表示了无限的怀恋,而心灵深处的“黯然”却是无法排遣的。

眼下所谓“梦里的光辉”,正处在“黯淡”的阴影笼罩之下,最终诗人还是徘徊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迷境之中,仍然是找不到拨解迷途的正确答案。

上面我们只是以徐林二人的情感纠葛为线索分析了本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真的就只是代表了单纯的恋爱苦情吗?

徐志摩是“新月”诗人,为什么很多人都把他看作“风月”诗人呢?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首诗,那就是从诗人最高的诗歌理想出发——那就是“回到生命本体中去。

”徐志摩的诗大多是披着爱情外衣的政治书抒情诗,他所追求的爱情,常常就是理想的代名词。

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惧怕、猜忌、懊恨所苦闷,为的是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

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宇宙的真理。

诗歌所营造的“梦”是怎样一个梦啊!

它决不仅仅是“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之类的恋爱苦情。

这还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

 

总结:

1.体会了作者所表达的彷徨迷惘的情绪。

2.感受了本首诗歌的“三美“。

雪花的快乐(对比赏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看到这个题目《雪花的快乐》,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呢?

徐志摩为什么要给我们讲这一朵雪花的快乐呢?

一朵雪花她真的有快乐有悲伤吗?

这个“快乐”实质上是指谁的快乐?

什么样的快乐呢?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来听一段朗诵。

听完这首诗,你们对老师以上的问题有的自己的答案吗?

初读有什么感受?

用自己简短的话语说说。

(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想到雪花是作者自喻)

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

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

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

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

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

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

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

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

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

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雪花是快乐的?

(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诗句)

结合《风》这首诗歌的“三美”说一说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结构美。

音乐美:

如诗人运用反复地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

绘画美:

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优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了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

结构美:

结合全诗,第一节兴起,出现物象“雪花“;第二节承接“雪花”出现了“我”,“我”在寻找方向;第三节从“雪花”“我”转向“她”,“她”就是“我”的方向;第四节,闭合全诗,“雪花”、“我”融入了“她”的心胸,之后“雪花”、“我”、“她”全部消失,只剩下诗人的单纯信仰与执著精神。

全诗四节,节节相连,一层深入一层,拥有“起承转合”古典文章结构的顿挫回环之美,在结构与形式上有很强烈的建筑美的特征。

 

这首诗分为四节。

在这首诗的第一节中,一开始诗人把自己抽空为一朵雪花。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雪花,晶莹、纯洁、轻盈、灵动,这是抒情主人公自己。

诗人漫步于满天飞舞的雪地中,为雪花的美和快乐所触动。

诗人的感官是非常敏锐的,“我”站在雪天中,看着空中飞舞的雪花,它们从天而降,四散飞扬,舞蹈得多么快乐,我被雪花的这种喜悦所感染,我也要做一朵雪花,与他们一起飞扬。

我是“翩翩的”在空中“潇洒”,这种飞扬,拥有庄子“逍遥游”的自由自在、自然无碍,这不仅是神与物游,诗人随着雪花一起飞,也是诗人抽象灵魂的舞蹈姿态。

  接着诗的第一节写到,我在空中“飞扬,飞扬,飞扬”,我有着我飞扬的方向,“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方向?

在这里看似雪花有它的方向,就在地面上。

可是,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方向各不相同。

于是说雪花有方向在地面上,这就如同说人生的终点是死亡一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在此或许应该这么解释,诗人漫步在雪天中,脚印留在雪地上,诗人很“潇洒”,想往哪走就往哪走,反正走的方向就在地面,应该是这种意思。

其实写雪花在半空中“潇洒”,也就说出雪花此时是自由自在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方向千条万条,暗示此时雪花(也就是诗人)的方向还未确定。

  全诗第一节的第一句话“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仅这一句话,以明显显示出诗人徐志摩的诗风特征与人生信仰。

雪花,它轻盈、灵动、飘逸、潇洒,这四个词也正好是徐志摩诗的基本风格。

胡适在《追忆志摩》中说,志摩的单纯信仰可以概括为三个词:

