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520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docx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

任务七:

掌握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1.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分类。

2.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与具体影响因素。

3、掌握外债结构管理的含义及相关影响因素

4.掌握金融危机的概念及理解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

【教学重点】

国际资本流动外债结构管理金融危机

【教学难点】

外债结构管理金融危机

目标一:

掌握国际资本流动基本知识和理论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CapitalMovemen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的流入和流出。

它是国际间经济交易的基本内容之一。

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跨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的过程,是资本要素在不同主权国家和法律体系管辖范围之间的输出与输入。

资本的本质决定了资本跨国流动的本质,是居民的一部分储蓄或社会剩余劳动积累在不同社会再生产体系、不同社会经济分配体系、不同政府宏观决策体系之间的运动。

国际资本流动不同于以所有权的转移为特征的商品交易,它是以使用权的转让为特征的,但一般仍以营利为目的。

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集中反映了该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他国(或地区)的资本流动的综合情况。

在把握“国际资本流动”含义时,还必须清楚的界定几个与其相关的概念及和它的关系。

(1)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的关系

资本输出入是一般只与投资和借贷等金融活动相关联、并且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因而不能涵盖国际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国际资本流动不一定就是资本输出入。

比如一国用黄金外汇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属于国际资本流动,而不属于资本输出,因为这部分黄金外流不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只是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

(2)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的关系

资金流动是指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资金款项的流动和转移,相当于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的收支。

资本流动即资本转移,是可逆转的流动或转移,如投资或借贷资本的流出伴随着利润、利息的回流以及投资资本和贷款本金的返还。

由此,是否具有可逆转性是这组概念的主要区别所在。

(3)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资本流动的关系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资本流动的差异性最主要体现在资本拥有者和使用者的居民属性上。

首先,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拥有者和使用者出现跨越国界的分离情况下出现的;其次,国际资本流动表现为资金形式的跨国运动,而金融资本流动的结果必然导致以商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实际资源的移动,即实际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

(4)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国际资本流动内容主要包括:

①资本流动方向:

流入与流出;②资本流动规模:

总额与净额;③资本流动的期限:

长期与短期;④资本流动的性质:

政府与私人;⑤资本流动的方式:

投资与贷款。

国际资本流动的两种分类。

(一)按照资本跨国界流动的方向,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分为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

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即本国资本输入,主要表现为:

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②外国对本国负债减少;③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增加;④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资本流出,指本国支出外汇,是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即本国资本输出。

主要表现为:

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②外国对本国债务增加;③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减少;④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二)按照资本跨国流动时间的长短期限,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分为长期资本流动与短期资本流动

1、长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者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

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

(1)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DirectInvestment):

它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企业部门进行的投资。

直接投资可以取得某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管理和控制权,或直接投资新建企业。

按照IMF的定义,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而形成的直接投资企业是“直接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公司型或非公司型企业,直接投资者是其他经济体的居民,拥有(公司型企业)的10%或10%以上的流通股或投票权,或拥有(非公司型企业)相应的股权或投票权。

”其特点是指投资者能够控制企业的有关设施,并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

直接投资往往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联系在一起,这些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设备、技术和专利、管理人员等。

因而国际直接投资是改变资源分配的真实资本的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一般有五种方式:

①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创办独资企业、设立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及子公司;②与东道国或其他国家共同投资,合作建立合营企业;③投资者直接收购现有的外国企业;④购买外国企业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⑤以投资者在国外企业投资所获利润作为资本,对该企业进行再投资。

(2)国际证券投资(InternationalPortfolioInvestment)。

也称为间接投资,是指通过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外国政府、银行或工商企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在国际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公司股票而进行的对外投资。

国际债券包括:

①外国债券(ForeignBonds)是指筹资者在国外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额的债券。

②欧洲债券(EuroBonds)是指筹资者在某货币发行国以外,以该国货币为面额发行的债券。

国际股票:

国际股票是指一国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股票。

主要有直接在海外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欧洲股权(Euro-equities)三种。

特点:

①证券投资涉及的是金融资本的国际转移;②投资者的目的是收取债券或股票的利息或红利,对投资企业无实际控制权和管理权;③证券投资必须有健全的国际证券市场,证券可以随时转让与买卖;④证券投资中债券的发行构成筹资国的债务。

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存在区别,主要表现在:

