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899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docx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

  学前班认识日历教案      篇一: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登云小学卢季国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

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

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  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第一\\二周  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第三周  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四周  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五周  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第六周  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七周  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八周  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第九周  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十周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习8和9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二周  学习10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第十四周  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第十五周  复习形体、区分形体  篇二:

学前班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下学期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按数群计数,5的组成,6和7的组成,5的加减,6的加减,数的记录,制作统计表,单数和双数,7的加减。

8的组成和加减,测量,9的组成和加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二等分和四等分,10的组成和加减、认识时钟、认识人民币等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  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

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

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

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10的数。

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

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四、教学目的要求六、教学安排  第一\\二周按群数计算、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第三周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四周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五周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第六周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七周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八周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第九周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十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二等分和四等分、复习8和9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二周学习10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三周认识时钟、认识日历第十四周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第十五周复习形体、区分形体篇三:

学前班数学教案几何图形综合复习几何图形

  

  活动名称:

复习几何图形活动设计:

活动时间:

活动形式:

分组  预定目标:

1、复习几何图形的认识。

并能简单拼搭2、让幼儿感知集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像能力教育资源:

各种几何图形,胶水纸预定程序:

  一:

复习认识图形,感知集合  1:

幼儿坐成圆圈,教师出示纸袋请幼儿来摸,幼儿从纸袋内任意拿出一张卡片,并告诉大家是什么图形,说对的表扬,说错的纠正  2:

出示教具,学习分类,感知集合  教师出示教具(示先准备好的几何拼图),请幼儿观察,请个别幼儿把图形归类,选把圆形找出来,在找三角形,。

等边  3:

幼儿和图形作游戏,教师说:

今天我们要来比一下,看哪个一小朋友站的快,拿正方形卡片的小朋友站在正方形里,那圆形卡片的站在圆形里二:

组操作活动。

1:

同种图形拼搭  如取出的三角形,拼后说像鱼。

等2:

不同图形拼搭  让幼儿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不同图形中取出任意拼教师主要多启发幼儿拼搭活动反思: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仪器:

实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

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1、明确比较的要求。

  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

你能说一说吗?

比一比  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

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  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认识日历  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

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只有28天。

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日历一大张  2.回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

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

老师把日历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观看。

知道这就是”日历”。

二、认识日历。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并向幼儿介绍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

并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幼儿看黑板上的大日历,回答问题:

  a、一个大格子里有多少天呢?

b、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师讲故事后小结:

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大,二  月平,?

?

  3、继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

要求幼儿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

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先集体回答,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三、幼儿尝试看日历。

  1、给每组幼儿发一张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  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说出日期,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几次后二人互换。

  2、提问幼儿:

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

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

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

师问:

2008年你们有多大了?

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

  四、巩固提问:

一年有多少天?

一年有几个月?

大月是多少天?

小月是多少天?

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一星期有几天?

回答完后,再让部分幼儿上来抽老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五、各种日历展览。

告诉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形状,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机上也有日历。

  最后让全体幼儿自地参观各种漂亮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种。

活动延伸:

  1、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习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幼儿园时,轮流撕下一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10以内数的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