爱、自由、美。

雪花漫舞,是个多么纯美的情景;雪花是“潇洒”的在空中飞舞,是多么自由自在的元素;我对雪花,是多么的爱:

这样,诗人徐志摩单纯信仰的三个内容,在诗的第一句话都已包含。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这句话,写的是多么轻灵,而又多么具有灵魂的深度。

  这首诗的第二节承接第一节内容,继续写雪花的飞舞与方向。

前面已说过,说“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雪花最终落在地面上,如同说生命的终点是死亡,有方向,其实是没有方向。

其实,雪花的方向不在“地面”,而在飞舞的过程中,在飞舞中才有方向。

也就是说,人生不应过于看重结果,而是应该注重生命过程中的细节体验,这里隐含着诗人徐志摩这样的一个人生哲学。

诗的第一节没有方向,处于迷茫状态,在第二节诗人找到了方向。

不去“冷寞的幽谷”、“凄清的山麓”、“荒街”,这是雪花(诗人)选择方向的一个过程。

这三个地方代表三种心境:

寂寞,凄凉,惆怅。

诗人在这里说“不去”,不是说诗人以前没有过上述三种心境,这里是说,诗人漫步于雪花飞舞中,沾染上雪花快乐的那种心情,此刻,就暂时从现实的樊篱中解脱出来,与雪花一同快乐,抛弃以往的忧愁与烦闷。

然后这首诗的第二节结尾“你看,我有我的方向”,这里点明,诗人经过选择,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诗的第三节发生了“转”,第三节不再只写“雪花”与“我”,而是出现了很重要的“她”,“她”便是诗人的方向。

第三节一开始写雪花“娟娟的”在空中飞舞,“娟娟”本是常用于形容人的一个词,现在用来形容雪花,此时雪花拥有了更多人化的特征。

那为何雪花变得如此“娟娟”,如此温柔呢?

接着往下看,“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呵,原来是因为她。

  诗成功之处的一部分在于塑造了一个“她”的形象,“她”是一个十分经典的现代美学意象。

如何这样说?

你看,第三节中,诗中有过如同《诗经》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那样对“她”进行一点正面描写了吗?

诗中说过她身姿如何,相貌如何,穿着如何,体态神貌如何了吗?

没有,而诗人写雪花因她变得“娟娟”温柔,她有着“清幽的住处”。

诗中写她有“朱砂梅的清香”,用嗅觉与通感,将“她”的美描写得登峰造极。

诗人没有对“她”进行一点正面描写,而是仅用侧面描写,剪取侧影,借助读者的想象,来成功塑造了“她”的形象,而她的美,却深深印在读者的心中。

这是高超的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方式,一般诗人很难望其项背。

  那么,她是谁呢?

她与诗人什么关系?

为什么诗人要“等着她”?

她有“清幽的住处”,“朱砂梅的清香”,她是一个清雅脱俗的古典美女吗?

在第三节中,诗人没有交代,她是如此之神秘而美。

  诗人在第四节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四节是全诗的最后一节,也是“合起”的那一节。

第四节一开始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他的衣襟”,此时我又变成一朵雪花,粘住了她的衣襟,这里呼应第一节的第一句话“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可是,为什么说,“身轻”才能粘住她的衣襟的?

“身重”不是能粘得更牢固一些吗?

这里包含着诗人这样一种哲学思考:

只有放下现实的种种负荷,身心变得轻盈,变得自由潇洒,才能靠近她,贴住她的衣襟,才能达到自己的信仰追求。

在这里看出,“她”不只是一个人,她是爱,是美,是自由,是诗人的追求,是诗人单纯信仰的化身。

  我“沾住了她的衣襟”,然后呢?

我不满足于这外表的“沾住”,我还要走进她的心中。

于是我“消融,消融,消融”,融在了她的心中,住在了她的灵魂深处。

而这“消融”,以诗人的变为无为代价,这是一种牺牲的精神。

诗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单纯信仰,宁可为之耗尽生命,即使诗人知道雪花的终点是地面,单纯信仰追求的结果可能是走向灭亡,而诗人在追求的过程中依旧高唱着“雪花的快乐”,享受着追求过程中的快乐,这是怎样一种旷达、执著的精神?