证券投资者只能获取债券、股票回报的股息和红利,对所投资企业无实际控制和管理权。

而直接投资者则持有足够的股权来承担被投资企业的盈亏,并享有部分或全部管理控制权。

(3)国际贷款(InternationalLoans)。

国际贷款主要是指1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

政府贷款(GovernmentLoans):

一国的政府利用财政或国库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援助性、长期优惠性贷款。

政府贷款多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政府贷款特点:

①专门机构负责;②程序较复杂;③资金来自财政预算;④条件优惠;⑤限制性采购;⑥政治性强。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IMF、世界银行集团(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机构向其会员国提供的贷款。

特点:

①具有援助的性质;②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③与特定的建设项目相联,手续严格,按规定逐步提取。

国际银行贷款:

一国独家银行或国际贷款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不限定用途的贷款。

包括两类:

① 外国贷款:

由市场所在国的银行直接或通过其海外分行将本国货币贷放给境外借款人的国际货币交易安排。

②欧洲贷款:

欧洲银行所从事的境外货币的存储与贷放业务。

特点:

贷款用途比较自由;借款人可获得大额资金;筹资成本较高。

出口信贷(ExportCredit):

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特点:

①专款专用的限制性贷款;②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③ 期限较长,一般为5--8年,但最长不超过10年;④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保险相结合。

2、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即期支付的资本流动。

它主要包括如下四类:

(1)贸易资本流动。

是指由国际贸易引起的货币资金在国际间的融通和结算,是最为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式。

国际贸易活动的进行必然伴随着国际结算,引起资本从一国或地区流向另一国或地区。

各国出口贸易资金的结算,导致出口国或代收国的资本流入;各国进口贸易资金的结算,则导致进口国或代付国的资本流出。

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多样化,贸易资本在国际流动资本中的比重已经大为降低。

(2)银行资金调拨。

银行资本流动,是指各国外汇专业银行之间由于调拨资金而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

各国外汇专业银行在经营外汇业务过程中,由于外汇业务或谋取利润的需要,经常不断的进行套汇、套利、掉期、外汇头寸的抛补和调拨、短期外汇资金的拆进拆出、国际间银行同业往来的收付和结算等,都要产生频繁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3)保值性资本流动。

又称为“资本外逃”(CapitalFlight),是指短期资本的持有者为了使资本不遭受损失而在国与国之间调动资本所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

保值性资本流动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国内政治动荡、经济状况恶化、加强外汇管制和颁布新的税法、国际收支发生持续性的逆差,从而导致资本外逃到币值相对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免遭损失。

(4)投机性资本流动。

是指投机者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差别或汇率差别来谋取利润所引起的资本国际流动。

具体形式主要有:

对暂时性汇率变动的投机;对永久性汇率变动的投机;与贸易有关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对各国利率差别做出反应的资本流动。

由于金融开放与金融创新,国际间投机资本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投机活动也越来越盛行。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成,是一种供给与需求关系产生的结果。

正因为存在这样的一种供求关系,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资本流动。

1、资本供给——谋利与规避风险的权衡

在国际资本流动中,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流动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从总体上看,其动因都不外乎两个:

其一是追求利润,其二是规避风险。

二战后,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必然地会形成差异。

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驱使它从一国流向另一国。

若一国资本的预期收益率高于他国,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他国资本便会流入该国;反之,若一国资本的预期收益率低于他国,或者在相同收益率下风险高于他国,不仅外国资本会从该国抽走,而且本国资本也会存在外逃现象。

在国际资本流动中,追逐利润并非单纯的唯一动机。

对投资者来说,还要考虑资本的相对安全性。

在某国或地区风险因素超过投资者所能承受的范围时,资本外流也就产生了。

因此,任何国际资本的流入流出,都是追求利润和规避风险的权衡结果。

而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的存在,使谋求流动的国际资本始终存在,产生资本供给。

2、资本需求

资本需求是多方面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需求是最为明显的。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或起飞阶段所需要的投资需求,收入不足以支付进出口所需要的资金,为了开发本国资源、本国新产品、扩大生产能力以及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需要利用外资弥补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从而形成了对国际资本持续的需求。

同时,国际投机者,尤其是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机者,在进行投机交易时,需要动用巨额资金,对国际资本的投机性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四、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

1.长期资本流动的利益

⑴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①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

②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促进商品和劳务的输出。

③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壁垒。

④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⑵长期资本流动对输入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①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②提高工业化水平。

③扩大产品出口数量,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④增加了新兴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2.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⑴短期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的有利影响:

