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宣传内容.docx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宣传内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时间
2013年4月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禽流感的预防
受益人
全体师生
宣
传
内
容
一禽流感的易感动物有哪些?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禽类如鸡、火鸡、鸭、鹅、及其他水禽等最为敏感且多为隐性感染;
2其他禽类如雉鸡、鹧鸪、鸵鸟、孔雀、鹌鹑、鸽也较容易感染。
3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
传播。
4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
5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
二禽流感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给人类?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
1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
2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3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如果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
所以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4买活鸡回家时,如果是健康活鸡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鸡就有危险。
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但它们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
另外,鸡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鸡翅膀扑打时可能会造成病毒释放。
三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禽流感吗?
1目前只发现经家禽传染给人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的案例。
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还没有证据证明是可以互相传染的。
2不过,从理论上说,如果病毒变种,就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四个人如何预防禽流感?
由于没有相应疫苗,而春季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
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
1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
2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
洗净双手。
3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
6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时间
2013年4月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预防接种可预防疾病
受益人
全体师生
宣
传
内
容
通常预防接种为“7种苗”,能预防9种病。
即: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脑炎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疫苗,预防乙肝;流脑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手段。
值得庆幸的是,上面提到的呼吸道传染病是疫苗可以预防的。
在人类历史上,利用疫苗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等传染病,目前北京市发生的传染病,主要集中在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中。
接种率越低,发病的可能就越大,一些人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就忽略了疫苗接种,最后以患病作为代价。
发病后应及时就医,由于一些传染病症状较重,最好能住院治疗,以防出现危急情况;即使不能住院治疗,也要注意隔离,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导致疾病的传播。
另外,要密切注视患者的接触者的发病情况,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及时就医;如前所述,发热往往是首发症状,在就医的时候要向医生提供自己的接触史,以便医师快速做出正确的诊断。
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在出现病例后,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即每日由专人查验在校学生的症状。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健康水平,对于传染病和非传染病都是有利的。
开窗通风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良药”,能使空气得到净化,多数病原体在自然状态下只能存活数小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儿童等重点人群在疾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同时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的抗痛能力。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时间
2013年3月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爱耳日宣传
受益人
全体师生
宣
传
内
容
2013年3月3日是第14次全国“爱耳日”。
“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历经13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听力残疾的发生,促进了我国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
2013年第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普及公众爱耳护耳科学知识,避免和减少耳聋发生,提高听障人群生活质量,推动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听力残疾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极大地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关系、社会和谐。
人们对于耳朵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是一时的不注意,就可造成耳聋,使人终生遗憾。
爱耳从小做起。
1.防药物中毒。
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
耳疼或不舒服应马上去医院检查。
即使没毛病,每年也应去体检一两次。
2.防噪声。
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
要注意远离噪声。
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
儿童最好不用耳机听收音机。
3.防进水。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
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4.防揪打。
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
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有害。
5.不挖耳。
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
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环。
有些小女孩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
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时间
2013年3月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受益人
全体师生
宣
传
内
容
春季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其中春季传染病的危害最大最广,必须要做好预防措施。
春季传染病最常见的有: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
这些传染病大多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
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
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等。
切莫讳疾忌医。
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时间
2012、12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冬季运动注意扭伤
受益人
全体学生
宣
传
内
容
冬季正是运动的好时机,因为天气寒冷,消耗的热量多达平时的几倍以上。
然而,冬季运动容易受伤却成了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道坎。
那么,应该做足哪些功课,才能有效地避免冬季运动伤害呢?
