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371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docx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

2011年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天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解决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科技计划。

科技支撑计划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目标,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为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般以产学研联合方式实施,结项时必须完成实验室中试、新产品定型或者实现一定规模的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效益和较好的效果。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包括重点项目(含开发类项目、公益类项目)和重大项目。

本指南只包括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按照重点科技专项进行申报,2011年共计安排25个专项,不属于这些专项的项目不予受理。

受理项目根据申报单位的不同性质分成A、B、A/B三类:

A类项目的申报单位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牵头;B类项目的申报单位必须由企业牵头;A/B类项目的申报单位既可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牵头,也可由企业牵头。

一、软件专项

1.总体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支撑,以产业化为方向,以政策环境和机制创新为保障,为全面提升我市软件产业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进一步吸引高端软件人才和团队落户天津,大力开展软件信息服务,做大做强信息安全,培育我市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

2.实施基础

经过“十一五”的持续发展,2009年,我市软件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软件园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基础软件、高端IC设计、高端嵌入式软件、现代物流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外包与出口、数字媒体软件等领域实现了技术上的整体提升,我市软件产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跨越期。

3.2011年支持重点

(1)信息安全:

重点支持可信软件技术、密码应用技术、病毒与攻击检测及预警技术、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安全关键技术等开发及应用(A/B类)

(2)高端嵌入式软件:

重点支持制造业信息化、车船电子、消费电子设备等应用领域的高端嵌入式软件开发及应用(B类)

(3)创意产业关键技术:

以游戏、动画、工业设计及动漫创作等为重点的创意产业支撑软件开发及应用(A/B类)

(4)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

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数字社区、数字医疗、数字金融、生物识别等技术开发及应用(B类)

(5)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技术开发与应用: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高性能计算、网络存储、网络通信等技术及软件开发,并行编程技术及支撑软件开发、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挖掘与信息检索技术及软件开发、基于内容的搜索引擎,数字仿真技术开发及应用(A/B类)

二、微电子专项

1.总体目标

营造我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培养、壮大一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之势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合作优势,培育天津市设计企业群体,形成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模块生产到整机应用较为齐全的产业链,从而形成在国内居重要地位的天津市集成电路产业。

2.实施基础

我市集成电路产业经过近几年不断支持和发展,在CMOS图像传感器、电源保护芯片、数字电视、功率器件、通信类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我市建成了6英吋功率器件生产线,这些都将有效地推动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3.2011年支持重点

(1)高端通用及消费类电子芯片及系统开发及应用(A/B类)

(2)SoC及关键IP设计及应用(A/B类)

(3)集成电路用材料、封装、测试和生产设备研发及应用(B类)

(4)新型电子元器件。

中高档片式元器件,功率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和各类传感器,高频器件研发及应用(A/B类)

(5)MEMS技术研发及应用(A/B类)

三、光电子与激光专项

1.总体目标

引导企业加强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联合光电子技术与产业的各方面力量,在光通信、光显示、光传感、光存储、激光技术、光电检测等技术领域,集中目标,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和先进性并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产业上形成一定的规模,使之成为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实施基础

我市光电子与激光产业经过近几年的支持和发展,已经组建了天津市光电子产业孵化平台,为天津市光电子企业提供加工、测试设备及各项服务。

在检测仪器、激光显示、光纤放大器和LED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3.2011年支持重点

(1)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B类)

(2)先进传感、光电显示、光电检测、光存储技术研发及应用(A/B类)

(3)激光器件、激光加工关键技术、系统研发及应用(B类)

(4)光纤传感关键技术、系统研发及应用(A/B类)

四、数字技术专项

1.总体目标

引导企业加强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产学研合作,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开发及应用,使我市在数字电视、下一代通讯、智能检测、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取得核心技术。

2.实施基础

我市数字技术产业经过前期的支持和发展,已经在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电视增值服务、高性能服务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数字化的进程。

3.2011年支持重点

(1)基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终端产品、数字集群通信产品、移动通信关键配套件及测试仪器研发及应用(A/B类)

(2)三网融合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B类)

(3)智能检测、监控技术研发及应用(B类)

(4)数字媒体内容技术研发及应用(B类)

(5)高性能计算技术研发及应用(A/B类)

