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60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8856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荣岁月6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荣岁月6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荣岁月6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荣岁月6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荣岁月6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荣岁月60年.docx

《光荣岁月6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荣岁月60年.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荣岁月60年.docx

光荣岁月60年

光荣岁月60年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不知不觉地将“光荣”这两个字,朦朦胧胧地植进心里。

  1949-2009。

新中国谱写了一段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话。

从60年前的危局中走出,中国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越走越稳健,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坚韧、顽强的奋斗精神。

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荣岁月沉淀成国人脑海中最可宝贵的“光荣”记忆。

  

  “光荣”记忆

  

  当代中国,那些光荣的印记,至少占据了大半个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从他们身上,我们窥见的是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精神的变迁。

  劳动最光荣

  劳动光荣――永恒不变的社会美德。

马克思的女儿有一次问马克思:

“世界上什么最光荣?

”马克思毫不犹豫地回答:

“劳动。

”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

“热爱劳动吧。

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当兵最光荣

  曾几何时,绿色军装,肩扛蓝盾,头顶国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追求。

《谁是最可爱的人》,更是真切的写出了我们子弟兵至高无尚的荣誉。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就是这个样”,更是渲染了新一代军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

从小米加步枪的年代,到改革开放的大局面,再到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到处都有我们子弟兵光辉的身影和矫健的身姿,是他们,让我们生活安心,让国家变得强大。

  温饱最光荣

  追忆艰苦的60年代,米糠和树叶成了一代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大多数人都在为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而犯愁。

1978年发端于中国农村的改革,成功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一时间,哪家过上了“不愁温饱”的日子,哪家便是无比光荣的。

  “下乡”最光荣

  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在这个号召下,全国知青一浪接一浪地掀起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

那时,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怀着激动的心情,斗志昂扬,戴着大红花,在锣鼓声中开赴各知青点插队落户。

当年一位下乡到长春林场的知青打趣地说,当时家里所有人从来没有经历过光荣的事情,却因自己自愿报名上山下乡而上了光荣榜,成了整个家族最光荣的事。

  “万元户”最光荣

  包产到户后,贫瘠的土地上一下子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力。

仅仅几年时间,乡亲们的荷包就鼓起来了,有些人还成了万元户。

“万元户”这个词如今怕是要进博物馆了,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是每个人的梦想,家里的银行存款达到上万元,对于普通农家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和光荣的代名词。

“万元户”同样还是“个体户”发家致富的一种光荣。

  志愿者最光荣

  “志愿者”这个名字是神圣的,是无私的。

从南丁格尔、白求恩到千万服务西部的大学生,再到2008年数以百万计的奥运志愿者,他们不分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种族,宗教及政治背景,志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去承担责任,肯拿出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的无私的光环折射着光荣。

  为国争光最光荣

  “为国争光”四个字如今几乎成为集体无意识了,原因是“为国争光”早已成了“集体意识”。

民族的使命和荣誉感,让他们用自己的拼搏为国家争取荣耀,他们是奥运赛场上的健儿,他们是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英雄人物……他们是中国的光荣!

  

  光荣:

60年的偶像群体

  

  潮流因时代而变,偶像,引领时代潮流,在每个历史年代,偶像都会应运而生,成为社会与时代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

  新世纪:

草根崛起的胜利

  标志偶像:

李宇春小沈阳你我他……

  进入新世纪,娱乐偶像占据了整个年轻人的思维空间,问“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

或者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

”答曰:

“幼小的时候,妈妈是我的全部,她是我的英雄。

现在我长大了,李宇春是我的偶像,我自己就是我的偶像,欧了。

  李宇春

  80后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个性显著,自信饱满,李宇春是夹杂在里面的代表。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超级女声曾让草根放声歌唱,而且歌声嘹亮。

李宇春正是领唱者,并曾以此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激情和梦想。

  90年代:

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

  标志偶像:

罗大佑 崔健 王朔 王菲……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多元化。

这一时期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变换非常迅速。

  罗大佑

  准确地说,罗大佑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进入大陆青年的视线,但绝大多数人是在1990年内地有了引进版之后才逐渐接触到罗大佑的。

二十多年中,罗大佑用他的独立和冷静记录下这个社会的脉络,被尊为“流行音乐教父”。

他早期最具批判色彩与人文精神的《之乎者也》、《青春舞曲》,《家》等作品,使他在一夕之间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叛逆偶像,留下了“愤青”的形象。

