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词二首.docx
《1毛泽东词二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毛泽东词二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毛泽东词二首
毛泽东词二首
毛泽东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长沙》和《采桑子·重阳》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沁园春·长沙》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4、《采桑子·重阳》含哲理意味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寓深情于秋景的宏观概写之内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
2、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
2、点拔串联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明确目标
课内美读成诵。
二、朗读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
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一首。
二、了解文体和背景知识。
1、这是一首词。
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原本配合音乐,后与音乐分离而成为纯文学样式。
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诗余”(如《草堂诗余》),“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乐府”(如《东坡乐府》),“乐章”(如柳永《乐章集》),“歌曲”(如《白石道人歌曲》)等。
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用来决定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叫“词牌”。
如“沁园春”就是词牌。
词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如“水调歌头”“鹊桥仙”。
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绝对不能没有词牌。
依字数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例如《采桑子·重阳》共44个字,属于小令;《沁园春·长沙》共114字,属于长调,压平声韵。
传为东汉光武帝女儿沁心公主的后花园为当时富豪窦宪所占,有感而为此词。
同时明确:
本词有25句,九个整句,114字。
(词谱规定)
2、关于“意象”和“意境”的知识。
(一)“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意中之象”。
这里的“意”,指诗人所表达的情思、情趣;“象”,指诗人赋予情感的“物”,它常常是具体的、客观的、存在着的“物”,它不依赖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但是,天地虫鱼鸟兽一旦入诗,融合了人的情感,渗进了人的诗人的人格与情趣,就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一个形象了。
这种“意”和“物”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诗中的“意象”,即“形象”。
一般说来,诗都是借助“意象”来抒情的,“情”是“象”的灵魂。
“意境”,也称为境界。
几个意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就会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画面,这就是意境。
例如马致远的词《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九种不同的景物(意象)组织在一个意境里,渲染出一派凄凉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二)诗歌意象的共性和个性
诗歌中“意象”的共性是指所描绘的景物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
它常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是民族和人类共同情感的体现和就是诗歌的共性。
“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姻有关,如《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汉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等。
“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愁别绪有关,如《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念亲人有关。
“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死亡的忧虑。
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作品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意象不但有传统的色彩,而且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即所谓的“个性”。
臧克家的“老马”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它不同于曹操笔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骥”。
诗贵创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再重复由于“柳,留”的音近和折柳送别的习俗,独出心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柳的意象: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徐志摩写的是夕阳中的柳,因而是金色的;是康桥河畔之柳,映在波光里的金色的倒影是艳丽的,令人想到了金装的丰姿绰约的新娘。
可以想象,诗人“再别康桥”的时候,对这里一草一树的依恋,竟像蜜月中的爱侣那样难舍难分,《再别康桥》中“金柳”这一意象富有创新性,具有诗人的个性特征。
(三)诗歌意象的特点
1、有象征意义。
2、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这是诗歌鉴赏中的重点和难点,鉴赏者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身临其境,和诗人产生共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3、为何以“长沙”为题?
(引入时代背影简介):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学习生活、革命活动的中心,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
当时毛泽东3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在这一时期,他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这首词作于1925年。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求学、革命斗争生活,因有此作。
三、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四、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全班诵读,背诵。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明确目标
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二、赏析课文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赏析课文上阕
1、问:
上阕描绘了几幅图,请概述。
答: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2.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1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著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
②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有些成分省略,那位同学把它按正常的语序调整好,把词的大意说一下?
答:
在深秋时节,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③独立能否改为直立、站立?
答:
不行。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中流砥柱的气概。
联系当时背景,诗人正遭军阀通缉,身处险镜却能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从容!
联想到柳宗元的《江雪》中“独钓寒江雪”。
这是他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永州后写的,表露了他绝不妥协的心志。
一个“独钓寒江”,一个“独立寒秋”,意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湘江秋景图
①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答:
万类霜天竟自由。
共7句。
(在古诗词中称“一字领起”)
②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内容?
找同学读一下。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③这几句视角变化及写景顺序有特色,分析如下: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远眺: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静
近观: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湘江秋景图
仰视:
鹰击长空(高)
动
俯察:
鱼翔浅底(低)
诗人从山上、空中、江中、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来描写,其中动静结合,有远景、有近景、有高有低、对照鲜明,生机蓬勃。
④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最好是闭目冥想,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转换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中放映出来。
明确:
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碧绿清澈的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竟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游着。
大家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这一切了吗?
感觉到秋色的美好了吗?
嗅到秋的气息了吗?
真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⑤在这几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好?
明确:
染、争、击、翔
染:
用了拟人手法。
古人早就用了“染”字来描绘秋林,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即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
一个“染”字就把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
争:
活现出千帆竟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击:
能改为“飞”吗?
不能。
“击”便把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那种矫健的勇猛的雄姿绘显示出来,“飞”太一般了。
翔,用飞鸟盘旋回飞的状态来描写游鱼,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畅游时哪种轻快自如的神态。
小结:
毛主席的用词多么精妙,多么生动传抻,富于表现力啊!
其苦心孤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语言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上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4.万类霜天竞自由
明确:
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概括。
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争自由吗?
照此理解,可以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
(问)是号召和呼唤。
5.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件么?
明确:
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古人描写秋天多“怨秋”、“悲秋”,把秋天写得萧杀凄凉、清冷惨淡,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寥”,“万里悲秋长做客”,“秋雨秋风愁煞人”,“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他们所表现的这种“伤秋”“悲秋”的意绪,数千年来已成为文人创作的一种特定情绪,但毛泽东在此却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之态。
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什么如此绚丽多彩、生机盎然呢?