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②对汇率的影响

③对货币政策的影响④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⑵短期投机资本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

①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④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五、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

1.长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⑴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风险

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国内经济的发展

②增加潜在的竞争对手

⑵长期资本流动对输入国的风险

①可能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②可能危及民族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的自主性

2.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⑴短期投机资本对一国经济消极影响:

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②对汇率影响

③对货币政策的影响④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⑵短期投机资本对国际经济的消极影响:

①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②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目标二:

掌握国际债务问题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案例和实训学会分析国际债务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外债的定义

1.概念:

外债是指居民对非居民用本国或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2.含义

(1)居民与非居民;

(2)区分外债总额与净负债额,对外资产与对外负债净额;

(3)包含外币与本币承担的债务;

(4)契约性偿还。

3.我国现行外债口径:

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其他机构用外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二、外债监测指标

1.核心指标:

偿债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当年出口与劳务收汇额×100%。

一般参数指标为20%。

2.负债率:

负债率=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出口与劳务收汇额×100%。

一般参数指标100%。

3.年末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一般参数指标为5-8%,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依赖程度的指标。

4.短期债务与全部债务的比例:

衡量外债期限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一般参数指标为25%。

我国85年底59%,89年10%,目前20%以下。

计算公式:

5.其他指标:

一国当年还本付息额/国民生产总值×100%,参数5%;外债余额/本国黄金外汇储备×100%,参数3倍以内;当年偿还外债利息额/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额×100%。

三、外债结构管理

外债结构管理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规、政策和技术措施实行外债结构优化的管理行为。

是在确定的总规模范围内,通过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分析,结合国内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特点,对构成总量的各个债务要素,即利率、期限、币种和融资形式等进行最优组合,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债能力。

外债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债务总量规模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外债利用效益和外债成本。

对外债结构的管理,是对各种来源和不同借款条件下外资的性质、筹措方法、利弊等进行比较,然后决定取舍,其目标是保持一个合理、灵活、均衡和适度的外债结构。

外债结构的管理主要涉及到如下几方面问题:

①利率结构借债利率的高与低、固定与浮动,是直接影响外债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每次借入债务的利率状况,影响着总体债务的利率结构和总体债务利息的支付数额。

因此,借入外债不仅要考虑债务利率的高低,同时还要控制浮动利率的比重和保持固定利率债务的较大比重,以利于预先确定利息支付数额,稳定利息负担。

②币种结构。

选择何种货币借款,整体债务中货币借款的构成,也是外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使币种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方法,一是合理选择货币,尽可能实现出口收汇币种与借款币种相一致;二是分散风险,举债时尽可能实现币种多样化;三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汇率风险。

③期限结构。

外债分为中长期和短期两类。

一般一年以上的债务为中长期,一年及不足一年的债务为短期,这主要是根据合同签订的期限来划分的。

从风险角度来看,债务期限并非越长越好。

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债务期限是否越长越好不仅取决于利率高低,而且取决于债务货币的选择。

一般来说,选择趋势性升值货币为债务货币时,债务的期限以短为宜,反之,选择趋势性贬值货币为债务货币时,债务的期限以长为宜。

在决定债务期限的长短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资金需求、资金运用收益、汇率风险等因素,并在总体上注意期限结构长短搭配,避免还本付息过分集中。

④来源结构。

按贷款来源划分,外债由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货款和商业性贷款组成。

一般来说,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期限长,利率低,条件比较优惠;商业性贷款往往期限短、利率高,受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关系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优惠性的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总债务中的比重大小是衡量资金来源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标准。

⑤使用结构。

外债管理能否进入良性循环,关键在于外债的使用是否产生效益。

而效益的产生往往与外债投向结构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外债使用结构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一方面使外债的使用与出口创汇相结合,以保证按时还本付息,另一方面使外债的用途与国内的产业政策相结合,确保资金投向国内最急需发展的产业。

⑥债务人结构。

由于经济中所有制结构的不同,各个借款人所承担的债务对国民经济构成的潜在压力不尽相同。

过多的外债负担,意味着过大的偿债风险,一般来说,各国政府都力图避免外债负担全部集中在中央政府身上。

四、国际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因

1.盲目借取大量外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经济增长。

2.国内经济政策失误。

3.所借外债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

4.所借外债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二)债务危机爆发的外部经济条件

1.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衰退

2.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美元汇率的上升

五、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一)最初的措施

(二)贝克计划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部长詹姆斯贝克在韩国汉城召开的IMF和世界银行第40届年会上提出了“美国关于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的计划”。