运动前充分热身
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大家在室内做好准备活动,等身体微热,肌肉和韧带都相对拉开时,再到室外进行运动。
另外,冬季运动除了要选择好穿的衣物外,还要根据身体情况补充一些能量。
可以选择喝一些热的牛奶、麦片,这样不但可以补充水分、缓解饥饿感,还能帮助热身呢。
运动不宜太激烈
虽然充分的热身能够活动开身体,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运动了。
运动量过大或活动剧烈,易导致体内汗液排泄过多,加速体内的电解质、糖元、腺体分泌物、水溶性维生素的丧失,使人感到不适。
此时,再加上天气寒冷,人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从而给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运动中注意安全
在室外运动时,要特别留心脚底下,以免因摔倒而导致骨折和其他外伤发生。
建议选择穿上防滑运动鞋。
另外,利用器械运动的人也要注意,有些人因为器械比较凉,喜欢带手套,这样容易掉下器械。
发生意外。
同时,应尽量在公园和运动场运动,千万不要在马路边上锻炼。
运动后做好保暖
在经过一定运动量的锻炼后,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后出一身大汗的人,这时若不注意保暖,则易感冒。
对于喜欢晨炼的人而言,早上寒气重,气温低,锻炼后一定要及时地增加衣物,并喝一些热水或洗澡暖身,避免受凉。
虽然冬季运动相对于其它季节,容易造成受伤。
但只要注意了以上四点,就能够避免绝大部分伤害,而尽情地享受冬季运动带给你的快乐。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时间
2012、12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冬季运动注意扭伤
受益人
全体学生
宣
传
内
容
冬季正是运动的好时机,因为天气寒冷,消耗的热量多达平时的几倍以上。
然而,冬季运动容易受伤却成了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道坎。
那么,应该做足哪些功课,才能有效地避免冬季运动伤害呢?
运动前充分热身
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大家在室内做好准备活动,等身体微热,肌肉和韧带都相对拉开时,再到室外进行运动。
另外,冬季运动除了要选择好穿的衣物外,还要根据身体情况补充一些能量。
可以选择喝一些热的牛奶、麦片,这样不但可以补充水分、缓解饥饿感,还能帮助热身呢。
运动不宜太激烈
虽然充分的热身能够活动开身体,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运动了。
运动量过大或活动剧烈,易导致体内汗液排泄过多,加速体内的电解质、糖元、腺体分泌物、水溶性维生素的丧失,使人感到不适。
此时,再加上天气寒冷,人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从而给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运动中注意安全
在室外运动时,要特别留心脚底下,以免因摔倒而导致骨折和其他外伤发生。
建议选择穿上防滑运动鞋。
另外,利用器械运动的人也要注意,有些人因为器械比较凉,喜欢带手套,这样容易掉下器械。
发生意外。
同时,应尽量在公园和运动场运动,千万不要在马路边上锻炼。
运动后做好保暖
在经过一定运动量的锻炼后,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后出一身大汗的人,这时若不注意保暖,则易感冒。
对于喜欢晨炼的人而言,早上寒气重,气温低,锻炼后一定要及时地增加衣物,并喝一些热水或洗澡暖身,避免受凉。
虽然冬季运动相对于其它季节,容易造成受伤。
但只要注意了以上四点,就能够避免绝大部分伤害,而尽情地享受冬季运动带给你的快乐。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时间
2012年9月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怎样保护牙齿健康
受益人
全体师生
宣
传
内
容
今年9月20日是第24个爱牙日,主题为“健康空腔,幸福家庭;关爱自己,保护牙周”。
专家表示,在重视刷牙、洗牙的同时,也应重视口腔运动及口腔疾病,为牙齿提供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
口腔具备自净能力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口腔具备自净能力,能够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并维持口腔内环境处于平衡状态,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
而口腔的这种自净能力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即分泌唾液和舌头的活动”。
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会长俞光岩说,通过这两种方式,口腔能够实现自我清洁。
事实上,白天时间,人在清醒的状态下,口腔一直都在不停分泌唾液,进行不断的自我清洁。
唾液能够起到阻止牙菌斑形成的作用,能有效预防龋齿、牙周病及其他口腔疾病。
“除了通过唾液的分泌来维持口腔健康外,舌部的运动也是口腔自洁能力的表现,”俞光岩说,舌部的主要功能包括吞咽、语言和咀嚼等,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舌部均得到了运动,舌部的不断运动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口干症可引发龋齿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主任医师荣文笙也指出,唾液可以冲刷食物残渣、软垢及细菌,保持口腔内的清洁环境,与此同时,唾液本身含有很多抗体,可以抑制口腔内致病细菌的生长。
但是,由于病理或生理原因可能会导致口干症,如置之不理,有可能会引发龋齿、牙龈炎及牙周炎等病变。
据专家介绍,口干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唾液分泌减少,口干症患者表现为口腔干燥,严重的患者得龋齿的可能性会增加,在吞咽东西时也需要通过喝水进行辅助。
对于口干症患者来说,就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刺激唾液分泌以维持口腔健康,多喝水也是一种方法。
口腔疾病影响全身健康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主任医师荣文笙说,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部分,口腔疾病对全身都有影响,以炎症为例,若孕妇出现口腔炎症,感染后会导致孕妇早产,甚至会引起婴儿的低出生体重。
很多牙周炎患者容易得糖尿病,因为二者具有共同的炎症因子。
此外,不少糖尿病人如果得牙周炎又未很好地控制病情,血糖也比较难降低。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也有关联,因此,牙周炎患者也要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
荣文笙进一步解释,人体口腔内含有700多种约105个细菌。
对于如何保持口腔健康,荣文笙建议,饭后应漱口,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另外,还应定期检查,很多疾病早期并无症状,个人很难发觉,早发现也有利于对病情的控制。
