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536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福建省宁德一中罗源一中尚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完卷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

(屈原《离骚》)

(2)复道行空,_______。

(《阿房宫赋》)

(3)________,得天人之旧馆。

(王勃《滕王阁序》)

(4)辘辘远听,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体无咎言。

(《诗经·氓》)

(6)大雪深数尺,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

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

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

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

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

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

“狐似有意。

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

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王阅之曰:

“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库。

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

郭有抄本,爱惜臻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

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

乃笑曰:

“是真妄矣!

何前是而今非也?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

自是狐竟寂然。

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

①涴:

弄脏。

②狃:

因袭。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录:

抄写

B.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质:

对质

C.服食器用,辄多亡失辄:

总是

D.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善:

友好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3分)

A、①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    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①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②于是渐不信孤

C、①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②是真妄矣!

何前是而今非也

D 、①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②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

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3分)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6、阅读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6分)

夏日①寇准

离心②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③时。

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罢相之时。

②离心:

离开汴京的心情。

③麦秋:

秋天是谷物收成的季节。

初夏正是麦熟的时候,所以古人将初夏称为“麦秋”。

(1)两首诗都写夏日,两位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分别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

(2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鸟鸣,寇诗是“燕语”,苏诗是“莺声”,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寇诗主人公和苏诗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

(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觉新第一次领到三十元现金的薪金的时候,既喜且悲,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挣来的钱。

可是以后一个月一个月平淡地生活下去,便再没什么特殊的感觉了。

(《家》)

B、邢夫人求凤姐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拒绝。

邢夫人先探鸳鸯心意,赞鸳鸯针线好,又浑身打量鸳鸯,为之道喜,说明缘故,要拉鸳鸯回老太太,鸳鸯开口说不去。

鸳鸯对平儿说即使做大老婆她也不干。

贾赦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父金彩,金彩亲唤鸳鸯之兄金文翔劝说鸳鸯,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红楼梦》)

C、四小姐惠芳早就在上海呆不下去了。

她找吴荪甫谈话,希望吴荪甫能够让她重新回到乡下去生活。

吴荪甫没有认可这个提议,无奈之下,四小姐通过张素素的帮助,才成功出逃。

(《子夜》)

D、“而且我已下定决心请求她,请求她做我的妻子。

”西蒙松继续说道。

晚上点名的时候,西蒙松告诉聂赫柳朵夫他想同马斯洛娃结婚,聂赫柳朵夫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很高兴,因为马斯洛娃找到了像西蒙松这样的保护人。

(《复活》)

E、碰上难题,葛朗台一定就搬出四句口诀“我不知道”“我不能够”“我不愿意”“慢慢瞧吧”,从不说一声是或不是。

……当对方把真心话都倒出来以后,他却只有冷冷的一句:

“我还没跟太太商量过呢!

”葛朗台虽然霸道,但对太太还是尊重的,有事会与太太商量的。

(《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

(选择其中一题作答)(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一日,玄德自觉浑身肉颤,行坐不安;至夜,不能宁睡,起坐内室,秉烛看书,觉神思昏迷,伏几而卧;就室中起一阵冷风,灯灭复明,抬头见一人立于灯下。

……玄德疑怪,自起视之,乃是关公,于灯影下往来躲避。

……关公泣告曰:

“愿兄起兵,以雪弟恨!

关羽所恨为何事?

之后张飞为他做了什么事?

张飞最终结局如何?

(2)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他径直跑到绞刑架下,用手指着绞刑架叫她看,“在它和我当中你可以选择一个。

”他冷酷地说道。

……姑娘终于向他说道:

“它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

”这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一段话。

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

请简述相关的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子曰: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②孟子曰: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请根据材料①,说说君子和小人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区别?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请结合材料①②,简述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和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让真诚给心灵环保

鲍震培

诚心诚意是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的传统美德,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此处的“仁”是指真诚。

在孔子看来,待人真诚不是表面文章,说得天花乱坠往往是假象,做善事应该是出于真诚的内心要求,而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讨好别人的手段。

真诚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掩饰。

如果人只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内心真实的情感,只是外表的作秀,演戏,玩假的,那是最没意思的事情。

  人是动物界中唯一可能最不真诚的,人会伪装,戴着面具,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所谓人生如戏,免不了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甚至许多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

