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296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1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

《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古诗文阅读.docx

高中古诗文阅读

1.(2009·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是怎样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这道题有两问,一问是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问是“怎样表现的”,问的是表达技巧及效果。

作者的情感可以从诗的题目“晚泊岳阳”中看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背景——在外漂泊;再从“失江路”“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思归的无奈凄凉的情绪,从而概括出表现作者凄凉、无奈的思乡之情的诗歌主题。

表现手法可以从诗句中察觉到,因为诗中句句写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

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注意它的格式是:

手法、用法+效果分析。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

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2.(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表达技巧”的能力。

画线句在全词的结尾,以写景来抒情,其表现手法往往是以景结情;再看这两句特点,一问一答,所以答案为“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再看最后一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全句写景,却没有一个动词,与“枯藤老树昏鸦”的表现手法相同,属于名词(意象)叠加,将无限的深情隐含于无言的景物当中,含婉深致,耐人寻味。

【答案】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3.(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琅玡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

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

“虚实结合”关键是要区分哪是虚,哪是实;第三句“不知……”是由眼前之景所作的推想,是虚写;第四句“但见……”实写眼前之景,是实写。

虚实结合的手法,提升了作品的意境,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答案】 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

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4.(2010·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 争:

怎。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比衬托,是范成大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题目要求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词上阕用“双星良夜”与“群仙相妒”对比,“群仙”,即月姊(嫦娥)、风姨(司风之女神)。

牛郎织女一年才相聚一宵,这可怜的片刻欢娱,本来也就如“带泪的微笑”,够凄苦的了,为什么竟然引起月姊蹙眉,风姨无奈?

原来月姊、风姨寂寞寒宫,浪荡江湖,连这点欢娱也是终生不遇啊,怎能不为之眼红而心生嫉妒?

下阕先用“相逢”与“别离”对比,“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相逢”只是匆匆一面,接着而来的却是永恒的别离,“争如休见”,这样的见面还不如不见的好,相见反使人更凄苦。

“新欢不抵旧愁多”,“新欢”瞬刻即逝,“旧愁”绵绵不绝,于是新欢反倒“添了新愁”,这是用“新欢”与“旧愁”进行对比。

  

【答案】 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

(以下理解亦可: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

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

7.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 金陵:

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

府相:

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中堂:

大厅。

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

1.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

“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简要赏析这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三联极写夜宴之华丽,尾联却用了一个“愁”字,这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

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

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

2.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

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

伤时,怀乡,忧国,忧民之情涌上心头。

8.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园

(清)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

菊花。

(1)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动”:

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

“深”:

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

“窥”:

①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②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的“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任选其一赏析即可)

(2)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

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

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

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

盾中央的纽。

磨盾鼻:

在盾鼻上磨墨。

②无功级:

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

③榆塞:

代指北方边塞。

(1)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夸张、比喻。

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笔走龙蛇、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和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

(2)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翻滚,高大的战船正在抢渡。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两军交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3)上阕,以李广自况,表达了虽有战功却不获封赏的怨愤之情;下阕,通过叙写温书、课子、懒得整理旧时诗文疏奏等貌似闲散的生活,表达了英雄失路、壮怀难伸的隐痛和酸苦。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箨(tuò):

竹笋皮。

母笋:

指竹子。

(1)“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庭竹》诗云: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一夜千尺,冲霄直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竹子拔节上长、远离池泥的勃勃生机和非凡气势。

(2)两首诗都表现了竹的生命力。

李贺诗中的竹象征了胸怀大志、报效国家的人才,刘禹锡诗中的竹象征了不避贫困、随遇而安的君子。

1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神子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筵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拟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苏轼在游览西湖时,一位少妇慕名拜见并为其弹奏了一首古筝曲,苏轼由此为她写下了此词。

湘灵:

古代神话中说尧帝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娥皇,一个名叫女英,她们死后成为湘水之神,故称为湘灵。

唐代诗人钱起写有《省试湘灵鼓瑟》诗,内有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上阕以写景为主,但又不纯是写景。

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写音乐,乐曲有怎样的特点?

是怎样写出这种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以景喻人,用芙蓉的美丽比喻少妇的美丽;“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以景拟人,表面上写白鹭在欣赏少妇仪态之美,实则写出了作者对少妇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少妇的赞赏之情。

(2)哀伤、悲苦的特点。

直接抒发感受,写自己听到了哀怨的筝曲,但又不忍心去听;拟人手法,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用典故,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说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

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这首词上阕借物言志,用众多诗人常用之“柳”在诗中暗示别离,但纳兰性德所写之“柳”却让读者耳目一新,营造出一种新的审美感受。

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下两阕相比较,色调有何变化?

请找出体现这一变化的典型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里的柳显然附着了一层作者独特的心灵色彩。

以冰雪之后的柳之“寒”,写出作者那空孤、落寞和冰冷的情怀。

柳本是远人骚客、娈妇、佳人思春之物。

它摇曳、飘荡、飞絮飘花的季节,就足以使人睹物断肠了,更何况那春归无处以后,又面对着冰雨雪霜的摧残,只剩下满树扶疏垂飘的柔枝,映着天上一轮寒月,孤单地站立在午夜以后清冷的中庭。

(2)下阕色调由寒转暖。

词句如“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读后回答问题。

(8分)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

二鼓尽,二更结束。

②琼糜:

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

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

(3分)

(2)“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2分)“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

(3分)

14.(2013·山东)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8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

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四两句写出了溪烟的洁白飘渺的特点。

①运用白描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溪烟烟色像白云,流动起来虚无飘渺的特点。

②诗人通过写溪烟的色泽和动态,不加烘托直接描述,用语朴素而准确地写出溪烟的特点。

山中月亮升起,溪烟升腾,霜天明澈,诗人珍惜这山中美景,不忍睡去。

(2)诗人留宿山寺,面对眼前景色,触景生情,不禁生起“无家”之愁,难以入睡,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乡的孤独之情。

15.(2009·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