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410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docx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

戴冠青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的五个分支: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文艺学的含义;

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和区别;

3、文艺学的五个分支;

4、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2、文学理论的任务;

①文学本质论:

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②文学创作论:

作家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③作品构成论:

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④文学接受论:

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①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

②文学理论应受到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③坚持与发展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正确态度。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①体现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②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理论。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的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1、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

①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

②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2、文学理论的多样化形态。

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

以反映论为基础;

2、文学心理学:

研究文学创作与接受的特殊心理行为;

3、文学符号学:

研究语言符号的生成和破译;

4、文学信息学:

研究文学这一特殊信息的传播、接受和反馈;

5、文学社会学:

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6、文学价值学:

研究文学的艺术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

7、文学文化学:

研究文学的泛文化状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批判地断承德国古典美学——人类文学理论史的革命性转换;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性的根基: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对象化论;②艺术生产论;

③特殊的意识形态论;④能动的反映论;

⑤文学起源论;⑥现实主义的创作论;

⑦文学历史发展论;⑧文学批评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1、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论:

主现的,形式的;

①审美愉快是非功利的;

②审美愉快取决于对象的形式;

③审美是纯主观的活动,它依赖人的心理能力;

④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

2、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美论:

①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②自然美是艺术美的中介,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③艺术是人的创造物,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④艺术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3、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美论;

①艺术的本质是“理论的直观”;

②爱是“诗之源泉”;

③产生艺术的是真实生活和感情。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一)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论)

1、文学艺术是人的生活活动;

2、文学活动是人的自由的创造;(创造性)

3、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4、文学是“人学”。

(二)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论)

1、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文学艺术这一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依存性)

3、文学艺术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

(“艺术生产”论)

1、文学艺术是一个生产过程;

2、艺术生产者、艺术产品和艺术消费者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

3、文学艺术是艺术生产者创造出来的独特产品。

(独创性)

小结: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性质的理解:

1、“对象化”论——创造性;

2、“意识形态”论——依存性;

3、“艺术生产”论——独创性。

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一、指导思想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中国特色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

1、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生动实际相结合;

2、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三、当代性问题:

体观时代精神:

1、概括文学活动的新经验,回答文学活动的新问题;

2、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3、借鉴新学科,运用新方法,开拓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编文学活动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一、文学活动的含义;

二、文学活动构成的要素:

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艾布拉姆斯)。

1、世界:

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客体);

摹仿说:

亚里斯多德——摹仿三种世界(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柏拉图——艺术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的摹仿”。

再现说、表现说、反映论。

2、作者:

文学活动的主体;

表现说:

文学是作者心理的表现。

华兹华斯、雨果、托尔斯泰都强调作者情感的作用。

3、作品:

文学活动的结果(客体);

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

作家的创造性——作品的独立价值;

俄国形式主义研究——“陌生化”概念——文学本体论。

4、读者:

文学活动的另一主体。

读者的接受是文学活动实现其价值的关键;

读者的再创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绛花洞主》——接受美学。

三、文学活动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1、四要素构成的螺旋式的循环系统——文学活动系统;

2、文学活动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

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

1、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①人类的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

②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性是实践性和社会性。

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性):

1、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

2、人的感觉与对象保持自由关系;

3、人能以诗意情感的方式去感受事物。

(二)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1、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2、人的感觉活动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

(三)文学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1、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2、审“对象”、“审已”与“自然的人化”;

3、通过审美活动(创作、欣赏)确证人的本质力量。

三、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

1、物质实践活动是精神活动的基础;

2、精神活动决定于物质实践活动并对其产生反作用;

3、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

①理论方式——理论性、认识性的精神活动;

②宗教方式——宗教性、幻象性的精神活动;

③实践—精神方式——伦理性、意志性的精神活动;

④艺术方式——审美性,情感性的精神活动。

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

(一)、文论上的几种文学起源说:

1、巫术说:

①基本观点:

文学起源于巫术仪式;

②代表人物: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译(代表作《金枝》);

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

英国学者哈丽逊(代表作《古代艺术与仪式》);

③艺术本身也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产物。

2、宗教说:

①基本观点:

文学来源于宗教情感;

②代表人物:

德国批评家赫尔德尔;

德国美学家格罗塞(代表作《艺术的起源》);

③宗教也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产物。

3、游戏说:

①基本观点:

文学艺术起源于无功利目的的游戏,是原始人精力过剩的一种发泄。

②代表人物:

德国哲学家康德(代表作《判断力批判》);

德国文学家席勒(代表作《审美书简》);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德国生物学家谷鲁司;

③游戏是劳动的产儿。

4、摹仿说:

①基本观点:

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模仿,这种摹仿出于人的天性。

②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③摹仿与劳动实践密不可分。

(二)、劳动说——劳动是文学发生的根本原因: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2、文学活动产生于劳动的需要;

