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903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9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docx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上教案12单元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了解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本课教学设计以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为教学模式,采用变序教法——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想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学习哪一部分。

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同时,运用多元智能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悟、朗读表演、唱一唱、画一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类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教”。

(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难点)。

    3.了解青蛙的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的道理(难点)。

增加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准备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和青蛙妈妈的头饰。

(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打一动物。

小黑豆,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哇游。

(蝌蚪)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小蝌蚪和青蛙是一家人吗?

为什么他们的长相差别这么大呢?

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猜谜导入课文,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特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角小蝌蚪和青蛙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扫清障碍,了解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4.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学:

我们都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再读课文,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请大家再一次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准确,把句子读得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以“五不”(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为要求,评议学生的朗读情况。

(3)想一想:

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本课的生字、生词比较多,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让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别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读讲首段

1.出示小蝌蚪的图片。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

(4)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①“一群”指有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②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理解“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

朗读中体会“甩”在这里是摆动的意思,如“牛甩着尾巴”。

③“快活”和“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很高兴,他们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__________里有______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__地游来游去。

设计意图: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图文结合学习课文,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他们会在“看图—读课文—理解”这充满趣味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并全面、充分地调动各类情感因素,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四、仔细观察,指导认读

1.出示“塘、脑、袋、灰”四个会认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生字“袋”的读音。

“灰”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塘、脑”是左右结构的字,“袋”是上下结构的字,在“脑袋”一词中它读轻声。

4.把生字放回原文,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中,倡导“多认少写”的理念,就是能够保证低年级学生尽快实现独立阅读。

此环节的识字教学,能够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通过“认识生字的读音,了解字形、字义,再把生字送回原文”这一过程,把字音、字形和语境联系起来识字,识字效果较好,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五、布置作业,加深记忆

1.认读新学的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

作业内容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同时提高了学生背诵的能力。

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性的指引,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卡片,组词、扩词。

2.还记得小蝌蚪长什么样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意图:

学生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遗忘,上课伊始设计认读学过的生字卡片、组词并让学生说说上节课学习的小蝌蚪的样子,这一系列教学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巩固记忆。

二、图文对照,朗读感悟

(一)讲读第2自然段。

1.出示教材第一幅图,并提问:

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

小蝌蚪遇见了谁?

她会对小蝌蚪说些什么?

会怎样想?

(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要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的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图片,弄清蝌蚪先长出的两条腿的位置。

(2)学习生字:

哇、两、捕、就、迎、阿、姨、哪、宽。

(3)学习多音字“教”。

理解词语。

捕食:

捕取食物。

迎上去:

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明小蝌蚪有礼貌,也说明鲤鱼妈妈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时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的话要用亲切、长辈式的语气来读。

过渡: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理解第3自然段。

1.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试着学学第3自然段。

提示:

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一读第3自然段,并圈画出生字并认读生字“龟、顶、披”;接着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

联系第2自然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对妈妈的特征了解不全面。

4.引申扩展:

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要深入细致,否则可能会闹笑话。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时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的和蔼可亲。

(三)学习理解第4~6自然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第4~6自然段,你又学会了什么?

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他们的妈妈是谁?

2.随文学习:

会认字“鼓”;会写字“肚、皮、孩、跳”。

3.品析重点词语:

(1)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时那种高兴的心情。

“游过去”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2)读第4自然段,试着用“披”“露”“鼓”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4.引导学生思考:

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

(青蛙的样子与鲤鱼妈妈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相符,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5.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要多问多想)

6.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7.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6自然段,你懂得了什么?