  80年代:

从单一走向多元

  标志偶像:

张海迪 中国女排 朦胧诗人 港台明星……

  这是一个春回大地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

偶像也一样,这个时期的偶像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的各行各业冒出来,令人应接不暇。

  张海迪

  20世纪80年代,张海迪这个光辉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上到处传扬。

这位全身三分之二失去知觉却不向命运屈服的姑娘,这位“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勇士,这位以缩短自己的生命来延续他人生命的时代楷模,感动了整个国家。

  中国女排

  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了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成为整个80年代中国社会奋斗、激情的集中体现,崇高而朴实的“女排精神”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

  朦胧诗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当年朦胧诗人的诗歌名篇像荒原上的野火,在青年学子中间席卷而过。

他们以深邃的反思和痛彻心腑的呐喊道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也点燃了无数青年心中的文学圣火。

  70年代:

精神解放后的饥渴选择

  标志偶像:

陈景润 邓丽君……

  20世纪70年代,除了继承60年代已有的偶像之外,并没有增加多少新人物。

但70年代的末期却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1悄悄出现。

  陈景润

  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废待兴的境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就成为国人民族振兴愿望的一个投射对象。

一篇《哥德巴赫猜想》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

“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枯燥的术语随着陈景润的故事成为青年人精神的巅峰,陈景润成为七八十年代年轻人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向科学进军”也成为那个时代最鼓舞人心的口号。

  邓丽君

  有种说法是“凡有华人处,便有人能吟唱邓丽君的歌”。

这或许是一种夸张,但邓丽君的《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恰似你的温柔》,《小城故事》等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却几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酝酿着变革的时代,在新与日的冲突矛盾中,邓丽君的歌曲算得上是一个带有变革色彩的符号。

邓丽君或许是大陆最早的娱乐偶像,年轻人对于其装扮的模仿也随处可见。

  68年代:

英雄辈出的激情岁月

  标志偶像雷锋、保尔?

柯察金、王进喜……

  20世纪60年代正值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年轻的新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决定了这将是个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号召的偶像年代。

  雷锋

  一个普通士兵,作为一种精神或信仰的代名词已影响了整个中国达几十年之久。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此,雷锋成为整整几代人的学习榜样。

直到今天,每年的3月都是“学雷锋月”,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会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各种行动去追寻雷锋的足迹。

  保尔?

柯察金

  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保尔是他们青少年时期心目中熠熠生辉的偶像。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1942年被引进中国后,1952年至1995年,44年中,共印刷出版57次,发行250多万册。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中国上映时也像小说一样轰动一时。

保尔手握铁锨、头戴布琼尼军帽,大衣被风吹起的形象被无数青年人追捧,那种狂热的劲头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

  六十年来,从社会道德的楷模到个人爱慕的对象,从学习其精神到模仿其造型,从全民崇拜到一盘散沙,偶像从神坛跌落到了人间,也在某种意义上从精神落实到了实际。

但无论如何,偶像都是这样的群人:

他们广为人知,并成为许多人效仿的对象,他们的某种特质曾经或正在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无数人,人们或疯狂或理性地喜爱,学习怀念他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光荣载体进化论

  

  对整个世界来说,60年的信息化过程包含着一次又一次的巨变,无数发明创新被迅速应用到民众娱乐层面,服务着广大人类。

  我们的精神信仰

  它们是时代信仰的载体,它们承载了人们生活的目的、人生的目标,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等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了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闪闪红星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关怀照万代……”一曲《红星歌》,激励了一代人的成长。

《闪闪的红星》来源于“闪闪红星”,解放初期的五角星,加上个性鲜明的人物,婉转动听的音乐成为轰动全国的“红色经典”。

那时候,拥有一枚“正版”的红色五角星,绝对是值得炫耀的。

  军功章

  军功章,作为军人荣誉的象征,凡是拥有者,都会为此自豪。

最早的军功章颁发是在大革命及土地革命时期,现在已经经历了四个时期,无论在哪个时期,军功章都是人们精神追求的至高荣誉。

  少先队与红领巾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加入少先队是特别光荣的事情。

成绩好品德好的学生才能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成为小学生最光荣的事情。

为了能早日戴上红领巾,孩子们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奖状

  “好宝宝”、“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二等奖”、“优秀员工”,“先进标兵”……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系列荣誉都浓缩到了一张纸上,但是这张纸很管用,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职工,每个人都在为着这张代表上进的纸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