五、节能和能源效率改进专项

1.总体目标

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攻克一批节能降耗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和完善一批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通过在行业内进行示范推广,促进企业淘汰落后工艺;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为我市建设节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到2011年我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目标,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2.实施基础

工业、建筑与交通是重点高耗能领域。

天津工业能耗占全市总能耗的70%,在全国重点高能耗的“千家企业”中我市有21家,占全市工业能耗的70%,是能耗大户,同时也是节能重点。

近年来,我市开发出一批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并通过节能技术推广服务队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各耗能单位对通过科技手段支撑节能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3.2011年支持重点

(1)工业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A/B类)

(2)建筑供能系统节能技术、新型节能建材开发及应用(B类)

(3)城市交通系统节能技术开发及应用(A/B类)

(4)锅(窑)炉节能降耗新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B类)

六、可再生能源及能源存储转换专项

1.总体目标

贯彻多能源发展战略,围绕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开发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等产品,培育太阳能、风能、氢能、动力电池等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将我市建成技术水平最高、产品系列最全的国家级绿色能源产业化基地。

2.实施基础

我市是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形成了太阳能、风能、高效电池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2009年,我市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近300亿元。

作为我国光伏技术发源地,我市率先实现了硅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化,成功开发出“高效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聚光光伏验证/演示系统”和铜铟硒薄膜电池,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天津空白;我市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快速聚集,2009年风电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

高效电池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化基地。

3.2011年支持重点

(1)风力发电:

兆瓦级风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开发;风电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B类)

(2)太阳能:

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技术开发;太阳能与建筑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及示范(A/B类)

(3)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热泵高效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深部地热资源勘探与废弃油井改造综合技术;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B类)

(4)智能电网:

大规模储能、分布式电源并网及微网、电动汽车充放电、智能电力设备(A/B类)

(5)化学电源:

高容量、高功率新型化学电源制备技术;电池结构优化设计;电池组控制技术;电池材料制备(B类)

七、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专项

1.总体目标

通过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培育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经济型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等替代能源汽车技术,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完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为我市整车及其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实施基础

汽车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传统燃油汽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已经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关键技术及整车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以整车企业牵头,带动了众多相关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我市是全国重要的电动汽车研发基地,“十五”以来,已经开发出纯电动、混合动力轿车和大客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实现了我国电动汽车的首次出口,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已经建成。

3.2011年支持重点

(1)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技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开发;汽车总线技术、汽车安全等技术开发及产业化(A/B类)

(2)汽车节能环保:

先进节能发动机开发;轻量化材料制备、应用技术;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开发及产业化(A/B类)

(3)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整车及电动零部件开发;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开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及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B类)

(4)汽车零部件配套:

汽车底盘、车身关键零部件开发;汽车电器关键零部件开发及产业化(B类)

八、成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专项

1.总体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支撑,引导企业加强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产学研合作,使天津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发展数字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与系统集成技术,集中力量解决若干装备成套关键技术,初步形成若干综合配套能力显著的装备制造产业链,使天津成为有特色、有竞争力、技术领先的国家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

2.实施基础

我市在汽车装备、工程机械、机床、石油钻采装备、印刷设备、纺织设备、数字医疗设备、仪器仪表、通信终端、电力电子设备等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使一系列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得到了研发推广。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体系。

3.2011年支持重点

(1)新型精密加工装备和自动化成套开发及产业化(A/B类)

(2)智能化生产线及装备的系统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B类)

(3)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特种机械成套设备研制开发及产业化(B类)

(4)成套装备相关的关键、高性能零部件开发及应用(A/B类)

(5)新型电力电子装备及自动化成套开发及产业化(B类)

九、先进冶金及高档金属制品专项

1.总体目标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支撑我市冶金及高档金属制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树立天津的无缝钢管、优质板材和高档金属制品在国内的品牌优势。

为我市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高档金属制品研发、产业基地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2.实施基础

我市具有天管、天钢、天铁、天津冶金集团等大型冶金及制品生产企业,钢、钢材及金属制品具备先进的技术、工艺、装备及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

开发研制了世界第一套PQF三辊连轧管机组,代表了当今无缝钢管生产工艺的顶尖水平;形成了品种齐全、产品结构合理的各类金属制品的生产能力。

具有一批技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专业人才。

3.2011年支持重点

(1)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技术开发及应用(B类)