孟子说: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那么人心自有向上一路的向诚力量。

朱自清在《论诚意》中认为,现实生活中,纯粹诚实的君子和诈伪的小人并不多见,常人往往沉浮于两界之间。

我的一个朋友给人送礼,回来后总是如释重负地说又了却一桩心事,送礼在于她似乎不是一种内心所愿,而完全成了一种负担,失去了礼尚往来的初衷——感恩或祝福。

没有了最初的真诚,人际交往也成了莫大的包袱或者势利者攀附的台阶。

  要做到真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二是真诚也要看对象,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把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好。

  必要的“巧言令色”是可以的,一个求职者如果不擅言辞,一味刚毅木讷,恐怕连工作也找不到。

再如做一个老师,他的真诚与他说话美妙动听、表情亲和并不冲突,因为他的内心是爱学生的。

  高尔基说: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真诚是人品,更是一种态度。

龙年春晚演员唱歌走音,而只有王珞丹在微博里向观众道歉,其真诚态度受到了网友的称赞;前不久内地某红得发紫的女星在香港献唱,因音响故障被发现是对口型假唱,让人大跌眼镜,这种不真诚的艺德让人对她的人品产生了质疑。

  真诚往往是职业道德的底线,“童叟无欺”是卖方对买方的诚信。

朋友家的小朋友曾去小区小卖部买冰糕,十根冰糕可以按批发价买,每根节省一角钱,这样买10根一元钱一根的冰糕,有9元钱就够了,但是孩子却只买回9根冰糕,原来那售货员告诉他一元钱1根,朋友找到那家店理论,痛斥他们这种对顾客不诚信的欺诈行为。

骗局早晚会被揭穿,春晚蔡明的小品正是揭示了诚信的天网是疏而不漏的。

  文艺工作者的真诚是要向社会推出精神文明的产品,弘扬真善美的人格情操,当下一些影视剧却媚俗跟风,绯闻满天飞,剧情狗血雷人,价值取向上混淆正义与邪恶的界限,没有起码的是非观,误导青少年观众。

强大的收视率所带来的利益驱动,使这样的“垃圾剧”充斥了银屏,这种娱乐圈的虚假繁荣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思。

  最近影视演员陈坤在2011年“行走的力量”活动后出版了公益图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书中坦言“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繁荣美一千万倍”。

  越来越多的人渴慕进藏,试图在高原简单的生活、圣洁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返璞归真。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只是过平平淡淡的生活,怎样获得内心的澄净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有精彩,到哪里都会是精彩。

一个人的心中有美好,无需远行,也能看到美好的风景。

保持你内心赤子般的真诚,真水无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真诚回归,摒弃那些喧嚣和浮躁,给我们的心灵环保,家园会变得更美好。

(摘自《齐鲁晚报》)

10、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孔子看来,即使说得天花乱坠,若待人不真诚,说的往往也只是假象,而不是“仁”。

B、朱自清在《论诚意》中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沉浮于君子于小人的两界之间,没有纯粹的人。

C、必要的“巧言令色”是可以的,只要你内心是真诚的,有助于你找到工作。

D、利益驱动使得当下许多影视剧忽视了对真善美的弘扬,堕入媚俗的风气中。

11、作者认为“真诚”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才能做到真诚?

(3分)

 

1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给“心灵环保”?

(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不是为了你一个

郭选

中午,陈记烩面馆门前,突然爆发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吸引了很多人围观。

一个衣襟褴褛的乞丐,站在烩面馆门前跺着脚大喊:

“陈中和,你没有良心!

竟然克扣我的午饭,想把我这个可怜的老头子置于死地,你做事太绝了!

老板陈中和满脸无奈,尽量堆着笑,和乞丐解释着什么。

周围的人感到奇怪,陈老板一向乐善好施,而且对这个乞丐一向慷慨,怎么就惹恼了他呢?

说起陈中和与这个乞丐的故事,邻居们也都很清楚。

一年前面馆开业的时候,这个乞丐就来乞讨,陈老板看他可怜,就好心施舍给他一碗烩面。

后来,这个乞丐常来,陈老板也没有嫌弃,经常给他面吃。

慢慢地就成了习惯,每到中午,他便准时前来吃面。

陈中和热情善良,从没拒绝过他,每顿还主动给他一碟小菜、一瓶啤酒。

只是近来物价上涨,烩面馆又地处偏僻,生意不好做,实在支撑不下去了,陈老板就想取消给乞丐的午饭,这下惹来了乞丐的暴怒,怒冲冲上门和陈中和理论来了。

有人责备乞丐道:

“人家给你饭是仁义,不给你是当然,陈老板好吃好喝供应这么长时间,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现在老板有困难,你应该体谅些,到别处乞讨就算了,何苦在这里争吵呢?