3、劳动生活成为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诗、乐、舞三位一体。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一)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与前人有关认识:

1、文学发展的制衡力量及其相对独立性:

①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制约作用;

②文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

2、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①“不平衡关系”的表现;

a、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成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文学艺术反而领先;(见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②“不平衡关系”的原因;

a、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分工;

c、文学艺术自身的继承性。

3、文化史上对文学发展的论述;

①风气说;②理念说;

③循环说;④组合说。

(二)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

1、经济活动是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

2、上层建筑其他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3、文学发展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文学概念辨析

一、文学概念三义:

1、广义文学:

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文化的文学观念)

2、狭义文学:

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审美的文学观念)

3、折中义文学:

介乎前二者之间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惯例的文学观念)

二、文学作为文化:

把文学纳入文化范畴,忽略文学的审美特性。

三、文学作为审美:

强调了文学的审美特性,提出了文学的各种审美范畴。

四、文学作为惯例:

1、惯例是一种暂时性标准;

2、惯例应包含的规范:

①文学具有形象性,它包含想象、虚构、情感等特性;

②文学是一个整体,传达完整的含义;

③文学蕴含独特的无限的意味。

五、文学界定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1、文学属于审美领域;

2、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

3、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1、社会结构的含义:

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总体组织;

2、社会结构的构成: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位置:

①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

②政治是经济基础制约文学的中介因素;

③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二、文学与话语:

1、话语的含义:

P59

2、文学话语的五要素:

①说话人——叙述者、作家、主体;

②受话人——接受者、读者、主体;

③本文(文本)——话语系统,媒介;

④沟通——融洽状态,目的;

⑤语境——语言关联域,环境。

3、话语与语言、言语的区别:

①语言和话语:

语言——人类社会交际工具;

话语——语言的具体运用形态;

②语言系统和言语:

语言系统——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和个人实际语言行为;

言语——二者总和。

③本文和话语:

本文——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构成物;

话语——包括本文在内的社会话语活动。

三、文学与社会:

(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活动:

1、文学是人与人之间的话语沟通活动;

2、作家所表达的情感是社会化的情感;

3、读者的阅读行为也是社会性的。

(二)、文学话语是社会的产物:

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2、文学是社会的产物(包括客体和主体);

3、文学话语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变化。

(三)文学话语的意识形态性:

1、文学话语的意识形态性;

2、文学话语的民族性:

①体现民族文学内容、形式、风格上的共同特征;

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3、文学话语的人民性:

①表达了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愿望、理想;

②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

4、文学话语的阶级性:

①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和读者)隶属于一定阶级;

②文学话语显露出作家的阶级色彩;

③阶级性在文学中的复杂表现:

显隐之别与内在矛盾。

四、文学与反映:

(一)、文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反映:

1、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的产物;

2、文学是受动反映和能动反映的统一;

受动性:

①文学反映外部客观世界;

②文学反映内在主体世界;

能动性:

①文学反映现实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②文学能动地再造现实;

③文学反映被体验过的生活。

(二)、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反映。

五、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

文学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

*思考题:

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

第三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普遍性质——一般意识形态性;文学的特殊性质——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的性质

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一般意识形态性通过审美性表现出来。

*审美意识形态和内涵:

(目的:

无功利的;方式:

形象的;态度:

情感的)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一、文学是功利的也是无功利的:

1、审美的无功利性:

①含义:

审美不寻求直接的利益满足;

②体现:

作家的创作过程:

舍弃务利,淡泊宁静;

读者的阅读过程:

不抱功利目的去欣赏。

2、文学隐伏着功利性:

①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有其深层的社会功利性;

②本文作为话语结构通过审美手段来反映现实。

3、文学的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

二、文学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1、文学的形象性:

①形象的含义;(P67)

②审美形象的特征:

a、审美形象具有感性特征,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特征。

如《西厢记》写风吹开了门: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很形象,很优美。

又如宋朝黄山谷说:

“香来了。

”香不是让你去闻,而是自然飘到你跟前。

b、审美形象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模糊的。

如我们常常把女孩子、老头子说成红颜、白发。

余光中诗:

“挥手一别是风吹黑发,掉头归来已雪满白头。

③形象使文学表现为直觉方式;

a、审美自觉的含义;

b、审美形象就是瞬间瞥见的活生生的景象。

2、文学的理性:

①理性的含义;

②理性在文学中的表现:

a、理性可以规范文学创作过程;

b、理性可以体现社会效果;

c、文学形象本身蕴含理性;

d、理性使文学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

3、文学直接是形象的,深层是理性的。

三、文学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1、文学的情感性;

①审美情感的含义;

②审美情感通过审美形象显现出来。

如威廉斯的《便条》、余光中的《民歌》。

2、文学的认识作用;

①文学表达客观理智认识;