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答)和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
(答)毛泽东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
他是一介普通书生吗?
不是。
他是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致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5.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诗人面对广阔的宇宙,思绪万端,深沉地思索。
禁不住向苍茫的大地发问。
“谁来主宰沉浮荣衰?
”“主沉浮”是特么意思?
主宰国家的命运。
掌握民族的前途。
这是全诗的诗眼。
”上阕就这样由描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词人虽未直接作答,但关切之情却已昭然。
二、赏析课文下阕
1.齐读下阕
2.下阕描绘了几幅图景,请给它按上标题。
下阕的领自是什么?
明确:
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忆。
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词至下阕,写景转入对往事的回忆,以“曾”“忆”来追忆往事,田地重游,往事历历,怎能不激起作者无限的感触!
想当年,作者在长沙苏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曾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同志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他们创立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深入工矿、农村,积极领导工农运动,那是怎样的岁月啊!
“峥嵘岁月稠”正是昔日战斗生活的高度艺术概括,“百侣”照应上阕是“独立”。
4.接着为我们展示一幅“峥嵘岁图”。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工当年万户侯。
这七句作者用一人“恰”字领起,这也是对昔日的战友和战斗生活的追忆,前四句写其风貌,那是一群才华横溢、热情奔放的革命青年,“正茂”“方遒”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后三句由人及事对这批革命青年又作了进一步地刻画,橘子洲头,爱晚亭下,他们指点江山,慷慨陈词,写出了一篇篇抨击黑暗制度,宣传革命真理的战斗篇章,他们以豪迈的气慨,视军阀、官僚如粪土,作者在这里既是追忆往事,又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句作进一步的回答,正是这些有着“粪土当年万户侯”豪迈气慨的革命者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他们代表着革命的新生力量,根据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最终必定战胜和代替一切腐朽势力而主宰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5.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战友,在盛夏水涨的时候到湘江游泳,坚持不懈,直到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向同学和战友亲切发问,这一句既写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了勉励之意,“遏”字,传神之笔,掷地可作金石之声,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激昂的情态,好似听到了他们的豪言壮语!
“中流击水”,并不仅写青年人玩水的兴致,活现出大风暴里的慷慨意气,英武精神,全词就此收住,言犹尽而意无穷。
最后三句,多么大的气魄!
这些青年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这样的人不主沉浮,谁又能主宰沉浮呢?
要像象年轻时中流击水一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之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这正时对上阕提问的一个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三、师生共同讨论,归纳主题。
本词有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景到追忆往昔战斗,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很有层次性。
通过对湘江秋水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四、写作特点
1.《沁园春长沙》的意象美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
从状态:
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
这些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可谓“以壮景抒豪情”。
色彩美: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五、布置作业:
秋景什么颜色?
谷子说:
秋景黄色的,我就是秋风吹黄的,高梁说:
秋景红色的,我就是秋气染红的,墨菊说:
秋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请以《我心中的秋色》为题写一篇精短散文。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课内美读成诵。
2.由议论而转入写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寓深情于秋光的宏观概写之内的特点。
二、诵读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
三、分析课文
一、导入
《沁园春长沙》通过什么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感情?
通过描写秋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壮志豪情。
下面学习一首也是通过秋景描写,表达毛泽东类似感情的词《采桑子重阳》。
我们今天来看一看毛泽东的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说重阳
1.重阳节:
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2.重阳节习俗:
①登高: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
[唐]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②吃重阳糕: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③重阳节还有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茱萸,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气味。
人常插茱萸辟邪,祝福全家平安。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赏菊:
喝菊花酒。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写作背景介绍
请一学生读注释⑥。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四、诵读,理解文意
1.请一学生朗读。
评价。
2.集体朗读。
3.让学生体会这首诗与刚才我们所谈到的诗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五、分析鉴赏诗文
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把秋写得无比可爱,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读了以后给人以很大的鼓舞。
1、分析上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
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
既对立又统一。
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再次,“人生易老”不是慨叹人命朝露,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而恰恰相反,着重说的是“天难老”,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让小我化入大我,以有涯化为无涯,尽可能多发些光和热,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
它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
“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
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
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
只有毛泽东此词,意趣横生。
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
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
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
“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
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
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的情怀。
2.分析下片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此情豪迈异于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
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
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为什么“胜似春光”?
这里可以使人想起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寥廓江天万里霜”,写出秋天开阔的景象。
“寥廓江天万里霜”七个字活画出了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表现了诗人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六、讨论:
说说你所知道的写秋天的古诗词或辞赋,其描写的意境与这两首词有何异同?
宋玉的《九辨》: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秋天经常以“满地黄叶,秋声四起”、“其声凛冽”、“其意萧条”的面貌出现。
明确:
古诗词的悲秋传统。
(但,不是所有的都悲球,也有不悲秋的,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文两首词具有雄健豪迈的气势。
以秋声为发端,写出暮秋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对于人事忧劳,形神日渐衰老的悲叹。
《沁园春长沙》湘江秋景与《采桑子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都通过绚烂富有生机的秋景的描写,流露出开朗昂扬,积极进取思想。
七、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毛泽东诗词名句。
板书设计
易老——难老
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万里霜
宋玉的《九辨》、曹丕《燕歌行》等——古诗词的悲秋传统
《沁园春长沙》与《采桑子重阳》——流露出开朗昂扬,积极进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