重点开发钢铁生产过程中余气、余热、余压利用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废水、废渣、废钢加工处理技术。

(2)高档金属材料制造技术及制品开发及应用(B类)

开发新型焊接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学用金属材料;优质热轧板卷、低合金高强度热轧优质板带材、优质冷轧板材、不锈或合金冷轧优质带材等制造技术及产品;开发高档金属制品制造技术。

(3)高档金属基复合材料开发及应用(A/B类)

重点开发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4)轻合金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A/B类)

重点开发镁合金、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加工关键技术。

十、民航科技专项

1.总体目标

以解决并提供民航关键技术和产品为主导,围绕关键领域,建立民航科技产业创新体系,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全面提高民航技术先进性和竞争力,建设民航技术与产品的研发转化基地、生产制造与维修基地,培育完整航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2.实施基础

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开工建设、我国直升机研发制造基地启动以及我国民用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全面建设,一批民用航空加工制造和航空物流项目落户天津.大飞机总装、直升机制造研发、机载设备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物流、航空培训也初步形成规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航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3.2011年支持重点

(1)空中交通自动化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A/B类)

(2)航空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A/B类)

(3)机场特种装备与系统研发及应用(B类)

(4)飞机制造部件、工艺工装件研发及应用(B类)

(5)飞机零部件维修技术研发及应用(A/B类)

十一、医药生物专项

1.总体目标

提升天津市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天津市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生物制品,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产业化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培育1~2个龙头企业。

成为全国一流的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2.实施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集成了四部一市的力量,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贯穿创新药物整个研发产业链的公共技术平台体系,并出台了专门的生物医药产业扶植政策。

我市在这一领域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得到了显著加强,并新建了一批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为我市生物医药研发及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3.2011年支持重点

(1)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的研发(A/B类)

(2)疫苗的研发(A/B类)

(3)微生物药物的研发(A/B类)

十二、工业生物专项

1.总体目标

引进高端人才和机构,充分发挥我市工业生物技术研发的传统优势,积极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我市形成规模化的工业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建立完整的研发—中试—转化的创新链。

突破一些能够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共性关键技术,使我市成为全国工业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建立过程工程技术、代谢工程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平台,促进生物催化转化技术在化工、食品、医药、能源和环境等行业的应用。

2.实施基础

我市的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具有一定优势,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等实力雄厚的科研单位和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特别是中下游技术在全国具有优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共建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初步形成了上下游结合的完整创新链。

3.2011年支持重点

(1)优良微生物品种选育与应用(A/B类)

(2)优良生物基化工产品、发酵产品研制与组合生物合成技术研发(A/B类)

(3)生物质能源技术与环境治理生物技术的研发(A/B类)

(4)酶工程与生物催化技术研发(A/B类)

十三、中药现代化专项

1.总体目标

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天津)基地”的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针对中药治疗的病种,开展现代中药新药和新的天然药物的研制,提升我市中药开发的研究水平,力争获得新药生产批件1~2个,新药临床批件1~2个,为我市建设现代中药港提供重大产业化项目源。

2.实施基础

中药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中药大品种和高度集约化的产业两大特色,产品知名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装备先进、制药技术领先、国际化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通过2001年启动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工程和2006年启动实施大品种系统开发项目以来,涌现出舒脑欣滴丸、益气复脉等一批中药新产品,以及血必净注射液、血府逐瘀胶囊等新的年销售过亿大品种。

3.2011年支持重点

(1)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新有效成份或新有效部位的药物开发(A/B类)

(2)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或有效成份群)新组方或新复方制剂开发(A/B类)

(3)中药、天然药物制剂新技术和药物新剂型开发(A/B类)

(4)中药成药高新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及示范(A/B类)

十四、重大疾病防治专项

1.总体目标

通过专项的支持,全面提升我市对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同时探索和国外高水平医学科研机构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中瑞科技合作,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我市医学重点学科、特色专科的科研和疾病防治水平,保持相关医学科研领域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使天津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临床诊疗和医学研究中心。

2.实施基础

近年来,我市医学领域依靠科技取得了显著进步。

围绕重大疾病陆续支持了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病等临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一些医学科研领域跻身国内领先水平。