②理智认识隐于审美形象世界中。

如之以的《孩子心目中的父母亲》

3、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是间接的。

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1、文学是一种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2、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

①文学是审美的,具有特殊性;

目的:

无功利的;

方式:

形象的;

表现形态:

主体情感评价。

②文学是意识形态的,具有一般性;

是一种社会话语活动

③审美性质是直接和突出的,意识形态性质是间接的和隐蔽的。

3、文学的双重性质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

第四节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一、话语蕴藉:

1、何谓话语蕴藉?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爱国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他才兼文武,毕生以复国为己任,立志恢复中原。

但因屡遭投降派排斥打击,无法施展才能,只能把满腹悲愤一腔衷情寄之于词。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

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话语蕴藉的两层意思:

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话蕴藉性质;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本文”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如二月河写《雍正王朝》

3、文学话语蕴藉的修辞特点;含蓄和含混;

含蓄:

“小”中“蓄”大;

如无名氏的诗:

“打起金雀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含混:

“一”中生“多”。

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飘零感;

(2)等待;(3)时间漫长——树落了叶,人白了头。

二、文学的定义:

文学:

显现在生活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一般性质特殊性质

文学:

作为社会结构审美意识形态

作为一般意识形态话语藉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1、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2、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②坚持党的领导;

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利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1、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层次性;

美学与历史的统一;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

2、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性:

①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②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党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人性的高度统一;

③共产主义理想性与艺术的真实性、典型性、独创性的统一;

④革命的思想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

⑤深刻的哲理性与强烈的艺术感染性的统一。

“三融合”境界

3、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多样性:

①文学创作题材、风格、艺术方法的多样性;

②多样化的文学活动可以调动作家的创作积极性,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审美需要。

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1、价值取向:

—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

—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

—丰富人民生活。

2、文学活动价值观的核心:

①“二为”方向的内涵: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二为”方向的实现;通过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实现;

二、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1、雅与俗的双向运动是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发展过程;

2、雅与俗可以相互转化;

3、雅与俗和提高与普及的关系:

①提高与普及是为人民的;

②提高以普及为基础,又给普及以指导。

三、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1、创造出真实、生动,富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

2、批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假恶丑;

3、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四、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

1、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思想认识水平;

2、学习社会,丰富社会体验;

3、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培养群众感情。

第三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一、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1、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①思想内容上的继承;

②艺术形式上的继承;

2、继承的方法:

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3、列宁的“两种文化”说;

4、批判继承的标准:

坚持人民性。

二、借鉴与创造: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

1、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2、善于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学的有益成分;

3、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学的独特性。

三、百花齐放,推除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

1、列宁的两个“无可争论”;

2、“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方针;

3、推除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第三编文学创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一节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和关系:

1、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内涵;P98

2、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

3、精神生产的相对独立性:

①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不与物质生产同步(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②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

(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共同性;P100

2、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①精神生产是观念性的生产;(如郭沫若的《凤凰涅磐》)

②精神生产的手段是符号;

③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一)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1、文学与科学:

文学是情感地审美地掌握世界;

科学是理性地如实地掌握世界;

2、文学与宗教:

文学是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

宗教是人对世界的虚幻认识。

(二)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话语生产:

1、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2、文学创造以话语为原料;

3、文学创造是创造新的话语系统。

第二节文学创造的主客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一)几种文学创造客体观:

1、“自然”说:

2、“情感”说:

3、“原始意象”说:

(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

①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a、何谓社会生活?

b、社会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

②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

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①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全部丰富性);

②社会生活的审美性(具有审美价值的);

③社会生活的亲历性(作家体验过的)。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一)几种文学创造主体观:

1、“摹仿者”与“创造者”说:

(两极论)

2、“旁观者”与“移情者”说:

(两极论)

3、“集体人”说: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1、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2、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3、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①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个体,具有独创性;

②文学创造的主体又是一定的社会人,具有社会性。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材料(信息)储备:

1、文学创造材料的含义;(P118)

2、材料的来源:

客观的社会生活。

3、材料的获取过程:

(四点,P118)

4、获取材料的途径:

①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

②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

二、艺术发现:

1、艺术发现是一种独特的感知(艺术家的眼睛,P120);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四点,P120);

3、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发生的契机。

三、创作动机:

1、何谓创作动机?

(P121)

2、文学创作动机的产生;(内在动力)

3、创作动机与外在机缘的关系;

4、创作动机的结构。

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1、何谓艺术构思?

2、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①回忆与沉思:

B、常用的回忆方式(三法);

b、沉思的作用与心理功能。

②想象与联想:

B、想象的三种功能:

再现、比拟、虚构;

b、联想的三条规律:

接近、类似、对比。

③灵感与直觉:

B、灵感的特征和规律;

b、直觉的作用和规律;

c、直觉与灵感的联系与区别。

④理智与情感:

B、理智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b、理智与情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