主要是通过对债务国新增贷款,将原有债务的期限延长等措施来促进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要求债务国调整国内政策,这些措施被称为“贝克计划”,但该计划收效甚微。

(三)布雷迪计划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也产生了严重影响,它不仅威胁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影响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西方国家丧失了很大部分的商品市场。

因此,为防止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和维护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先后采取和实施了一系列所谓“救援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政策。

相继抛出了“宫泽计划”、“密特朗计划”、“贝克计划”,但皆以失败而告终。

1989年3月,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公布了“布雷迪计划”,其中心内容是:

鼓励商业银行取消债务国部分债务;要求国际金融机构继续向债务国提供新贷款,以促进债务国经济发展;提高还债能力。

同以往方案相比,“布雷迪计划”把解决外债的重点放在债务本息的减免上,而不是放在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上。

这一计划改变了美国过去坚持逼债的僵硬立场,意味着美国的债务政策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严峻的现实迫使美国政府开始承认减免债务是解决债务问题必由之路。

尽管这一计划有可能导致民间银行削减贷款,而且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实现尚属疑问,但比过去向前走了一步,给缓解债务危机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但也应该看到,美国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目标三:

掌握国际金融危机概念、形成原因和防范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训学会分析具体的国际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

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制度背景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关系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内部因素

(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机制

1.贸易渠道传染

2.恐慌性传染

3.补偿性传染

案例一:

阿根廷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

僵硬的货币局制度使本币价值被严重高估,削弱了阿经济竞争力。

问根廷之所以在1991年选择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即货币发行量以国际储备为基础。

1991年之前常用发行钞票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加上其他因素,致使通货膨胀长期居高不下,1989年曾高达49%。

1991年采取货币局制度后,通胀很快得到控制,1994年消费品价格仅增长3.9%。

但在注重控制通胀的同时,没有注意美元的走向,使得比索也随之被逐步高估,商品进口便宜,出口较贵,进而逐步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常性收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国际储备逐步减少,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基础也就薄弱起来。

1、金融监管过于简单化、行政化

阿根廷是全面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银行不仅私有化,而且为外资控制,10大私有银行中,7家为外资独资,2家为外资控股,外资控制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近70%,资本也是自由流动的。

在危机发生之前,一些引致危机的因素已经发生了量变,大量的外资抽逃,但政府缺乏金融风险预警体系,金融监管不力,以致没有做好应有的防范。

危机发生后,政府仓促行动,采取了一些过于简单化、行政化的措施,如限制居民提取存款,控制资本流动,暂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大幅度削弱工资和养老金等,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激化了矛盾,加剧了危机。

2、国家财政支出难以控制,收支状况逐步恶化

阿根廷公务员队伍庞大,公务员工资高、福利好,财政支出居高不下。

阿全国人口3600万,其中公务员200万。

20世纪90年代以前,尽管政府曾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弥补收支缺口,但经济基础还比较好,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实行货币局制度后,政府很快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重要的替代收入来源,即在1990-1995年通过对123家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获取了184.5亿美元的收入。

1996年以后,这笔收入就锐减了,而阿根廷梅内姆总统为了第三次连任,中央政府支出不仅不能减,而且还要继续增加,对地方政府不愿也难以进行控制和约束,这使各级财政收支状况逐年变化,不得不通过举债为继。

3、沉重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不得不“倒账”

各级政府为了弥补公共财政收支缺口,大量举借外债,中央政府债务从1996年的900亿美元急速上升到2001年的155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超过40%。

按照国际通行的60%的警戒线,这一比重并不算高,但主要问题是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债务结构不合理,还本付息期限集中在2001-2004年,且利率较高,加重了债务负担。

同时地方政府债务也较多,因为阿宪法规定,省政府不必经中央政府批准只须省议会批准就可自行举债。

这样,阿根廷各省就直接在国内外举债和发行代币券(即准货币发行)。

当借新债还旧债的链条断裂时,债务危机也就爆发了,阿政府不得不宣告暂时停止支付到期本息。

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为进行债务重组,加强外债管理,统一接管了地方政府主权外债。

4、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抵挡不了外部环境冲击

近年来,由于阿根廷经济不景气,进出口能力大幅下降,在阿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银行赢利能力下降,加上比索价值高估,大量外资抽逃,吸引外资的难度加大,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冲击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