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424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docx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背诵篇目默写

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_____________。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然;,__________。

3.鹰击长空,,万类霜天自由。

4.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5.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

8.___________,到中流击水,浪飞舟。

二.《劝学》(节选)(荀子)

1.君子曰:

_______________。

2.虽,不________,车柔使之然也。

3.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7.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六跪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三.《师说》(韩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

3.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

4.吾师道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_。

8.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9.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

11.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1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6.余嘉其能行古道,_________________。

四.《赤壁赋》(苏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

3.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_________________,倚歌而和之,

6.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舞,泣______________。

8.望夏口,望武昌。

山川相,,此非?

9.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

1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

13.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

14.知不可乎骤得,_______________。

15.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6.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用之不竭。

18.肴核既尽,杯盘狼,相与_____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五.《阿房宫赋》(杜牧)

1._________________,直走咸阳。

2.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3.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6.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7.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__________,人道是,。

2.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

3.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

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八.《荷塘月色》(朱自清)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子出水很高,。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一默写:

 荀子《劝学》

1、青,,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则。

3、吾尝矣,不如也;吾尝矣,不如 也。

4、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

5、,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

6、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 ,而神明自得,

7、 ,无以; ,无以成江海。

8、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 。

 9、蚓无,筋骨之强,上,下 ,用心一也。

 10、 ,非无可寄托者,也。

韩愈《师说》

 11、师者,所以也。

 12、吾师也,夫其年之乎?

 13、是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4、问之,则曰:

彼与彼也, 也。

 ,

 15、,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

其明也。

 16、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

,如而已。

苏轼《赤壁赋》

 17、月出于东山之上,。

 18、,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

 19、寄 于天地, 。

哀吾生之,长江之无穷。

 20、浩浩乎如,而不知 , ,羽化而      。

 21、客有吹 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

  2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用之,

是造物者之也,而吾与子之 。

 必修一背诵答案: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1       1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1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1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14、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1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16、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1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18、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1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2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2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2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必修二默写:

 苏洵《六国论》

1、六国破灭, ,, 。

 

2、或曰:

六国, ?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能

独完,故曰:

弊在赂秦也。

3、赂秦而,破灭之道也。

4、古人云:

“以地事秦,, ,火不灭。

” 

5、齐人 , ,何哉?

6、刺客不行,,则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较,。

                                               

7、苟以天下之大,六国破亡之故事, 又在六国下矣。

  杜牧《阿房宫赋》                                         

 8、,开妆镜也,绿云, 。

 9、 ,多于周身之帛缕; ,多于九土之城郭;,多于

市人之言语。

 10、后人,亦也。

 11、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不知东西。

歌台

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

12、燕、赵之,韩、魏之,齐、楚之,几世几年,其人,

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秦人

    视之,亦不甚惜。

                

13、 ,; ,。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大江东去,浪尽,千古风流人物。

 15、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

 16、江山如画,

 17、 ,多情应笑我, 。

  18、如梦,江月。

19、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凭谁问:

 ,尚能饭否?

 21、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

, ,。

 22、 草草, 狼居胥,。

  23、 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

必修二背诵答案: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2、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

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

 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

 4、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苏洵《六国论》)

 5、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苏洵《六国论》)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8、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

 9、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

市人之言语。

(杜牧《阿房宫赋》)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1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1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13、灭之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

 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杜牧《阿房宫赋》)

 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8、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9、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0、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高一语文期终复习三——背诵篇目默写参考答案

(部分容易写错的或容易漏写的字用黑体加点标出)

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橘子洲头2.层林尽染;百舸争流3.万类霜天竞自由4.怅寥廓,问苍茫大地5.忆往昔峥嵘岁月稠6.书生意气,挥斥方遒7.粪土当年万户侯8.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二.《劝学》(节选)(荀子)

1.学不可以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故木受绳则直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而致千里6.君子生非异也7.无以至千里8.驽马十驾,功在不舍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师说》(韩愈)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7.犹且从师而问焉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9.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1.小学而大遗1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1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5.君子不齿16.作师说以贻之四.

赤壁赋(苏轼)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2.歌窈窕之章3.凌万顷之茫然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5.客有吹洞箫者6.如怨如慕,如泣如诉7.泣孤舟之嫠妇8.山川相缪,郁乎苍苍9.酾酒临江,横槊赋诗10.侣鱼虾而友麋鹿11.举匏尊以相属12.渺沧海之一粟13.抱明月而长终14.托遗响于悲风15.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16.虽一毫而莫取17.取之无禁18.相与枕藉乎舟中

五.阿房宫赋(杜牧)

1.骊山北构而西折2.二川溶溶,流入宫墙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5.春光融融;舞殿冷袖6.奈何取之尽锱铢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8.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故垒西边,人道是2.一时多少豪杰3.雄姿英发,羽扇纶巾4.一尊还酹江月

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人道寄奴曾住2.想当年,金戈铁马3.赢得仓皇北顾4.烽火扬州路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八.《荷塘月色》(朱自清)

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2.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3.酣眠固不可少4.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5.是渴睡人的眼

$$分页$$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知识整理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

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

同“又”。

暴:

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

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

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

同“凭”。

8、山川相缪。

(缪:

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

(尊:

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

(僇:

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

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攻占)

4、顺流而东。

(东进)

5、卧而梦。

(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

(写文章)

7、外与天际。

(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

(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

(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

(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

(顶点)

(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

(显出白色)

2、穷回溪。

(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

(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

(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

)。

3、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

(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

(以……为异。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

把……做成今义:

认为

2、金就砺则利。

古义:

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

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广泛地学习今义:

学问广博精深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求学的人今义: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不一定今义:

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

无论今义:

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

古义:

跟随、而且今义:

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

古义:

一般人今义:

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

古义:

小的方面学习;今义:

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10、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

一种游戏方式

11、白露横江。

古义:

白茫茫的水汽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1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旷远的样子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3、于是饮酒乐甚。

古义:

在这个(时候)今义:

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1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

这样之后今义: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15、颓然就醉。

古义:

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今义:

精神萎靡不振

16、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从此今义: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四、虚词归纳

(一)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8、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二)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

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

(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

(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

(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代词,它)

⑼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

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代词,它们)

⑾始指异之。

(代词,它,指西山)

⑿故为之文以志。

(代词,它,指宴游西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