这番话入情入理,围观的人纷纷附和称是。

不料乞丐丝毫没有听进去,反而更加恼怒了,振振有词地喊道:

“凡事不过三,过三成习惯。

他天天给我吃,说明他命中欠我!

我要回属于我自己的午饭,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有错吗?

得,他倒成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他这强词夺理的话,引发了众人的一片唏嘘声,不少人指责他不该这样恩将仇报,瞎闹腾。

在众人的谴责声中,乞丐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更来劲了。

趁人不备,冲进面馆,抡起板凳就砸。

这个可惹了众怒,面馆的伙计和围观的几个年轻人上去就把他按住,非要揍他一顿,再打110把他抓起来。

陈老板急忙制止了大伙,说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呢。

好事做到底,送佛上西天,再让他吃一顿又有何妨。

他让厨师做一大碗烩面,端来后乞丐并没有立即开吃,而是一伸手:

“小菜呢?

啤酒呢?

”厨师恨不得把碗摔在他头上,陈老板叹口气,亲自去调了一盘小菜,拿来冰镇啤酒。

乞丐毫不客气,大吃大喝,旁若无人。

吃饱喝足之后,乞丐惬意地打了个饱嗝,临走时丢下一句话:

“明天中午我再来,如果没有酒菜的话,有你的好看!

第二天中午,乞丐果然又来了,这次陈老板没有露面,门口只有横眉竖目的厨师和伙计。

乞丐看看今天再折腾的话,肯定得不到便宜,只好扭头就走,临走却不忘喊上一句:

“叫你们的老板等着上法庭吧,我要找律师告他去!

还别说,乞丐真的去找律师了,要状告陈老板克扣他的午饭。

这个理由未免有点太荒唐,当然没有律师愿意为他打官司,乞丐四处诉苦喊冤得不到同情,只好悻悻作罢。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他早已成了当地的“名人”,不过这样的名气不仅没给他带来名誉财富,反倒让他处处遭驱逐,三餐都难以果腹。

受他的连累,其他乞丐的“业绩”也大受影响,乞丐同行们对他也是大施白眼。

眼看着在本地难以立足,他只好转战到外地去了。

在他走后,陈老板收到一张字条,上面的字体歪歪扭扭,也有几个错别字,但还是能看清大意:

“陈老板,我白吃了你一年饭,无法报答,只能故意去和你大吵大闹,用我的无义来衬托你的有义,也借这个事情扩大你烩面馆的知名度,让你能多招揽些客人。

只要你的生意能红火起来,我挨些骂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时烩面馆吃饭的人很多,这张字条被大家争相传看,看后无不感叹唏嘘,纷纷夸奖:

“义丐呀义丐,平时只在电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人和事,没想到咱这周围就有!

”字条的事很快被宣扬开来,又引起了一阵轰动。

有人甚至提出来要想办法联系到那个乞丐,把他找回来,大大地奖励一番。

傍晚,陈老板上小学的儿子回到家,仰起小脸说道:

“爸爸,我回来的路上听到大人们都在夸奖那个乞丐呢,说他知恩图报,是个大好人。

我真想对他们说,这张字条根本不是乞丐写的,是爸爸要我冒充他写的……”

“好孩子,你千万不要把这事说出去啊!

”陈中和道。

“为什么呀?

”孩子不解地问。

“本来是那个乞丐对不起咱们,你为啥不怨恨他,还让我冒充他写这张字条,把他说成一个好人呢?

”。

“你还小,有些事还不懂!

”陈老板拍拍儿子的头,“有了知恩图报这么一个完美的结尾,才不会冷淡人们的爱心。

再说,也不能因为他一个不通情理的人,让其他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失去了救助啊。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一开篇就描写陈记烩面馆门前的争吵,把激烈的矛盾展现出来,制造紧张气氛,吸引读者读下去。

B、乞丐到陈记烩面馆和陈中和理论,原因是陈中和烩面馆地处偏僻、生意难做,就想取消给乞丐的午饭。

C、乞丐使出最后一招,威胁要找律师告陈中和克扣他的午饭,但他看到吓唬没有结果后,只好到外地去行乞。

D、字条上的字体歪歪扭扭,还有几个错别字,这为下文交代字条其实是陈中和上小学的儿子写的作铺垫。

E、小说主要采用倒叙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而且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启发读者深思。

14、陈中和在文中体现了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

15、这篇小说的题目,有的版本作“义丐”,与“不是为了你一个”相比,你认为哪个更好?