例如在肿瘤研究领域,通过对乳腺癌防治、血液病综合治疗的研究、多种医学分子技术在肝癌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等项目的支持,使该领域的科研和临床诊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同时,我市积极与世界一流医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目前,第一批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分子医学中心(CMM)合作项目已正式启动。

今后,我市将在整合国际资源的同时,围绕提升我市医学临床诊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开展研究,为医学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2011年支持重点

(1)开展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指标筛选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A类)

(2)发挥我市传统医学优势,开展重大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及临床新技术研究(A类)

(3)重点支持以社区医疗、农村医疗为基础的新型城乡社区预防和控制适宜技术研究(A类)

十五、生物医学工程专项

1.总体目标

以满足我市对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紧迫需求为目标,不断提升我市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大力提高企业产业化水平,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创新性和可靠性,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器械及生物医用材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建立我市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联盟奠定基础。

2.实施基础

近几年,我市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专项支持,我市在心脏支架的研发、医学超声成像技术的研究及设备开发、医用塑料产品的研发、骨科医用材料开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国际市场。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对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出现持续、快速的增长,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2011年支持重点

(1)医学成像及激光医疗器械关键技术与设备(B类)

(2)新型人体生理/病理信号监测技术和监护设备(A/B类)

(3)医用支架、骨科植入材料等医用材料新技术与产品(A/B类)

(4)移动医疗与远程医疗技术与设备(B类)

(5)新型诊断试剂盒、医用生物芯片新技术与产品(B类)

十六、遗传性疾病防治与优生优育专项

1.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生殖健康领域的创新研究,开展生育节育、母婴保健和遗传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安全、可靠、简便、经济的节育避孕方法和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建立产前诊断的方法、标准及染色体病的产前筛查的最佳方案,并得到相应的临床验证,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殖健康需求。

2.实施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市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市在生殖健康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

主要以特色专科为依托,围绕生殖健康重大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陆续支持了产前诊断、防治生殖道感染及避孕药品研发等生殖促进新技术研究,使该领域的科研和临床诊治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但目前,我市人口结构与健康领域仍存在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衡、人口出生缺陷长期影响人口质量等重大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对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2011年支持重点

(1)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和节育新技术、新产品(A/B类)

(2)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诊断与治疗新技术(A/B类)

(3)保护母婴安全的新技术、新产品(A/B类)

十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专项

1.总体目标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城市为目标,突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和重建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保障技术及工程示范,湿地、河口生态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和工程示范,温室气体和废气综合减排技术,形成与建设生态城市相适应的环境和生态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1年将在已有基础上,通过重点针对为生态城市建设和中新生态城建设配套的高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应用和示范,行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重建的关键技术。

2.实施基础

“十一五”以来,通过科技与产业界的持续努力,在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在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在环境评估、环境区划、生态适宜度、总量控制、水环境改善、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我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随着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将对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领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科技对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支撑能力,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我市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2011年支持重点

(1)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示范(A/B类)

(2)水系生态环境功能保障技术及示范(A/B类)

(3)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及示范(A/B类)

(4)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示范(A/B类)

十八、公共安全与减灾防灾专项

1.总体目标

围绕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科技先行支撑天津市“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建设。

通过2011年的资助,在重点领域示范、应用一批新技术,提升我市公共安全、减灾防灾、应急体系建设等领域的科技水平,提升我市抵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技术转变,使天津市处于公共安全科技国内领先地位。

2.实施基础

结合天津市城市发展战略和环境特点,在充分研究公共安全事件传递机理的基础上,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分别在气象、地质、燃气、公安、消防、地铁等行业及领域积极开展事故预防、减灾防灾、应急体系的构建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在科技专项的支持下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

3.2011年支持重点

(1)高危化学品和燃气输送运输动态监控管理系统(B类)

(2)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关键技术(A/B类)

(3)自然灾害的实时监测、预报及评估技术(A/B类)

(4)重大事件快速检验检疫、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A/B类)

(5)桥梁、隧道安全隐患监控、预警及应急技术(A/B类)

十九、绿色建筑与建材专项

1.总体目标

以解决城市建设中的重点科技问题为主导,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整合本市资源,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建材生产和建筑物建设中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