  结合全诗,从结构内容上对此诗做简单分析。

第一节兴起,出现物象“雪花“;第二节承接“雪花”出现了“我”,“我”在寻找方向;第三节从“雪花”“我”转向“她”,“她”就是“我”的方向;第四节,闭合全诗,“雪花”、“我”融入了“她”的心胸,之后“雪花”、“我”、“她”全部消失,只剩下诗人的单纯信仰与执著精神。

全诗四节,节节相连,一层深入一层,拥有“起承转合”古典文章结构的顿挫回环之美,在结构与形式上有很强烈的建筑美的特征。

  这首诗著名之处还在于它经典的意象,以及由此所开拓出来的审美意境。

漫步在雪花飞舞的天地之间,看着那“翩翩的”、“娟娟的”雪花在眼前来回穿梭,漫天舞蹈。

它们晶莹、纯洁,“飞扬,飞扬,飞扬”,在空中划过一条条的弧线,他们是美的精灵、爱的化身,让人产生喜悦之情。

白茫茫的世界里出现一株朱砂梅,树干盘扎,枝头翘起,上面卧点点红梅,暗香浮动,映衬着白色的地面与空中飞舞的雪花,这是多么浪漫而唯美的意境啊。

  白皑皑的世界里雪花飞舞着,没有人,只有两行脚印,一枝香气弥漫的朱砂梅。

漫天飞舞的雪花,诗人用现代动态照片来绘;朱砂梅与雪地,诗人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留白与写意的方法来绘。

二者结合,这该是一幅怎样美妙的图画!

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徐志摩对新月派“三美”原则中“绘画美”深入而灵性的把握。

  再对这首诗的诗思做个简单梳理。

全诗按“雪花”与“她”的关系可以抽出这么一条脉络:

  雪花在空中没有方向的飞舞——找到向着她的方向——等着她来探望——沾住她的衣襟——贴近她的心胸——消融在她心胸

  能否这么说?

雪花找到她消融进她心胸的过程,恰好是诗人义无反顾追求自己单纯信仰,灵魂一层深入一层的过程?

因为“假如我是一朵雪花”,“雪花”是“我”,“雪花”便是诗人自己;“她”是爱,是美,是自由,“她”便是诗人的单纯信仰。

  诗人追求单纯信仰的过程,是异常艰难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单靠努力,有恒心就能做得到。

这个过程,需要耐得着寂寞、冷清,又要不流于惆怅颓废;需要在俗世的繁华与精神的纯洁中做出艰难的选择,抵得住现实的诱惑;需要长时间的等待,长时间的伫足思考,苦思冥想;它还需要诗人培养自己的灵魂,甩掉现实的重荷,达到什么都放得下的那种“轻”;甚至它需要,把自己变为无,为之而耗尽生命。

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与执著?

  这首诗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从全诗章节来看,运用中国文章传统“起承转合”的方式;而具体到每一节中的每一句,有多用带虚词“的”现代白话文句式。

在修辞上,即运用传统通感以及《诗经》重叠复沓、反复的传统修辞方法,又有现代式比喻、拟人的新奇之妙,比如“柔波似的心胸”。

在意象上,即有“山麓”“荒街”“花园”这些偏向于现代的意向,又有“幽谷”“朱砂梅”这些偏向于古典的意向。

诗中很难能可贵的是,保留下了一些传统古典的作诗方法。

尤其是诗中对“幽谷”“朱砂梅”这些古典意象的保留,现在的诗人作的诗许多空洞无物,甚至不能称得上诗,很大原因是他们作的诗没有意象,诗人徐志摩这首诗,对他们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启示。

  诗人徐志摩《雪花的快乐》,是诗人徐志摩轻灵、飘逸、潇洒、跑野马式诗风的经典代表,诗中也全面显示出诗人“爱,美,自由”的人生追求与单纯信仰。

这首诗在深入灵魂的方面鲜有诗人能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达到现代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代表着中国现代诗歌所能到达的一个高度。

  最后引用茅盾先生的一句来结束全篇,“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