(要保护青蛙)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品读词句,增强了想象力和语言感悟力。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书汇报、信息调查交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物,这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青蛙的美,表达大家对青蛙的喜爱做了感情的铺垫。

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渗透了保护青蛙、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三、角色朗读,情景再现

1.五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

注意角色分配。

(一人旁白、一人小蝌蚪、一人鲤鱼妈妈、一人乌龟、一人青蛙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角色。

设计意图:

分角色朗读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指导书写,拓展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引导画小蝌蚪变化过程的连环画。

3.课后阅读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小蝌蚪找妈妈》。

建议阅读《中国儿童散文文库》中的《岩石上的小蝌蚪》。

设计意图:

抓住契机,把课内和课外读物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丰富和延伸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教学时能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以及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能自觉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争做“环保小卫士”。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能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我是什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本课以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

水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的会认字、会写字等基础知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

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的朗读和表演。

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没”。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

   3.知道云、雨、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难点)

课前准备

1.本课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认读生字,制作生字卡片;搜集有关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猜谜导入

1.师生一起做“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特征、性格特点,让其他学生猜猜是哪位同学。

2.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并引读。

设计意图:

新课伊始,从二年级孩子喜欢猜谜语、做游戏的特点入手,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带到课文的猜谜情境中,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简短的导入形成了良好的开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分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评议要点:

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畅。

教师重点强调被圈出的生字、词语的读音。

(如:

“晒”是翘舌音,“猜、作”是平舌音;“没”是多音字。

3.引导学生进行二次读书并质疑。

(1)导学: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标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也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问题。

(2)学生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解疑,小组解决不了的班内共同探讨解决。

教师重点提示:

文中的“我”究竟是什么?

(水)

设计意图:

学贵有疑。

引导学生在积极读准字音、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着问出心中的疑难,训练学生的思考意识。

三、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13个会认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认读生字。

3.学习多音字“没”。

4.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

5.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的掌握情况。

读得好的奖励一张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

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在识字环节,教师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通过自主识字、创造性识字、小老师领读识字、赛读识字等,真正成为识字学习的主人,提高识字的效率。

四、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出示会写字中的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

如:

“极”的偏旁“木”要变“捺”为“点”;“海”右边中间的横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用小手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 “傍”和“带”的写法。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

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所以教师强调练字的过程应是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然后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

五、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导学: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4.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给生字找了哪些朋友。

(可以给生字组一组词。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以及还有什么疑问,教师相机把疑问引向下节课并小结。

5.自主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

(2)“我”的变化奇特吗?

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3)“我”是怎么变成雨、冰雹、雪的?

你能做做“落”“打”“飘”的动作吗?

(4)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

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

设计意图: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内、班内汇报学习成果,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趣味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位小魔术师介绍给你们,他会多种变化,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是什么呢?

请听!

(播放故事录音)

2.过渡:

对了,他就是水娃娃。

(引读课文题目)水娃娃看到小朋友们既聪明又能干,这节课他来了。

你们还想了解关于他的更多的信息吗?

那我们就快快通过字宝宝的考验吧!

3.出示生词卡片。

(出示课件,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小组比赛读。

极小极小 傍晚 越升越高 水滴 小溪 奔跑 海洋 坏事 淹没 冲毁 房屋 猜猜

4.导学:

水娃娃虽然不会七十二般变化,但也能有许多变化,轻轻地捧起书自由读课文。

同时回想上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看看能不能通过读文把问题解决,并提出新的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听故事的方式整体回顾课文内容,更好地和第一课时衔接。

这样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有效地复习生字词。

二、启发思考,领悟方法

1.导学:

通过读文回顾和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

水除了能变化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哪?

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些问题弄懂呢?

(出示课件:

“云”和“雪”的图片。

2.组织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写”“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的。

以问启思,讨论探究阅读理解的方法,充分发挥了阅读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方法,自主学文

1.导学:

小魔术师不仅会变魔术,他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你们想知道他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吗?

那就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写水娃娃平时生活的句子。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1)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①导学:

我们来欣赏一下他在池子里睡觉的照片吧!

(出示课件:

水平如镜的池子图片。

②导读:

看了这张照片,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你瞧!

水在池子里是怎样睡觉的呢?

(安安静静)他睡得多香啊!

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2)①导学:

水娃娃在小溪里怎样散步?

(出示课件:

缓缓流淌的小溪图片。

)平时我们是怎样散步的?

(学生回答)

②我想请个勇敢的学生来给我们表演散步的情景。

③引读:

水娃娃在散步,多悠闲哪,放松点,让我们接着读。

(3)①导学:

水娃娃在江河里怎样奔跑?