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l5题。

中国首善陈光标

陈光标,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10年他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

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陈光标如此慷慨,他究竟有多少钱呢?

《2010胡润百富榜》显示,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以个人财富35亿元排在百富榜第406位。

陈光标算得上是中国的有钱人,但是算不上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他甚至连南京的首富都算不上。

陈光标的裸捐逻辑

陈光标进入公众视野,始于2008年那场巨大的灾难——汶川地震。

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陈光标就调集了60台工程机械与120多人的救灾队千里救灾,救回131个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

有关机构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一封信中发出倡议:

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对于裸捐的意义,陈光标做出了如下解释: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

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

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

“我经常说,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

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

”陈光标的裸捐逻辑是如此淡定,他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通过这种理念来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并且是在呼唤这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陈光标理直气壮地说,“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贪图名誉也罢,我都认了。

”“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日前撰文指出,“对于陈光标式慈善,社会赞誉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

我认为,陈光标式慈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推动是无可置疑的,其慈善观对于正思考散财之道的中国第一代创业者来说,具有极大示范效应。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陈光标高调慈善的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尝试。

用陈光标自己的话说,“我打算多试几种方法,希望起到火车头作用,但愿我的经历,可以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产业化形成做点事情。

当很多富豪还在为财富来源的正当性纠结的时候,陈光标们的举动,无疑又对个人占有巨额财富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提出了质疑,更对很多人孜孜以求创造财富帝国的雄心,从目的、价值和意义三个方面,提出了挑战。

更有学者指出,中国人的财富伦理,亟需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资源,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更好地获取普世认同的财富观念。

《孟子·滕文公上》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为富而仁,因仁而富,只有回到传统文化中,将富与仁相结合,才能为当下时代的财富暴增,找到合理的伦理归宿。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光标作为南京首富,被媒体誉为“中国首善”,五年累计捐款额多达9亿元。

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B.陈光标被人们关注始于汶川地震,地震发生后两小时,他调集救灾队,救回131个生命,并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

为此,有人称赞他,“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

C.陈光标的“裸捐”善举以及在中国台湾等地的高调行善,引发不同反响。

赞誉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多数学者认为,他的行为极大的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D.陈光标的善举,可以被视为一些有远见的中国富豪开始追求道德成熟的最新迹象,他们将行善当作其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

E.有学者指出,中国人的财富伦理,亟需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只有回到传统文化中,将富与仁相结合,才能为财富的暴增找到合理的伦理归宿。

14.陈光标说:

“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

”请简要概述陈光标的财富理念的内涵。

(4分)

 

15你如何看待陈光标高调慈善捐款?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依据要求回答问题。

(3分)

①“为山九仞,”。

②改作风,难的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检验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政治责任。

③只有在思想深处“密切血肉联系”这个根本,在党性修养上强化执政为民这个责任,才能将改作风内化为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④只有持之以恒真转实改,才能彻底摒弃观望风、杜绝一阵风,打消干部群众顾虑,④让民心与党心贴得更近。

(1)请在①句空白处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1分):

(2)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用错,请改正(1分):

(3)③句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

17、根据下面的介绍,模仿示例句式,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西安轨道交通二号线在设计时考虑的另外两个重点。

(2分)

专家介绍说,西安轨道交通二号线停车线采用对称设计,这种设计可以使车站缩短大约70米的长度,从而减少工程投资6000万元。

在所有车站都设置了自动扶梯,车站公共区设有自动喷雾灭火系统,在列车与站台之间设置24道电动屏闭门,列车没有到站前轨道会处于封闭状态。

乘客无论在站里车里,打手机完全没有问题。

①节省开支;②③

18、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

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15个字)(3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5分)

3月26日的“朝闻天下”中,央视记者专访了赞比亚发展署总监安德鲁。

这条播出时间仅1.5分钟的新闻在昨天成为了微博的头条热议。

视频中男记者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方言式英语”和赞比亚官员对答。

这位记者的中式英语发音引发网友议论纷纷。

(东方网3月28日)

对于央视记者操着一口“中国方言式英语”进行采访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00字左右。

五、作文(70分)

20、二选一:

(1):

以“让这个世界看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

棋子总是越下越少,人生总是愈来愈短,于是早时落错了子,后来都要加倍苦恼地应付,而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