市民还要注重平衡饮食,以免对口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俞光岩建议,市民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以每半年到一年时间内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为宜,因为很多口腔疾病可以在早期发现并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咀嚼运动促进唾液分泌
俞光岩说,正常人通过唾液的分泌和舌部运动等其他方式可以维持口腔健康,另外,通过咀嚼运动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
“正常条件下人平均每天分泌的唾液为1.5-1.7升,一些口腔癌患者在经过放射治疗后唾液腺会萎缩,唾液分泌量也会相应减少。
”口腔研究院院长张克博士说,通过咀嚼运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唾液的分泌,促进唾液对牙齿的冲刷效果,对于口腔干燥者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时间
2012年9月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受益人
全体师生
宣
传
内
容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避免传染病造成流行或暴发,应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好预防工作。
一、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一组由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有感染性腹泻、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肠道传染病主要经水、食物传播。
预防肠道传染病如下: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蔬菜、瓜果不能生吃,一定要洗干净,煮熟再吃;剩菜、剩饭要煮后再吃,食用餐具要经常消毒。
适当进食蒜、醋等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2、注意饮用水卫生。
不喝生水,要喝开水。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4、增强抵抗力,经常进行体育活动。
5、感染性肠道传染病病人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产生耐药性。
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使用不当,甚至可致生命危险。
6、要加强对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做好灭蝇、灭蟑螂工作。
二、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的细菌、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传染病。
常见的有流感、肺结核等。
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
预防如下:
1、早期发现病人,应及时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2、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日常用品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
3、做好寝室、教室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4、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
5、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时间
2012年5月
宣传形式
广播
题目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受益人
全体师生
宣
传
内
容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儿童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主要暴发场所是学校或幼儿园,患病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平均18天,部分患儿有热、头痛、乏力、食欲差等前驱症状。
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耳根部”,体温上升可达40℃。
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
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发展,边缘不清,同时伴有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有弹性、灼热和触痛。
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
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治疗:
对于无并发症的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在家中隔离护理,直到肿大的腮腺完全消退为止。
若出现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时,要警惕并发脑膜炎,需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家庭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温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助其多饮水。
2、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
3、腮腺局部冷敷,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
4、要保证患儿休息,防止劳累。
发热伴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到热退。
5监测体温,高热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拭皮肤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的退热药。
6若患儿、烦躁或惊厥等严重症状,刚提示有可能并发脑膜炎,要及早发现,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预防:
1、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改善室内环境卫生。
2、隔离患儿直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对患儿污染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
3、对易感儿童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可以用中药,板蓝根30克,或金银花9克水煎服用,同样起到预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