(出示课件:

奔腾的江河图片。

)(快速……)

②导读:

我们应该怎样读?

(学生感悟,回答,并试读。

)请加快语速再读。

(4)①导学:

水娃娃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出示课件:

波涛汹涌的大海图片。

)你能先想象一下,再说说这张照片给你的感觉吗?

②学生自由畅谈感受,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③导读:

场面多热闹哇!

水娃娃在唱歌、跳舞、开大会呢!

让我们齐读这一句。

(5)导读:

(出示课件: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小小配音员,可以挑选水娃娃的不同生活照片来配音。

当然了,配音员可不是好当的,感情一定要到位。

谁愿意来试试?

(指名展示)

(6)小结:

水在池子里时安安静静;在小溪里时慢慢前行;在江河里时流速快,充满生机;在海洋里时波涛翻滚,气势磅礴。

2.导学:

通过刚才的照片,我们已经知道水娃娃的生活情况了,可你们还知道他有什么脾气吗?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他的脾气。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及时反馈。

(2)依据学生回答板贴词卡。

(脾气、温和、暴躁。

(3)导学:

水娃娃脾气温和时做了什么好事?

①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温和、灌溉”。

②生活中你还知道水会做哪些好事?

(说话练习,用上句式:

水能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还能____________。

(4)导学:

水娃娃脾气暴躁时又做了哪些坏事?

(出示课件:

水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的图片。

①你看了照片有什么感受?

②导读:

水对人们的危害还真是严重,那你们还喜欢他吗?

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这句话。

(5)引导男女生分角色读水的温和与暴躁部分。

(6)导学:

人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结合搜集的资料谈一谈。

(学生自由畅谈)

(7)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最想做什么?

是呀!

水不仅可以变,而且可以为人们做事,勤劳智慧的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利用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得到充分信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让学生联系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了水的用途。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激趣:

不好,水娃娃又遇到麻烦事了。

(出示课件:

水娃娃由高兴变成垂头丧气。

)他能帮人们做很多好事,但是人们一点儿也不珍惜他,现在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请同学们快来救救他吧!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白如何保护水资源。

(如:

节约用水;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处理污水;不向河流中倾倒垃圾……)

3.激趣:

你看,听到同学们的真心话,水娃娃开心得咧开嘴笑呢!

(出示课件:

水娃娃变回笑脸。

4.小结引读:

正是因为有了水,我们的世界才美丽。

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保护水资源出一份绵薄之力,向家人宣传保护水资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节水小卫士。

用自己最真诚的心去保护水,因为有你——(出示课件:

小诗配乐。

引导学生齐读。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花儿开得灿烂;因为有你,鸟儿唱得响亮;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世界如此美妙!

设计意图:

由本篇课文拓展开去,恰到好处地利用课件教学,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懂得珍惜水资源的好处。

结尾处引用课外读物配乐齐读,升华了本课的主题,在教师的总结中布置作业,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重点内容时,教师先用课件出示各种水的图片,从平静的湖水到汹涌的海涛,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水。

他们说了很多:

宁静、美丽、平静、清澈见底、活泼、调皮、活跃、奔腾不息、川流不息、汹涌澎湃……然后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样的水的,出示课文描写水不同形态的这一自然段,体会拟人句的生动活泼,让学生明白写相同的事物有着许多不同的写法。

而有了比较后,朗读也就到位了。

在最后引用课外小诗,对本课的教学而言是一种升华。

带上优美的音乐,学生朗读得有声有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亲历语文情景和实践活动,以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本课是一篇语言生动的科普作品,将植物传播种子的自然知识寓于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之中,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要强调读的作用,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得”。

(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

(教师)

2.搜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在父母的帮助下观察一些植物的样子,了解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

你们是怎样旅行的?

你们知道吗,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的植物也很喜欢旅行,它们没有手和脚,用什么办法去旅行呢?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探索大自然,揭开植物旅行的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文题目)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3.老师引导质疑:

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呀?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